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厌氧灵治疗腹部厌氧菌感染90例临床观察

    崔乃强;邱奇;吴咸中;

    选择90例外科腹腔内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所有病例于术中取材,行细菌学调查,并分别于术前1日用药至术后4日。结果表明,两组病例中,厌氧菌的检出率合计为56.7%,需氧菌的检出率为54.4%;白细胞计数氨苄加灭滴灵组为(10.14±2.84)×10~9/L,较厌氧灵组(8.94±2.31×)10~9/L轻度升高(P<0.05);厌氧灵组的排气时间为2.31±0.53天,早于氨苄加灭滴灵组3.07±0.52天(P<0.01)。提示厌氧灵在临床应用中对防治腹内感染有较好效果。

    1997年06期 5+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 ]
  • 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罗颂平;张玉珍;梁国珍;罗元恺;

    临床研究提示免疫性不孕主要表现为肾阴、肾阳偏虚或兼血瘀,滋肾或温肾活血的助孕1号丸、2号丸对消除AsAb的有效率达93.5%,平均妊娠率29.0%,未见副作用。动物模型证实助孕1号丸、2号丸具有抑制抗体形成的作用。自然流产的研究提示,流产夫妇HLA相容性增加,流产妇女CD_4显著降低,封闭效应低下,证候多为脾肾两虚。经健脾补肾的助孕3号丸治疗,再次妊娠成功率95.2%,并使封闭效应提高。

    1997年06期 5+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629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22 ]
  • 白及用于血管瘤

    周高龙;

    <正> 笔者在近年临床实践中,应用大剂量白及外敷治疗血管瘤,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白及性涩而收为止血良药,且可泄血热,又有消肿生肌之效,如验方独圣散,单用为末糯米汤调服,治吐血、咯血、鼻衄。又如《济急方》以之同煅石膏为末,敷治刀伤;又手足皲裂,用白及末水调涂之,可以愈合。白及止血作用较强,应用大剂量白及,配伍消肿散结,行气化瘀的药物,共研细末加水、醋、酒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治疗血管瘤,效果显著。如河南一男性患者,郭某,

    1997年0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运用肾气丸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体会

    陈智新;

    <正> 肾气丸方出自仲景《金匮要略》,主治肾气不足,开阖失职所致虚劳腰痛、痰饮、消渴、转胞四证。慢性肾功能不全之根本在于肾虚,与肾气丸所治四证机理相同;但此病病程迁延日久,病势深重,可累及多脏而兼证迭出,亦可因病邪起伏而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如单凭一方一法,则难以应变,故以补肾为主,兼施健脾、疏肝、利水、解毒、泄浊、化瘀等诸法,宗肾气丸原意随证化裁,因人而异,方能化一方为多方,归多法为一法,应无穷之变。

    1997年06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 ]
  • 多涎症辨治体会

    李庆华;周平安;

    <正> 多涎症,是指唾液分泌过多,频繁吞咽或吐出,甚至自行流出口外之症,亦称喜唾。现结合临床验案3则,谈谈辨治体会。1 脾胃虚寒,精聚为涎胡某,男,45岁。1994年4月25日初诊。患多涎症5年余,加重半月。患者于1989年1月,因肺炎高热住某医院,经用静滴抗生素等药治疗半月,痊愈出院。出院前,自觉唾液较多,未予重视。出院后每因喝冷饮或吃冷食而唾液增多,昼夜频繁吞咽,睡眠时则自行流出,浸湿大片枕席,甚感苦恼。曾在多家大医院进行检查,均无阳性所见、始终未能诊断。曾以阿托品、维生素、谷维素等药治疗无效。半月前,因朋友相聚,勉强饮几杯冰镇啤酒,致使唾液更多,说话时唾液

    1997年06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8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 ]
  • 糖尿病合并闭经治验2例

    徐云生;程益春;

