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 对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清肺排毒汤制方及运用的思考

    谢鸣;

    基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清肺排毒汤制方理论,提出了如何评价临床有效方剂的组方合理性、中医验方制方原理的阐述规则、古方合方运用中蕴含的理论或技术等问题,同时从方剂学专业角度就清肺排毒汤的制方思路、配伍原理、临床运用及方剂命名等方面进行思考,希望能促进该专题的学术研讨。

    2020年13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71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9 ]
  • 基于文献探讨中药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张岩;唐德志;舒冰;李文雄;张佳莉;李钺;丁凡;冯睿;赫明超;陈楠;施杞;王拥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临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及复方复杂多样,且对中药干预的疗效机制不甚清楚。通过分析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期治疗的方药的文献,发现其可能机制是通过降低机体炎症因子表达、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减少氧化应激-自由基堆积和细胞凋亡、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发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通过阐述中药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在机制,以期为后续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2020年13期 v.61 1110-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下载次数:4619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62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探讨

    过建春;万海同;

    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名为"肺疫",病因为寒、湿、热、毒等不同属性病邪侵袭,初起核心病机是外邪郁肺困脾,病变过程存在热(火)、寒、湿、毒、痰、滞、结、瘀、燥、虚等病机变化,应给予清热、散寒、化湿、解毒、祛痰、导滞、攻结、化瘀、润燥、补虚等法治疗;初中期邪在卫气分,总以清解宣透卫气分邪毒为基本治则,慎用苦寒、补益之品,邪损肺络的重型、危重型应注重凉血散血方药的应用,而中医药及早介入治疗可有效防治该病。

    2020年13期 v.61 1118-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766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165 ]

当代名医

  • 罗颂平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经验

    吕孝丽;郜洁;周月希;田禾;罗颂平;

    总结罗颂平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经验。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的主要病机为脾肾虚弱、冲任不盛,治疗以寿胎丸合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以补肾健脾为主线,注重动态观察,配合滋阴养血膏方进行整体调治,使先后天相互滋生,调养气血,充盈冲任,顺应四时,综合治疗以提高受孕率。

    2020年13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66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39 ]
  • 王烈分期治疗儿童哮喘经验

    杨福双;孙丽平;王烈;

    总结王烈治疗儿童哮喘的临证经验。根据病机特点,将儿童哮喘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及稳定期进行辨治。认为发作期以风、瘀实邪为主,治当祛风活血以止哮,予平哮汤加减,佐以止哮平喘之品;缓解期以正虚邪恋为主,予泻肺降气以定喘、补脾强肾以化痰,常用泻肺方、化痰方加减;稳定期则以肾元不足、痰气内伏为主,予益气除痰以固本,选固防汤加减。

    2020年13期 v.61 1135-1138+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36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96 ]

思路与方法

  • 中医诊疗中患者知情同意权相关问题探讨

    刘大华;曹书华;

    《侵权责任法》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进行了扩展和强化,要求医师在风险告知之外,还应当告知替代治疗方案。尽管中医诊疗技术相对安全,引发的医患纠纷相对较少,但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意识却是不可或缺的。基于中医诊疗的特色,从常规治疗、超常规治疗、中医手法治疗以及中医秘方治疗四方面论证中医诊疗中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问题,进而提出制定《中医师知情同意权保护指引》或《中医师风险告知规范》的设想和倡议,先从原则性问题着手,待相关规范和准则细化后,可实现中医领域对患者知情同意权保护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020年13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9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 ]
  • 针刺治疗肥胖症之“调气通浊,畅达阳明”理论探讨

    喻珮;刘璐;张帆;侯学思;翟描忻;邢恒之;李彬;

    针对肥胖症患者少气、气涩及多浊等病理特点,提出"调气通浊,畅达阳明"的针刺治疗原则。"调气通浊"是对机体整体的调节,通过针刺调节人体气的虚实与气道通利,通无形郁热与有形痰浊以补虚泻实;"畅达阳明"是"调气通浊"的重要实施途径,通过对阳明经行通降之法,调节机体纳、泄平衡,强化整体气血的运行,可进一步加强全身"调气通浊"效应,起到减肥的最佳效果。

    2020年13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80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6 ]

