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探讨

    梅丹红;

    以活血祛瘀、消症杀胚为治则,汤药、成药内服,肌注丹参注射液,外敷及保留灌肠同步进行。治疗输卵管妊娠25例,24例经15~64天治疗而痊愈,仅1例中转手术治疗。

    1994年03期 6+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2 ]
  • 胃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规律的探讨

    潘明继;潘远志;李永辉;陈莲舫;孙桂生;魏衡;阮挺强;林捷;范元芳;葛振华;王若愚;万集今;

    为探讨胃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规律,本文对103例胃癌病人分别于手术前后、化疗期间及疗后给予中西医的扶正和调理,并与单纯手术及化疗作对照,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于西医疗法的对照组。实验表明扶正健脾汤具有扶正和抑瘤双重作用。

    1994年03期 6+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 ]
  • 老年肾虚证与交感神经机能关系的探讨

    张云如;吴钟璇;华瑞成;李宝珠;廖文君;李承军;危剑安;刘瑞华;陈玉英;王建平;

    对老年人(包括老年前期)肾阳虚和肾阴虚组测定外周血浆NE、DA、血小板MAO活性、血清DβH活性及淋巴细胞βAR的最大结合容量。结果示,老年人前3项显著高于青年人,后2项低于青年组,老年人中肾阴虚组以上5项均高于肾阳虚组,服用滋肾阴或温肾阳中药后,随临床见证的改善,以上指标也有相应的变化,说明肾阴、肾阳与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机能的关系。

    1994年03期 6+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23 ]
  • 三七疗水肿治痛痹

    陆拯;

    <正> 三七疗水肿,偶得干治伤之中。汪姓媪,腰部受伤,服三七粉半月,伤未痊愈,下肢水肿全消。暗思之,三七莫非有利水之功,以后治疗多例,疗效皆满意。如治徐某,女,45岁,脾虚水肿3年,西医诊为营养不良性水肿,每至夏季肿势

    1994年03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 ]
  • 三七的配伍应用

    谢海洲;

    <正>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生肌接骨的功效。能活血化瘀,故用于内外出血为止血剂。能消散血瘀形成的血肿以及症瘕痞块,肿消则痛止,从而增强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具有抗炎症作用,用于疮疡不愈,骨折,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胸痹刺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扩张冠状动脉,有类似强心甙作用,对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胃脘闷痛,烧伤不愈,急性乳腺

    1994年03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 ]
  • 三七在外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

    阮国治;赵绛波;海志刚;

    <正> 三七止血是其所长,并有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素有金不换之美称。内、外、妇、儿各科均喜用之。笔者仅就外科30余年的临床应用体会阐述一二。 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取三七粉6g,另配代赭石30g,生白芍20g,生地30g,白茅根60g。浓煎200ml,冲三七粉,冷凉服之。代赭石镇逆止呕,且有止血、补血之功效;白芍缓急止痛、解除胃肠痉挛,通血脉,消痈肿;生地养血、凉血,得白茅根凉血利尿,可使血热妄行得以安静。上述诸药配合,具有凉

    1994年03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魏龙骧治愈顽固性周期性高热辨析

    魏淑兰;

    <正> 已故魏龙骧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余载,经验丰富,屡起沉疴。现举其治愈顽固性高热1例,辨析如下。患者邵××,男性,48岁。自1959年1月发生原因不明周期性高热,每月高热1次,每次持续3~6日。发热时体温39℃以上,每次发热时,周身肌肉关节酸痛,心烦心悸,坐卧不安,纳少欲呕,肝脾肿大,颈项、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

    1994年03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海螵蛸散治疗慢性肾衰高磷血症30例报告

    程晓霞;王永钧;

    <正>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可产生高磷血症及低钙血症,从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和肾性骨病。临床通常使用铝结合剂进行治疗,但久服可致高铝血症。本文则以中药海螵峭散作为磷酸盐的结合剂,共治疗30例,并与同期30例不用海螵蛸散的病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住院病人。海螵蛸散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6~71岁;肾功能分期:尿毒症早期4例,终末期26例。非海螵蛸散对

