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黄帝内经》视角下中医毒性理论的内涵与应用

    张惜燕;邢玉瑞;李翠娟;胡勇;

    基于《黄帝内经》中“毒”的相关论述,从药物之毒、病因之毒、毒邪病机、毒邪之治四个方面分析毒的概念与内涵,探讨毒药治病和致病的机理及意义,梳理毒邪病因及其病机演化特点,廓清外毒到内毒的衍生和分化过程,把握痰、瘀、湿、火等与毒的交互关系,分清浊毒与糖、脂、溺等代谢紊乱致毒的逻辑层次,明确“伏毒”病因实质,并确定相应毒邪的治则治法,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15期 v.66 1517-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气虚质与过敏性疾病关联性的理论探讨

    苗耕硕;白明华;刘藏妹;董思颖;王济;

    基于临床流行病学数据,认为气虚质与过敏性疾病关系密切。根据中医体质学基本原理,从禀赋遗传论、生命过程论、环境制约论、形神构成论的角度分析气虚质与过敏性疾病存在的内在关联。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阶段论述调理气虚质预防过敏性疾病的要点;从肺、脾、肾不同病位探讨调理气虚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向,以期为气虚质与过敏性疾病的关联性研究及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拓展新思路。

    2025年15期 v.66 1522-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当代名医

  • 凃晋文运用补虚解毒通络法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经验

    陈一飞;陈小敏;丁砚兵;凃晋文;

    总结凃晋文教授运用补虚解毒通络法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临证经验。认为毒损脑络是ICAS的核心病机,提出以补虚解毒通络为核心治法。脑络空虚为发病之源,脾肾亏虚、元气不足者,方选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健脾补肾以充络;浊瘀毒结是病机之要,浊瘀相合、蕴毒结络者,方选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解毒散结以畅络;阴毒伏络是病邪之渐,浊瘀寒化、阴毒伏络者,方选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搜剔温补以活络;热毒损络是疾病之变,浊瘀热化、毒损脑络者,方选大柴胡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凉血通腑以清络。

    2025年15期 v.66 1528-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布赫内外合治儿童功能性便秘经验

    王紫玄;郭潇逸;张雨婷;布赫;

    总结布赫教授内外合治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证经验。认为脾运失职导致三焦失运、肠腑不通是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主要病机,治疗主张以运脾调枢、通腑导滞为法,内外合治,通过中药(常用四君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进行内在调理,结合小儿推拿和气交灸的外治疗法,共同健脾助运,使三焦枢机通利,肠腑通畅,则便秘得解。

    2025年15期 v.66 1534-1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稿件中数字的用法

    本刊编辑部;

    <正>稿件中用于表示数量的数字一般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可采用浪纹式连接号“~”或连接号“-”。前后两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相同时,在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前一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如果省略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会造成歧义,则不应省略。如:100~150 kg,2亿~3亿(不能写为2~3亿)、15%~30%(不写为15~30%)、4.5×10~4~5.5×10~4(不能写为4.5~5.5×10~4)。

    2025年15期 v.66 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学术论文中药名称及名词术语的使用

    本刊编辑部;

    <正>中医药学术论文中正确使用中药名称及术语对于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学名词术语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中药名称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要依据。暂未公布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可参考团体标准ZGZYXH/T 1-2015《中药学基本术语》《中药大辞典》以及新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地方及少数民族药物可遵照地方相关标准或药物的习称。

    2025年15期 v.66 1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杂志》论文中关于伦理审查与利益冲突的规定

    本刊编辑部;

    <正>1伦理审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23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报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时,需说明所采用的试验程序是否经过国家的或所在机构设立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评估与批准,并注明批准文号。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包括以下活动:1)采用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医药学和心理学等方法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病理现象、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进行研究的活动;2)医学新技术或者医疗新产品在人体上进行试验研究的活动;3)采用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收集、记录、使用、报告或者储存有关人的样本、医疗记录、行为等科学研究资料的活动。

    2025年15期 v.66 1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从癌毒病机时空演变探讨肠癌术后复发核心病机及防治策略

    耿雪尘;李柳;张钦畅;卜岍岍;程海波;

    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肿瘤是以癌毒为核心,多时点、多病位、邪毒交错、虚实夹杂的复合病证。肠癌术后复发是动态的时空过程,从癌毒病机时空演变探讨肠癌术后复发“脾气亏虚、湿热瘀毒”的核心病机,提出脾气亏虚继而癌毒滋长是肠癌术后复发的时间特征,湿热瘀阻促使癌毒流结是肠癌术后复发的空间规律。构建以复发前后不同时空阶段为分期的时空整体防治策略,即未复发重点在“防”,扶正健脾、清热化湿、通络解毒;已复发重点在“治”,抗癌解毒、破血消癥、调补脏腑。

