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基于消化系统疾病现代研究的脾胃理论传承与创新

    唐旭东;吴皓萌;

    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事业永葆活力的根本。立足消化系统疾病现代研究,结合脾胃理论现有研究成果,对中医优势病种研究应重视疗效证据及其脾胃理论基础、复方作用机制及脾胃理论内涵科学阐释的重要意义、系列优势病种理法方药规律研究最终上升为脾胃理论内涵的充实与丰富、临床问题与脾胃理论回归导向下的传承与创新实践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对脾胃理论传承与创新进行思考,希冀引起对脾胃理论传承、创新的重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63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147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肿瘤癌毒证候特征探讨

    李柳;程海波;

    证候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癌毒病机理论,从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特异性致病因子的临床认识出发,总结出癌毒证候具有特异性、兼夹性、交叉性和可变性四个特征,并阐述其内涵。针对癌毒证候的四重特征,多法复合、复法组方、多环节增效是治疗肿瘤的基本策略,并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优效模式,以证候为基础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方法,为更具中医特色的肿瘤辨治模式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63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781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当代名医

  • 张志远运用葛根经验

    朱京;刘桂荣;

    总结张志远教授临证运用葛根的经验。葛根归阳明,擅解肌以给邪出路;属风药,性上行而升阳通络,此为其起效机制;并化裁经方推陈出新,对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进行加减运用,强调配伍不同,用量殊异,则主治有别。葛根解肌须大剂投用,升阳取少量有功,对于颈椎病、痢疾、高血压病亦有较好疗效。

    2022年02期 v.63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170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林兰从风论治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经验

    陈岩;包银兰;庞博;倪青;林兰;

    总结林兰教授从风论治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风内动为标,兼有血瘀、痰湿、火(热)等病理因素。治疗当在益气养阴基础上,注重镇肝熄风,同时结合活血通络、健脾化痰及清热之法。临床辨证施治时,擅用全蝎、蜈蚣、蝉蜕等性善走窜的虫类药物搜风通络,同时配合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积极控制血糖。

    2022年02期 v.63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62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的中药临床综合评价文献特征分析及设计要点

    夏如玉;金雪晶;柴倩云;费宇彤;刘建平;

    目的分析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进行中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的文献特征和方法学现状,为今后研究者设计和实施中药MCDA研究提供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SinoMed及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CQVIP)、万方数据库,获取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20日发表的运用MCDA进行中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完成文献筛选,提取文献基本特征、决策背景、准则类别、评分方法、权重赋值方法等特征资料,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5篇,发表时间为2017年至2020年。纳入研究涉及疾病包括关节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涉及中药包括口服乌头(3篇)、雷公藤制剂(3篇)和双黄连注射剂(1篇),其中2篇同时涉及乌头和雷公藤制剂。纳入研究只选择疗效和安全性准则,未涉及中药经济性、可及性等指标,文献均使用摆幅权重法(SWING法)赋予权重,将临床数据转化为线性函数再进行加权。所有研究均未报告权重赋值及评分人员的信息,未对证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和报告。结论 MCDA用于中药临床综合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应用研究涵盖的疾病和干预措施种类非常有限,方法学信息报告也存在不足。需要更多相关方法学研究针对利益相关者和准则的选择、评价过程中利益相关者观点的共识等难点进行研究。

    2022年02期 v.63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79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帕金森病中医证候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郇鹏飞;李小茜;黄品贤;何建成;

    目的评价帕金森病中医证候量表的可信度与稳定性。方法帕金森病中医证候量表共8个维度,29个症状变量,采用该量表对447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及评分。计算量表各维度的克朗巴赫系数以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使用各维度的相关系数以评价量表重测信度;使用各条目与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以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以评价量表的结构信度。结果帕金森病中医证候量表总体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730,总体的分半信度为0.734,量表的各维度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589~0.902、分半信度值为0.411~0.823,总体重测信度值为0.954,量表各条目与所属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4~0.895,因子分析中,量表所有条目的载荷绝对值均>0.5,提取相应维度的共同度为70.5%~90.5%。结论帕金森病中医证候量表信度与效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满足临床测量的实际需求,可行性好。

    2022年02期 v.63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1317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循证中医药

  • 尪痹制剂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屈祥科;孙建荣;罗静;郑慧兰;王建明;