方法学与临床评价

  • 基于CONSORT拓展声明和STRICTA清单的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王晓;司江涛;孙屿昕;侯文斌;刘兆兰;刘建平;王凤兰;李军祥;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及干预措施报告质量。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图书馆从建库至2019年4月1日收录的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参照CONSORT拓展声明和STRICTA清单进行资料提取。基于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CONSORT拓展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基于STRICTA清单评价干预措施报告质量。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7篇为针刺对照西药治疗,5篇为针刺联合西药对照西药治疗。其中有2项研究(16.67%)报告了随机序列生成方法,1项研究(8.33%)报告了分配隐藏,8项研究(66.67%)其他偏倚风险为高风险。1项研究(8.33%)对试验设计进行了详尽描述,1项研究(8.33%)按照CONSORT中要求报告了基线资料。对干预措施的描述中,所有纳入研究均没有对针刺方法选择的原因和治疗师的背景进行描述。结论纳入的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报告及干预措施报告质量均较低。建议今后的研究应提高研究设计水平,遵循CONSORT声明和STRICTA清单中条目进行方案设计和研究结果的报告。

    2020年13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7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 ]

实验研究

  • 狼疮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肝肾阴虚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C含量及TLR7/TLR9/MyD88通路的影响

    汪梅姣;谢志军;王大维;李海昌;

    目的探讨狼疮定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肝肾阴虚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取SLE活动期肝肾阴虚证患者及正常人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将SLE活动期肝肾阴虚证患者PBMC分为模型组、狼疮定组(狼疮定冻干粉2μg/μl)、狼疮定+地塞米松组(狼疮定冻干粉2μg/μl+地塞米松注射液10μg/ml)、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注射液10μg/ml)。用药24h后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与活动期SLE患者及各组PBMC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含量。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各组PBMC细胞Toll样受体7(TLR7)、Toll样受体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7、TLR9、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其上清中干扰素α(IFN-α)含量。结果与正常人比较,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PBMC中pDC含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狼疮定组pDC含量、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MyD88 mRNA及TLR7、TLR9蛋白表达、培养上清中IFN-α含量减少(P<0.05或P<0.01);狼疮定+地塞米松组TLR9、MyD88 mRNA及TLR9、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培养上清中IFN-α含量减少(P<0.05或P<0.01)。与地塞米松组比较,狼疮定组pDC含量增多,TLR7、MyD88 mRNA表达降低,培养上清中IFN-α含量降低;狼疮定+地塞米松组TLR7、TLR9、MyD88 mRNA表达及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培养上清中IFN-α含量均降低(P<0.01)。与狼疮定组比较,狼疮定+地塞米松组NF-κB p65蛋白表达减少(P<0.01)。结论狼疮定及狼疮定联合地塞米松可能通过增多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pDC含量,抑制其PBMC的TLR7/TLR9/MyD88信号通路,进而抑制SLE病情进展,且狼疮定联合地塞米松效果更好。

    2020年13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53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0 ]
  • 黄芪配伍莪术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吴幸冬;唐德才;

    目的探讨黄芪配伍莪术在体外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T26细胞,设对照组,分别以0.00625、0.0125、0.025、0.05、0.1、0.2g/ml的黄芪、莪术药物浓度处理24h和48h后,采用CCK-8法检测黄芪配伍莪术对CT2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选择合适的给药浓度。采用划痕实验检测黄芪配伍莪术对CT2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黄芪配伍莪术对CT26细胞与细胞及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能力的影响。药物处理24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CT26细胞中黏附相关因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抗癌1号蛋白(KAI1)、抑癌基因张力蛋白同源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基质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选择0.0125、0.025、0.05g/ml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24h时黄芪配伍莪术组0.025、0.05g/ml浓度及48h时0.0125、0.025、0.05g/ml浓度CT26细胞的迁移率均明显降低;与黄芪配伍莪术组0.0125g/ml浓度比较,24、48h 0.025、0.05g/ml浓度CT26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降低;与黄芪配伍莪术组0.025g/ml浓度比较,24、48h 0.05g/ml浓度CT26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降低;除黄芪配伍莪术组0.05g/ml浓度外,各组48h CT26细胞迁移率较本组24h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黄芪配伍莪术组0.0125、0.025、0.05g/ml浓度与细胞外基质黏附率均明显下降;与黄芪配伍莪术组0.0125g/ml浓度比较,0.025、0.05g/ml浓度与细胞黏附率明显升高,0.05g/ml浓度与细胞外基质黏附率明显下降;与黄芪配伍莪术组0.025g/ml浓度比较,0.05g/ml浓度与细胞黏附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黄芪配伍莪术组0.025、0.05g/ml浓度CT26细胞的E-cadherin、KAI1、PTE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D14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黄芪配伍莪术组0.0125g/ml浓度比较,0.025g/ml浓度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0.05g/ml浓度E-cadherin、KAI1、PTEN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CD147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与黄芪配伍莪术组0.025g/ml浓度比较,0.05g/ml浓度的KAI1、PTEN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CD147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0.05或P<0.01)。结论黄芪配伍莪术可以增强CT26细胞间黏附,减弱与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并抑制其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同源性黏附相关因子E-cadherin、PTEN、KAI1表达,抑制异源性黏附相关因子CD147、MMP-9、HIF-1α表达有关。