    2025年15期 v.66 1538-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结节术后慢性咳嗽的中医证治

    崔云;陈梦蕾;樊茂蓉;吴丽丽;

    慢性咳嗽是肺结节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因病机复杂,辨证施治需综合考虑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术前正气亏虚、邪留肺间;术中金戈所伤、气血受损;术后正虚加重,以肺脾气阴两虚为本,易夹风、痰、滞、瘀诸邪。治疗宜三期合参、重在术后,补虚为先,尤以益气养阴、补肺健脾为主;并针对不同的兼夹证候分别采用祛风、化痰、行滞、通瘀之法,慎用攻伐之品以防耗气伤血。

    2025年15期 v.66 1543-1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邪客“八虚”探讨特应性皮炎的病机与治疗

    滕政闻;李楠;张赛;杭小涵;张丰川;李元文;

    基于《黄帝内经》中“八虚”的论述,结合特应性皮炎的典型皮疹表现,认为特应性皮炎多为虚实夹杂之证,邪客八虚是其核心病机。表虚不固,热、风、湿等邪气侵袭为外因;心、肺、肾脏腑失调,内生实邪为内因,其中火郁热盛为发病基础,风侵数变致进展变化,湿浸阻络致病情顽固。内外合邪,稽留不去,致病程缠绵难愈。临证内治以调理脏腑,方予自拟清润通络汤加减,清心降火以清热凉血、润肺生津以固表祛风、滋肾利水以祛湿活络;外治以溻渍、火针、封包等法疏达八虚,调畅经络气血,进一步驱邪外出。

    2025年15期 v.66 1548-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建构式扎根理论构建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框架与实现策略

    艾贺玲;黄萍;赵海磊;

    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基于中医药管理者、专家和学者围绕中医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内涵、实现策略、问题和挑战所开展的专题小组讨论资料,采用建构式扎根理论方法,依次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和理论编码,构建出以“治理目标—治理理念—协同治理—制度体系”为核心的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中医药文化自信、强化多主体协同治理、全面完善中医药制度体系等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策略,为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15期 v.66 1553-1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舌三针联合穴位贴敷廉泉穴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邓小渝;徐冬梅;樊琼;袁垒;吴玮;刘海梅;

    目的 观察舌三针联合穴位贴敷廉泉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1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舌三针联合穴位贴敷廉泉穴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包括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IOS)]、吞咽造影检测[包括舌骨最大位移距离(HmaxD)、咽期通过时间(PTT)、食管上括约肌(UES)开放程度]、表面肌电(sEMG)检测(包括最大波幅、吞咽时程)及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50%,66/80)高于对照组(66.25%,53/80)(P<0.05)。治疗2周、4周时,两组患者VFSS及FOIS评分、UES开放率及HmaxD、sEMG最大波幅、SWAL-QO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SSA评分、PTT、吞咽时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2周、4周时VFSS及FOIS评分、UES开放率及HmaxD、sEMG最大波幅、SWAL-QOL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期升高(P<0.05),SSA评分、PTT、吞咽时程均较对照组同期降低(P<0.05)。结论 舌三针联合穴位贴敷廉泉穴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吞咽相关肌群的收缩能力及协调性有关。

    2025年15期 v.66 1559-1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太极拳训练对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林嘉铭;李超;赵伟;周峻;陈晓英;奚向宇;何海军;宓保宏;陈月峰;陈卫衡;

    目的 研究太极拳训练对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每周3次的骨质疏松症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由教练指导的每周3次、每次40 min的太极拳训练,两组均干预12周。干预前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腰椎L_1~L_4、双侧股骨颈及双侧全髋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干预前后的骨转换标志物,包括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选取试验组中依从性良好的受试者7例,佩戴心率传感器后先后进行太极拳训练与指南推荐的步行活动各20 min,采集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HRV),包括时域指标[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高频功率比值(LF/HF)]、非线性指标[近似熵(ApEn)、样本熵(SampEn)]。结果 最终63例受试者纳入结果分析,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3例。干预后,试验组腰椎L_1~L_4、双侧股骨颈、双侧全髋骨密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干预前后两组P1NP、β-CT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步行运动,太极拳锻炼中的LF降低,HF升高,LF/HF降低(P<0.05);时域指标、非线性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极拳能够维持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腰椎、股骨颈、全髋的骨密度,改善交感/副交感神经平衡,但对于骨转换标志物的改善不显著。