    1994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 吕仁和治疗狼疮性肾炎用药经验

    赵进喜;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临床可见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或呈典型肾病综合征表现。现代医学采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确实有效,但副作用非常突出。吕仁和教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证明: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皮质激素疗法,可提高西药的疗效,并减少其副作用。

    1994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吴雅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

    吴新欲;

    <正> 先父吴雅恺老中医业医6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验方补心通脉汤对多种心系病征,尤其对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1 病理基础,多属心肾阳虚吴老尝言,脉为心之府,心脏一旦病变,其病理变化必然反应在脉象上,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多见迟脉及沉、细、结脉。他从《诊宗三昧》“迟为阳气失职,胸中大气不能敷布之候”,以及张秉成“若肾阳气馁,脉皆为迟”之说;并结合临

    1994年03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1 ]
  • 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体会

    赵动;常胜;陈再彬;

    <正> 我们自1988年以来,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自拟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我们辨证治疗的体会介绍如下: 我们认为,慢性肾衰的病因病机,在虚、浊、瘀、逆四个方面中,浊和瘀是本病的共性,尿毒症的患者都存在浊毒滞留,壅而化热,内攻上逆和肾络瘀血,气化不利的表现,而虚和逆则因个体差异而表现不同。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抓住尿毒症患者浊瘀并存的共性,以解毒降浊为主设立了基础方:川连、紫苏、砂仁、半夏、大黄、丹参、蒲公英、车前子、生牡蛎等。再根据患者正虚的不同表现辨证加减:(1)脾肾阳虚加党参、附子、仙灵脾、

    1994年03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3 ]
  • 滚痰丸治验介绍

    褚玄仁;

    <正> 滚痰丸出自王珪《泰定养生主论》,成药现名礞石滚痰丸,是我临床常用之方。今介绍数例如下:1 啮舌程×,女,69岁,1992年6月14日诊。主诉:舌胀、啮舌反复发作2年余,近3个月来发作加频。患者于2年前起,始则感舌头胀大,1~2天后于夜眠未酣,犹在迷迷糊糊之际,突然不自主地咬嚼舌头,致舌破出血疼痛,而后舌胀之感消失。以往约2~3月发生1次,近3月为半月左右发作1次。从未治疗。今日又觉舌头发

    1994年03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 ]
  • 心力衰竭常见证型治验4则

    刘元;

    <正> 心衰的病位在心。不论是心本身疾患,还是肺心同病、肝心同病、肾心同病及脾心同病,均可导致心衰。一旦心衰发生,其病理改变基本相同。可概括为水气射肺、水气凌心、阳虚水泛、血瘀湿阻、阳气虚脱等证。现将常见证治验介绍如下:1 阳气虚脱:此型病情危重,须积极抢救。临证多表现为阳气衰微,浮阳越于外,阴竭于内之候。康××,61岁,退休工人,于1982年2月10日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心衰、心原性

    1994年03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0 ]
  • 指压穴位法治疗胆绞痛45例

    王若东;

    <正> 笔者自1985年以来采用指压胆俞等穴位治疗胆绞痛患者4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5例,男性17例,女性28例。年龄18岁~72岁,平均为46岁。其中患胆囊炎15例,胆道蛔虫合并胆管炎8例,胆囊结石22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中部及右上腹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并向右肩胛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少量胆汁,疼作汗出淋漓,胆囊区压痛明显,无肌紧

    1994年03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 ]
  • 何任用仲景方治疗疑难杂症举隅

    金国梁;

    <正> 何任教授是我国研究张仲景学说的著名专家,尤以对《金匮要略》研究成果斐然而享誉海内外。其对仲景方之运用经验丰富,不但用以治常见病、多发病,而且亦善疗疑难杂症及急重症,屡获卓效。兹举治验数则,以飨同道。1 肾着汤××,男,42岁,工人。1993年9月8日初诊。腰痛胀重堕牵及臀部已历3年余,面浮足肿,两脚逆冷。自谓缘于抬重物出汗后。经多方诊治,未能显效。血、尿及免疫功能等多次检查,未见异常。纳可,便溏,溲利而不多,苔根厚腻、舌淡,脉沉缓。何老诊之,症属肾着。寒湿滞着

