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微信二维码

作者中心

读者中心

海外传播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2,743,616
今日访问量:2,119

通知通告

2025年08期
学术探讨

系统思维视域下中医病机辨证体系的研究策略

周子译;冯哲;周学平;

鉴于传统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揭示疾病病机复杂动态演化规律的局限性,在系统思维理论框架下,分析当前中医病机辨证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指出其面临实验模型不足、数据标准化程度低、非线性特性复杂以及专家经验整合困难等挑战;借助定性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提出该体系研究的具体策略,包括构建病机演变的定性模型、采用数学模型验证与定量计算揭示病机规律、融入“以人为主”理念实现人机协同,为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思路。

2025 年 08 期 v.66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11299);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4KJA360003); 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JSYB2024KF04)
[下载次数: 9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卫气“从阴绕行出阳”模式探讨餐后嗜睡的病机及临证应用

康鹏飞;孙伯菊;王聪慧;陈香美;

餐后嗜睡是以餐后出现显著睡意为特征的病症,《黄帝内经》认为其与卫气相关。通过梳理《黄帝内经》原文及后世医家观点,发现寤寐转换依赖卫气的“阴阳相引”,且卫气出入的两条路径在脾胃有交会。据此认为餐后嗜睡的核心病机是上焦闭塞或脾胃失常致卫气滞留于内,阴阳相引,使体表卫气内陷引发嗜睡;此时滞留卫气与内陷卫气在脾胃交汇,并入脏腑循环,改道足太阳而出,形成“从阴绕行出阳”的运行模式。治疗需标本兼顾,以调节卫气流转趋向为标;助卫气从阴出阳以恢复寤寐节律为本。通过提出卫气从阴绕行出阳模式,为餐后嗜睡的理解提供新视角。

2025 年 08 期 v.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41005)
[下载次数: 13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感入络”概念的提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贾振华;

清代叶桂提出“久病入络”的络病发病规律。根据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久暂为相对概念,通过系统梳理历代文献,发现“新感”属“新病”范畴,指出“新病”包括邪气初入正气未伤、旧病未除新病复起和痼疾猝发等类型,并不拘于外感疾病;“新感”指感受温热邪气、六淫和疫疠之气等所致的疾病,不同于现代中医药学名词术语中相对于“伏邪温病”而言的新感温病。基于《黄帝内经》“络-经-络”传变途径、《伤寒论》所述外邪由经络传至脏腑的发病规律,以及叶桂从“络”角度阐释的外感温热病传变规律,提出“新感入络”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认为,“新感入络”符合病毒类呼吸系统疾病传变规律及病机特点,制定“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治法,对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2025 年 08 期 v.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3012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ZYYCXTD-D-202206); 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24462501D)
[下载次数: 7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当代名医

韩明向分期分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

丁健;陶慧;程刚;郭为振;李泽庚;毛娅;韩明向;

总结韩明向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证经验。认为外邪侵袭引动宿疾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关键病机,肺气虚是稳定期的关键病机,“虚、痰、瘀”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病理要素。治疗上强调分期分证论治,急性加重期中,针对风寒袭肺证,自拟三子温肺汤以解表散寒、温肺化痰;针对痰湿蕴肺证,自拟化痰降气方以温肺化痰、降气平喘;针对痰热壅肺证,自拟清肺化痰方以清热化痰、润肺止咳;针对痰瘀互结证,自拟芪白平肺方以益气化痰、活血化瘀。稳定期中,针对肺气虚证,自拟参芪温肺汤以温肺益气、化痰泻浊;针对肺脾气虚证,自拟参芪补中汤以健脾益气、培土生金;针对肺肾亏虚证,自拟参芪调肾方以补肺温阳、纳肾平喘,为COPD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2025 年 08 期 v.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43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0A20398);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202204295107020045)
[下载次数: 13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吴勉华运用合欢花治疗肿瘤并发症经验

祝金标;卢伟;陈铭昱;吴勉华;

总结吴勉华运用合欢花治疗肿瘤并发症的经验。认为肿瘤发生发展与情志密切相关,据此提出“积聚多郁,治以调神”的治疗理念。合欢花清轻上浮,芳香开郁,入心、肝、脾三经,功善解郁调神,芳香和中,可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并发症。其中合欢米为花蕾,为合欢花欲放未放之时采摘,具有清轻向上、开达心神、畅达肝气的功效,常以自拟宁心安眠汤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自拟癌痛消方治疗癌性疼痛,自拟二花解郁方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自拟疏肝调和汤治疗肿瘤治疗后的围绝经期状态。合欢花为花序,得芳香之气,兼具辟秽化浊的功能,能够醒脾和胃,自拟调木和中汤治疗化疗相关消化道不良反应,或与蔷薇花合用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

2025 年 08 期 v.66 ; 第二届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2]245号);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 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苏中医科教[2021]7号)
[下载次数: 9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试验替代结局指标的探索与思考

曹灿;孙卫卫;马彤;王耀献;

中医药在缓解糖尿病肾病(DKD)症状和延缓病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传统临床试验中以终末期肾病的发生作为终点指标,需长时间随访,增加了试验的复杂性和成本,限制了中医药临床试验的可行性。认为在中医药治疗DKD的临床试验中,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率(≥30%)和eGFR斜率均可作为潜在的替代结局指标,若干预周期较短(<1年),建议使用eGFR变化率(≥30%)作为替代结局指标;而在长期(≥1年)干预的研究中,eGFR斜率则可能更优。在理化指标如eGFR斜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变化率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症状学评价、中医证候评价与生活质量量表,开发可被国际认可的中医患者报告结局指标,将是提升中医药治疗DKD疗效评估体系的关键步骤。

2025 年 08 期 v.66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试点项目(DZMG-TZZX-24010); 2022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揭榜挂帅项目(2022-JYB-JBZR-03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国中医药人教发[2018]12号)
[下载次数: 23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新闻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