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锻炼为主战胜偏瘫

    唐天六;

    <正> 长期以来,旧医学理论认为,脑细胞一经损害,被损害的脑细胞就难以恢复。由于受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脑血栓形成”所致偏瘫几乎没有特殊治疗方法,常常持消极态度,而造成不少患者终身残废。我在患“脑血栓形成”以后,由于受此影响,一度曾不敢打破旧框框,悲观失望,对疾病消极等待,任其自然。后来,通过唯物辩证法的学习,解放了思想。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发展的,对疾

    1976年12期 8-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重视精神因素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王极盛;

    <正> 尽管对于肿瘤的病因,至今还众说纷纭,而其治疗方法又是多种多样,但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因素在肿瘤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因素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对于防癌于未然,灭癌于早发,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肿瘤阵地,建立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指导的、中西医结合的我国统一的肿瘤新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976年12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中医药治疗红斑性狼疮(附31例临床分析)

    王渭川;赵棣华;赵希森;

    <正>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近些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红斑性狼疮49例,今将系统观察的31例,作一临床分析,并复习近年国、内外文献。

    1976年12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 甜瓜蒂中毒死亡1例报告

    娄香云;张秉恕;

    <正> 病历摘要:崔××,女,32岁,住院号4684。患者既往健康,近3年患神经官能症,数日来自觉心烦、郁闷,未用其它药物,仅用民间偏方干甜瓜蒂约一两(50克),水煎至半碗,于1973年8月5日晨7时许服下,服药后约10多分钟呕吐,初吐物为粘液、水、食物,继而吐绿水、血水,呕吐频繁,吐物总量约达1000毫升。当日午后13时许来诊,即住院治疗。入院检查:体温37℃,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到,患者发育及营养中等,意识明了,面色苍白,大

    1976年1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 中草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5例疗效观察

    <正>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我科自1970~1975年2月,用中草药灌肠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几年来资料较完整的75例,总结如下:

    1976年1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脊柱损伤的迟发性截瘫

    <正> 迟发性截瘫,是指脊柱损伤(诸如脊柱骨折、韧带损伤、椎管出血或继发性脊髓循环障碍、炎症感染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及时正确的处理,于脊柱损伤后数日乃至数月后,逐渐继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而表现为截瘫者。据我院364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统计,迟发性截瘫12例,占3.3%。为使脊柱损伤的患者避免迟发性截瘫的出现,并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提出4例典型病例,供处理脊柱损伤患者时的警惕与参考。

    1976年1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治疗慢性附件炎190例的疗效观察

    王祚久;

    <正> 慢性附件炎(包括输卵管炎及卵巢炎),属祖国医学“带下”“少腹痛”“症瘕”范畴。是妇科常见疾患之一。我们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年龄:慢性附件炎多发生在30~40岁之间的年龄。本文190例中有104例患者年龄在30~40岁之间,占总发病人数的54.7%。

    1976年1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

    毕士佐;

    <正> 过敏性紫癜病也叫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患,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性症状。我们自1971年起根据中医辨证的不同类型,以活血化瘀为主,配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976年12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当归注射液在胸外科手术后止痛的应用

    <正> 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原因不明和因碰撞而引起的胸部疼痛,考虑到中药当归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就试用当归注射液加奴夫卡因作痛点封闭,取得较好的效果。继而对腰腿痛的病人,亦用当归液加奴夫卡因作穴位封闭,同样有效。根据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想到胸外科手术切口一般都比较大,创伤较重,手术后疼痛明显,常常需要连续多日注射杜冷丁等止痛药物,始能渡过手术后的疼痛关。于是在上述用当归液封闭止痛的

    1976年12期 23+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泽兰汤化裁治愈1例脂膜炎

    王殿祥;

    <正> 脂膜炎为一种原因未明较少见的皮肤病,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皮下脂肪层的炎性结节或片块,同时伴有发热及全身症状。与祖国医学所称的“梅核(疒丹)”有相似之处.对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兹将我们试用泽兰汤化裁治疗获效的1例经过,报道如下:

    1976年1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温莪术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正> 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进一步研究了温莪术提出成分的抗肿瘤作用,今将其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一、药物:系沈阳药学院从温莪术(Cur-cuma wenchowensis)挥发油提出的有效成分:结晶Ⅰ、结晶Ⅱ。结晶Ⅰ经鉴定为莪术醇 Cur-cumol,其结构式为:

    1976年12期 28-32+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13 ]
  • 中西医结合提高喜树碱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吴永方;

    <正>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国近年来对喜树碱抗癌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当前临床上有待迫切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提高其疗效。鉴于临床工作的需要,为使喜树碱更好地为工农兵病员服务,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几种中西药物和喜树碱相配合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治疗观察。初步结果表明,本文所用的合并用药方案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喜树碱的疗效,现将实验资料报告如下。

    1976年12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 ]
  • 土贝母等对治疗小鼠诱发宫颈癌的实验性观察(摘要)

    <正> 我们在用改进的 Murphy 氏法基础上而又加以改良,建立了小鼠宫颈癌模型。本文用这种宫颈癌模型进行了中药土贝母等的筛选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用瑞士未产雌鼠,体重18~24克,共70只。实验前全部作阴道涂片,均来发现自发性小鼠子宫颈癌,然后选用甲基胆蒽(20-Methyl-cholanthrene)70毫克,按1:3比例混以210毫

    1976年1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 乌贝散的实验研究

    <正> 乌贝散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疗效较好。我们在下农村和下厂医疗期间,曾配制过一些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发现配方中含有乌贝散成分者,治疗效果较好,不含乌贝散者,效果则不明显。因此推测在治疗溃疡病的药物中,乌贝散可能是较重要的。现将乌贝散治疗溃疡病的机理的实验研究工作初步报告如下。

    1976年12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8 ]
  • “溃疡散”加减治疗溃疡病的体会

    汪松延;魏向阳;周志红;

    <正>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慢性病,在西北农村发病率较高。通过学习《新医药学杂志》1973年第4期刊登的北京朝阳医院用“溃疡散”治疗本病的经验,我们在临床治疗25例,体会到确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我们又在原方基础上作了一定的变动后,疗效比较满意。今介绍如下:1.组方:檀香16克,乌贼骨50克,甘草

    1976年1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中药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理气药、活血药复合应用的初步观察

    <正> 祖国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在用药配方上常气血两药同用。我们在关于理气、活血等八类中药单独应用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影响的实验中,曾观察到理气药大多具有降低肠管张力,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而活血药则多数呈现提高肠管张力,有类似乙酰胆碱的效应。考虑到在临床实践中,中药大都配伍应用,治疗急腹症的方剂常常同时含有数味理气药及/

    1976年12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5 ]
  • 《中医辞典》试写稿(续完)

    <正> 儿科试写稿麻疹亦名疹症、疹、瘄、痧、瘄子、痧子、疹子、正麻、正疹、痧疹、麸疮、糠疹、粰疮等。古称儿科四大症之一。是一种由麻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以体表皮疹状如麻粒而得名。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最易流行。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广泛预防按种后,有效地控制了流行。麻毒由口鼻而入,主要病位在肺、脾二经。《小儿药证直诀》:“初起之候,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喷嚏,手足稍冷,夜卧惊悸,多睡……”,并认为是“天行之病”;《麻疹拾遗》更明确指出:“多为天行疠气传染。”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一般疹点隐隐于皮肤之下,磊磊于肌肉

    1976年12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耳针治疗霰粒肿、麦粒肿方法介绍

    <正> 近来,我们用耳针治疗12例患眼,其中治愈10例(霰粒肿6例,麦粒肿4例),无效2例。初步认为效果尚好,介绍如下:1.取穴:患侧目1、目2、肝。2.方法:针刺部位皮肤用75%酒精消毒,针斜刺至对侧皮下(不要穿透皮肤)。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后来我们采用“6805型”治疗仪,通电10分钟,亦收良效。

    1976年12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