    1994年03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 中药配合电针治疗先天性隐性骶椎裂合并尿失禁82例

    杨国晶;洪英杰;

    <正> 骶椎裂是椎管背侧的先天性闭合不全所致轻度的马尾神经受损,临床以尿频、尿急、遗尿或尿失禁为多见,病人十分痛苦。笔者自1986年以来应用中药配合电针治疗观察8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2例,男38例,女44例。最大年龄43岁,最小5岁,其中5~10岁45例,11~15岁25例,16~25岁8例,26~43岁4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6年。每夜遗尿1次者46例(56.1%),2~3次

    1994年03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中医治疗血管性假血友病引起的鼻血

    陈泊;

    <正>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VWD)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量或质异常所致。目前治疗仅用输新鲜血、血浆或冷沉淀物,或DDAVP(1-去氨基- 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又能收到暂时止血的效果。作者于1990年诊治1例,单用中药,至今已3年缓解如常。黄××,女,9岁,广州人。自出生后4个月即皮下紫斑,稍加触摸即见瘀斑出现,1岁时鼻衄,量多,每月1~2次,每次均需至医院急诊止血,鼻衄最长达10小时,即使鼻部填塞,亦需数日方止,重时口、眼、耳道均有出血,皮肤无任何诱因亦可出现瘀斑,皮肤破损后流血时间显著延长,多次因出血严重或失血性贫血,血红

    1994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面红在外感内伤中的辨治意义有何不同?

    姜良铎;

    <正> 答:面红一症可出现在多种病变中,我体会到它在外感和内伤病证中的辨证意义有所不同。在外感病征中面红多代表热郁阳明,常伴有高热、大汗、口渴、脉洪大、舌红苔黄等表现。在内伤病证中,面红则常表示肝阳上亢,常伴有目赤、头胀痛、舌红脉弦等表现。由此而得出“外感面红清阳明,内伤面红平肝阳”的论点。足阳明胃经绕于面,外邪入于阳明,经热外露而面赤,但肝

    1994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不寐证用酸枣仁、夜交藤有不效者,应如何用药?

    雍履平;

    <正> 答:酸枣仁味甘酸性平,为滋养性安神药;夜交藤味甘性平,为养心安神药。故凡不寐证或伴有不寐症状者,皆可以其治之。然而,有时用之,效果并不明显,此时则当明其脏腑虚实,属寒属火,属痰属瘀,随机用药。不寐证有无邪与有邪之分,有邪者体气多实,无邪有体气多虚。无邪不寐证,因于思虑劳倦耗伤心脾,症见怔忡、惊悸,脉细弱或结代,苔薄白,舌淡胖,为气虚精陷,选用寿脾煎(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枣仁、远志、干姜、莲肉)以益气养心;若心跳甚者加熟地,滋水

    1994年03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临床如何选用华佗夹脊穴?

    胡金生;

    <正> 答:华佗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名,又称夹脊穴、华佗穴、脊旁穴等。自《内经》始即有所记载,如《素问·缪刺论》:“从项数脊椎侠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痛立已。”其他如《华伦别传》、《类经图翼》、《千金翼方》等书也有记载。该组穴位,自胸1~腰5脊椎棘突下分开0.5寸,左右对称共计34穴。亦有以颈1~腰5脊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华佗夹脊穴者,计48穴。由于夹脊穴位于督脉、膀胱经之间,又与背俞穴及十二脏腑邻近,因此华佗夹脊穴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且具有显著的调理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可用千多种疾病的治

    1994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对“胃风”的体会

    徐景藩;

