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敏;杨明会;刘毅;
帕金森病(PD)临床治疗主要以多巴胺(DA)替代疗法为主,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血管单元包括脑血管内皮转运机制异常所导致的神经毒性物质清除障碍以及与DA能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功能异常可能是PD发病的重要原因。重视神经血管单元中各成分的相互作用,将其作为一个功能性整体来研究,并运用中药多组分、多层次、多靶点和多机制的优势,在诸多靶点中选择有效的干预,是中医药治疗PD的新思路。
2014年01期 v.55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维娜;李炳茂;
《伤寒杂病论》按照患者患病时间、症状、体征、脉象、体质、既往疾病、饮食嗜好以及疾病变化、传经、变异等情况制订疾病治疗的标准流程,对医生规范治疗方法、详细护理方法、患者饮食起居等注意事项都详尽列出。其条文中体现出注重个体差异,遵从整体规律的思想,使单次、零乱的处方变为可重复的具有循证医学特征的临床路径雏形,具备了临床路径思想的典型要素,对当代临床路径的实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2014年01期 v.55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7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魏红;徐刚;
脉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传统脉诊受医师临床经验、主观感悟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临床应用与继承发扬受到限制。近几十年来脉诊客观化研究受到关注并取得一些成绩,但存在偏离中医理论、反映信息不全面、检测分析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在系统分析脉诊客观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中医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及现代脉诊技术,将新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与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采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新思路,搭建中医脉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使脉诊客观化研究能真正有效地服务于中医临床。
2014年01期 v.5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374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梁莹;杜惠兰;赵胜男;常秀峰;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分别联合补肾调经方、逍遥散方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40例不孕症患者辨证分为补肾组、疏肝组各20例,另设单纯控制性超排卵2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接受IVF-ET治疗,补肾组同时服用补肾调经方,疏肝组同时服用逍遥散方。治疗后检测各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活化素受体样激酶5(ALK5)mRNA的表达,观察患者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对照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9.3%、45.0%,补肾组分别为50.3%、65.0%,疏肝组分别为50.6%、60.0%,补肾组、疏肝组优质胚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临床妊娠率以及获卵数、受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组、疏肝组ALK5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经方、逍遥散方均可以上调不孕症患者颗粒细胞膜受体ALK5 mRNA的表达,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从而调节卵巢功能而治疗不孕症。
2014年01期 v.5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98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华;张哲;肖蕾;田苗;王夏云;于开锋;刘光颖;杨关林;
目的探讨心脑合病(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11家三级医院(辽宁地区为主)的心脑合病患者982例,对其性别、年龄、民族、工作性质、教育程度、发病节气、发病部位顺序、既往史、常见证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2例患者中男性525例,女性457例;平均年龄(67.92±9.86)岁,其中60~75岁患者比例最高,共481例占48.98%;汉族964例占98.17%,少数民族17例占1.73%;工作性质以离退休人员最多,共407例占41.45%;教育程度以初中程度最多,共328例占33.40%;发病节气排在前10位的为小雪、小寒、霜降、寒露、春分、立冬、惊蛰、大寒、白露、立春,共598例占60.92%;心脑合病多由心病发展而来;既往史以高血压病史为多,共724例占73.73%;常见证型为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气阴两虚证、风痰阻络兼气阴两虚证,共441例占44.91%。结论心脑合病患者发病年龄大、合并症多、证候复杂,且多在冬季和冬春交替、秋冬交替时节发病。
2014年01期 v.5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熊航;郭蓉娟;王玉来;王革生;
目的观察泻肝安神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GAD患者按照3∶1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泻肝安神方颗粒,每日1次,每次12 g;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片,每日1次,每次10或20mg,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6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治疗后第2、4、6周进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HAMA评分治疗第2、4、6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2、4、6周后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泻肝安神方治疗GAD与帕罗西汀片疗效相当,但泻肝安神方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2014年01期 v.55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6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丹;冯晓东;刘承梅;宋晓磊;郝权;王莉娜;刘雁;牛瑛琳;
目的观察脐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脊髓损伤护理,治疗组加用脐灸治疗,将茯苓、苍术、炮附片、干姜、炒白芍等中药制成脐灸粉施灸于神阙穴,2或3天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各1周B超监测两组患者平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日均单次排尿量,并进行生存质量评分和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日均单次排尿量及生存质量评分和LUT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目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灸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4年01期 v.5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808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王筝;梁丽娟;王聪慧;王蕊;许庆友;