    <正> 1 病例介绍例1:赵某,女,25岁。糖尿病病史5年,闭经1年。患者5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症状,经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查,确诊为Ⅰ型糖尿病。后一直应用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稳定在7.8mmol/L左右。3年后出现月经失调,经期延后,时常2~3月一至,经量较前减少。近1年经闭,伴面色无华,口干咽燥,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烦热盗汗,视物模糊,舌淡红、少苔,脉细弱。证属肝肾

    1997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龙胆泻肝汤治验2则

    王克林;徐升阳;

    <正> 1 性早熟刘某某,女,6岁,1994年5月30日初诊。患儿1988年生,1990年前后服过鸡胚宝宝素,无接触避孕药、性激素史。1991年以来,双乳增大,某医院曾用达那唑有效,后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加用安宫黄体酮。1992年9月及1993年5月因阴道出血量多不止而注射丙酸睾丸酮后获控制。1994年5月“B”超提示,子宫增大,内径为2.6cm×1.6cm×2cm,双卵巢有发育卵泡,肾上腺无异常。CT检查,垂体无异常,乳房穿刺细胞学诊断为乳腺增生症。内分泌测定:雌二

    1997年06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针刺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胡金生;

    <正> 笔者于1995年10月至1996年4月在德国工作期间,应用针刺方法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25例,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0例,女25例。年龄5~70岁,平均46岁。病程1~25年。治疗前患者均使用激素。口服剂及喷雾剂均为可的松制剂。每日用量4~16mg不等,喷雾剂每日应用数次至数十次不等。部分患者同时应用两种剂型。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长期应用激素的特点及临床表

    1997年0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 ]
  • 益气活血方药治疗慢性肝炎并发动静脉栓塞症

    徐慧媛;王庆民;

    <正> 慢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如若再并发其他病症则更增加治愈的难度。中医认为引起慢性肝病之外因为湿热疫毒,内因为郁怒伐肝,或饮食失节,二者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久之造成正气亏虚,气滞血瘀,临床常为本虚标实,其中气虚血瘀证尤为多见。慢性肝炎并发动、静脉栓塞症就是该证的典型表现。慢性肝炎之主症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均为脾胃气虚之证,笔者之师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史济招教授,研究肝病几十年,赞同仲景

    1997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陶淑春;

    <正>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患,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病变。我院从70年代以来,以中医中药为主,辅助西药治疗慢粒,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为1978年1月至1995年12月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住院39例,门诊41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6岁,平均39岁。小于30岁4例,30~40岁18例,41~50岁18例,50岁以上40例。职业:干部8例,工人49例,农民20例,学

    1997年06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 ]
  • 益阴活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9例

    段行武;

    <正> 带状疱疹在祖国医学中称为“缠腰火丹”、“串腰龙”。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初期表现为红斑和簇集的水疱,沿一侧神经作带状分布,伴有局部灼痛、窜痛。中医用清肝泄热、健脾除湿法治疗本病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也有部分老年患者在皮损消退后,后遗的神经痛往往顽固难治,甚至经年不愈。笔者在皮肤科临床实践中,运用益阴活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997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24 ]
  • 结构调整法治疗颈椎病100例

    雷仲民;

    <正> 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45例,女5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9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周。治疗前颈椎病正侧斜位X线片显示,颈椎椎体、钩椎骨质增生27例,颈曲变直65例,颈椎曲度反张23例,椎间隙变窄25例,韧带钙化10例;CT显示颈椎间盘膨出、突出11例。按1984年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分型标准,本组神经根型68例,椎动脉型12例,

    1997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心身医学研究——当今中医发展的重要方向

    杜文东;

    <正> 1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中医的影响医学模式面临新的转变,是现代医学发展潮流的主要特征。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之后,在16世纪中叶,产生了生物医学模式。近百年来,生物医学模式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使生物致病因素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营养缺乏性疾病逐渐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再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然而,进入现代社会,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其认识健康与疾病规律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处于节奏快速、竞争激烈和应激频繁的状态之中,心身承受

