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便秘证治

    <正> 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至为密切。其发病原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精神影响、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但就老年便秘而言,以阴虚血少肠燥最为多见。其大便努挣难下,尚见面色唇爪(白光)白无华、腰膝软弱、时

    1985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 ]
  • 内眼出血证治

    <正>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是眼外伤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较急,常因大量积血使光觉消失。这种病属中医“暴盲”或“血灌瞳神”范畴,我分三期治疗:(一)出血期,以凉血止血、清热消

    1985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特发性水肿的诊治体会

    傅宗翰;

    <正> 特发性水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女性中年患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手段,疗效不够理想。特发性水肿,是现代医学病名。目前倾向于认为属

    1985年01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1 ]
  • 朱仁康老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经验

    李林;李博鉴;

    <正> 朱仁康老中医拟制“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疗效满意。有关其临床治疗研究以及应用电子显微镜对患者治疗前后表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已有报道。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及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将朱老应用“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的经验简介如下。

    1985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213 ] |[引用频次:136 ] |[阅读次数:87 ]
  • 以中医药为主治疗鼻恶性肉芽肿2例

    田淑霄;

    <正> 例一:曲××,女,20岁,1966年5月8日入院,病历号39758。间歇性鼻塞、鼻衄、咽痛15月,于65年10月经×医院活检,诊为鼻咽部恶性肉芽肿。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尚好,周身淋巴结无肿大,鼻外观右侧膨隆,两侧鼻腔变窄,中鼻道及嗅裂区脓性分泌物较多,呼吸受阻,软腭背面及鼻咽部均为增生之肉芽组织,表面不平,有白色分泌物附着。咽部及两

    1985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干祖望治疗五官科疾病的独特方法

    严道南;

    <正> 我院中医耳鼻咽喉科老中医干祖望,年逾七十高龄。他不仅博采众方,而且善于引伸发挥,在临床上创造了许多治疗五官科疾病行之有效的独特方法。

    1985年01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 ]
  • 石筱山对骨折延缓连接的治疗经验

    石仰山;

    <正> 先父石筱山,秉承祖传,从事伤科40余年,勤业精研,宗薛己“十三科一理贯之”之旨,除专事伤科外,对内、外、针灸诸科均有较深的造诣,且能融会化裁,干伤科临床独树一帜,对外伤筋骨、内伤气血脏腑及伤科杂病,强调内治与外治并重,疗效卓著而名噪江

    1985年0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1例

    郑昌雄;

    <正> 目前,对于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多用手术切除或化疗,而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报道尚属少见。笔者曾收治本病1例,根据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以中药内服和外治兼施经过5年多的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病情及治疗经过介绍如下。

    1985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秦伯未先生膏方医案选

    董漱六;

    <正> 秦师对祖国医学造诣深博,行医50余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对内科疑难杂症,善于思索,具有独到见解,对虚劳痼疾尤为擅长,每逢冬季求拟膏方的患者,为数甚众。今将本人随师抄录旧案中选择若干例并加按语,以此作为对秦老逝世十五周年的纪念。

    1985年0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痰包痰泻论治

    朱曾柏;

    <正> 一、燥痰聚结痰包证李××,女,62岁。1981年3月18日就诊。三月前患者自感咽部时时不适,吞吐欠利,惟饮食无碍,亦无咳嗽、发烧见症,因而未引起注意。近三月来病情日趋严重,咽喉中整天梗噎作胀、干涩如塞败絮,大声说话或讲话过多后尤为明显。进流汁饮食亦发生梗阻,不

    1985年0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灸治颈腰椎骨关节炎20例

    赵法文;

    <正> 颈、腰椎骨关节炎为中年以后多发的慢性关节病。我院自1983年3月以来,用灸法治疗本病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0例,男12例,女8例,其中40~40岁15例,50~60岁4例,60岁以上1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4个月。颈椎13例,腰椎7例。本组患者主诉有:颈肩及腰部疼痛不适,肢麻,活动障碍。久坐、阴雨天症状尤为明显,以及相应肢

    1985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温肾法为主治疗HBsAg阳性乙型肝炎60例报告

    王灵台;蒋健;夏德馨;

