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
愉悦触觉介导推拿起效机制的理论探析
李景虎;张帅攀;周鑫;孔令军;朱清广;任君;王首鉴;房敏;以愉悦触觉通路为核心切入点,系统探讨其在推拿疗法中的关键中介作用。推拿缓慢而温和的机械刺激能够特异性激活C-触觉纤维,诱发愉悦触觉感受,这一过程通过脑岛、前扣带皮质及眶额皮质等核心脑区网络,实现奖赏效应加工、情绪状态调节及体感信息整合等多重作用;推拿可重塑默认模式网络与边缘系统情绪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模式,有效调控中枢感知系统与情绪反应通路的协同作用。推拿通过双向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优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刺激的反应,避免其过度应激,最终促进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功能的整体协调。推拿疗法“脑-身”一体化的双向调节特征,不仅为传统手法治疗的现代科学阐释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推拿疗法的精准化应用奠定了机制基础。
王晞星从情志论治癌痛经验
张东信;翟文博;王馨悦;王利祥;杨晞;王晞星;总结王晞星教授从情志论治癌痛的临证经验。认为情志内伤、气血失和是癌痛的关键病机,治疗主张以调和情志为原则,常用疏肝法。将癌痛分为枢机不利、肝郁脾虚、胆火痰扰、心脾两虚四种证型,分别拟定柴胡理气汤以和解少阳,逍遥疏肝汤以疏肝健脾,柴胡清胆汤以清胆化痰、疏肝理气,归脾龙牡汤以健脾养心、疏肝安神,为癌痛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李元文运用酸味药治疗湿疹的经验
滕政闻;李楠;杭小涵;李元文;总结李元文教授运用酸味药治疗湿疹的经验。认为湿疹选方用药多为温燥、苦寒之品,而酸味药养阴生津、收散兼备,可以调和、制约温燥苦寒之品的弊端。临证内服方药常配合使用对药乌梅-醋柴胡柔肝熄风、固表止痒,白芍-金银花调气生津、清热解毒,山楂-黄连行气散滞、消积解毒,五味子-黄芪益气生津、行气通络,凌霄花-红花清热凉血、活血通络。同时重视酸味药在外治法中的作用,常用马齿苋、地榆、乌梅、木瓜等酸味药配合清热、解毒、祛湿等品行中药溻渍、封包法治疗湿疹。
机器学习方法在治疗效果异质性分析中的应用及中医药领域适用性探讨
李牧之;王思村;和晓珺;党海霞;刘骏;王忠;于亚南;治疗效果异质性(HTE)分析是对临床研究中不同患者群体治疗效果差异性表现的系统探索,有助于推动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实施。机器学习方法对复杂交互作用的识别能力为HTE更准确、高效地获得治疗优势人群提供了可行路径。系统梳理了目前临床研究中HTE分析常用的机器学习模型,归纳为惩罚回归模型、因果树模型、贝叶斯模型和元学习模型四种类型;阐述了不同类别机器学习模型的优缺点及在HTE分析中的适用数据类型,探讨了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可能应用场景,以期为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应用HTE分析提供方法学支持。
基于“津液涩渗,着而不去”探讨肝癌腹水的病机与治疗
黄杰;黄挺;周河燃;基于《灵枢·百病始生》中“津液涩渗,着而不去”的论述,认为津液化生不足,敷布失司,水邪壅盛,为肝癌腹水的核心病机。痰液凝聚与水湿泛溢相互交织,形成水邪胶着缠绵的状态,并从这一角度探讨肝癌的发生与转移,以及肝癌腹水的形成机制。基于肝癌腹水的病机特点,确立养阴与利水兼顾、化痰和渗湿并进的治法总纲,同时补充理气以助化痰,活血以配渗湿的治法特点,以期为丰富临床辨治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体脏合痹”理论论治风湿免疫病专栏
仝小林;<正>【按语】在现代风湿免疫疾病谱系日趋复杂、多系统受累成为主流的背景下,中医风湿病学亟需一场立足根本、观照全局的理论创新。值此之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姜泉教授团队提出的“体脏合痹”学说应运而生,可谓恰逢其时。该理论在继承中医经典与前辈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梳理与深化拓展,自《“体脏合痹”理论内涵及其在风湿免疫病防治中的应用思路》一文于2024年5月正式发表以来,迅速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文章对理论内涵与概念体系的阐述持之有据、要言不繁,体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与清晰的逻辑脉络。“体脏合痹”理论深植于《内经》“五体痹”“五脏痹”传变与伏邪思想,并融汇了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之理论精华。
基于《黄帝内经》与现代医学的“目-脑”睡眠调控体系的初步构建
李立红;梁逢铃;吕召顺;金巍;季聪华;比较《黄帝内经》与现代医学关于睡眠-觉醒的互通之处,初步构建“目-脑”睡眠调控论,以期为睡眠医学的中西医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分别从睡眠生理的解剖基础、睡眠障碍病理的发病机制、睡眠障碍治疗的作用机制三个角度出发,阐述《黄帝内经》中的睡眠理论与现代睡眠医学研究之间的共通点。发现二者对睡眠觉醒的调节均以“目”和“脑”为主要的调控中枢,存在着“目-脑”通路调控人体的睡眠觉醒。基于此构建“目-脑”睡眠调控论,以期找到解决睡眠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有效途径,以推动睡眠医学的中西医融合发展。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
杜惠兰;周冬梅;景晓昭;吐尔逊·乌甫尔;尼罗法·塞提瓦尔地;<正>维吾尔医药(简称维药)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国药准字:Z65020166)由菊苣子、芹菜根、菊苣根等13味药材组成[1],为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物。该维药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于黄褐斑、痤疮、湿疹、白癜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绝经综合征等妇科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使临床医师合理、规范应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牵头制定《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本共识)。
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
赵东铭;王光恩;高院;王子英;李明;刘卫卫;目的 观察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收集2022年10月8日至2023年3月31日就诊于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的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给予甘桔冰梅片(每次2片,每日4次)+甘桔清咽颗粒模拟剂(每次1袋,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甘桔清咽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甘桔冰梅片模拟剂(每次2片,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5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咽痛消失率、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咽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咽痛消失率(98.61%)高于对照组(80.56%)(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咽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咽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痊愈率(73.61%)高于对照组(62.50%)(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中药明视方控制儿童低度近视心阳不足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王健全;侯昕玥;亢泽峰;杨迎新;刘新泉;沈志华;俞晓艺;姚靖;梁凤鸣;张风梅;喻京生;王宁利;宋曼;孙宏睿;晏鑫;目的 观察中药明视方颗粒控制儿童低度近视心阳不足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就诊于8家分中心的290例心阳不足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5例,治疗组给予宣教+配镜+中药明视方颗粒,对照组给予宣教+配镜+明视方安慰剂颗粒。