    1997年06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 ]
  • 艾滋病的中药治疗进展

    吕维柏;

    <正> 艾滋病是当今举世公认的难治病,由于病毒的多变性及与人体细胞的整合,以致迄今既没有疫苗,也无法治愈。目前报告虽有不少西药能抑制艾滋病毒(HIV),但有三个缺点,即副作用大,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为了寻找治疗艾滋病的出路,许多学者把目光转向替代疗法,包括草药、针灸、气功等,成立了专门组织(OAM),拨经费来积极开发研制。根据我国国情,对于防治艾滋病,应采取“西医预防,中医治疗”的方针。

    1997年06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85 ] |[引用频次:91 ] |[阅读次数:25 ]
  • 《龙门石窟药方》的医药学成就

    陈湘萍;

    <正> 《龙门石窟药方》,为北齐年间(550~557年)医家的临床经验总结。是我国记载较早的原始医药资料之一。因当时应用疗效较好,故镌刻于洛阳龙门石窟中的石壁上,以传后世。此方药对考察我国古代医学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龙门石窟药方》的内容相当丰富,它包括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内容。所载的方剂共有36首。计有:

    1997年06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 ]
  • 肾炎血尿日久不愈应如何治疗?

    刘宏伟;

    <正> 答:肾炎血尿多病程缠绵,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通过临床观察我们体会在肾炎血尿治疗过程中若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常有助于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滋阴清热,勿忘化瘀:肾炎血尿临床以阴虚内热最为常见。造成阴虚内热的原因有素体阴虚;邪热(包括风热、湿热、热毒等)伤阴;情志过极,郁而化热伤阴;误用或过用温补伤阴等。以上诸因常常导致阴虚内热,热伤肾络,迫血妄行而致尿血。临床常见尿血鲜红,或显

    1997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治疗需注意哪些方面?

    姚石安;

    <正> 答: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指患者有月经紊乱、无排卵、多毛、肥胖、不育,并见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性。本病属于中医“闭经”、“不孕”范畴。在诊断上,典型病例不难诊断,但在临床上较常见的是非典型病例,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月经稀发以至闭经,也可能为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尚缺少简单的特异性生物化学变化指标来确诊,临床上常与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相混淆,特别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17-酮正常或稍高时鉴别较困难。可借B型超声检查或盆腔充气造影,显示卵巢形态上的改变,或借腹腔镜

    1997年06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3 ]
  • 小儿夜间烦热如何用药?

    赵复国;

    <正> 答:小儿夜间烦热,临床屡见。病源于小儿恣食肥甘厚味,香燥之品,饮食积滞胃肠,食积生热,食热搏结。或厚衣复被,热自内生。或感受外感温热之邪,胃肠积热,热耗阴伤。若壮实小儿,阳脏体质,胃肠素热者,更易内外合邪,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胃肠食热积滞轻者,证见手足心发热,腹部灼热,夜间烦热,渴思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苔薄黄、根生败浊苔,脉滑数等。治用清热消导法。方用保和丸

    1997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任应秋论医琐记

    张朝和;

    <正> 任应秋老师已去世10多年了。任老寝馈中医事业50余载,颇多独到见解,忆其言谈,略陈一二。1 谈各家学说学派争鸣古迄今:“学派争鸣古迄今”,这是任老多年来深入研究中医学术所发现的规律,也是他的卓越见解。他根据大量史料进行分析,认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学术流派。任老对纪晓岚“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大持异议。他说:“‘门户’是个贬义词,不是学派。古人治学,忌‘门户’之说。清·张之洞云:‘为学忌分门户’。‘门户’是个视界问题,带有保守、偏见等含义,属于历史上‘朋党’之类。而学派争鸣则是正常的,它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门户’与‘学派’的含义绝然不同”。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学术争鸣,具备了产生学派的条件:(1)出现了不少有代表性的医家。如秦国的医和、医缓以及秦越人等;(2)有了师承关系。如长

