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关于中医诊疗规范化的思考

    刘旺华;梁昊;谢梦洲;肖晓霞;曹泽标;陈昱文;陈娉婷;周小青;

    中医学模糊、抽象、不具体的特点阻碍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从重视主诉、名词术语的规范化、临床资料诊断贡献度、创新方证-药症关联模式、弥补经典理论的盲区、发现理论发展偏倚、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构建主诉辨证诊疗路径等方面促进中医诊疗的规范化发展,不但可促进以上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提升中医服务能力亦具有积极作用。

    2016年09期 v.57 721-723+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5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辨病、辨证、辨症的现代临床方药应用探讨

    张业;王阶;陈恒文;

    基于病、证、症的辩证关系,临证遣药组方可在辨病基础上因病选择"专方/专药",或在辨证基础上因证进行主方加减,或在辨症基础上针对症状灵活配伍"药对/药组",或病-证-症结合综合立体组方。这样辨病、辨证、辨症及病、证、症结合,多模式交叉,点、面、体融合的全面立体组方思路,有利于增强方药对病证的特异性,发挥方药作用的整体性,并突出方药的灵活性,从而全面提高方药疗效,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并有利于临床创制高效新方。

    2016年09期 v.57 724-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34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三焦、三部与形藏四

    马宁;

    三焦、三部和形藏四是《黄帝内经》中的解剖词汇。试图从胚胎学和解剖学的角度对三焦、三部和形藏四的概念进行分析,将《黄帝内经》中仅有的文字描述与解剖事实相对照,考证《黄帝内经》在胚胎学和解剖学方面的成就。

    2016年09期 v.57 727-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57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当代名医

  • 路志正升阳除湿法运用特点

    周育平;

    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升阳除湿法能够升阳气、展郁阳、复升降、长阴阳,从而祛除外感内生阴霾之邪,并将升阳除湿之药与四季相合,根据药性喻为春和清明、夏热酷烈、秋燥凛冽、严寒猛烈,因人、因地、因时、因证区别运用,同时根据邪正对比强调处方中的轻重配伍。

    2016年09期 v.57 73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79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马融运用三焦分治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戎萍;张喜莲;李亚平;陈汉江;陈海鹏;马融;

    多发性抽动症是抽动障碍中病情相对较重的一型,根据抽动症症状群的部位和内在病机联系,借用温病三焦概念,巧妙地将脏腑辨证和病因辨证相结合,确立了"以肝为核心,三焦分治"的诊疗思路:治上焦重在清轻宣散,治中焦重在和解疏调,治下焦重在涵养濡润。

    2016年09期 v.57 734-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51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从治病求本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郑玮琳;黄梓燕;曹立幸;马媛媛;梁雪芳;

    中医学认为,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主要致病因素。血瘀的形成与内异症的经血逆流过程、血管生成过程密切相关。内异症的根本发病机制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而正气与现代人体免疫功能存在内在联系,其治疗亦需从调节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入手。

    2016年09期 v.57 737-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5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雾霾致病的病因病机特征初探

    焦扬;吴志松;曹芳;

    雾霾对人体的影响较为多样,探讨雾霾致病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古代对霾的认识以及现代对雾霾的研究,根据雾霾所引发的人体心肺功能损害及临床表现,认为雾霾属于外来之邪,具有外邪致病的特征,是与六淫、疫疠之邪具有不同之处的"霾毒"。雾霾致病的诊疗方案应根据其病因病机特征制定,并采用先进技术提供临床基础。

    2016年09期 v.57 740-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81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中医临床表型量表的初步研制

    孙烨;李朋娟;刘昳;叶峰;潘婷;蔡云;何群英;王锐;

    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乳腺癌中医证候相关要素条目(不包括舌脉),与中医体质量表、中医舌脉采集表合并,形成乳腺癌临床宏观特征条目,再以之与乳腺癌临床免疫组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合并,剔除重复条目,建立乳腺癌中医临床表型量表初稿。最后通过临床调查,采用离散趋势、相关系数、克朗巴赫系数和频数分布等方法对量表的条目进行再次筛选,形成乳腺癌中医临床表型初量表。研制出包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疾病特有领域和中医特异性领域5个领域,分疼痛与不适、体质易感倾向、心理、社会、疾病特有、中医特异6个方面,共56个条目的乳腺癌中医临床表型量表。

    2016年09期 v.57 74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9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信息窗

  • 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将于10月召开

    <正>中医药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在成功举办前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将于2016年10月24-25

    2016年09期 v.57 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方法学与临床评价

  •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外科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

    王满才;侯晓翔;马天龙;倪睿;柳鹏程;郭小虎;张亚武;徐小东;张有成;

