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中医原创思维之“动态思维”

    符宇;范冠杰;黄皓月;林玉平;梁庆顺;夏亚情;

    "动-定序贯八法"是中医原创思维的典型代表,注重运用多维度、多层面、立体的动态视角去观察、辨析、把握、干预复杂恒动的生命现象。动态思维是该理论重要内涵之一,从以"气"为核心、以阴阳运动变化为内在驱动力、以动静辩证法为抓手、以"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为视角、以"中和思维"为防治观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中医"动态思维"的内涵和外延,解决认识思维"碎片化"的问题,构建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

    2018年03期 v.59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12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以人体微生态学诠释浊毒理论的内涵

    赵雯红;肖颖;王文举;王慧洁;郭嘉璇;赵玉斌;

    通过阐述浊毒理论及人体微生态学的发展概况,提出中医学浊毒理论与微生态学共同的核心理念,由此对浊毒理论提出了新的解析,即"浊毒-微生态"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探索口腔、胃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模式。从人体微生态学方面诠释浊毒理论,既是对现有浊毒理论及微生态学的有益补充和扩展,也是将现代微生物生态学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一个初步尝试。

    2018年03期 v.59 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85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玄府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王小强;白雪;唐红梅;

    玄府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以还原论式的象思维扩展玄府内涵,将其比类为人体的微观结构,故而其能够成为连通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的桥梁。以医学衷中参西之意,整合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整体论与还原论等相关知识,以进一步扩展玄府理论之内涵,探讨玄府理论与现代医学微观结构之联系,构建中西医结合独特的诊疗思维模式,为开通玄府、改善微观结构功能以治疗相关疑难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2018年03期 v.59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13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当代名医

  • 禤国维应用昆布治疗皮肤病经验

    张子圣;钟程;刘城鑫;杨贤平;梁家芬;李红毅;

    禤国维教授应用昆布治疗皮肤病时,多取类比象,同时结合现代药理,挖掘其独特功效。治疗囊肿结节为主的痤疮时,处方中多配合昆布,同时多与海藻合用;在治疗结节性红斑时,取其化痰散结之功效,配伍昆布可利水除热、消痰散结。此外,昆布常用于治疗斑秃。

    2018年03期 v.59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1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曹洪欣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赵静;曹洪欣;

    总结曹洪欣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以阴虚内热、瘀热互结为主要病机,治疗以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为法。临证常分4个证型施治:热毒炽盛、营血两燔证,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证,治以滋补肝肾、清退虚热,常用知柏地黄丸、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治疗;风湿痹痛、瘀血阻络证,治以祛风除湿、宣痹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证,治以温补脾肾、利水渗湿,常用清心莲子饮、附子汤、实脾饮加减治疗。同时注重中西医互补,整体治疗、缓图收功。

    2018年03期 v.59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38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广告_中医杂志社

  • 欢迎订阅2018年《中医杂志》

    <正>《中医杂志》(ISSN 1001-1668,CN 11-2166/R)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医药期刊之一,是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中国百强科技期刊、

    2018年03期 v.59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过刊

    <正>2000年合订本85元,2001年合订本95元,2002年合订本105元,2003年合订本105元,2004年合订本115元,2005年合订本125元,2007—2010年合订本每年140元。2011(缺5、6期)—2013年每册9.80元,2014(缺21期)—2017年(缺3、5、15、18期)每册15元。2011—2013年合订本(每年4本),每年280元,2014、2015、2016、2017年合订本(每年4本),每年400元。《中医杂志》2006—2008年增刊每册40元。以上免费邮寄,如需挂

    2018年03期 v.59 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广告_中国针灸学会

  • 欢迎订阅2018年《中国针灸》杂志(月刊),《针刺研究》杂志(月刊)

    <正>两刊均为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的针灸学术权威期刊,均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中国针灸》杂志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全面报道国内、国外针灸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针灸》报道以临床为主,介绍临床有效治疗方法、专家经验、特色疗法等,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技能培训、学术会议、医疗药品器械信息。《针刺研究》