    <正> 近年来,乙型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全世界HBsAg阳性者已逾2亿人,有关肝炎会议材料报道,我国HBsAg阳性人群高达10%。国内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取得某些效果,HBsAg的阴转率约为12~25%。我院肝科在1976年开始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基础上,自1981年6月至1982年12月,

    1985年01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62 ]
  • 应用程氏蠲痹汤加减治疗五十肩22例

    刘玉璞;

    <正> 笔者运用程氏蠲痹汤治疗“五十肩”22例,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2例,另8例,女14例;年龄42~67岁,以53~60岁者为多,共16例,占72.8%;病程1个月~6~+个月,其中1~2月者10例,2~6月者8例,

    1985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6 ]
  • 健脾益气方治疗贫血34例疗效分析

    孙新华;

    <正> 贫血是以全身红细胞总量或血红蛋白总量减低,致使血液携氧功能不足为共同表现的一类血液系统疾病的总称,属于祖国医学“血虚”、“虚劳”、“血证”的范畴。本文选择具有脾虚见证的四种不同类型的贫血,作为研究健脾益气方治疗贫血的重点,并对治疗前后血象、骨髓象的变化进行分组观察。

    1985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 ]
  • “心宝”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73例报告

    翁明翰;陈珠;黄天珍;

    <正> 为了给慢性心功能不全(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可长期服用的强心药物,我们研制出口服药“心宝”,治疗7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获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985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9 ]
  • 推按俞穴对腹部疾病的止痛作用观察

    郑嘉璋;

    <正> 笔者从1964年以来,对推按俞穴在腹部疾病的止痛作用进行了探索。现将1977年至1979年9月治疗的282例病人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5岁半,60岁以下者占89.7%。本组病例包括溃疡病、

    1985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 乳蛾1例治验

    陈默;

    <正> 程××,男,54岁,干部。 1982年4月7日初诊:患扁桃体炎15年,反复发作,屡治不愈。7天前,又复作,曾就医,服中西药物未效。病后七天来我院就诊。证见精神疲乏,头晕耳鸣,虚烦不眠,腿足发冷,咽部干焮不适,有异物感。舌质红嫩,咽腭弓、舌腭弓暗红,扁桃体肥大微红。脉细而弱。诊为慢性扁桃体炎。辨证属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治以滋阴降火,清利咽喉。拟知柏地黄丸加味;知母12克,黄柏12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12克,玄参15克,

    1985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100例不孕妇女治疗后妊娠的分析

    孙月丽;俞瑾;

    <正> 我们将1975年~1983年2月在门诊因不孕就医而经中医治疗后妊娠的100例进行总结,以期对不孕的中医治疗规律进行探索。

    1985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7 ]
  • 温通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速效作用的双盲观察

    翁维良;于英奇;徐济民;

    <正> 祖国医学认为寒凝气滞、心脉闭阻、血脉不通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应用芳香温通治则,对心绞痛的缓解有较好的疗效。我们用温通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作了止痛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985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 颅压增高症2例治验

    赵为;

    <正> 例1:王某,男,34岁,干部。患者平素视力正常,1980年体检发现双眼视神经乳头边界不清,右眼明显,视力下降,右眼0.9,左眼1.2,伴头痛,对症治疗后头痛缓解,右眼视力1.0。1982年7月因精神受刺激,头痛加重于9月入院。查眼底同前,腰穿5次,测压力210~280毫米水柱,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脑脊液PHA阴性、墨汁染色未查到隐球菌,血囊虫

    1985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补肾法治疗儿童精神发育不全的初步观察

    徐俊冕;

    <正> 精神发育不全,亦称为精神幼稚症、低能,俗称“呆子”、“戆大”,多数是由于产前出血、产伤、产后窒息,或婴幼儿期高热、头部外伤等影响脑部发育而造成,有些则由遗传因素引起。本病特点主要是智力发育迟滞,智商(IQ)多在70以下。这类患儿在学习、生活、行为方面不能适应客观要求,给家庭和社会都

    1985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 ]
  • 中医中药治疗皮肌炎50例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研究

    单一君;伊和姿;秦万章;向熙瑞;吴惠莉;

    <正> 根据我们近年来的观察,皮肌炎有一系列血瘀及气虚等见证,故采用活血补气为主的中草药、活血糖浆、丹参素、活血补气中药复方及雷公藤,共治疗皮肌炎50例,取得一定疗效,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机理探讨。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985年0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7 ]
  • 全军第二次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召开