    目的评价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手术所致胃肠动力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3月。纳入应用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各类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及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软件和Rev Man 5.3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次要结局指标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6篇,总样本量为2247例。仅有4篇文献报道了具体的随机分配方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厚朴排气合剂对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妇科手术、剖宫产术等各类术后胃肠动力障碍均具有明确的疗效,能显著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WMD=-11.82,95%CI:-14.80~-8.84,P<0.01;WMD=-18.19,95%CI:-27.58~-8.79,P<0.01;WMD=-10.95,95%CI:-16.22~-5.69,P<0.01)、排便时间(WMD=-8.58,95%CI:-15.95~-1.21,P=0.02;WMD=-28.4,95%CI:-35.4~-20.68,P<0.01;WMD=-15.74,95%CI:-30.29~-1.20,P=0.03)及肠鸣音恢复时间(WMD=-3.52,95%CI:-5.08~-1.96,P<0.01;WMD=-8.68,95%CI:-10.37~-6.99,P<0.01;WMD=-9.58,95%CI:-14.16~-5.01,P<0.01),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厚朴排气合剂用于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效果明确,短期使用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2016年09期 v.57 747-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731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81例临床观察

    魏芹;赵晓鹏;李晓;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汤加减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弥可保,每次0.5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率变异性指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 MSSD)、全程记录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与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 50)、低频(LF)、高频(HF)、LF/HF]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治疗后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3.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SDNN、r MSSD、PNN 50、LF、HF、TGF-β1水平明显升高,IL-6、TNF-α、LF/HF及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SDNN、r MSSD、LF、HF明显升高,IL-6及心悸、胸闷、疲倦乏力积分和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SDNN、r MSSD、PNN 50、LF、HF、TGF-β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IL-6、TNF-α、LF/HF及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桂枝汤加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状态,纠正心脏自主神经失衡。

    2016年09期 v.57 753-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605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正常高值血压224例临床观察

    王金秀;李浩;刘龙涛;高洁;张蕊;李晓;贾星星;郗川月;冯建超;李淑君;刘兴东;袁晓霞;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336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4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等各项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共干预24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肝气郁结、痰瘀互结和肝肾阴虚的不同证型分别给予相应中药免煎颗粒口服,每天2次,共治疗12个月,停药后随访12个月。干预前、干预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分别检测患者血压水平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干预12个月、24个月时评价患者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同时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时进行安全性指标监测。结果干预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与本组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收缩压及治疗组患者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干预后各时间点中医证候积分、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12个月时治疗组血压疗效总有效率、高血压病转化率、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分为87.2%、3.7%、84.86%,对照组分别为58.4%、12.9%、35.64%;干预24个月时治疗组分别为84.4%、6.9%、82.11%,对照组分别为56.4%、17.8%、29.70%,两个时间点治疗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转化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者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明显,且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6年09期 v.57 758-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5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湿毒内蕴证75例临床观察

    杨燕;盛燕;张克青;李歆;穆静;刘畅;田萌萌;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湿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湿毒内蕴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 mg/(kg·d),每12 h静脉滴注1次,足量应用3~5天后,根据病情酌情减量;同时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每日0.2 g,氨甲苯酸注射液,每日50 mg,均静脉滴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中药汤剂,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对腹痛、便血、呕血、呕吐、纳呆、腹胀、皮肤紫癜、大便潜血及腹部B超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儿腹痛消失时间,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愈显率为85.4%,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分别为69.5%和94.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腹痛、纳呆、腹胀、皮肤紫癜、腹部B超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腹痛、纳呆、腹部B超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便血、呕血、呕吐症状均消失。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湿毒内蕴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腹痛消失时间。

    2016年09期 v.57 763-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89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养阴益气合剂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洪;李霞;辛大永;杨雪卿;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合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口服养阴益气合剂,每日3次,每次20 ml;对照组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如入组前未服用激素,按每天0.5 mg/kg口服,连续4周,第5周开始改为每天0.25 mg/kg,连续口服8周;第13周减量至每日0.125 mg/kg,每日1次,并维持治疗;如入组时正在服用激素,按当前剂量进行,减量方法同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根据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治疗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42.9%,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GRQ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患者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和FEV1、FEV1%、FEV1/FVC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试验组6分钟步行距离和FEV1、FEV1%、FEV1/FVC步行距离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养阴益气合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证患者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6年09期 v.57 767-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30例临床观察

    秦丽玲;赵新雨;张鹏翔;赵本璐;张振华;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16年09期 v.57 771-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24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消岩汤对肺癌恶病质小鼠肌肉蛋白质降解的影响

    张蕴超;贾英杰;朱津丽;赵林林;刘宏根;孔凡铭;段浩博;陈军;孙一予;于建春;