    2018年03期 v.59 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症状与证候间关联模式

    王至婉;李建生;陈楚湘;章亮;王翔;李海霞;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症状对证候的贡献度,构建症状与痰热壅肺证的关联模式。方法采用全国九家省级中医院为期2年所调查的1768例患者数据建立痰热壅肺证数据库。数据预处理后导入贝叶斯网络。以痰热壅肺证为目标变量,以决策树运行结果筛选出的变量为输入变量,运用IBM SPSS Modeler 14.2软件实现贝叶斯网络算法,选用评估及分析对TAN及马尔科夫毯两种模型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痰热壅肺证因果关系如下:1)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脉数、大便秘结、口渴喜冷饮;2)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腻;3)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舌苔黄腻;4)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质红。上述4条中,共有的症状为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其中,痰色黄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最大,为0.72;其次痰白黏,为0.61。马尔科夫毯模型显示,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均>0.7。结论痰热壅肺证与症状间有4条因果关系,痰色黄、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较大。

    2018年03期 v.59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94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用“营卫精神模型”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病机

    杜世豪;胡春雨;丁元庆;

    以《黄帝内经》关于营卫与精神活动的论述为依据,提出以营卫运行为核心,涉及脏腑、血脉、九窍的"营卫精神模型"假说,用以解释精神活动。认为精神活动是在心主导下脏腑气化产生的,营卫充养五脏,支持脏腑气化,是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营卫循行周身,沟通脏腑、血脉、九窍,传达神机,协调脏腑生克制化,是精神活动的调节机制。以该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的病机,认为"卫气郁痹,神机抑遏"是抑郁障碍的基本病机,卫气郁痹可导致脏腑气化失司、营卫失和、血脉损伤、九窍不利等病机变化。

    2018年03期 v.59 207-210+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56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畅达“邪毒”出路提高肿瘤疗效

    田建辉;刘海涛;刘嘉湘;

    "给邪气以出路"是中医顺势利导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恶性肿瘤是内外邪毒乘机体正虚而发,结聚于经络、脏腑,不能及时外泄,以致蓄积成瘤。因此,畅通邪毒外达的通路可以促进邪毒及时外泄,是防止其蓄积致癌,进而提高防治恶性肿瘤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此观点进行理论的梳理和临床可行性策略的探讨,以丰富"扶正治癌"的内涵,探索提高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疗效的新思路。畅达邪毒外排通路的途径包括刀圭祛毒法、从皮部与七窍祛毒、从经络促使癌毒排出、根据肿瘤病位确定癌毒外排通路、脏病治腑法。

    2018年03期 v.59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63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基于真实世界的12385例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滕月;荆志伟;王连心;谢雁鸣;张寅;王群;贾萍萍;凤博;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的用药特征。方法收集全国16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住院患者信息,参照集成数据仓库构建模式,整合为清开灵注射液HIS数据仓库,对使用过清开灵注射液的12385例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诊断及中医辨证、合并用药等信息进行描述分析,并与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结果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患者中以45~65岁最多,占35.14%;入院时急、危症患者占42.65%;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患者发病和死亡发生率最高的节气前两位是冬至和小寒;符合药品说明书西医诊断的患者占36.84%;符合药品说明书的中医主证占42.35%;49.64%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患者单次剂量是30~40 ml。结论清开灵注射液的使用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临床中存在未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及适应症使用情况,普遍存在联合用药现象但可能存在用药风险。

    2018年03期 v.59 215-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62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冬病夏治不同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gE的影响

    朱正阳;戚凯明;宣丽华;

    目的探讨不同选穴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将70例过敏性鼻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贴敷12穴组[取穴: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膈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大椎,关元]和贴敷6穴组[取穴: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膈俞(双侧)]各35例,用冬病夏治贴膏于三伏天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贴敷于不同穴位,各贴敷2h。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过敏性鼻炎症状进行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检测患者血清IgE水平。结果贴敷12穴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贴敷6穴组的68.57%(P<0.05)。治疗后贴敷12穴组与贴敷6穴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贴敷12穴组鼻塞、流涕、鼻痒症状评分较贴敷6穴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1年后贴敷12穴组低于贴敷6穴组(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以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综合取穴治疗效果更好。

