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右倾,鼓干劲,争取1960年中医工作更大的跃进

    <正> 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旗帜下,1959年全国中医工作,也同其它各项工作一样,是在1958年基础上的继续大跃进。自从1958年11月,党中央在对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总结报告的批示中,再一次明确指出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以后,卫生部于同年12月又及时地在保定召开了全国中医中药会议,贯彻了党中央的指示,批判了轻视歧视祖国医学遗产及对于党的中医政策漠不关心的错误思想。1959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社论,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医和西医、现代医学和我国

    1960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中医治疗白喉217例的经验介绍

    杨少仙;吴熙伯;

    <正> (一)概况我科在院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及各科医师积极支持下,于1958年10月29日起,开展应用中医疗法治疗白喉,至1959年7月31日,共治疗计217例。在前阶段的摸索中,已取得肤浅经验,(己刊载“江苏中医”1959年第5期)。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研讨,大胆试用,如白喉引起喉阻塞症时,给予自制“利喉散”内服,以代

    1960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中医治疗肠伤寒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附氯霉素治疗组对照)

    俞豪民;张桂珍;

    <正> 一、中医治疗的临床理论基础和方法肠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在于肠壁的淋巴组织,其病理的一系列的改变与病程是相符合的。病理分期为④髓样肿胀期;②淋巴结坏死期;③溃疡形成期;④溃疡洁净期;⑤溃疡愈合期。

    1960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针灸治愈结核性脊椎炎一例

    孙俊华;

    <正> 患者许××,男性,34岁,常熟县王庄人民公社社员。1958年11月25日入院,住院号1295。主诉:于1956年下半年起,右下肢清冷麻木痠痛,伴有震颤,不能伸屈,继而左下肢亦发生震颤,两足交叉,不能分开,形成瘫痪,并有障发性抽搐。大便干结,间日一次;小便短少,且有困难。检查:两下肢瘫痪,两足交错,伴有阵发性抽搐和震颤,腓肠肌显著萎缩,腰部感觉麻木,痛觉及冷热感反应消失,第3—12脊髓处有显著压痛点。入院后,予以针灸治疗,间日一次。1958年12月4日 X 光摄片报告:胸脊柱11×14正侧位见第三、四、五胸椎椎体模糊不清,第三胸椎体略向左下方倾斜。印象:第三、

    1960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并发出血38例临床分析

    俞尚德;

    <正>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内科喉病,在一般综合性医院占住院患者的0.63—1.75%。占内科住院患者的5—6%,本病患者约有20—30%可发生合并症,其中以出血为最多见。尤其在十二指肠溃疡,文献报告有高达70%以上者,出血又以大便隐血为最多见。作者在1959年5—9月门诊治疗本病(溃疡病并发大便隐血)38例,获得满意的疗效,兹分析报告如下:

    1960年0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 ]
  • 中医治疗胆石病的研究(附37例临床疗效分析)

    <正> 胆石症为外科常见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胆石症的主要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效果不够满意,尤其是某些肝胆管结石难以取净,亦易复发,往往须多次手术,不仅病人遭受痛苦,而手术的困难和危险性亦渐增,因此寻求非手术的有效疗法是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近年来中医治疗胆石症的报告迭有发表,

    1960年01期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 顾允若医案

    钱孟方;

    <正> 江苏吴县已故名医顾允若先生,生前擅治内科疑难杂症,颇负时誉。今选录其医案数则,以供同道参考。中风(一)王右:高年血不行经,气不和络,营络空虚,风痰乘虚而入,舌强言蹇,碎痛中剥,中风之兆也,脉耎数,当养血泄风、宣络化痰。娕桑枝六钱,丝瓜络三钱,全当归三钱,白

    1960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8 ]
  • 膀胱结石病的治验报告

    林玉麟;林国恩;陈云瑞;

    <正> 中医所称的石淋病当包括膀胱结石一病在内,如医宗金鉴廿一卷云“淋之为病小便如栗状,腹弦急痛引脐中”;及“温淋蓄久石淋成,溲如沙石茎中痛”等之所述,均与膀胱结石之症状颇为相似。中医在历代医籍里多有关于此病的记述,为节省篇幅,不加录述。我院近二三年来,从祖国医学宝库里,发掘出一些治疗方法,曾用中药治疗此病十多例,效

    1960年0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六例初步报告

    <正> 过敏性紫癜又标为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病或许兰、亨诺氏综合病征。此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其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腹痛、便血,或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症。并发肾炎及脑溢血时预后不良。我院在近半年中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者六人(内二例肾并发炎),均用中药为主治疗,现将治疗结果作一初步总结,报导于下。