    目的系统性评价尪痹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 Trials、Clinical Trial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采用尪痹制剂(包括尪痹片、尪痹胶囊、尪痹冲剂、尪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范围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7月12日。由两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评价。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表评价研究质量,评价结局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有效率和不良反应。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R 3.6. 3的Meta包进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182例患者,但其证据质量偏低。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尪痹制剂联合西药可进一步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CRP水平[MD=-5.53,95%CI (-8.25,-2.81)],缩短晨僵时间[MD=-13.75,95%CI (-23.51,-4.00)],降低关节压痛数[MD=-1.43,95%CI(-2.55,-0.30)]和关节肿胀数[MD=-0.63,95%CI(-1.13,-0.14)],且用药早期可显著降低ESR水平[MD=-25.20,95%CI (-30.64,-19.76)],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R=0.39,95%CI (0.29,0.53)]。结论尪痹制剂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显著降低患者CRP水平和改善症状。但由于现有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偏低,还需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2022年02期 v.63 12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7K]
    [下载次数:1136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和复诊情况分析

    何杰;李丛煌;孙铭禧;刘瑞;花宝金;

    目的观察"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和复诊情况。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中医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和中药口服治疗,中医慢病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包括档案建立、健康宣教、中医特色疗法指导、定期随访和联盟家属及病友等。两组治疗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两组患者4个化疗周期之后进入随访阶段,每3个月随访1次,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以及复诊情况(包括复诊调方依从性、复查依从性、复诊时间、病例资料获取度),并评价中医慢病管理组患者对中医慢病管理平台使用的满意度。结果中医慢病管理组与对照组MST分别为(20.97±3.43)个月和(18.03±1.91)个月,mPFS分别为(10.17±0.84)个月和(7.90±0.33)个月,两组MST和m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慢病管理组较对照组复诊调方依从性和复查依从性高,复诊调方时间短,病例资料获取度更及时且完整(P<0.05)。中医慢病管理组患者对平台使用可行性调查中满意者14例(51.9%),满意度调查中满意者7例(25.9%)。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使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且在"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下患者复诊情况更佳。

    2022年02期 v.63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123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中成药对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率的影响

    王浩宇;全卉;江宇泳;刘慧敏;侯艺鑫;于浩;杨志云;王宪波;

    目的探讨中成药联合西医内科治疗对于重症酒精性肝炎(SAH)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SAH患者258例,根据是否联合使用中成药治疗分为中药组95例及非中药组163例。非中药组给予西医内科治疗,中药组给予西医内科治疗联合利湿退黄类、理气活血类、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Child-Turcotte-Pugh (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中成药使用情况,结局指标为SAH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CLF。并以SAH患者是否进展为ACLF为二分类变量,对两组患者匹配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探讨SAH进展为ACLF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总胆红素(TBiL)、肌酐(Cr)、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对入组患者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获得每组各83例患者。匹配前服用利湿退黄类中成药77例,服用理气活血类中成药38例,服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16例;服用单一种类的中成药70例,联合服用两类或两类以上中成药25例,以利湿退黄类+理气活血类13例居多。匹配后中药组发生ACLF 20例(24.1%),非中药组发生ACLF 39例(46.9%),中药组ACLF发生率低于非中药组(P=0.002)。中药组及非中药组患者均以肝功能衰竭发生最多,分别为13例(15.7%)及28例(33.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中药治疗(OR=0.463,95%CI:0.261-0.823,P=0.009)为患者发生ACL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SAH患者在西医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利湿退黄、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能够降低住院期间ACLF发生率。

    2022年02期 v.63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36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9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梅珊珊;俞超芹;丁杰;程雯;连方;段华;薛晓鸥;张明敏;罗颂平;冯晓玲;马堃;谭布珍;王佩娟;吴瑞瑾;张晋峰;徐琳;王莉;许泓;李佶;张婷婷;沈浣;曹保利;李力;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纳入内异症患者1918例,设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月经情况及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象,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内异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包括病性要素和病位要素);运用聚类方法总结内异症主要中医证型及分布规律。结果共纳入内异症患者四诊信息中有意义的条目85项,其中月经情况表现为经行血块量多或瘀阻不畅,月经时间延长且伴随经行腹痛,并易伴有经行或经前胸胁乳房胀痛,带下色白量多。排名前10位的症状和体征为神疲肢倦、腰膝酸软、急躁易怒、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喜热饮、多梦、少寐易醒、面色萎黄、口干。构成比>10%的舌象指标有10项,包括苔白、苔薄、舌淡红、舌红、舌淡暗、苔厚、舌无苔、舌暗红、苔黄、舌边有齿痕。对85项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子可得病位证素为胞宫、肝、肾、脾、胃;病性证素为痰、饮、湿、热、火、寒、气滞、血瘀、阴虚、阳虚、血虚、气虚。聚类分析提示内异症可拟定为5种证型分别为寒凝气滞血瘀证(34.1%)、湿热血瘀证(20.0%)、肝郁肾虚血瘀证(19.0%)、痰湿血瘀证(16.4%)、气虚血瘀证(1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主要证型为寒凝气滞血瘀证、湿热血瘀证、肝郁肾虚血瘀证、痰湿血瘀证及气虚血瘀证。