    2018年03期 v.59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5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临床观察

    徐勤芳;

    目的观察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穴注丹参组(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各1ml,1个月经周期1次)、穴注盐水组(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生理盐水1 ml,1个月经周期1次)和口服滴丸组各30例(口服元胡止痛滴丸每次30丸,每日3次,连续3天),治疗均从月经周期行经第1天开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结束)及随访时(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痛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穴注丹参组及口服滴丸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而穴注盐水组各时间疼痛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穴注丹参组及口服滴丸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疼痛评分与穴注盐水组同时间比较均降低(P<0.01)。随访时穴注丹参组疼痛评分较口服滴丸组降低(P<0.05)。结论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远期效果较好。

    2018年03期 v.59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38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当飞利肝宁胶囊加中药茶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37例临床观察

    洪慧闻;赵晓威;张思淼;刘燕玲;郭朋;王江河;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加中药茶饮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加疏肝健脾饮中药茶饮,对照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10 mg,每日1次,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后判定临床证候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72.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TBi L、TG、TC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ALT、AST、TBi 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加疏肝健脾饮中药茶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肝功能,有降脂作用,安全性好。

    2018年03期 v.59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62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广告_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

  • 欢迎订阅《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正>《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ISSN 1673-6613,CN 11-5511/R]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任名誉主编,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路志正教授任主编。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连续两届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资助,2012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标志性文化(徽标)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知网

    2018年03期 v.59 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广告_北京医海林音像书店

实验研究

  • 知柏地黄汤对解脲脲原体感染模型大鼠精子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宾东华;王孙亚;何清湖;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汤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经大鼠膀胱注射解脲脲原体标准株菌液2 ml/只建立解脲脲原体感染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4只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组、模型组,每组16只,另设假手术组15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假手术组、模型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2 ml/d灌胃,中药组给予知柏地黄汤1.88 g生药/d,西药组给予强力霉素4 mg/d,中西组给予等量的知柏地黄汤与强力霉素,各组均连续灌胃21天。检测大鼠精子线粒体膜通道孔(m PTP)开放程度及精子线粒体二磷酸腺苷(ADP)、三磷酸腺苷(AT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计算能荷(EC)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子m PTP开放吸光度值下降,精子ATP、ADP及EC降低,AMP值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精子m PTP开放吸光度值均有上升,西药组、中西组大鼠精子ATP、ADP及EC值上升,AMP值下降(P<0.05或P<0.01)。与中药组比较,中西组大鼠精子m PTP开放吸光度值上升(P<0.05);中西组大鼠精子ATP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西组ADP及EC值高于中药组(P<0.05或P<0.01)。结论知柏地黄汤能够降低解脲脲原体感染大鼠精子m PTP开放程度,维护线粒体能量代谢,进而提高精子质量,这可能是其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所致不育症的机制之一。

    2018年03期 v.59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9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芳香外敷方对肺癌骨转移模型小鼠转移瘤体生长的影响

    何佩珊;冯兴中;杨萌;齐慧;杨公博;

    目的观察中药芳香外敷方对肺癌骨转移癌的作用。方法通过股骨内注射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肺癌骨转移癌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外敷组[芳香外敷方0.5 g/(kg·d)局部外敷,造模后7~21天每日1次]、唑来膦酸组[造模后7、10、14、19天腹腔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30μg/(kg·d)]、模型组(生理盐水局部外涂,0.5 ml/只,每日1次),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局部外涂,0.5 ml/只,每日1次)10只。于造模当日及造模后第3、7、11、14、17、21天分别测量各组小鼠体质量,并采用FluorVivo成像系统观察小鼠肿瘤面积及转移情况。于造模21天称量瘤体重量。结果各组小鼠不同时间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未出现其他部位和器官的转移。第21天中药外敷组小鼠肿瘤面积为(12.32±6.94)mm~2,小于模型组的(23.91±9.86)mm~2及唑来膦酸组的(17.16±7.37)mm~2(P<0.05),且瘤体重量亦小于模型组(P<0.01)。唑来膦酸组与模型组比较,肿瘤面积与瘤体重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外敷方可抑制肺癌骨转移瘤体增长。