    <正> “胃风”之名,首见于《素问·风论》。后世论此者不少,如李果《脾胃论》卷下曾立“胃风汤”,“治虚风证,能食、麻木、牙关急搐……”、及至清初,喻嘉言有较详细的论述,胃风之风属于内风,因大量呕吐,“胃中所受之水谷,出尽无留,空虚若谷,而风自内生”。并认为胃风所传之病,变症最多,可演化成眩晕、消渴(“消中”)、飧泄等等,若“胃风久炽,津液干枯,真火内燔”。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三十法”中,针对胃风,创培土宁风一法以“滋阳明、泄厥阴”。综上简述,据个人理解,“胃风”似属一病机名词,

    1994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7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 ]
  • 《伤寒论》阴阳易病浅识

    秦国政;

    <正> 《伤寒论》记载的阴阳易病是何病?临床中究竟有无此病?古今注家各执一说,如男女互传说、房劳复说、伤寒变证说、热入精室说、爱滋病说、性传播疾病说、一类症状说、难解说、无病说等。现结合临床谈谈浅识。认识阴阳易病实质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阴、阳、易三者的含义。阴阳易中的“阴”与“阳”分别取易学中阳男、阴女之意;“易”作交易、交易解。古代房中家认为男女交合则互易阴阳,使男女阴阳平调而增年延寿;但交合过度则耗损精气则会发生变易而生疾病。因此,“阴

    1994年03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 苓桂术甘汤为主治疗倾倒综合征

    顾宁;

    <正> 倾倒综合征是胃切除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在进食后出现上腹饱胀、疼痛不适、恶心、或伴呕吐、暖气、腹鸣胀气、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与此同时,可有头昏眩晕、晕厥、颤抖汗出、软弱无力、面红或苍白,以及心动过速,严重者血压降低等血管舒张症状。临床根据病史及症状,不难诊断此病。我院刘永年主任医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多例倾倒综合征,均能应手,现将典型病案1例介绍于后。王××,男,54岁,干部。患者于1983年因“胃错构

    1994年03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辛开苦降法是调理气机的大法

    唐学游;

    <正>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亦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气机失常是临床疾病基本病理变化之一,如何用药物去调整气机,笔者认为,气机失常的治疗方法只有顺从它的规律,用辛开普降法去调理。它是调理气机的基本治法。辛开苦降是利用药物的性、味特性来调整气机病变。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苦味药物具有降泄、通下的功效。升浮药多具辛、甘味以及温热之性,沉降药多具苦、酸、咸、涩味以及寒凉之性。辛味属阳,苦味属阴。辛苦相合,共同完成气机疏通、宣发及排泄、降浊的全过程,调整机体阴阳失衡。辛开苦降中药可分两

    1994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1 ]
  • 三七性平非温 量大并非破血

    朱清哲;

    <正> 三七,在我国药源较广,为治疗血证之要药。余在临床运用中有粗浅体会,兹介绍如下:1 性味:三七味甘苦,性平。诸多本草书籍皆言其性温,余经多次临床运用证明其性平,并非性温。余15年前大腿部患血管瘤,局部红肿、发热、疼痛。服西药抗生素3天,效果不佳。一日

    1994年03期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三七治疗寻常疣

    毛春学;

    <正> 临床中,笔者发现,三七对消除寻常疣(俗称猴痣)有显著疗效。笔者用三七治疗其他疾患时,偶尔发现其原赘生的寻常疣竟不治自愈。继而,单独采用三七治疗17例,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用法:三七粉16g,每服2g,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例如,裴某某,女,22岁,教师。面部生有米粒大小赘生物数颗,影响美观,曾到皮肤科诊为

    1994年03期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 三七对脑震荡引起的呕吐有效

    尹文绪;尹柯为;

    <正> 三七为著名的化瘀止血药,素为古今医家熟谙。但三七水煎服,对脑震荡引起的呕吐有捷效,则鲜为人知。笔者20年前曾遇一脑震荡患者,头痛、头晕、呕吐等症、中西药治疗多日,疗效不佳。其前二医的汤药方中均有三七粉兑冲,但不能制其呕吐。一次患者之母忘将两剂药的(12g)三七忘掉,事后其母遂将12g三七水煎,以补前缺,服后呕吐顿失。此后,每日将三七10g水煎服,一周后诸症悉瘳。嗣后鉴于此患者