明视方及安慰剂颗粒均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4周休息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共2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36周随访时、48周随访时观察等效球镜、最佳裸眼远视力、眼轴、角膜曲率K1、调节幅度、中医证候评分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48周随访时治疗组等效球镜度数进展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周近视进展控制率(57.60%)高于对照组(44.63%)(P<0.05)。治疗组36周随访时最佳裸眼远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观察时点等效球镜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48周随访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眼轴在治疗后及随访时各观察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眼轴增长量在治疗后24周及48周随访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角膜曲率K1治疗后24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调节幅度在36周随访时及48周随访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后12周、24周及36周、48周随访时面色淡白/晦滞、苔白脉细、神疲乏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4周、36周随访时视物模糊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48周随访时治疗组视物模糊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36周随访时神疲乏力评分高于对照组,48周随访时视物模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各时间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药明视方具有控制低度近视度数进展、提高最佳裸眼远视力、减缓眼轴增长、改善部分中医证候等作用,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干燥综合征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正>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淋巴细胞增殖、外分泌腺进行性破坏和自身抗体的存在为特征[1-2]。S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干燥、疲劳及肌肉骨骼疼痛等,亦可出现全身症状。SS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的SS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pSS),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往往是其他结缔组织疾病诊断明确基础上而继发的口眼干燥等症状,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
李建生;李素云;余学庆;<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肺外)的不良效应[1]。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毛静远;朱明军;<正>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由任何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变化,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已逐渐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虽然现代医学对心衰治疗理念和手段不断进步,心衰患者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中医药因其在稳定病情、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衰的治疗中[2]。然而心衰的中医诊疗至今尚未在业界形成共识,制约了中医药在心衰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张声生;魏玮;杨俭勤;<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反复腹痛,并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的功能性肠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持续存在。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检查异常,为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IBS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为5%~10%[1]。目前虽
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
曹卉娟;邢建民;刘建平;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症状类结局的评价,比如疼痛程度的评价,但目前在资料的处理方面尚欠规范。对VAS法的资料类型及统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对其中较为常见且容易出现问题的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以期为VAS法在临床研究领域的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
方朝晖;吴以岭;赵进东;<正>本指南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为主要内容,在以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研究质量相对较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综述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进行了严格的质量评价,并对质量偏低的文献进行了文献降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
王玉光;齐文升;马家驹;阮连国;卢幼然;李旭成;赵昕;张忠德;刘清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大部分患者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要症状,根据采集的四诊信息,审症求因,研判核心病机,认为2019-nCoV肺炎属于瘟疫范畴,主要病性为湿毒,可称之为湿毒疫。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本病需要与当令的时行感冒、风温、冬温等病证相鉴别。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可分四个阶段辨治:早期、进展期、极期(危重期)、恢复期。大部分病例以早期、进展期为主,为本病的顺传(正局),极度乏力、喘憋、咯血等症状提示病情将逆传加重,肺之化源绝而喘脱,为本病的逆传和变局。治则治法拟为辟秽化浊,以祛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宣畅气机为主,抓住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