    目的探讨消岩汤治疗肺癌恶病质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消岩汤组、醋酸甲地孕酮组,每组10只。除健康组外,其余各组通过接种肿瘤细胞建立肺癌恶病质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小鼠每日灌服生理盐水1 ml,消岩汤组每日灌服消岩汤0.42 g,醋酸甲地孕酮组每日灌服醋酸甲地孕酮3.75 mg/d,均给药14天。测定腓肠肌重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肌肉萎缩盒F基因(MAFbx)和肌肉环状指基因1(MURF-1)m RNA表达。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腓肠肌重量下降,模型组和醋酸甲地孕酮组TNF-α、IL-6水平及MAFbx、MURF-1m RNA表达均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岩汤组腓肠肌重量明显增加,血清TNF-α、IL-6水平及MAFbx、MURF-1 m 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醋酸甲地孕酮组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醋酸甲地孕酮组腓肠肌重量明显低于消岩汤组(P<0.01),血清TNF-α、IL-6水平及MAFbx、MURF-1 m RNA表达明显高于消岩汤组(P<0.05或P<0.01)。结论消岩汤可能通过减少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抑制MAFbx和MURF-1基因表达,改善肺癌恶病质肌肉蛋白质降解,从而改善肺癌恶病质状态。

    2016年09期 v.57 775-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68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黄芩的三种不同炮制品对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小鼠肺指数及病毒载量的影响

    朱广伟;张贵君;孙奕;汪萌;

    目的研究蒸黄芩、水煮黄芩、酒炒黄芩对流感病毒H1N1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2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利巴韦林组(10只)、蒸黄芩组(30只)、水煮黄芩组(30只)、酒炒黄芩组(30只)。蒸黄芩组、水煮黄芩组、酒炒黄芩组又分别设计高、中、低3个剂量,每个剂量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以15×LD50A/PR/8/34株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每只35μl;正常对照组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滴鼻。感染当天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82.5 mg/(kg·d)灌胃,每日1次;蒸黄芩组、水煮黄芩组、酒炒黄芩组高、中、低剂量分别给予相应药物50、20、10 mg/(kg·d)灌胃,每日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均灌胃5天。测定各组小鼠肺指数、肺组织病毒载量,计算肺指数抑制率和病毒抑制率。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肺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利巴韦林组和蒸黄芩组、水煮黄芩组、酒炒黄芩组高、中剂量小鼠肺指数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利巴韦林组与酒炒黄芩高剂量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62.30%与47.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蒸黄芩组、水煮黄芩组、酒炒黄芩组肺指数抑制率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利巴韦林组和酒黄芩组各剂量均可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P<0.05或P<0.01),酒炒黄芩组各剂量病毒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结论蒸黄芩、水煮黄芩、酒炒黄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并且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其中酒炒黄芩的抗病毒作用优于蒸黄芩和水煮黄芩。

    2016年09期 v.57 779-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0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化瘀解毒复方联合超低频电磁场处理水对内毒素诱发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李雁;王双;李昕;顾雯靓;黄瑞音;王欣;吴元德;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复方联合超低频电磁场处理水(简称频谱水)对内毒素诱发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13组,每组8只。预防实验:预防频谱水组、预防频高组、预防频低组、预防普通水组、预防普高组、预防普低组分别给予相应水溶液2 ml灌胃,每日1次。14天后,除预防对照组外各组以5 mg/kg内毒素腹腔注射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治疗实验: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造模同预防实验,造模后频高组、普高组分别给予高剂量中药频谱水和普通水2 ml灌胃1次,血必净组予血必净注射液4.5 ml/kg腹腔注射1次。两个实验均进行大鼠肺大体病理、病理组织学光镜观察,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预防实验中,与预防对照组比较,预防模型组IL-8、TNF-α水平升高(P<0.05);与预防模型组比较,预防普低组、预防普高组、预防频谱水组、预防频低组、预防频高组IL-8、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与预防频低组比较,预防频高组IL-8、TNF-α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8、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频高组、普高组、血必净组IL-8、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与频高组比较,普高组IL-8、TNF-α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复方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中IL-8、TNF-α水平有关,并且高剂量效果好;频谱水与中药复方合用有增强抗炎、抗肺损伤作用的趋势。

    2016年09期 v.57 783-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临证心得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证辨治

    李珊;钦丹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多与感受外邪、脏腑虚损、气机失畅、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有关,脾虚湿盛是基本病机,主要从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寒热错杂四种证型分别举例。临证以健脾化湿为根本,同时又注重辨证与辨症相结合,擅于结合升举清阳、疏肝行气、温助脾运、温肾散寒、寒热并调等法。

    2016年09期 v.57 789-791+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7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运用泻黄散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老年顽固性口腔溃疡

    张娇;赵迎盼;李媛媛;李保双;程正义;刘靖;刘康毅;