    2018年03期 v.59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3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崔海燕;孙芳云;李捷;张雪伟;吴晓军;张景瑜;

    目的观察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多巴组和藏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6-羟基多巴胺右侧纹状体单点注射法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后美多巴组给予美多巴50 mg/kg灌胃,藏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藏药七十味珍珠丸溶液90、180、360 mg/kg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共4周。干预后进行旋转行为实验、平衡杆实验及躯体扭摆实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旋转行为实验中大鼠向健侧旋转鼠数增多,平衡杆实验中潜伏期和过杆总时间明显延长,躯体扭摆实验向健侧扭摆频率增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平衡杆实验潜伏期缩短,藏药低、高剂量组过杆总时间缩短;躯体扭摆实验中藏药低、高剂量组大鼠健侧扭摆频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各给药组旋转实验大鼠旋转数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运动功能。

    2018年03期 v.59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7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医药学术论文中药名称及名词术语的使用

    本刊编辑部;

    <正>中医药学术论文中正确使用中药名称及术语对于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学名词术语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中药名称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要依据。暂未公布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可参考团体标准ZGZYXH/T 1-2015《中药学基本术语》、《中药大辞典》以及新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地方及少数民族药物可遵照地方相关标准或药物的习称。

    2018年03期 v.59 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广告_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文献研究

  • 《医部全录》中成人与小儿咳喘用药性味比较

    王进;

    目的通过比较成人咳嗽哮喘方与小儿嗽喘方所用药物的性、味,探讨小儿咳喘用药的规律和特点。方法以《医部全录》为资料来源,分别纳入其治疗咳喘的成人方及小儿方,提取纳入处方的药物组成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药物药味、药性频次及频率,并对小儿与成人用药性味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成人咳嗽与哮喘方340首,涉及药物2496味;小儿嗽喘方204首,涉及药物1275味。成人用药依温、平、寒药性出现频率分别为43.53%、29.41%、26.46%,小儿分别为38.23%、32.35%、29.92%;温药使用频率成人明显高于小儿,寒凉药的使用频率则成人较小儿为低(P<0.05)。成人用药药味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辛31.76%、甘31.18%、苦26.47%、酸7.35%、咸2.35%,小儿则为甘32.84%、辛29.90%、苦29.41%、咸3.43%、酸2.94%,其中酸味药使用频率成人明显高于小儿(P<0.05)。结论小儿咳喘治疗用药温药、酸味药较少,寒凉药相对较多。

    2018年03期 v.59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广告_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

  • 特色王氏热透灸培训

    <正>1王氏热透灸的特点1)药艾条直径4 cm,长10 cm,单根可燃烧3个小时,多根并用(3~16根)燃烧温度高达551°;2)无需人工手拿(有专用灸器);3)无烟(艾烟净化器专利号:ZL 2016 2 0232880.x);4)面积大、时间短、近距离、高温度、药力峻、强渗透、立即有灸感;5)病患易于接受;6)高效,充分展现古灸大法的功力。2可植入针灸康复疼痛科、肾病科、肿瘤科、治未病科等。

    2018年03期 v.59 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证心得

  •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史丽伟;杜立娟;倪青;

    近年来许多医家突破糖尿病以阴虚燥热为病机的三消论治观点,提出糖尿病发病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认为糖尿病发生与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调、脾虚胃热有关,以辛开苦降调理脾胃治疗本病。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甘调,不仅对中气虚弱、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之痞满具有较好疗效,而且切中虚实夹杂,标本同病,以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脾虚胃热为特点的消渴病,为调理脾胃治疗糖尿病有效方剂。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资料,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