    王瑞鹏;

    <正> 1984年9月21日至26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召开了全军第二次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来自全军的8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59篇,

    1985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中药治疗灼热足综合征21例初步观察

    王嘉桔;张静菊;臧广生;

    <正> 灼热足综合征(Burning Feet Syndrome)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以末梢动脉扩张为特点。我们近10年来共诊治21例,现将治疗本病的体会总结于下。

    1985年0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治愈淋巴腹膜漏1例

    戈儒铨;

    <正> 姚××,男,45岁,已婚,教师。住院号699。患者于14月前因突发腹胀、咳嗽,曾检查脘腹有一成人拳大肿块,质硬不活动,触之可加重胀感和咳嗽,久治无效,逐步出现腹膨大,腹壁静脉曲张,扫描为肝外肿块,1981年4月转来我院。剖腹探查示:肿块在胃前壁,由腹膜包裹与胃呈等大之囊袋,约8×7×6立方厘米,钝性分离未成功,仅抽出

    1985年01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搜风通络汤治疗颈椎病89例

    蒋森;

    <正> 作者前已报道用自拟搜风通络汤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新中医(4)∶25,1980)。近年来对原方进行了修订,又观察治疗颈椎病89例,进一步提高了疗效,现小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89例,男64例,女25例;年龄39~67岁,其中40~55岁者71例,占79.9%;病程1周~11年。本组病例均经X线摄片检查,其中颈_(3~4)增生者3例,

    1985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0 ]
  • 小麦杆煎剂驱蛔的比较研究

    毛文洪;邓佛秀;易善勤;方有令;王宪廷;徐野利;成怀民;王美珍;

    <正> 小麦杆是民间的一种驱蛔药,为了验证其疗效,我们对472名乡村小学生分两组,分别服用干小麦杆煎剂与驱蛔灵治疗,对其驱蛔效果作了比较研究。一、一般资料兰州市榆中县莱紫堡公社萃英小学校学生,既往有排蛔虫史,未经粪便虫卵检查,无

    1985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中药为主治疗黑变病14例的临床观察

    林元珠;梁祖琪;林培泉;

    <正> 黑变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皮肤病。其发病可能与长期接触焦油类物质及营养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我科于1977年9月~1984年1月,应用中药为主治疗黑变病14例,并以应用西药治疗的9例为对照,现将观察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1985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梅花针治疗远视眼87例疗效观察

    钟梅泉;

    <正> 我院自1972年以来,采用梅花针治疗远视眼,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87例计162只患眼治疗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7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49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2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

    1985年0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 ]
  • 冠心病患者经穴和耳穴温度失衡规律的观察

    严智强;王一中;张菱;赵玉环;孙学文;程静;高秀子;张力;

    <正> 为了探索经穴、耳穴温度信息变化规律,定量研究针刺对机体的调整作用及其机理,探讨耳穴—体穴相关、体表—脏腑相关和经络失衡规律等重要中医理论,我们采用了高精度、高灵敏的测温装置,分别对46名受试者,进行了25632穴(点)次的快速、无损伤观测,并观察冠心病患者针刺前后经穴、耳穴温度变化的规律。

    1985年0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9 ]
  • 中药治疗缝匠肌筋膜炎3例报告

    夏涵;周蓉;

    <正> 3例患者,女2例,男1例;年龄20~40岁;均在1983年冬至前后1周内发病;均于发病后24小时内就诊。病史摘要:3例患者均在前一天下午工作或学习时,突然发生左下肢疼痛,进行性加重,至翌晨起床步履艰难,无发热,无其他全身症状。2例在病前数

    1985年01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伤寒论》太阴篇几个问题的探讨

    李克绍;

    <正> 《伤寒论》太阴篇,虽只寥寥八条,但需要探讨的问题不少,兹就下列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胸下结硬这是太阴病提纲证误下的变证。其病理,程郊倩认为是:“无阳以化气,则为坚阴。”唐容川说:“若用凉药下之,则腹中膏油得寒而结,有若冰凝,故曰结硬。”这是把“坚阴”讲得

    1985年0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49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 ]
  • 虚证病人头发五种微量元素分析