    2025年15期 v.66 1566-1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事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多中心横断面临床研究

    张富渊;姜泉;李军;杨煜辰;马协丽;常甜;夏聪敏;王建;巩勋;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事件(RA-CEs)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自全国122家中心共671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通过填写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信息;根据患者四诊信息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瘀血阻络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气阴两虚证8种证型;根据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记录病情评估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组间差异性检验分析RA-CEs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型与RA-CEs的相关性。结果 6713例RA患者中发生组256例,未发生组6457例。两组患者在身高、性别、失眠、食欲、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尿素(UREA)、肌酐(CREA)和空腹血糖(GLU)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的病程更长、体重及年龄更大,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疼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健康问卷评分(HA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烦不安、疲乏症状更严重,红细胞沉降率(ES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D-二聚体(D-Dimer)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更低(P<0.05)。证型分布显示,湿热痹阻证在两组患者中均占比最高,且在发生组中占比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CEs发生与湿热痹阻证密切相关[OR=5.937,95%CI(4.434,7.949),P<0.001]。结论 RA-CEs的发生与中医证型相关,湿热痹阻证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是非湿热痹阻证的5.937倍。

    2025年15期 v.66 1572-1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补肾调经方对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模型小鼠囊胚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熊文艳;史蓓蓓;申路路;杜惠兰;

    目的 探讨补肾调经方对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早期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5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和补肾调经方低、高剂量组,每组30只。正常组、抑制剂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以蒸馏水0.25 ml灌胃,补肾调经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补肾调经方25.6、51.2 g/(kg·d)灌胃,均每日灌胃1次,持续13天为1个周期。正常组小鼠于灌胃第11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其余4组小鼠建立COS模型,抑制剂组在造模前1 h注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0.2 ml。各组灌胃及腹腔注射连续3个周期,每个周期间隔4天。各组小鼠均于第3次腹腔注射后立即与同品系雄鼠以2∶1的比例合笼,次日8:00检查阴栓,见栓或阴道涂片见精子者记为妊娠。于妊娠第4天下午处死小鼠,倒置显微镜下获取囊胚,观察囊胚形态并记录总囊胚数、优质囊胚数,计算优质囊胚率;Tunel法检测囊胚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及RT-qPCR法分别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蛋白荧光信号强度及其mRNA表达。结果 正常组囊胚形态规整,形态发育好,碎片率少;模型组囊胚发育较差,细胞形态不规则,碎片率高,有部分停滞;抑制剂组及补肾调经方高、低剂量组可见细胞形态发育较好,形态较规则,碎片率较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优质囊胚率降低,囊胚细胞凋亡率升高,囊胚中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Bax蛋白荧光信号强度及其mRNA表达升高,Bcl-2蛋白荧光信号强度及其mRNA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及补肾调经方高、低剂量组优质囊胚率升高,囊胚细胞凋亡率降低,囊胚中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Bax蛋白荧光信号强度及其mRNA表达降低,Bcl-2蛋白荧光信号强度及其mRNA表达升高(P<0.01)。与抑制剂组比较,补肾调经方高剂量组GRP78、CHOP、Caspase-12、Bax蛋白荧光信号强度及其mRNA表达升高,补肾调经方低剂量组Caspase-12、Caspase-3、Bax蛋白荧光信号强度及其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补肾调经方可能通过改善内质网应激,抑制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导致的囊胚细胞凋亡,以发挥提高早期胚胎质量的作用。

    2025年15期 v.66 1579-1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定喘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模型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及Nrf2/Keap1/HO-1/NQO1信号通路的影响

    张来;张秀英;魏晨浩;张诗瑶;李兆洋;王蕊;赵航宇;

    目的 探讨定喘颗粒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和定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建立RSV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定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定喘颗粒3.47、6.93、13.86 g/(kg·d)灌胃,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15.75 mg/(kg·d)灌胃,各组均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仅做抓取给药动作。于末次给药24 h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比色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脱氢酶1(NQO1)蛋白水平,qRT-PCR法检测肺组织RSV载量、Nrf2、Keap1、HO-1、NQO1基因表达水平,化学荧光法检测大鼠肺组织活性氧(ROS)水平,微量法检测大鼠肺组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RSV载量、ROS、MDA水平及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升高,GSH水平降低,肺组织Keap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升高,Nrf2、HO-1、NQO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定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利巴韦林组上述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定喘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以定喘颗粒高剂量效果最佳(P<0.05)。定喘颗粒高剂量组在降低肺组织ROS、MDA水平和升高GSH水平方面优于定喘颗粒低、中剂量组(P<0.05)。定喘颗粒高剂量组和利巴韦林组在降低RSV载量方面优于定喘颗粒中剂量组(P<0.05)。定喘颗粒高剂量组在改善Nrf2、Keap1、HO-1、NQO1蛋白水平方面优于利巴韦林组(P<0.05)。结论 定喘颗粒可能通过调控Nrf2/Keap1/HO-1/NQ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达到改善肺部炎症、治疗RSV肺炎的作用,且以高剂量效果最好。