    2022年02期 v.63 149-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465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医杂志》论文中关于伦理审查与利益冲突的规定

    本刊编辑部;

    <正>1伦理审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报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时,需说明所采用的试验程序是否经过国家的或所在机构设立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评估与批准,并注明批准文号。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包括以下活动:1)采用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医药学和心理学等方法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病理现象、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2022年02期 v.63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学术论文中药名称及名词术语的使用

    本刊编辑部;

    <正>中医药学术论文中正确使用中药名称及术语对于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学名词术语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中药名称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要依据。暂未公布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可参考团体标准ZGZYXH/T 1-2015 《中药学基本术语》、《中药大辞典》以及新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

    2022年02期 v.63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黄连阿胶汤对阿霉素诱发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Ca2+浓度的影响

    王瑞华;徐强;李艳芬;王靖阳;袁薪蕙;孙海楠;李美凤;王保和;黄宇虹;

    目的探讨黄连阿胶汤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3只和造模组65只。造模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心力衰竭模型,造模成功的5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黄连阿胶汤高、中剂量组,每组14只。黄连阿胶汤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连阿胶汤颗粒1.96、3.92 g/(kg·d)灌胃,阳性药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25 mg/(kg·d)+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80 m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10 ml/(kg·d)蒸馏水灌胃。灌胃3周后心脏彩超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VOL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VOLs)、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检测血液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IS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检测心肌组织活性氧(ROS)含量和心肌细胞Ca2+浓度,以及心肌组织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氧化型CaMKⅡ(ox-CaMKⅡ)和磷酸化型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和细胞形态。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指标LVIDd、LVVOLd、LVEF、LVFS、LVPWs及血液NE、E、ISO浓度均明显降低,血液AngⅡ浓度、心肌组织ROS含量、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阿胶汤高剂量组LVIDs、LVVOLs均明显降低,LVPWs、LVEF和LVFS均明显升高,黄连阿胶汤中剂量组LVIDs明显降低,黄连阿胶汤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液NE、E、ISO浓度明显升高,AngⅡ浓度、心肌组织ROS含量、心肌细胞Ca2+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黄连阿胶汤高剂量组心功能指标、心肌组织ROS含量、心肌细胞Ca2+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阿胶汤中剂量组LVIDs、LVVOLs、血液AngII浓度均升高,LVPWs和LVFS均降低(P<0.05)。与黄连阿胶汤高剂量组比较,黄连阿胶汤中剂量组LVIDs、LVVOLs、心肌组织ROS含量、心肌细胞Ca2+浓度均升高,LVPWd、LVPWs、LVEF、LVFS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各组大鼠心肌组织CaMKⅡ、ox-CaMKⅡ和p-CaMK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排列较紊乱,横纹消失,心肌细胞胞浆不均匀,广泛肿胀,可见空泡化;黄连阿胶汤高、中剂量组均可减轻大鼠心肌细胞损伤,改善胞浆均匀度和肿胀程度,降低空泡化现象。结论黄连阿胶汤可改善阿霉素诱发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降低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AngⅡ浓度和心肌组织ROS含量,促进NE、E、ISO释放,降低心肌细胞Ca2+浓度,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氧化、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钙超载有关。

    2022年02期 v.63 157-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116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电针“百会“”人中”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脊液炎症因子及皮质缺血区脑组织GSDMD表达的影响

    罗敷;封蔚彬;刘丹妮;孙光华;周桂娟;谭金曲;黄夏荣;尹林伟;刘红雅;周君;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人中"穴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断法制备CIRI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对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穴取"百会""人中",频率15 Hz、强度为1 mA的连续波,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5天。用Longa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法检测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8 (IL-18)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皮质缺血区脑组织Gasdermin D (GSDMD) mRNA和Gasdermin D蛋白的氮端(GSDMD-N)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上升、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脑脊液IL-1β、IL-6和IL-18含量明显增加,皮质缺血区脑组织GSDMD mRNA及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排列紊乱,部分神经细胞消失,胞核固缩,结构不完整。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下降、脑梗死体积减小,脑脊液IL-6和IL-18含量明显减少,GSDMD mRNA及GSDMD-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变性及神经细胞数量丢失程度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结论电针"百会""人中"穴能使CIRI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脊液炎症因子和皮质缺血区脑组织细胞焦亡底物蛋白GSDMD表达有关。

    2022年02期 v.63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751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临证心得

  • 基于钱乙学术思想论治儿童功能性便秘

    吴嘉宝;胡钰;潘青云;朱子钰;李敏;赵霞;