    1997年06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 ]
  • 临证用药话首乌

    许仕纳;俞宜年;

    <正> 何首乌临床运用广泛,根据历代医家临床体会主要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解毒、截疟等功用。根据我们临床经验,何首乌对下述病证疗效亦佳。治心痛:《开宝本草》首载何首乌“止心痛”。我们受此启发,对“心痛”患者症见胸闷痰粘,心烦口干,苔黄腻,脉滑数等痰浊闭阻兼见气阴不足,多在辨证方药的

    1997年06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 ]
  • 山东省1996年上半年高等中医自学考试《医古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正> 1 单项选择题(1~22小题各0.5分,23~26小题各1分,共15分)1.C 2.D 3.C 4.C 5.B 6.D 7.D 8.C 9.B 10.B 11.D 12.C 13.A 14.B 15.A 16.C17.B 18.A 19.B 20.A 21.A 22.A 23.A24.B 25.B 26.B2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ABCD 2.ABCE 3.ACE 4.BD 5.ABCE 6.CE 7.AB 8.ABC 9.ACE 10.ABCDE 11.ABD 12.ABDE 13.ABC 14.ACDE 15.ABCE 16.ABDE 17.ACD 18.ACDE 19.ABCE 20.BC3 判断题(每小题0.5分,共5分)1.× 2.× 3.× 4.○ 5.× 6.× 7.○ 8.○

    1997年06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白及“去腐逐瘀”作用浅议

    洪广祥;

    <正> 方书记载本品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但多数医家仅将白及作为“收敛止血”药应用,而对其治“痈肿恶疮败疽”、“发背瘰疬”和“去腐逐瘀”等“消肿生肌”的功效却忽略。临床经验证明,白及的“消肿生肌”,是在“去腐逐瘀”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白及不仅有“收敛”作用,而且还具“逐瘀”作用,瘀去才能生新。这就不难理解白及在外科疾患中为什么有着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1997年06期 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7 ]
  • 肺科良药属白及

    周凤林;

    <正> 诗曰“敛肺生肌白及宜,化瘀止血功效奇,吐血咳血效最佳,金疮痈肿亦能医”。笔者用白及治疗肺科常见病、多发病,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997年06期 325-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0 ]
  • 白及为止咳良药

    黄新华;

    <正> 笔者早年随师姚景南先生(肇庆市名老中医),见师常于难治性咳嗽病例中加入白及10~20g,其效极佳,甚觉惊奇。诊余查阅本草方书均无所获,请教于师,师言:“白及味苦甘而性凉,颜色白而入肺,前人均谓其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其实白及又善止咳,尤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痨咳有良效,惟其味涩,故有表证者慎用。”笔者恍然大悟,知此为吾师独有心得。遂于日后诊务中,随证加入白及,共治疗103例,屡用屡验,若将白及研末冲服其效更佳。

    1997年06期 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白及补肺生肌,可治气胸

    潘建华;

    <正> 白及含白及胶,质粘稠,其性味甘苦涩,微寒,功能收敛止血、补肺生肌,临床多用于肺胃出血、外伤出血、肺结核、肺空洞等。药理实验证实,白及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其原理为使血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笔者取其补肺生肌堵漏之用,近年来试治于自发性气胸(含针刺所致的气胸),疗效较为可靠。一般而言,如闭合性气胸肺压缩<40%者,可单用白及粉,每次10~15g,日3次冲服,据我们观察可望1周内吸收;如肺压缩>40%、<60%者,可以生黄芪30g,升麻15g,桔梗10g,煎汤代茶冲服白及粉15~20g,日3~4次,或白及30g与上药同煎,日2~3次口服,两周内可望痊愈;如肺压缩60%以上,则应配合胸穿抽气。对于张力性气胸

    1997年06期 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
  • 温病营热证病理实质探析

    翟玉祥;王灿晖;

