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者散之 坚者削之

    路志正;

    <正> 中药排石疗法治疗胆石症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此法对于过大结石(直径3cm 以上者)、泥沙状结石以及较大胆囊结石的排出率仍不尽人意。因此对胆石症的治疗更多地转向了中药“化石”或溶石方面的探索。

    1991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 ]
  • 针对“痰”“瘀”“浊”施治

    刘亚娴;

    <正> 笔者在临床中选择胆石症的化石方药时,是以以下几个问题的考虑为基础的:(一)病位问题:石结于胆,但就胆石症的证候表现看,其基本病位是肝胆脾胃。胆受肝之余气,其“贮”(贮藏胆汁)与“疏”(排泄胆汁)需要肝的协调作用,而其“疏”又有助于脾胃的

    1991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8 ]
  • 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胆囊炎

    焦东海;

    <正> 1976年我们学习天津南开医院用大黄复方清胰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经验后,深入学习大黄药性理论,不断精简复方药味,于1976年6月开始采用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了初

    1991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 以通为用 补中有疏

    钱秋海;张连蕙;

    <正> 胆石症,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肝胆功能失调。由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而影响于胆,使胆气失于通降,胆汁郁积。肝胆气郁,湿热内蕴,煎熬胆汁,日久而成砂石。

    1991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通瘀利胆 寒温并用

    宫伟星;

    <正> 肝胆管泥沙样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多发病,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尽管应用胆道排石汤或“总攻疗法”,往往效果不佳。原因在于药证不合,苦寒排石剂不能统治所有胆石症。惟辨证用药,方取“化石”之效。

    1991年03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张元兴;

    <正> 胆石症为一常见疾病,临床治疗方法众多,但疗效均不够理想。因此,在保守治疗时,常采用多种方法同时并举的综合疗法,其中中药汤剂的应用最为普遍。现结合个人实践,对胆石症“化石”方药的应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991年03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见石休治石

    童修文;

    <正> 胆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凡属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均可出现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伴有黄疸等。疏肝泄胆,清利湿热,化石软坚是治疗胆石症必用方法。根据我们临床经验,常用《伤寒论》四逆散方为调理肝胆之基础方,再加黄芩、栀

    1991年03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干祖望学术思想简介

    申斌;

    <正> 我师干祖望,医教五十余年来,勤求古训,博览众书,精研《内经》、《伤寒论》,深究各家学说。论医治病崇东垣思想,熔诸家之长;遣方用药撷古采今,以轻灵取胜。笔者忝列门墙,蒙受教诲两更寒暑,获益匪浅。现仅将平素侍诊师侧所得之一鳞半爪整理如下。

    1991年03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 四逆散证证治规律的研究——古今四逆散证医案414例统计分析

    孙广全;周晓燕;关庆增;

    <正>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4味药组成。本文通过对古今四逆散证414例医案的统计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古今医家的临床经验,揭示了四逆散证的发病特点、证治规律,确定了诊断指标,初步解决了辨证施治的规范化问题。

    1991年03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76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4 ]
  • 中风后遗症家庭病床的传统治疗

    常玉英;李灵;关青;

    <正> 中风患者大多经过住院治疗,度过急性期,其中大部分患者,留有或轻或重的后遗症进入恢复阶段,出院后在家继续治疗和康复。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心脑血

    1991年03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脑血栓形成治验三则

    樊文有;

    <正> 脑血栓形成,属于中风范畴,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几年来,笔者接诊此类病,均按虚、寒、痰、风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举验案如下:

    1991年03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风湿热中医辨证施治经验

    谭福天;

    <正> 风湿热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笔者近年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本病多取良效,现将经验体会介绍于下,仅供参考。

    1991年03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五草汤治疗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40例

    任奉文;

    <正>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尽管此病有局限性,但仍有不少患儿迁延不愈。笔者运用五草汤加减治疗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于下:

    1991年03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 无名高热验案1则

    李红霞;陈宏民;

    <正> 患者李某,男,53岁。1982年7月10日以憎寒壮热五十余日初诊,诉五十天前因过劳后居住潮湿的新屋以后出现发热恶寒,肢困纳差。某乡卫生院曾以“外感”治之,发热益甚,肢体困疼,并见恶心纳呆,后辗转某中心医院、某县医院分别拟诊“急性肝炎”、“疟疾”、“伤寒”、“风湿热”,作相应有关检查均未发

    1991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胫骨感染缺损1例治验

    于德刚;王建华;

    <正> 一、病例介绍患者张××,男,28岁,工人,住院号57152,X 线号120661。1983年7月22日被汽车撞伤,致左胫腓骨干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入院后即行手术清创,切开复位胫骨行“V”形针内固定,外加石膏托辅助,回病房输血、输液及抗感染

    1991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5例

    高想;汤淳康;汤承祖;