    2025年15期 v.66 1588-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献研究

  • 智慧化中医药循证医学证据获取模式探索——以冠心病证候研究的系统综述为范例

    车前子;曾庆阳;宋填;陈琳;万静;史楠楠;

    目的 以冠心病证候研究的系统综述为范例,探索智慧化文献筛选、获取和信息提取模式,以提高中医循证医学研究效率。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冠心病证候研究相关文献,采用自动化工具批量获取文献元数据。通过分析标题和摘要,利用文本相似度算法对文献进行合并、去重和初步筛选。进一步采用目标检测和图像处理技术,根据全文和统计表格进行复筛。最后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预训练模型进行文献信息提取。结果 初步检索冠心病证候研究相关文献56 255篇,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的自动化初筛和复筛将人工核查范围缩小至1075篇,经人工全文筛选最终纳入冠心病证候研究文献646篇。经核查,证候与证素的语义识别与拆分过程的准确性均在90%以上,实现了文献基本信息及38种证素统计结果的自动化提取和标准化处理。结论 通过引入自然语言处理、预训练模型、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了对中医研究文献的高效检索、筛选和标准化数据提取。

    2025年15期 v.66 1597-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证心得

  • 从邪伏阴分论治成人斯蒂尔病经验

    欧阳贵淑;李光宇;唐先平;刘燊仡;刘莲莲;胡荫奇;

    以伏邪理论为指导,认为成人斯蒂尔病的基本病机是邪气深伏阴分,发病以气阴两虚为本,湿热痰瘀为标,由客邪引动阴分伏邪而发。治疗以养阴透热为关键治法,提出清化湿热、逐邪外泄,清透伏邪、透邪达表,扶正固本、益气养阴的治疗思路。临证以青蒿鳖甲汤为基础方以养阴透热,在此基础上常灵活配伍特色药对,青蒿-地骨皮滋阴清热以加强清虚热之力,鳖甲-徐长卿滋阴活血、通络散结,独活-牡丹皮祛风活血、化湿通络,清温并举、气血同调,穿山龙-地肤子化瘀祛痰、搜剔伏邪。

    2025年15期 v.66 1604-1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脾为之卫”辨治儿童变应性鼻炎

    杜昊雨;闫永彬;丁樱;刘文博;李宇迪;

    基于“脾为之卫”,认为儿童变应性鼻炎以脾失之卫导致鼻窍不利为核心病机,脾失健运、输布失司为发病之源头,邪气侵袭、卫表不固为发病之诱因,正虚邪恋、邪气内伏为病复之关键。治疗应以助脾复卫为原则,发作期治应祛风固卫通窍,方用祛风通窍汤加减;缓解期治应健脾升清和卫,方用御寒汤加减;稳定期治应扶正固本实卫,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2025年15期 v.66 1610-1613+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宗卫气虚”论治病毒感染后慢性疲劳综合征

    黄圣;杜宏波;

    病毒感染后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疫病恢复期以持续性疲劳为核心表现的综合征,具有持久化、不具睡眠恢复性、脑雾现象明显、加重反应等特性。认为本病病机属“宗卫气虚”,即宗气生化乏源、卫气循行失序,从而呈现出形气俱损的“疫后虚劳”状态。宗气、卫气贵在“动而不耗”,故内治强调益元助运以复宗气,自拟平补疫后虚劳方;外治强调疏调气络以利卫行,通过八段锦导引、规律作息及呼吸吐纳促进卫气周流。

    2025年15期 v.66 1614-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标准与规范

  •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医诊疗指南(2025版)

    王彬;

    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备优势,但中医辨证分型不统一、诊疗方案尚未得到行业公认。在参考国际指南制订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整合现有证据并结合专家经验,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辨证、治疗和调护等方面给出了以中医药为主的建议,对于部分治疗内容,按照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E)予以评估和推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参考与指导。

    2025年15期 v.66 1619-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