王玉光;齐文升;马家驹;阮连国;卢幼然;李旭成;赵昕;张忠德;刘清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大部分患者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要症状,根据采集的四诊信息,审症求因,研判核心病机,认为2019-nCoV肺炎属于瘟疫范畴,主要病性为湿毒,可称之为湿毒疫。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本病需要与当令的时行感冒、风温、冬温等病证相鉴别。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可分四个阶段辨治:早期、进展期、极期(危重期)、恢复期。大部分病例以早期、进展期为主,为本病的顺传(正局),极度乏力、喘憋、咯血等症状提示病情将逆传加重,肺之化源绝而喘脱,为本病的逆传和变局。治则治法拟为辟秽化浊,以祛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宣畅气机为主,抓住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临床研究中的样本量估算:(2)观察性研究
万霞;刘建平;临床试验中的样本含量估算是临床医生进行科研设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介绍了临床试验研究中观察性研究,即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估算,以及横断面研究的样本量计算,并分别以实例说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预防及诊疗方案汇总分析
于明坤;柴倩云;梁昌昊;丁砚秋;林子宜;高佳琪;王涵;张立山;刘建平;费宇彤;目的尽可能全面地汇总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多位中医临床专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预防及诊疗方案,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20年2月1日(含)之前网页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管局)及各省份卫健委、中管局的新冠肺炎相关诊疗方案,国医大师、院士、知名中医临床专家等通过公开渠道发表的见解,制定资料提取表,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达成共识。在筛选和资料提取过程中遇到分歧时,提请第三人共同决策。资料提取表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来源、发布时间、发布机构)、病机病位、分期、治法治则、症状、舌脉、注意事项、用药方式、药物加减、制定方法。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20年2月1日(含)之前国家卫健委、国家中管局及17个省份的新冠肺炎防治方案以及14位中医专家的个人见解。其中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吉林、云南6个省和自治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河北、山东、天津、甘肃、上海5个省和直辖市根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制定了诊疗方案。官方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主要是组织专家讨论形成。1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防治方案是在本省出现确诊病例的时点后颁布的。共提供预防方药83种、医学观察期方案8个、临床治疗初期方案31个、临床治疗中期方案22个、重症期方案17个以及恢复期方案16个。结论各方对该疾病的认识病位主要在肺,病因病机多为疫戾之气,以"湿"为主,但细节不尽相同,证型和处方亦不同,体现了本病的复杂性。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预防期、观察期、临床治疗初期、临床治疗中期、重症期、恢复期)发布了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既体现出中医在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又体现出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和同病异治的理念。权威机构需要及时将应急时的经验性诊疗方案快速升级为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以更好地服务临床急需。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姜泉;韩曼;唐晓颇;罗成贵;巩勋;<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1]。痛风(gout)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 MSU)沉积所致的晶体性关节炎,与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2-3]。原发性痛风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目前发病原因未完全阐明;继发性痛风主要发生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如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因服用某些药物以及肿瘤放疗、化疗等原因所致。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
郑文科;张俊华;杨丰文;王玉光;刘清泉;张伯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发布了系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国家《方案》"),要求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先后有24个省、市、自治区在国家《方案》基础上,结合区域和人群特点,发布了本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简称"地区《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辨证分型、分期,并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防治方案。为了深入了解此次疫情并为中医药快速应对同类疫情提供参考,本研究全面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系统分析了各地区方案,认为该次疫病主要体现为"湿、热、毒、虚"几个特点,病位在肺,耗伤正气,损及脾肺,甚者窍闭神昏。各地区《方案》基本按照预防、治疗、恢复三个阶段采取不同措施,预防阶段以玉屏风散等益气固表为主,治疗期以清热化湿解毒救逆为主,恢复期则益气养阴为主。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刘维;<正>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机体血尿酸水平(uric acid,UA)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析出、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病[1],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
新闻
重点推荐
百岁国医大师带给您的冠心病治疗经验
2016-03-01麦冬这些不为人知的强大功效,您了解吗?
2016-02-17猴年看《中医杂志》72变!
2016-01-28中药煎煮,这些细节您了解吗?
2016-01-27《中医杂志》创刊60周年纪念专刊之特约报告:冠心病病证结合临床研究与实践
2016-01-21《中医杂志》创刊60周年纪念专刊之特约报告: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与述评
2016-01-21《中医杂志》创刊60周年纪念专刊之专家论坛——王永炎院士谈中医药学学术发展的变革与方向
2016-01-212016年的主编寄语:乘势而为 ,再铸辉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