    1994年03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5 ]
  • 肝主疏泄临床意义初探

    徐正海;

    本文论述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和疏泄失常的病理变化,探析肝在疏泄失职的情况下,对形体、脏器、藏血的影响,以及由气及血,由血及阴的发展规律。阐明初病在气——疏泄失常阶段治疗的重要意义。

    1994年03期 136-13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自拟“肾炎新方”治疗急慢性肾炎50例临床报告

    刘春忠;

    <正> 1 临床资料: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4岁。其中,急性肾炎10例,慢性肾炎40例。50例中浮肿21例,少尿24例,高血压19例,头晕39例,腰酸痛34例,舌苔黄腻50例,白腻43例,舌质淡红17例,暗红10例,舌质紫色斑点41例,脉象细数17例,脉微细23例,脉沉迟18例。本组尿常规检查:红尿19例,淡白尿47例,管型原18例,血肌酐大于2.0mg/dl21例。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11例。高脂血症16例。

    1994年03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岳美中治疗妇科病经验

    顼祺;

    <正> 岳美中教授,生前从事中医工作50余载,对中医理论造诣很深,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不仅在治疗内科疾病取得显著疗效,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对妇科疾病治疗有独特的见解。现将岳师治疗妇女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天癸发育不良、月经不调、带下过多和情志郁滞等多种,故治疗时辨证求因是其关

    1994年03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0 ]
  • 从《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谈起——十二“经脉穴”源流考

    黄龙祥;

    <正>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疒颓)病治疗中载有一灸方“灸其奉阴、泰阳□□,令”,原书整理者注曰:“太阴、太阳,人体脉名,似指足太阴脉、足太阳脉。”于是国内有些学者据此,并参照《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十一脉病候下“诸病此物者,皆灸××脉”之文,提出了“古人先发现经脉,后发现腧穴”的观点,在针灸界引起了关于“究竟是先经后穴,还是先穴后经”的论争,至今仍各执一端,莫衷一是。其实这是由于误解原文而引起的争论。经系统考察后发现,《五十二病方》所载

    1994年03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869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09 ]
  • 针灸医案4则

    张仁;

    <正> 1 功能性失明 Edenbung,男,58岁。1993年2月23日初诊。主诉:双眼失明8年。病史:患者于1985年,因患脑部感染性疾病后,视力骤然下降。近视时视力已等于0,远视亦只能见物体之模糊影子。曾在荷兰多家大医院经眼科及神经科专家检查,均未查出病因,用各种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医治亦无效果,要求试用针灸治疗。检查: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外眼及眼底均未见异常。在距双眼1.10米内视力为0,1.10米之外,可读出

    1994年03期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 191例HIV感染者舌质瘀象的临床观察

    王健;

    <正> 我们第四批赴坦桑尼亚运用中医药对HIV感染者进行研究治疗小组,从1992年3月到1993年4月止,共诊治了252例HIV感染者。通过对这252例患者舌质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即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舌质黯紫、瘀斑现象,具体地可分为舌质暗红、暗淡、淡紫、瘀点和瘀斑等几类。在252例黑人患者中有上述舌质瘀象表现者共191例,发生率为75.79%。HIV感染者出现舌质瘀象是一个值得注

    1994年03期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03 ]
  • 镰状细胞性贫血临床治验

    李庆江;

    <正> 镰状细胞性贫血(Sickle Cell anenmia)是家族性、慢性溶血性贫血。多见于非洲、希腊、意大利及北美幼儿偶得此病,我国国内极为罕见。临床以贫血、心脏病态、急性腹痛、肢体溃疡及镰状红细胞为其特征。没有临床表现而单有红细胞变化的情况称为镰状细胞特性。(Sickle Cell trait)。1988年4月至1992年6月,我曾在非洲试用针灸疗法及中成药对32例镰状细胞性贫血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其中1例病人介绍如下,以供参考。×××,女,4岁,黑人,初诊日期为1989年3月20日。初起为经常不明原因啼哭不止,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偶尔发现双下肢踝关节处肿胀,轻微触摸即导

