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2025, v.66(20) 2139-214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阿尔茨海默病虚损瘀毒证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Mouse Models with Deficiency-Impairment-Stasis-Toxin Syndrome

刘晶,刘欣,张哲祚,于顾然,李浩,刘南阳,裴卉

摘要(Abstract):

目的 采用多因素联合诱导的方式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虚损瘀毒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将24只2月龄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角叉菜胶低(0.02%)、中(0.04%)、高(0.06%)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角叉菜胶诱导血瘀模型,筛选角叉菜胶造模浓度。将30只5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毒损组、气虚组、肾虚组、虚损组和虚损瘀毒组,每组6只,另以6只5月龄C57BL/6J小鼠作为同窝对照组。利用睡眠剥夺、角叉菜胶和氢化可的松进行多因素联合诱导实验。气虚组、虚损组和虚损瘀毒组小鼠通过睡眠剥夺诱导气虚;肾虚组、虚损组和虚损瘀毒组通过氢化可的松溶液灌胃诱导肾虚;虚损瘀毒组通过角叉菜胶溶液腹腔注射以诱导血瘀。造模期间,每周观察并记录小鼠一般状态和体质量;造模结束次日,利用抓力仪检测小鼠抓力指数,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指标;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处死、取材,计算小鼠脾脏指数、肾脏指数、睾丸指数,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形态,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沉积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血管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β位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1(BACE1)蛋白表达。结果 筛选出0.06%浓度的角叉菜胶进行后续实验。多因素联合诱导实验结果显示,与同窝对照组比较,虚损瘀毒组小鼠造模后体质量、抓力指数下降,平台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脾脏指数、肾脏指数、睾丸指数下降,海马组织Aβ_(1-42)荧光表达量升高,血清VCAM-1、TNF-α、IL-6、IL-1β、皮质醇水平升高,海马组织APP、BACE1、PS1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海马区神经元出现损伤,细胞核固缩,尼氏体溶解甚至消失。与毒损组、气虚组、肾虚组、虚损组比较,虚损瘀毒组更能全面反映阿尔茨海默病虚损瘀毒证的病理改变。结论 通过睡眠剥夺、角叉菜胶和氢化可的松联合诱导的方式构建了AD虚损瘀毒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该模型具有气虚、肾虚、血瘀的证候特征。

关键词(KeyWords): 阿尔茨海默病;虚损瘀毒证;动物模型;病证结合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2022YFC3501400)

作者(Author): 刘晶,刘欣,张哲祚,于顾然,李浩,刘南阳,裴卉

DOI: 10.13288/j.11-2166/r.2025.20.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