    <正> 营分证是温病病程发展的重要阶段,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动物实验证实,营热炽盛是营分证的基本病理变化,它不仅能劫夺营阴,窜络致瘀,还能扰乱心神。由此可见,热炽、阴伤、血瘀及神扰是营分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病理改变,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从而引起营分证复杂的病理变化。1 热毒是营热炽盛的首要致病因素温邪是导致温病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具有温热性质的“六淫”之邪和疠气、温毒等。不同温邪侵犯人体,在温病的卫分和气分阶段,往往可以表现出各不相同的证候。但是,当病程发展到营分阶段时,则不论初期感受何种病邪,均必化

    1997年06期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6 ]
  • 术后肠麻痹1例治验

    王士珍;

    <正> 霍某某,男,40岁,住院号44061,会诊日期1995年1月14日。患者40余天前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外院行手术治疗,因引流不净,引起反复发热、寒战,转入我院外科病房。入院时引流管未拔除,继续引流,并加入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引流物为黄白色脓液和褐色坏死组织残渣,仍反复发热。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胃体、小肠、大肠部分粘连,拔除原引流管,窦道内有脓液流出,并有多量坏死组织。另发现降结肠脾区与胰腺粘连,并见坏死组织。决定切除降结肠脾区结肠30cm,行横、降结肠端端吻合术,冲洗腹腔。术后4天,肛门不排气,肠鸣音微弱,不能拔除胃肠减压

    1997年06期 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对老年患者用药的体会

    李玉玲;

    <正> 近年来对老年病人西药应用不当造成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所以老年人的防病治病逐渐转向应用中药。中医认为,老年人天癸数尽,“精血耗竭、神气浮弱”,“肠胃虚薄,不能消纳”,气血运行不利。故照顾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在防治疾病时能事半功倍,提高疗效。笔者多年来从事老年疾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1997年06期 336-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7 ]
  •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近期疗效分析

    赖新生;张家维;莫飞智;江钢辉;杨文辉;郑宗昌;李建强;邝枣园;张正;

    将46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配对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针刺组)。观察治疗前后HDS、FAQ、CCSE的评分值,SOD、LPO、GSH—Px、血脂和NO等含量以及EEG、TCD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电针组有效率为52.2%,总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0%和47.8%(P<0.01);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电针治疗VD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对VD的近期智能康复有显著作用。

    1997年06期 340-343+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141 ]
  • 茶叶提取物预防酒醉临床对照观察

    王洪蛟;洪佳璇;马爱贞;田浪青;

    <正> 茶叶提取物(暂名醒酒灵)胶囊是预防酒醉制剂。自1994年底开始,我们开展了醒酒灵防治酒醉的临床观察,并以肌苷为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健康饮酒者1098例,其中醒酒灵组543例,肌苷组555例。醒酒灵组男性391例,女性152例;年龄16~58岁,平均41岁。共饮啤酒类416瓶,黄酒类102瓶,烧酒类54瓶。肌苷组男性422例,女性133例;年龄16~60岁,平均44岁。饮用酒包括啤酒、黄酒、烧酒等。两组在性别、年龄及饮酒种类、数量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 观察项目及方法观察酒醉症状(头晕、面红、多语、呕吐、步态不

    1997年06期 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7 ]
  • 感音神经性耳聋医案1688例统计分析

    郭宏;王士贞;曾健;

    <正>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治疗研究工作虽受国际医学界重视,但进展缓慢。本文试图通过感音神经性耳聋近10年来临床医案1688例的统计分析,揭示出该病的发病特点和辨治规律,探讨其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和用药规律,以期为正确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1997年06期 35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5 ]
  • 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暑温证临床疗效观察

    吴晓青;

    <正> 盛夏与初秋之季,易患暑温表实证,患者多见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等症状。自1993年以来,我们用新加香薷饮加减对暑温证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抗病毒口服液进行对照,各有关的数据根据需要进行卡方、Ridit、或t检验,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74例,其中男37例,女37例;年龄在14~60岁,病程1~2天,最短4小时,最长48小时,体温在38.0℃~39.9℃。对照组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病程、体温等