    1960年01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中医治疗乳痈(乳腺炎)病203例的总结报告

    李廷来;

    <正> 乳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的炎症,多见于妇女哺乳期间,它不但对患者本人有损害,同时由于哺乳的困难或不能,也直接影响到婴儿的健康和发育。在治疗上一般的来讲尚不甚困难,但常因失于治疗或不当,往往予患者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而拖延伤口愈合日期,有的拖至3—5个月以上,甚至有的因乳腺破坏而造成无乳等等。我们为了探讨研究此病的治疗和处理,仅将我们几年来的治疗情况和点滴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960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六合丹围药治疗急性乳腺炎(乳痛)的观察报告

    吴介诚;罗汉超;李志玉;

    <正> 急性乳腺炎,祖国医学称为乳(?),是妇女在授乳期中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常先有乳汁的郁滞,使乳腺管扩张受害,加上乳头有微小的损伤,如:皲裂或被小儿咬伤等,使化脓性球菌容易侵入;滞积的乳汁渐而分解,更给病菌以绝好的养料,因而细菌很快繁殖,引起局部的脓性炎

    1960年0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中药治疗新生儿胎粪性肠梗阻一例报告

    杨卓寅;周健;

    <正> 最近我们中西医在临床上密切合作,应用中药治愈了一例新生儿胎粪性肠梗阻.(新生儿锁肚症),因鉴于这种病例的治验报导,尚不多见,今特把它介绍出来,并略加讨论,以供同道参考,敬希指正。

    1960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神圣代针散治疗急性副睾丸炎及睪丸炎11例报告

    殷慕道;张芝芳;游建熙;

    <正> 急性副睾炎及睾丸炎是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炎症疾患,在临床上急性副睾炎的发病率远较急性睾丸炎为高。自1956年11月至1958年11月两年一个月期间中,福安专区医院外科共收治急性副睾炎9例,急性睾丸炎2例,均经用中药神圣代针散加味治疗,经观察不但疗效很高,

    1960年0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针灸治破伤风15例的经验介绍

    陈序东;

    <正> 破伤风病是工农群众在劳动中偶有不慎创伤了肌肤,同时污染带有破伤风桿菌的泥土或铁锈所引起的。本病在潜伏期无任何症状,创口干痛或周围有少许液体分泌,经过3—10天开始传播毒素,如果桿菌数最少,毒素弱,初期在创口近处发生痉挛疼痛,以后逐步进入全身性

    1960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针刺治疗24例视神经萎缩的初步观察

    <正> 视神经萎缩在眼科是一种预后较差。比较难治的疾病,有的视力逐渐减退,终至失明。几年来在党的中医政策光辉照耀下,我国医务界用中药、针灸等方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进一步提高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解除患者的痛苦,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和医学

    1960年0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 ]
  • 穴位封闭治疗红斑性肢痛症一例治验介绍

    李健;

    <正> 男性患者邓某,住院号15442,18岁,湖南人,未婚,某部战士,因两手两足皮肤青紫、胀痛已四月余,而于1959.5.6.入院。患者自今年一月起,常因劳动过度而感觉四肢麻木。至2月12日夜,突觉发热,两足刺痛,随后发现两手两足皮肤变成青紫色,尤以站立过久或劳动后更为明显。四肢易于疲劳,局部发胀,常有疼痛,多发于夜晚,发作时,双足如针刺样痛,局部出汗,不能盖被,脚置于被外或抬高后,痛即减轻。曾于某医院休养三个月。经用热水浴,奴沸卡因静脉注射、动脉封闭、针灸、股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剥离术及服用四妙勇安汤等治疗,均无效。入院检查:体温36℃,脉搏60次/分,血压116/7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合作。头部

    1960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金钱草综合研究初步报告

    <正> 草药金钱草治疗肝胆结石病,民间相传已久,清代乾隆年间,四川民间就流传着一首诗歌:“黄痧走胆周身黄,金钱草是救命王,炕干为末冲甜酒,草药更比官药强。”“黄痧走胆周身黄”指的是肝胆结石病呈现黄疸的症状,可见早在200年前我国民间已采用金钱草来治疗肝

    1960年01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3 ]
  • 针刺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症状的作用

    А.А.Гогочкин;

    <正> 针灸治疗内脏疾患,其中包括胃疾患在中医学里已有多年的历史。针刺个别穴位,如足三里,证明能减慢胃的蠕动,蠕动波成为更表浅。针刺其他穴位,如胆俞、脾俞等能降低胃分泌。还有于针刺时能减轻腹上部疼痛的穴位。