目的探讨肾络通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普利酮组和肾络通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结扎左侧输尿管造成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依普利酮组每天灌胃依普利酮100mg/kg,肾络通组每天灌胃肾络通26g/kg,治疗10天,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醛固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β(IL-1β)、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显著增加,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醛固酮、TNF-α、iNOS、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SGK-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络通组、依普利酮组胶原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均减轻,血清TNF-α、iNOS、IL-1β含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SGK-1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1);肾络通组血清醛固酮含量亦减少(P<0.01)。结论肾络通能减缓梗阻性肾病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其可能机制为通过阻断SGK-1信号通路抑制醛固酮活性,从而减轻炎症损伤及炎性介质的表达。
2014年01期 v.55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1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徐瑞荣;焦宁;陈冲;王琰;罗雅琴;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NOD-SCID小鼠经60Co照射后,尾静脉注射KG1a细胞1×106个,建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扶正组予扶正方浓缩药液(1.08g/ml)灌胃;祛邪组予祛邪方浓缩药液(0.92g/ml)灌胃;全方组予益气养阴方浓缩药液(2g/ml)灌胃。各组均0.2ml/次,每日2次,共28天。采用PCR-ELISA法检测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表达。结果扶正组、祛邪组和全方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hTERT-mRNA和hTERT启动子甲基化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全方组端粒酶活性、hTERT-mRNA和hTERT启动子甲基化的表达低于扶正组与祛邪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养阴方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机制可能与降低端粒酶活性、hTERT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表达水平有关。
2014年01期 v.5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泰;周军;段志刚;胡玉英;曹斌;高微;吴玉强;王丽;刘瑛;张青萍;何乾超;
目的探讨疏血通脉胶囊对颈总动脉血栓大鼠动脉血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曲克芦丁组(0.1 mg/g)、疏血通脉胶囊低(2.5 mg/g)、中(5 mg/g)、高(10mg/g)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20天后,制作左侧颈总动脉血栓模型,2h后从各组大鼠右侧颈总动脉抽血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含量,同时取左侧颈总动脉血栓称血栓湿重、干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栓湿重、干重均明显减轻(P<0.01),血浆FDP、D-D含量明显下降(P<0.01),其中疏血通脉胶囊高剂量组改善程度较疏血通脉胶囊低、中剂量组及曲克芦丁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疏血通脉胶囊能防治大鼠动脉血栓的形成及发展,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FDP、D-D的含量有关。
2014年01期 v.55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伯礼;
<正>时光荏苒,迢迢不停。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向一直关心和支持《中医杂志》发展的各位编委、作者和读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作为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过去的一年,本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发稿近
2014年01期 v.55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李时珍医学全书》包括《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脉诀考证》4种。现集成一册点校,用简体字横排方式出版。每册192.00元。●《证治准绳》为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所撰。全书包括《杂病》八卷、《类方》八卷、《伤寒》八卷、《疡医》六卷、《幼科》九卷、《妇科》五卷。其中《杂病》与《类方》两种内
2014年01期 v.55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四大经典VCD《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全套2500元,其中《金匮要略》单套800元,其余每套600元。四大基础VCD《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全套2 700元,单套700元。"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自1999年以来举办多期,得到了60多位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授课内容为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个人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宝贵结晶。现已制作成光盘,可作为中医
2014年01期 v.55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科技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是反映科研工作成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继第一期、二期"中医药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提高班"2013年5月、10月在北京成功举办后,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将于2014年5月于北京举办第三期"中医药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提高班",根据学员的反应和建议,将邀请有丰富审稿经验的SCI期刊编委主编、具有高水平SCI论文投稿经验的专家、以及在国
2014年01期 v.55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在浩瀚的中医典籍中,有方名的古方数以十万计。为了汰芜存菁,借鉴古今医家的经验,为现代临床服务,作者在长期从事中医方药文献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上,在完成"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发掘,编纂完成《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下册)。本书以有验案资证作为筛选古方的重要条件,结合古方其他价值特征,从近10万首方剂中,筛选出583首古方及其相关验案5500余则。这些优选出的古方,既不乏传世
2014年01期 v.55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医药期刊之一,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获国家新闻
2014年01期 v.55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00年2-12期,每册5.80元,合订本85元;2001年2-12期,每册6.50元,合订本95元;2002年1-12期,每册6.80元;2003年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05元;2004年1、2期、4-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15元;2005年1-7、9、1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25元;2006年1-12期,每册7.30元,合订本135元;2007年2-12期,每册8.80元;2008年2-12期,每
2014年01期 v.5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世界中医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第八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将于2014年5月24至27日在杭州召开。1.会议征文与研讨内容(1)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2)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新疗法、新进展;(3)
2014年01期 v.55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