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微信二维码

作者中心

读者中心

海外传播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2,892,085
今日访问量: 0

通知通告

2025年20期
学术探讨

基于古代解剖学知识的中医肺藏象理论探析

刘勇明;梁元钰;王佳然;邹吉宇;于睿智;臧凝子;杨丽;庞立健;吕晓东;

通过分析各时期医学古籍中肺脏解剖的相关记载,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梳理中医学对实体肺脏的认识过程,并基于古代解剖知识的特有属性阐释中医肺藏象学说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系统联系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为完善肺藏象理论提供解剖学依据,另一方面可促进实现肺藏象理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相互结合。

2025 年 20 期 v.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4993,8227444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3]85号); 辽宁省中医药创新团队项目(LNZYYCXTD-CCCX-00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MSLH-183);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储备项目(2024-JYTCB-049); 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绩效奖励项目(233240)
[下载次数: 12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中医理论与现代生命科学的“手-体相关”机制探讨

邓凯元;徐枝芳;郭义;

手不仅具有感觉和运动功能,还能通过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进而调控整个机体。中医外治法中针刺、艾灸、刺血、推拿等均可通过刺激手部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从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视角,基于中医理论、中医临床实践、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等方面探讨通过手部刺激激活局部微环境改变,进而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最终实现机体调控的作用途径和相关机制,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025 年 20 期 v.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30125)
[下载次数: 12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当代名医

邓铁涛运用珍凤汤加减治疗淋证经验

曾胤翔;唐心如;吴伟;

总结邓铁涛教授运用经验方珍凤汤治疗淋证的经验。认为淋证病机以脾虚为本、下焦湿热为标,治疗宜清利下焦湿热同时重视补益脾气,据此创立珍凤汤标本兼治,随症灵活化裁治疗包括气淋、劳淋、热淋、血淋、膏淋、石淋、淋痹的各类淋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2025 年 20 期 v.66 ; 广东省中医药局省级中医药专项资金项目(粤中医办函[2025]3号)
[下载次数: 12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翟双庆运用驱虫药从郁、痰、毒论治神志病经验

胡东森;王莉媛;王维广;陈子杰;张潇逸;王红岩;翟双庆;

总结翟双庆教授运用驱虫药从郁、痰、毒论治神志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神志病存在郁、痰、毒的病机演变过程及相应的三个发展阶段。结合古籍相关论述和临证经验,提出“虫”可指代具有损耗精气、如虫侵蚀之象的邪气,并归纳出驱虫药调气、祛痰、解毒的功效。临床上以自拟调神开郁汤、化痰调神汤、解毒调神汤合调中汤为基础方化裁,方中灵活运用槟榔、使君子、乌梅、榧子、雷丸等驱虫药,从调气理中开郁、化痰熄风泻火、扶正补虚攻毒三个角度论治神志病,以分别应对神志病郁、痰、毒的三个阶段,为神志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2025 年 20 期 v.66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25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2-JYB-JBZR-011)
[下载次数: 9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思路与方法

五体视域下抑郁症躯体症状的中医外治策略

王艺蓓;张珑耀;王洪武;赵健;郭义;

基于中医学经典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抑郁症躯体症状的认识,提出抑郁症“抑郁遏阳-五体失和-躯体表征”病机认识,认为情志抑郁首遏气机,致五脏阳气输布失常,引发筋骨失衡、筋肉拘急、经络阻滞、皮部失司,出现脊柱侧弯、疼痛、形体寒热异常等特征性躯体症状。针对病机,提出“察体定灶-疏郁通阳-五体共调”诊疗思路,通过四诊合参尤其是触诊定位病灶层次;遵循调体畅阳的治疗原则,采用柔性正骨手法以正筋骨枢纽,通阳气运行之路径;采用津沽推拿以舒筋散结,畅气血之流;采用浅刺法调脉通络,以复气机升降;采用拔罐疗法以透达皮部,启卫阳周流。通过外治法实现五体状态的整体调衡,使阳气布散正常,为抑郁症躯体症状的诊治提供理论指导。

2025 年 20 期 v.66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科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津中医发[2024]39号)
[下载次数: 13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防治

安金琪;汪颖琦;吴慧;刘伟萍;颜宁;王晓鸿;文艺;李培武;刘凤斌;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起病隐匿,存在向胃癌转化的潜在风险。基于中医络病理论,系统阐述CAG“气虚→血瘀→络损→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认为胃络损伤是CAG炎-癌转化的核心病机。据此提出补虚以荣络、通瘀以畅络、解毒以护络的基本治则,以扶正通络解毒方为基本处方,并根据虚寒、湿热、阴虚、痰瘀等不同病理因素进行动态辨证、随症加减,为CAG早期干预提供理论支撑。

2025 年 20 期 v.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474408,8247440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A1515011019,2024A151501253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科研专项(2022ZD0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科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揭榜挂帅”项目(2022JB04);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54027)
[下载次数: 28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新闻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