    1994年03期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益气消胀汤治疗残胃无张力症61例报告

    沈祖法;

    <正> 残胃无张力症,是胃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会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痛苦。作者自1984年以来,采用益气消胀汤治疗此病61例,取效较好,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1例,均为经胃钡透、胃镜检查,并邀本科会诊的病例。男性51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平均46岁。手术后发生排空障碍的时间,<5天12例,5~7天32例,8~10天11例,>10天6例;最短为术后4天,

    1994年03期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大营煎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刘洪英;

    <正> 大营煎,方出自《景岳全书》,笔者在临床上治疗闭经、月经后期量少、不孕症等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1 不孕症郝某,女,26岁,职工。患者婚后3年,于2年前怀孕3个月时自然流产。产后休息欠佳。而致身体虚弱。平素感觉小腹部发凉,双下肢亦有冷感,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近期情绪不好,食欲尚可,两便正常。患者16岁月经初潮,月经规律,4/28~32天,量很少,色淡红,无腹痛。自然流产后2年,至今未孕。舌淡红、苔薄白,

    1994年03期 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3 ]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袁培英;周风芝;

    在应用病毒唑等西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同时,加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痊愈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者(P<0.01)。

    1994年03期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0 ]
  • 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17年研究

    焦东海;沈学敏;景炳文;

    <正> 自我们首次发表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论文后,据手边资料,全国已有10所医院进行了重复验证达477例,加我们的资料总计791例,一致表明重用大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减少手术率,降低死亡率和加速康复等特点。现把我们17年来协作研究的有关情况小结如下。1 课题的由来祖国医学虽无胰腺炎的病名,但在1700多年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指出:“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其描述与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相似,并推荐用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张氏

    1994年03期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94 ]
  • 中医老年脑病诊治述略——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脑病第四届学术会议述要

    傅仁杰;陶凯;章少华;张效霞;

    <正> 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已先后在兰州、北京、重庆、济南举行了四次会议,对中医药防治老年痴呆、颤证、老年中风等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现就目前医学上比较难治的、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老年脑病的几个有关问题略述如次:1 老年呆病老年呆病是发生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的一种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随着世界人口结构的普遍老龄化,该病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病残的三大疾病之一。现代医

    1994年03期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0 ]
  • 抗癌中药的生物治疗效应研究近况

    邢雪梅;邢聪;邢磊;

    <正> 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为抗癌4大方法。在生物治疗中,抗癌中药占有极重要地位,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无明显毒副反应,能大幅度地增加手术、放疗和化疗疗效。现分述如下。1 扶正固本药孙氏等用补中益气汤、温阳汤和六味地黄汤等治疗肿瘤183例,扶正方加放疗平均生存20个月,单放疗为9.5个月;扶正方加化疗平均生存12.5个月,单化疗为6.4个月;经实验室检验,扶正方药治疗后巨噬

    1994年03期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26 ]
  • 眼科内服剂中为何多用风药?

    祁宝玉;

    <正> 答:眼科内治法其基本原则类似内科,但也有它特殊内容,其中就包括在内服剂中多伍用风药。原因是风药除具有祛风作用外尚有其他多种功能与主治。1 引经报使,疏肝解郁眼位至高,内服剂中伍用风药,取其升散,使药力直达病所而发挥治疗作用;另则几患眼病,皆可致使肝气闭郁,不能通达于外,目力即损,因风药大多有散肝解郁之功,所以内服之剂多选用之。例如外障处方中,

    1994年03期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辽宁省1992年10月高等中医自学考试《方剂学》试题

    1994年03期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山东省1992年上半年高等中医自学考试《中医妇科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994年03期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