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确引用的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传统的印刷版文献外,参考文献还包括了大量的网络文献。常见的网络文献资源包括电子公告(EB/OL)、电子图书(M/OL)、电子期刊(J/OL)、报纸(N/OL)、数据库(DB/OL)、专利文献(P/OL)等。根据《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不同文献类型有相应的著录格式。以下为电子资源著录格式。
中医四诊能够察神变于形变之前,见微知著,从而提高恶性肿瘤筛查、预防能力。神的状态可以衡量、决定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鉴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排病反应,指导后续治疗措施,也是判断肿瘤患者生存期、生活康复质量的重要预后因素。运用调神治癌八法,推动“神不使”向“神使”的转变。进一步提出应借助现代化诊疗设备和科研方法,揭示“神”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相关性,增强中西医综合防治能力。
<正>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热属于中医湿温范畴,病因为蚊虫疫毒,发病初期表现为卫分证,部分患者可传入气分或出现卫气同病,核心病机是风邪袭表、湿毒蕴热。
<正>基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对医务人员提出新的更高职业操守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弘扬崇高职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医务人员明大德、遵医德、守公德、严私德,特制定以下准则。一、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卫生健康事业之中,切实担负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
<正>1伦理审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23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报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时,需说明所采用的试验程序是否经过国家的或所在机构设立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评估与批准,并注明批准文号。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包括以下活动:1)采用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医药学和心理学等方法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病理现象、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进行研究的活动;2)医学新技术或者医疗新产品在人体上进行试验研究的活动;3)采用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收集、记录、使用、报告或者储存有关人的样本、医疗记录、行为等科学研究资料的活动。
近年来随着诊疗观念的发展、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指南的更新,项目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通过文献检索客观评价中医病证结合诊治证据,并经专家充分讨论,修订、更新了2018年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内容,形成了《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5年)》,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诊疗提供依据。
总结李佃贵教授从浊毒辨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证经验。认为急性呼吸道感染以浊毒为核心病机,以化浊解毒为基本治则,临证常以金银花、藿香、大青叶等达表透浊解毒,大黄、厚朴、枳实、槟榔等通腑泻浊解毒,薏苡仁、芦根等渗湿利浊解毒。以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性感冒、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例,阐释浊毒理论的具体应用。针对流行性感冒,治以达表透浊解毒为法,方用自拟银翘透浊解毒饮加减;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期治以清热泻浊解毒,方用自拟藿香化浊解毒饮加减;恢复期治以益气养阴、化浊解毒,方用自拟益气养阴败瘟汤加减。
目的 探讨利胆消石合剂预防胆总管结石(CBDS)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 85只豚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胆宁片组、利胆消石低剂量组、利胆消石中剂量组、利胆消石高剂量组各15只。除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外,其余各组采用胆总管插管、注射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细菌培养液的方式制备CBDS豚鼠模型。造模后次日胆宁片组给予胆宁片混悬液0.05 g/(100 g·d)灌胃,利胆消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利胆消石合剂颗粒0.16、0.32、0.64 g/(100 g·d)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1 ml/(100 g·d)蒸馏水灌胃。各组均持续灌胃7天。最后一次灌胃后次日取材,观察豚鼠胆总管及胆囊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中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含量;HE染色法观察各组豚鼠Oddi括约肌、胆管组织病理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豚鼠Oddi括约肌、胆管组织中Cajal样间质细胞(ICLC)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豚鼠Oddi括约肌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干细胞因子(SCF)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豚鼠胆总管内可见黄色絮状固体,胆囊中胆汁浑浊,部分形成结石,HE染色显示Oddi括约肌、胆管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增加;胆宁片组及利胆消石各剂量组豚鼠胆总管及胆囊内胆汁澄清,未见明显沉淀,病理结果显示利胆消石高剂量组未见明显胆道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MTL、CCK含量降低,VIP、SS含量升高,Oddi括约肌及胆管组织中ICLC数量减少,Oddi括约肌组织中c-kit、SCF蛋白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利胆消石各剂量组血清MTL、CCK含量升高,VIP、SS含量降低,Oddi括约肌及胆管组织中ICLC数量增加,Oddi括约肌组织中c-kit、SCF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与胆宁片组比较,利胆消石中、高剂量组MTL、CCK含量升高,SS含量降低;利胆消石中剂量组Oddi括约肌和利胆消石各剂量组胆管组织中ICLC数量均增加,利胆消石低、中剂量组Oddi括约肌组织中c-kit、SCF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利胆消石合剂可能够通过减轻胆道组织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激活c-kit/SCF信号通路,增加ICLC数量,从而减少胆汁淤积和结石形成,预防CBDS的复发。
结构针灸与经筋疗法具有共通性和融合性,开展结构针灸视域下的经筋疗法研究可拓宽针灸理论体系的应用路径。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对经筋系统与结构针灸理论的关联性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论述结构针灸在经筋病辨证施治方面的应用框架,并从筋结点功能的评价体系、病灶点规律层面展开分析,探索结构功能观视域下经筋系统的延展性内涵,从经筋疗法的多元研究视角完善经筋理论的结构针灸应用思维,以此将经筋刺法、经筋治疗针具、经筋推拿等领域进行系统整合,为构建现代针灸医学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中医学术语体系是中医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石,面向中医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中医学术语体系构建原则为以中医特色逻辑为主导,广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辅助。同时提出中医学术语体系构建路径,即以属加种差法为主,结合历时性定义法和共时性定义法区分不同义项,对中医学术语进行准确定义;将取象比类和取类比象凝练为关键术语,提升中医特色逻辑思维话语权;从术语语义类型、阴阳五行分类体系、术语语义相似性、术语源域类别四个方面,对中医学术语进行联结与分类。未来可基于融合知识超图的动态知识图谱构建中医学术语体系,为话语创新提供原料,并借助大语言模型辅助话语传播,共同促进中医话语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