    邱保国;王秀云;魏新;宁选;宋诚;朱富元;孙淑君;丁洪昌;徐瑞兰;杨乔平;封雅玲;刘惠霞;李立;程道语;肖艳;董玉枝;

    <正> 微量元量与人类的疾病有密切关系,已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因此,我们应用原子吸收法对虚证病人头发五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以探讨阳虚与阴虚证病人与其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

    1985年0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58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儿茶酚胺心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唐朝枢;张恩潭;

    <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汉·张仲景《伤寒论》里的著名方剂,用以治疗“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近代医家不少人用于治疗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硬化、脑溢血、心绞痛、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心瓣膜病等多种与心血管有关的疾病,临床效果甚好。日本汉医界甚至将它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首选方剂。但因缺

    1985年0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0 ]
  • “芎牛汤”治疗偏头痛31例

    姚意才;

    <正> 偏头痛多系肝经风火上扰清窍所致,笔者结合临床实践,自拟“芎牛汤”治疗偏头痛31例,均收到满意的疗效。一、治疗方法及结果: 处方:川芎30克,牛膝60克,茺蔚子15克,制香附10克,滁菊花10克,桂枝6克,生甘草6克,双钩藤15克(后下)。每日1剂,水煎服。月经周期发作加当归12克,熟地12克(砂仁2克拌打),赤芍10克,荆芥穗3克;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发作者加生黄芪12克,酸枣仁15克;阴虚阳亢高血压者加生石决明30克(打先入),豨莶草15克;便溏,舌淡胖、苔厚白腻者改用芎牛二陈汤;群集性头痛者加栀子9克,

    1985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 ]
  • 急性热病临床研究的初步设想

    董建华;杜怀棠;周平安;姜良铎;

    <正> 急性热病主要是指人体感受六淫或疫疠之气所引起的外感发热性疾患。它包括了伤寒、温病、温毒、温疫等,基本上也包含了现代医学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在急性热病的临床研究中,应遵循哪些原则才能体现中医特色?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其主要内容、基本方法是什么?明确这些问题,对于推进急性热病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谈谈我们的初步设想:

    1985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104 ]
  • “提白药”治疗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观察

    龚绍;黄正林;张学语;

    <正> 我院自1980~1982年用“提白药”治疗慢性苯中毒患者69例,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慢性苯中毒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25~61岁(平均48.3岁);工种为皮鞋制造业的配胶工、刷胶工及钳帮工,制漆业的操作工、分析工、喷漆工等;苯作业工龄4~28年(平均9.6年)。本组12例均系

    1985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高热、心悸、尿痛案

    郑新;

    <正> 病历摘要伍××,男,51岁,已婚,工人,汉族。入院日期:1983年11月9日。住院号:43583。主诉:心慌心累20余年,反复发热3月余,加重3周。发病及治疗经过:患风湿性心脏病20余年,每因遇凉或劳累后病情反复,曾一度出现双下肢水肿。3月前患者因感冒而发热,服药后热退,停药后体温复升,如此反复两月余。近3周来病情加重,发热、心

    1985年01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中药治疗新生儿眼底出血30例

    陈蕙英;施安安;

    <正> 由于新生儿视网膜血管在解剖上和脑血管关系密切,眼底出血可以认为是颅内出血的一个征兆。本院自1983年8月至10月,收治新生儿眼底出血30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中自然分娩25例,钳产4例,剖腹产加钳产1例;I度出血12例,II度6例,III度12例。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三组,云南白药组10例,

    1985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枯息液治疗浅表恶性肿物的临床观察

    粟明;

    <正> 我院自1978~1984年运用中药枯息液治疗浅表恶性肿物患者30例,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7~78岁,平均49岁;病程2~216个月,平均51个月;其中早期3例,中期13例,晚期14例。本组30例患者均经省(8例)、地(22例)医院活检后

    1985年01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试述标本学说的精神实质

    张灿玾;

    <正> 《黄帝内经》对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在理论上,主要是用阴阳学说加以阐述。由于阴阳学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说明不易确立阴阳属性的事物对立双方的相互关系,在《内经》中,尚有十余篇用标本学说说明了这种关系。其中主要有《素问》的《汤液醪醴论》、《标本病传论》、《天元纪大论》、《六微旨大论》、