    2020年13期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77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9 ]

文献研究

  • 基于文献的萧龙友治疗月经不调用药特色研究

    宋佳;赵艳;

    通过整理分析《萧龙友医集·妇科病案·月经不调》中相关医案处方信息,总结萧龙友治疗月经不调的用药特色。共纳入萧龙友先生治疗月经不调的汤剂处方172首,统计其治疗月经不调出现频次>19.5次的药物共计32味,其中以补益气血药为最多(包括甘草、当归、党参、白芍、白术、沙参、杜仲、阿胶珠),其次为清热之品(包括生地黄、栀子、牡丹皮、赤芍、黄芩、黄柏、知母)与活血化瘀之品(包括川芎、郁金、牛膝、乳香、没药、延胡索、苏木),体现了萧龙友先生治疗月经不调重视气血不足、内热扰动以及瘀血内阻的病机。此外,萧龙友先生临床重视药物炮制、擅用鲜品亦为其治疗月经不调临证特色之一。

    2020年1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1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3 ]

读者·作者·编者

  • 如何正确引用网络文献

    本刊编辑部;

    <正>正确引用的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传统的印刷版文献外,参考文献还包括了大量的网络文献。常见的网络文献资源包括电子公告(EB/OL)、电子图书(M/OL)、电子期刊(J/OL)、数据库(DB/OL)、专利文献(P/OL)等。根据《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不同文献类型有相应的著录格式。以下为电子资源著录格式。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

    2020年13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学术探讨

  • 基于中医证据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探讨

    符宇;邵明义;赵瑞霞;吴明慧;远佳瑶;余海滨;崔伟峰;

    疗效是中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而中医药以个案、经验为证据的主要体现形式制约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如何融合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构建适合中医特点、符合国际规范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此问题,通过梳理古代中医证据特征与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现代科研方法对产生高质量中医证据的促进与困境,明确建立真正符合中医本体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是关键难点,提出在数据驱动的背景下,以真实世界研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有望为创新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新思路。

    2020年13期 v.61 1124-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161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32 ]
  • 《伤寒论》中的方证辨证体系

    白长川;郜贺;李翌萌;王宝成;阎超;

    张仲景传承发展《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医经七家和经方十一家,并论广汤液,合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认为《伤寒论》中的方证辨证体系包括主方辨证、类方辨证、合方辨证、药证辨证、类证辨证和随证辨证(坏病、或然证、若然证)六类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从系统思维出发以促进对张仲景思维模式的认识与理解。

    2020年13期 v.61 1130-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926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02 ]

临床研究

  •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成人感冒适宜人群与剂量研究

    何丽云;李凌香;艾艳珂;温泽淮;李国信;王红玉;贾绍燕;高峰;姜岳;刘保延;

    目的探索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成人感冒的适宜人群特征、最佳剂量及疗程。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先随机分为试验组1986例和对照组661例,再以10ml、20ml、30ml 3种剂量作为分层因素,将试验组分为试验10ml组671例、试验20ml组667例、试验30ml组648例,将对照组分为对照10ml组220例、对照20ml组222例、对照30ml组219例;试验组各剂量组分别服用相应剂量抗病毒口服液,对照组各剂量组分别服用相应剂量的抗病毒口服液模拟剂,每日3次,疗程均为5天。观察单项症状消失率及消失时间、临床症状消失率、痊愈时间,选取治疗有效的试验组病例进行症状聚类,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单项症状消失率:试验10ml、20ml组的恶寒、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肢体酸痛、身倦乏力症状消失率均高于同剂量对照组(P<0.05);试验30ml组除汗出症状外,其他所有单项症状消失率均高于对照30ml组(P<0.05)。临床症状消失率:试验10ml组与对照10ml组分别为62.0%、44.5%,试验20ml组与对照20ml组分别为63.0%、42.3%,试验30ml组与对照30ml组分别为64.8%、39.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10ml、20ml、30ml组组间比较,单项症状消失率和临床症状消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中位消失时间:试验10ml、20ml、30ml组均为3或4天。聚类分析显示,感冒症状群中最适宜的症状为流涕、咽喉痛、咳嗽。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46%和0.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口服液10ml、20ml、30ml剂量均可改善感冒临床症状、缩短感冒痊愈时间,最佳剂量推荐10ml,症状较重时推荐30ml,服用方法为每日3次,疗程为4天,适宜具有流涕、咽喉痛、咳嗽症状特征人群。