    1960年0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9 ]
  • 针刺试治三例弱视介绍

    梁载;

    <正> 弱视一般系指视力不良,不能用镜片矫正,而且在眼球内外也没有显著的病变的患者而言。有时也统称视力不良。我们曾对三例试用针刺治疗,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今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取穴:合谷、晴明、四白、鱼腰、钻竹、丝竹空、翳明、肝俞、瞳子髎。方法:每次针2~4穴,上穴轮换使用,隔日针刺一次。用微弱刺激以达兴奋目的,留针5~10分钟即可。例一:于××,男,14岁,于1958年元月16日来院眼科门诊,主诉,两眼视力不良已四年,患者于四年前曾患重病一次,愈后两眼视物不清,至今未能恢复。过去史:无可记述,家族史:无参考价值体检:身体健康无阳性体征,康氏反应:阴性.

    1960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中医教学的初步体会——论中医的课堂教学

    王少杰;

    <正> 为了响应党关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号召,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开展培养中医新生力量的工作。因此,如何搞好中医教学方面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特别是目前在中医师资尚感缺乏的情况下,在中医学校训练班担任教学的师

    1960年0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中医对麻疹的预防和治疗

    朱颜;

    <正> 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尤以儿童最易传染,麻疹的症状和流行情况,祖国医学早在公元四世纪初就已有记载。至于麻疹这一病名,最初见于明朝龚信(1576)著的古今医鉴及后来王肯堂(1602)的幼科准绳,并把以前各种指麻疹的病名如斑疹、麻子、糠疮、麸痧、肤疹,

    1960年01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 ]
  • 试论中医学中的“神”

    吕再生;

    <正> 一、神的涵义一提起神,有的人便会嗤之以鼻,嘲之为迷信,讥之为唯心;有的人则觉得神秘不可思议,心怀惊惧。特别是在中医学上提到神的时候,更会遭到这种冷遇。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神”早已不是那么可怕与不可思议的东西,而已成

    1960年01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 ]
  • 学习温病条辨后对黄连治疗温病的体会

    徐景藩;

    <正> 温病条辨是讨论温病亦即很多急性感染疾患的专书。系清代吴鞠通所著。吴氏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了温病证治规律,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而写成的,对温病学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更趋于系统完整,已被医界公认为临床重要文献。该书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按证立法,从

    1960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明代医学家王肯堂的生平和著作

    刘元;

    <正> 一王肯堂(1552—1689),字宇泰,号念西居士,生于明代嘉靖31年。因为他是江南镇江府金坛县人,所以一般医家又尊称他为王金坛。肯堂出生于一个封建典型的官宦家庭中,他的祖父王(?)和父亲王樵,都曾担任过明朝的高级官吏;王肯堂本人也是进士出身,做到福建

    1960年0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42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 有关针术操作的运掌练气法介绍

    焦勉斋;

    <正> 拙著“对针刺手法的研究和心得”一文在本刊发表后,接到各地同志们许多来信,询问有关“运掌八法”的练习问题。为了满足同志们的要求,兹将运掌练气法参考旧著结合近十年来的研究经验,介绍出来以供大家研究。运掌的主要作用,是在于炼周身之气。八法即:沉、浮、偏、侧、伸、屈、旋、平,为运掌时掌握之操作方式。在

    1960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 ]
  • 章次公先生的生平

    谢仲墨;

    <正> 章次公先生是一位勤恳钻研、尽心为患者服务而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医家。他名“成之”,号“之庵”(次、公是他的字),是江苏省镇江大港村人。他的父亲名峻,字极堂,在清末参加江苏省新军第九镇,属于革命志士赵声(伯先)的部下,为同盟会的会员。后来赵声为清两江总督端方所排斥,极堂先生也回返故乡,郁郁去

    1960年01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苏联研究针灸疗法的动态

    <正> 在苏联对针灸疗法进行研究的单位有莫斯科苏联医学科学院精神病学院反射疗法实验室,列宁格勒别赫节列夫神经精神病学院针灸疗法实验室,高尔基市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喀山市医师进修学院神经病教研室,他们在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今根据苏联医学科学院通讯院士柯切尔金教授所著“针灸疗法的研究在苏联”一文扼要

    1960年0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古代名医——扁鹊

    蔡景峯;

    <正> 扁鹊原名秦越人,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是齐国的鄚州人(即今河北省任邱县鄚州镇)。年青时,从长桑君学习医术,后来在今陕西、山西、河北一带行医。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代,社会里已经普遍使用铁器,生产力得

    1960年0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