    <正> 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药补肾健脾法为主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35例小结如下。

    1991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2 ]
  • 杨甲三应用背俞穴经验

    田丽芳;杨天德;

    <正>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行于体表背腰部的穴位,是一组重要的特定穴,在针灸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杨甲三先生临证擅于用脏腑背俞穴配伍治疗眩晕、头痛、失眠等证,兹举例如下。

    1991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2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6 ]
  • 辨证治疗胃脘痛642例临床资料分析

    王兴华;徐景藩;

    <正>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证,笔者随徐景藩教授等老师临证学习实践,获益匪浅。现将642例以胃脘病为主证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的临床资料作一初步分析,并就有关证治问题略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991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9 ]
  •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余明炎;黄建七;

    <正> 近年来,婴儿肝炎综合征从病因分析以病毒感染居多,其中以巨细胞病毒(CMV)肝炎占重要位置,其临床特点为黄疸消退缓慢,病程较长,目前尚无有效疗法。我院于1987年5月至1988年5月,针对 CMV 肝炎的病理特点,运用中医辨证治疗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西医综合治疗组进行了对照比较。现介绍如下。

    1991年03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1 ]
  • 针刺“神门”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梅永来;

    <正> 一、针刺方法患者坐位。取患侧神门穴,常规消毒,用1.5寸26号或28号毫针,略向拇指侧斜刺5分至1寸,捻转进针。当患者有酸、麻、胀感时,将针大幅度捻转,以加强刺激。同时嘱患者作小幅度腰部活动,顺序是先左右,再前后各2次。以后每隔5分钟行针1次,并让患者如上法作较大幅度腰部活动,15至20分钟起针。如为双侧腰扭伤,则取双侧“神门”穴。

    1991年03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 ]
  • 中医治疗74例小儿肾病综合征

    肖淑琴;郑军;陈萍;

    <正> 近几十年来西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效,但不少病例在减量或停用激素后的复发问题尚未解决。为探讨对本病的治疗,减少病情复发,我们对1979~1989年在我院儿科病房应用中药治疗为主的74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1991年03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6 ]
  • 艾条悬灸法治疗冠心病138例临床观察

    张登部;郑桂秋;侯桂琴;刘琴;孙学全;胡乃珂;刘佩云;韩友栋;张静;尹成娥;孙红冰;

    <正> 冠心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为了探索简便、安全、无痛苦、高疗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1986~1988年间应用艾条悬灸法治疗冠心病患者138例,并设针刺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991年03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1 ]
  • 虚人感冒治验

    张志勇;

    <正> 李××,男,34岁,工人。1988年2月4日初诊。自述感冒反复发作已六年,起初每年发生5~6次,后来每年竟发生10余次。经几家医院检查,无异常发现,均诊为“感冒”。几年来曾用多种中西药治疗,感冒症状虽能缓解,但一直未能除根。往往一次

    1991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通痹汤治疗痹证疗效观察

    梁安荣;

    <正> 笔者结合多年治疗痹证的临床实践,自拟“通痹汤”加减,从1975年6月至1989年4月应用于临床,近期疗效明显。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467例总结如下。

    1991年0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8 ]
  • 中药倒模面膜治疗痤疮、黄褐斑、扁平疣216例疗效观察

    李秀敏;陈雅茹;赵丽平;李映琳;李兆美;

    <正> 倒模面膜是近年来用于治疗面部常见损容性皮肤病的外用疗法之一。我科自1988年12月至1989年6月,以中药配伍组成消瘦、化斑、祛疣三种面膜,分别门诊治疗痤疮、黄褐斑和扁平疣共21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991年03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2 ]
  • 防感香袋的临床与药理研究

    吴葆德;何馥贞;孙朝琪;蒋任安;徐荣华;王云珍;李智军;罗翠英;

    <正> 上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多发病,占儿科门诊量60%以上,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其预防方法。祖国医学千百年来运用芳香中药预防各种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众多的芳香药物中哪些能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起到预防作用而又无毒副作用?其预防

    1991年03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3 ]
  • 生大黄导致星翳深陷1例介绍

    程晓爽;吕名端;

    <正> 阎××,男,43岁,工人,1990年6月4日初诊。左眼红肿流泪半年,曾反复用抗菌素滴眼液治疗,效果时好时坏,近2周病情加重,伴羞明、头痛,舌苔黄,脉弦。检查:左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白斑遮盖三分之二角膜,中央稍下有3×3.5mm 大小浸润,荧光素染色阳性,角膜知觉下降,泪道冲洗通畅,不

    1991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肾主耳理论的生化物质基础——缺铁大鼠肾虚证与内耳铁含量及含铁酶变化

    孙爱华;王正敏;萧轼之;李兆基;张锦方;李津婴;奚建华;周毅伟;