    1997年06期 357-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1 ]
  • 汉防己丹参制剂抗肝纤维化的血清学及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程明亮;丁一生;冷祥康;杨京;罗天永;罗永芳;田苗;陆荫英;刘琴;吴君;

    本研究采用由汉防己、丹参等制成的汉丹制剂治疗肝纤维化30例,对照组30例用垂盆草冲剂。结果表明,治疗组病人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状况有明显改善,透明质酸水平由184.0±42.3ng/ml降至85.0±38.4ng/ml,层粘蛋白水平由420.0±68μg/L降至112.1±31.3μg/L,Ⅲ型前胶原水平由148.5±46.7μg/L降至81.4±32.6μg/L,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初步认为,汉丹制剂对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

    1997年06期 36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50 ]
  • 固真方对老年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轴作用的研究

    赵伟康;金国琴;王润平;徐品初;申屠淑钧;

    老年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轴明显老化,而固真方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该轴的各项指标,提示团真方能多层次、多环节改善老年机体胸腺神经内分泌网的功能,以延缓机体衰老,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调节特点。

    1997年06期 363-365+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74 ]
  • 骨质增生有哪些外治方法?

    吴震西;

    <正> 答:骨质增生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增生及跟骨骨刺等,中药外治有很好疗效,兹简要介绍以下几种。药枕、颈托:我院用羌活、防风、葛根、细辛、威灵仙、千年健、白芷、川芎、艾叶、透骨草、樟脑等药,研成粗末,装入40cm×30cm白布袋内当枕头用,治疗颈椎增生,取得满意效果。也有人用羌活、当归、藁本、制川乌、川芎、红花、赤芍、地龙、血竭、桂枝、丹参、乳香、没药各等分,研末,以布做成颈托,每日佩带6小时。药膏敷贴:一般多采用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中

    1997年06期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 散脉小议

    金栋;

    <正> 散脉属28病脉之一,临床较常见,但有些医家并非真正认识此脉,或将此脉误诊为结代脉。随手翻阅不少中医刊物,凡是描述心律失常中心律不齐(指节律不齐)医案的记载,一般称为结代脉者多,以致结代脉成了心律不齐的代名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不齐有两种,即过早搏动(早搏)和心房纤颤(房颤)。结代脉属间歇(止)脉,与早搏之脉同,此已得到公认,但房颤脉并非结代脉,结代二脉亦并非可包括所有心律不齐。故兹根据历代脉学著作,结合现代医学及自己的临床体会,就此散脉浅谈管见。

    1997年06期 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痰瘀同源与癌瘤

    徐伯平;

    <正> 明·赵献可《医贯》云:“痰也,血也,水也,一物也。”笔者认为,痰瘀同源的观点对肿瘤的中医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痰瘀为病的机理痰瘀形成并停滞体内,久留不去,则易变生各种疾病:如痰瘀阻遏胸阳,则为胸痹;阻遏肝胆经道,则发黄疸;痰瘀中阻,清阳不升,则为眩晕;痰瘀蒙蔽心包,则为闭证;痰瘀若与外来之邪毒互相搏结,聚结于脏腑、

    1997年06期 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81 ]
  • 山东省1996年上半年高等中医自学考试《正常人体解剖学》试题

    <正> 1 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1 在脊柱的连结中,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结构是( ),连结上、下两椎弓板的是( )。1.2 正常肘关节在伸直时,( )、( )和( )三点都位于一条直线上。1.3 腹直肌的前面借( )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相连,腹直肌后面的下部与( )直接相贴。1.4 颅后窝内有枕内隆凸,隆凸的两侧有横沟,自此折向前下为乙状沟,它向下终于( )。1.5 将腹部分为九区的上横线是( )的连线,下横线则是( )的连线。1.6 腮腺位于外耳廓的前下方,由腮腺前缘发出腮腺

    1997年06期 379-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