    1985年01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 ]
  • 秦伯未老师谈治学

    余瀛鳌;

    <正> 秦伯未(1901~1970),名之济,号谦斋。上海陈行镇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为江南名医、著名中医教育家丁甘仁先生高足。治学勤谨,精思博采,学验俱富。1928年参与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1932年创立中医指导社,编写《中医指导丛书》,1938年主办中医疗养院。建国后,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党的中医政策,历任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职,是我国二、

    1985年01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 ]
  • 问题解答

    <正> 问:《本草经》上经无毒,中经无毒、有毒,下经多毒之“毒”应怎样认识? 答:《木草经》目录前有“上经,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中经,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经,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以药物之毒性来作为药物的分类原则。《本草经》“毒”字,有指毒物、中药内有毒成分,能

    1985年01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真武汤加味治愈慢性肾炎(肾病型)高度浮肿2例

    刘立芬;

    <正> 例一:陈××,男,38岁,干部。于1975年4月10日来我科诊治。患者全身浮肿,大量蛋白尿,反复发作已5年有余,经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肾病型)。曾多次住院治疗,用过激素、环磷酰胺、中草药等药物。本次就诊前因感冒,症状加重,经按上述疗法医治无效,邀余诊治。来诊时,全身浮肿,皮肤有裂纹,

    1985年0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中成药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应用

    于惠钦;

    <正> 近年来用中成药治疗慢性肝炎取得一定的疗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临床应用的制剂有三十余种。现将部分较常用、文献报道较多的制剂介绍如下,并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1985年0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2 ]
  • 桃核承气汤证不是太阳腑证

    王梧川;

    <正> 《伤寒论》109条写道:“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说:“太阳经邪热不解,随经入府,为热结膀胱,热在膀胱,必与血相搏,血与热搏,蓄积于下,而少腹急结。”成氏提出了“入府”之说。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则直称:“少腹指膀胱也。急结者,有形之血蓄积。”尤在泾、程应旄等也极倡此说,于是“热结膀胱”改为“血结膀胱”,成

    1985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妊娠与癥病在《金匮要略》中的鉴别

    胡文宝;

    <正>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指出:“妇人宿有(?)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者,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共(?)不去故也,当下其(?),桂枝茯苓丸主之。”全文可分三段理解:(一)从开头到“为(?)痼害”,主要说明(?)病的特征。病史为宿有(?)病,经断未及三月;症状为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辨证为(?)痼害。

    1985年0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傅青主女科》后附“产后编”非傅氏医著

    郝智;

    <正> 《中医杂志》1984年第7期百家园所载“《胎产新书》是《傅青主女科》后附‘产后编’的蓝本”一文写到:“‘产后编’的主要出处是萧山竹林寺女科秘本《胎产新书》……其他内容,有的可在《证治准绳·女科》中查

    1985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齿龈结瓣”并非是出血瘀块

    郭治安;

    <正> 叶天上在《温热论》中谈验齿时,首先提出了辨别“齿龈结瓣”,以此判断温病动血情况。由于原文对“齿龈结瓣”谈得不够清晰,故后学多有认为是牙龈出血后凝留在局部之瘀块者。例如南京中医学院主编《温病学》(1978)、江苏新医学院所编《温病学释义》(1972)、

    1985年01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当归拈痛汤不是李东垣所创

    丛新日;

    <正> 贵刊1984年第7期载“当归拈痛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一例”按中述“当归拈痛汤系李东垣所创”,这个说法有误。本方系李杲(东垣)的老师张元素所创,出自《医学启源》卷下的“五行制方生克法”。

    1985年0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读小儿暑温下法有感

    王桢;王鞠;

    <正> 读贵刊1984年第3期临床报道“下法治疗内科急症案例并体会·乙型脑炎例”后,颇受启发,获益非浅。“乙脑”,属中医“暑温”范畴,由于暑邪极易耗气伤津,特别是小儿很易出现津气欲脱之危候,所以历代医家都推崇张凤逵“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终

    1985年0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针灸学派应写入中医各家学说

    顾继昌;

    <正> 近来学习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专业用《中医各家学说》一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8月版),大开眼界,收益甚大。本书在前二版《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集》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改写,其内容广

    1985年0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