    <正> 我们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肾虚型感觉神经性聋患者血清铁含量明显低于无肾虚见证者及正常听力健康人,对这些患者以补肾治疗为主,重用含铁量很高的磁石,辅以西药铁剂,可获较好疗效,提示微量元

    1991年03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63 ]
  • 单味生大黄粉对慢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苏孝斌;

    <正> 笔者运用单味生大黄粉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57例,取得了满意的近远期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57例,均为每周大便数少于2次者,其中男45例,女1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3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0年,平均

    1991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0 ]
  • 不同疾病证候核素经络显像的观察研究

    常宝琪;孟竞璧;李瑞午;高惠合;文琛;田嘉禾;徐发良;张书文;刘自来;傅存;

    <正> 经络的病理,主要关系疾病的发生与传变,同时又能反映脏腑机体的异常变化。在观察健康人核素示踪沿经迁移工作基础上,本文依据经络病理特征,对临床常见疾病如偏瘫、胆石症和单侧肾切除病人的核素经络显像做进一步观察分析,这一研究将展示不同疾病证候核素经络显像特征,对确证经络病理客观性,开展核素显像经络辨证有重要意义。

    1991年03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流行病学在中医肝证临床辨证标准研究中的应用

    赵玉秋;陈国林;潘其民;陈泽奇;黎杏群;庞伟华;李毓;

    <正> 近年来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各个领域,但对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尚属少见。为提高辨证的准确性,使辨证标准规范化、客观化,我们对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火上炎、肝胆湿热、肝风内动、肝血亏损、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和肝寒等9个肝证证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计算机统计分析资料方法,进行了临床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现报告如下。

    1991年03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112 ]
  • “感冒清热合剂Ⅰ号”治疗外感高热73例

    梁秀凤;王家骥;于东元;李文芳;单明;

    <正> 我院自1989年4~12月用中药“感冒清热合剂Ⅰ号”对73例外感高热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73例外感高热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岁。21~60岁共62人,占本组病例的68.5%。病程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24小时以内者43例,48小时以内者25

    1991年03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3 ]
  • 《山家清供》的食疗特点

    于文忠;

    <正> 《山家清供》一书,宋·林洪撰,是一本颇具特色的记录宋代部分地区有关民间食谱类著作,共收载各种膳食方104首,内容丰富,对研究宋元时期的食疗成就及其流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91年03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近况

    张文龙;

    <正>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内科临床危重症之一。据统计慢性肾衰占内科住院病人的26%,在内科疾病死亡原因中居第一位,只有20%的患者在排除可逆性加剧因素后获得症状缓解。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逐渐深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了较快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991年03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6 ]
  • 临床解惑

    <正> 肾病综合征有何特征?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中医治疗有哪些体会?答: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3.5g/24h)、低白蛋白血症(≤3.0g/dl)、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1985年在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上将肾病综

    1991年03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忆秦伯未的一则验案

    宁德新;

    <正> 1961年冬,余在北京中医学院上学时,痼疾小便频数失禁加重,每天解小便十余次,欲解时,未至圊则淋沥失禁。曾历经数医,所用之方皆补肾固脬、益气健脾之剂,收效甚微。后请秦伯未老师诊治。秦老诊

    1991年03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小议顺意从欲疗法

    马朋人;

    <正> 顺意,就是顺从患者的情志(包括心情、情绪、情感、思维、意念和愿望);从欲,就是对病家的种种心理需要,予以适当满足。“问其所欲而顺其意”,这是我国古代医家历来强调的一种心理疗法。

    1991年03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金匮》防己黄芪汤计量单位之辨析

    张笑平;

    <正> 出自《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第22条的防

    1991年03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 试析“中基”教材中“瘰疬”“痰核”的归类

    王怀平;

    <正> 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篇中,将“瘰疬”与“痰核”归类于“看不见形质”的“无形之痰”中。笔者认为这样划分,既不符合临床实际,也与“无形之痰”临床表现的主症相违。

    1991年03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姜春华谈涩药开禁

    招萼华;

    <正> 传统观念认为收敛固涩药不能用于暴病,如咳泻初期。也不能用于邪盛,如外邪未解,湿痰未尽,郁热未清。姜春华教授则认为并不尽然,一些收敛固涩药应当解禁。

    1991年03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 ]
  • 1988年下半年黑龙江省高等中医自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试题参考答案

    <正> 二、名词解释(14分,每题2分)1.自汗:昼间汗出,动则尤甚。2.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3.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有规律。

    1991年03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工作回顾

    <正> 一九八五年三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考试计划》,决定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四川五省(市)进行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试点,以期取得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开。同年十一月,在天津组织

    1991年03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中医药信息

    <正> 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则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获得显著疗效,已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研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热毒内侵、毒热伤心所致。由于热毒易于化热化火,邪热损伤心气,心

    1991年03期 6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