    老年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根本病因在于肾阴亏耗,虚火上炎,治疗应着眼于整体,临床诊疗中多以泻黄散合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加减灵活用药。泻黄散以清泄脾胃伏火为主,六味地黄汤则以滋补肾阴为法,选取典型病例阐述其用药思路,并强调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大便是否通畅有着直接关系。

    2016年09期 v.57 792-793+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药理学机制研究概况

    马柳一;尹玉洁;刘焕;张军芳;贾振华;

    参松养心胶囊是脉络学说指导下依据"温、清、通、补"用药规律研制而成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基础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具有对心室肌细胞Na+、L型Ca2+、K+通道、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内流整合钾、瞬间外向钾电流通道、起搏电流通道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通道等多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同时具有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脏传导功能、抑制心肌重构等非离子通道调节作用,显示出其"快慢兼治,整合调节"心律失常的系统效应。

    2016年09期 v.57 794-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92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百家园

  • 论《兰室秘藏》消渴七方

    安宏;陈子杰;高思华;

    试从《兰室秘藏·消渴门》中"消渴论"一文入手,指出李东垣对消渴病的认识上溯《黄帝内经》,近承刘河间和张洁古,而消渴七方的主要制方思想即体现了这一学术渊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方药分析消渴七方的配伍、炮制和剂量特点,揭示其制方规律及相互关系。

    2016年09期 v.57 798-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8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明代医家薛己论治妇科痰证学术特点探析

    郑秀丽;周文亮;

    明代著名医家薛己关于妇科痰证的论述和医案颇有特色,通过结合医家原著,从虽有痰象,非必痰证;虽有痰证,非必痰药;确是痰证,可用痰药;不可拘泥肥人多痰说四个方面探析其妇科痰证的学术特点。并概括其治疗妇科痰证的三个特点:痰证不同,方法不同,灵活运用;痰浊为标,正虚为本,标本同治;究诸痰证,本虚标实,区别论治。痰证以五脏为本,五脏之本虚以脾肾为重;痰证以痰浊为标,痰浊之标实按痰性分治。

    2016年09期 v.57 801-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4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致中风病机探析

    刘启华;黄宗轩;李凯;陈永斌;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致中风的病机进行综合分析。OSAHS发病以肾精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OSAHS患者睡眠过程中反复气道阻塞,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这种慢性应激相当于肝疏泄太过,其过程伴随有肾精亏耗。肾精亏虚则肝之疏泄乏源,导致肝气郁结。肝气疏泄失常从而产生风、火、痰、瘀诸症,直接导致中风的发生。

    2016年09期 v.57 804-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标准与规范

  •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

    李建生;余学庆;

    <正>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刺激、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因素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1],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常持续1~3周,起病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该病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其中成人以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多见,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是引起本病的常见病原体,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或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

    2016年09期 v.57 806-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737 ] |[引用频次:107 ] |[阅读次数:0 ]

  • 敬告作者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于2016年2月1日起停止接受电子邮件和邮寄投稿,请您登录《中医杂志》在线投稿系统(网址http://zzyz.chinajournal.net.cn)点击主页左上侧的"作者投稿"进行注册,并按照提示完成投稿,作者可

    2016年09期 v.57 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三届国际中医药临床研究新进展暨养生保健学术大会通知

    <正>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世界中医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医药临床研究新进展暨养生保健学术大会"拟于2016年8月20~23日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太阳神酒店举行。一、会议目的:增进中医中药学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水平,加快中医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的进程,提高人民身

    2016年09期 v.57 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七届国际中医妇科学术大会通知(第一轮征文)

    <正>为促进国内外从事中医妇科领域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加强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共同提高中医药诊治妇科疾病水平。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承办,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七届国际中医妇科学术大会",以妇科疑难病诊疗研究为主题,拟定于2016年9月在昆明市举行,届时将举办妇科疑难病诊

    2016年09期 v.57 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一届全国“肿瘤阳光论坛”通知

    <正>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教育处主办,河北省肿瘤医院和中医杂志社协办,北京东方岐黄科技服务中心承办的第一届全国"肿瘤阳光论坛"拟于2016年5月20-22日在北京举行。一、论坛宗旨:以"开放包容集思广益中西并重继承创新","汇肿瘤热点,纳百家观点,答临床疑问,多学科头脑风暴"。二、论坛形式:1.特邀演讲:邀请肿瘤界确有真知灼见的名家通过20-30分钟授课与交流。2.疑难点讨论:设立

    2016年09期 v.57 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二届国医名师高峰论坛暨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研修班通知

    <正>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教育处、中医杂志社联合主办,央地共创(北京)科技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国医名师高峰论坛暨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研修班"将于2016年5月27-29日在北京举办,论坛将继续秉承"高端性、前瞻性、学术性、实用性"的特点,全力打造国内中医界的高水平学术盛会,搭建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传承、创

    2016年09期 v.57 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