    根据钱乙治疗小儿病用药柔润,善用清法,专于运脾,重视顾护脾胃津液及五脏辨证的学术思想,论治儿童功能性便秘。立足患儿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以通导肠腑为基本原则,兼以清热消积导滞,注重清润消导;重视脾胃,善用运脾之法,运化中焦;重视津液生化,濡养胃肠;根据证候特点,权衡五脏相兼轻重,多脏同调。

    2022年02期 v.63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204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病-证-症-势”辨治特发性膜性肾病

    苗蓓亮;于丽;曹兴龙;李静;姜晨;杨洪涛;

    基于"病-证-症-势"辨治特发性膜性肾病,指出辨病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时可将"风邪-风药"作为中西医汇通辨病治疗的结合点,总结出青风藤、僵蚕、蝉蜕的辨病靶药;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基本证型为脾肾亏虚、风湿瘀内蕴证,以健脾益肾、祛风通络为治疗大法,基于此总结出临床常用的基本方。临床中又在辨病、辨证治疗的基本方基础上随症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时刻把握疾病病势的发展,方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022年02期 v.63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633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玄府理论辨治银屑病

    杨素清;邢国庆;王姗姗;

    总结基于玄府理论辨治银屑病的体会。玄府是遍布全身的微观结构,是维持机体气血津液运行、运转神机的重要门户,若其通透性受阻可导致组织、脏器等病变。银屑病初起多因外感六淫邪气客阻肌肤或机体蕴热,阳热怫郁,玄府闭塞而发病;久而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形成痰、瘀、虚互结,致使病情复杂多变。基于玄府"以通为用""贵开忌阖"的特点,主张治疗银屑病以开通玄府法贯穿始末,通过治血开玄、利湿开玄、温阳开玄诸法调控玄府恢复通利功能,以维持脏腑气血调和,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2022年02期 v.63 177-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2199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扶正解毒消癥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运用

    李梦阁;党志博;党中勤;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认为多因相合、癌毒内生是肝癌的致病关键。临证以扶正解毒消癥为治法,扶正当健脾益气以滋气血;解毒当以清消癌毒为先;消癥当祛瘀散结以消癥瘕。创立了治疗肝癌的经验方—肝积康方,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加减,应注意扶正、解毒、消癥三法的有机结合,灵活应用健脾益气、解毒化湿、祛瘀散结的治疗方法,以攻补兼施使邪去而正安。

    2022年02期 v.63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87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信息窗

  • 第七届中医科学大会召开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正>在12月14~15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第七届中医科学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本届大会以"同心抗疫,健康中国:中医药新时代的担当与贡献"为主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出席开幕式并作题为《新时代的中西医融合:携手抗疫,健康中国》的主旨报告,

    2022年02期 v.63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针刺三阴交治疗急性肾绞痛效果的机制研究概述

    张小华;肖要;王志平;

    三阴交是目前疼痛领域研究最为广泛的腧穴之一,也是在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之一。针刺三阴交后,穴位内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相应神经递质,再通过胫神经、坐骨神经传递信号可能是镇痛效应的起始环节。神经信号通过脊髓、脑水平进一步地传递可激活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如促进阿片肽、脑啡肽、强啡肽释放,促进脑内阿片肽受体激活来发挥镇痛作用,还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活性、增加皮质醇浓度从而减少前列腺素E2、5羟色胺、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来减轻炎症刺激,还可能通过调节大脑皮层、丘脑、岛叶、边缘系统等来调节焦虑、紧张的情绪。此外,还可能通过改善尿路平滑肌活动,促进结石排出进而从根本上缓解急性肾绞痛。然而,针刺三阴交镇痛效应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2022年02期 v.63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453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标准与规范

  • 糖尿病肾病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余江毅 ;倪青 ;刘苏;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指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临床诊断依赖尿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治疗强调以降血糖、降血压为基础的综合干预[1]。本病多由糖尿病发展而来,在糖尿病症状基础上,常表现为乏力、水肿等症状,根据病证结合的原则,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继发的"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2]。

    2022年02期 v.63 190-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0653 ] |[引用频次:323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宣肺败毒方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2例

    毕颖斐;马兆润;杨向东;杨波;刘超武;刘维;刘清泉;毛静远;

    宣肺败毒方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救治过程中总结出的有效方剂,具有宣肺化湿、清热透邪、泻肺解毒功效。针对天津市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张伯礼院士进行会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病情已发展至湿毒郁肺阶段,开具宣肺败毒方加减的中药处方,明显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阻止了病情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患者核酸转阴及痊愈出院。

    2022年02期 v.63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23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