    2018年03期 v.59 24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664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木防己汤加减治疗癌性胸腔积液

    叶霈智;冯利;秦子舒;田爱平;杨宏丽;殷玉昆;李杰;

    癌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常见并发症,中晚期肿瘤患者往往处于正虚邪实、寒热兼俱的状态。木防己汤寒热相配、补利兼施,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通过对木防己汤的组成、加减变化,以及与"伏阳"学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的阐述,指出其应用重点在于把握体虚停饮夹热或寒湿郁久化热的病机,根据不同症状进行灵活加减。

    2018年03期 v.59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5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针刺得气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王培;辛思源;李静;张鹏;吴桂雯;胡尚卿;胡妮娟;赵珉一;孙俊俊;王亚峰;朱江;

    针刺得气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前提和指征,而其又较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归纳古医籍文献并整理概括近年来国内外现代研究,分别从干预因素和机体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进行概述,总结干预因素主要来源于医者、针具和环境,而机体因素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并指出在得气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中,有效利用这些因素可为获取高质量的研究奠定基础。

    2018年03期 v.59 25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5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百家园

  • 张景岳用熟地黄特色之管窥

    丁子惠;李佳欣;李萍;

    张景岳临床重温阳,用药善用滋阴之熟地黄,其应用特色主要为重用熟地黄之思想基础是以温补为主,立足于阳气的同时注重阴阳和调;重用熟地黄之理论基础是深谙性味归经等特质;灵活配伍,尤以温热药配伍为主,是应用熟地黄之奥妙所在。

    2018年03期 v.59 259-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71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类风湿关节炎的整体与局部辨证

    韦尼;陈自佳;李苏茜;朱跃兰;

    整体与局部辨证是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论治中两种不同的视角,其中整体辨证是基础,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类型,不同病情阶段的机体状态,患者所处的自然环境、气候状况、社会环境及患者情绪状态等特殊内外环境;局部辨证是补充,主要是临床医生通过对关节病变特点临床意义的辨析进而获得确切的病情资料。梳理与分析两种辨证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辨证中的关系,认为局部辨证包含于整体辨证之内,二者密不可分,临证需在整体中预测局部,从局部中推断整体,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类风湿关节炎辨证的正确性和客观性。

    2018年03期 v.59 262-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0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曹炳章秋瘟学术经验探析

    陈永灿;马凤岐;

    曹炳章为近代著名中医药学家,著有《秋瘟证治要略》一书。从主要观点、诊察特点、治法举要三个方面对曹炳章秋瘟学术经验进行探析,主要观点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症状鉴别和疾病预防四个方面。秋瘟之诊察,主要通过审体质、辨唇舌、察脉象、验便溺等方法来辨别病性和病位。秋瘟之证治,首论纲要,次列治法,自初起至善后,从顺传到逆传,加之误温误下等皆有阐述。

    2018年03期 v.59 26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病位在骨的特异性症状

    吕健;张启明;王义国;石英杰;徐杨;张健雄;

    目的探讨病位在骨的特异性症状。方法以证候、症状、病机解释为主要内容的10本中医著作为研究资料建立中医症状病机数据库,并以证候要素筛选与骨相关的症状,在对这些症状中能用骨的异常作出直接解释的症状进行分类。结果共筛选出31个与骨相关的症状,其中22个症状能且仅能用骨的异常作出直接病机解释,将其可分为3类,即骨的发育速度异常、骨的形态异常、骨的质地异常。结论病位在骨的特异性症状有22个,即身材过矮、身材过高、囟门迟闭、囟门早闭、齿迟、齿排列不齐、头过大、头过小、方形头、鸡胸、龟背、腰椎强直、腰椎前弯、腰椎侧弯、O型腿、X型腿、骨裂、骨折、骨软、骨质疏松、齿干枯、齿松脱。

    2018年03期 v.59 269-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