    2020年13期 v.61 115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0 ]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两联序贯性外治方案随机对照试验

    徐燕玲;霍莉莉;武艺林;刘辉;

    目的观察外治疗法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96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伏九穴位敷贴组(分别于冬季三九、夏季三伏各选3周给予伏九穴位敷贴治疗)、四时辨体捏脊组(分别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连续10天给予四时辨体捏脊治疗)、伏九穴位敷贴合四时辨体捏脊组(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每组32例。连续治疗2年,统计各组患儿病情、病程、病种级别分布情况,比较各组患儿治疗1年、2年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共脱落7例,最终纳入89例进行统计分析。治疗1年、2年,伏九穴位敷贴合四时辨体捏脊组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情、病种、病程级别分布与伏九穴位敷贴组及四时辨体捏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伏九穴位敷贴组、四时辨体捏脊组、伏九穴位敷贴组合四时辨体捏脊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75.0%、87.1%;治疗2年,各组均为100%。治疗1年,伏九穴位敷贴组、四时辨体捏脊组、伏九穴位敷贴合四时辨体捏脊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痊愈"率分别为60.0%、71.5%、87.0%;治疗2年,各组分别为80.0%、75.0%、87.1%;治疗1年、2年总有效率各组均为100%。各组治疗2年疗效均优于本组治疗1年(P<0.05);治疗1年、2年组间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伏九穴位敷贴合四时辨体捏脊组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伏九穴位敷贴组与四时辨体捏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伏九穴位敷贴及四时辨体捏脊疗法单独使用比较,伏九穴位敷贴联合四时辨体捏脊疗法疗效更佳,两法联合序贯治疗可成为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优选外治方案。

    2020年13期 v.61 1163-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7 ]

综述

  • 槲皮素在治疗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概况

    周璟;李丽莎;周琦;王凌;

    中医药保胎治疗多以补肾药物为主,如菟丝子、桑寄生等,而檞皮素被证实存在于菟丝子、桑寄生等补肾中药中,是保胎中药中常见的有效活性成分。综合分析相关研究表明,槲皮素可改善母胎界面的免疫平衡、改善妊娠中的氧化应激状态以及调控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从而有治疗自然流产的潜在药物价值。母胎界面是妊娠过程中重要且复杂的环境,母胎界面中各细胞交互"对话"并发挥功能是维持妊娠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母胎界面整体网络研究槲皮素的作用机制,探究槲皮素是否可通过调控母胎界面各细胞的"对话"以维持母胎界面稳态,将有助于更深入阐明槲皮素的医药价值,并为自然流产的治疗提供思路。

    2020年13期 v.61 1188-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3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4 ]

百家园

  • 消渴病火热病机新论

    黄为钧;赵进喜;王世东;肖永华;傅强;宫晴;张华;李哲;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从《黄帝内经》时期至今,古今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其病机的论述虽是百家争鸣,但"火热"病机一直是主流观点。在参考古今医家的学术观点、结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热伤气阴,内热为病机之要,而气阴耗伤为内热之果,且消渴病之"热"与一般热邪不同,具有波及五脏六腑、常与有形之邪胶结、易成毒邪三个特点。治疗方面,在重视清热法应用的同时,还应注意祛除痰、湿、积滞、瘀血等有形邪气。

    2020年13期 v.61 1194-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49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164 ]

  • 欢迎关注《中医杂志》微信公众号

    <正>欢迎关注《中医杂志》微信公众号。我们会根据每期杂志中报道的内容,结合中医药领域的热点问题与人物,针对大家感兴趣的研究动态、医药资讯、专家团队、名医经验、临床心得、学术活动等进行推送。大家可以在文后留言,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编辑部会将优秀回复随推送进行展示,方便各位读者以公众号为桥梁,进行深入地学术交流与讨论。公众号中会提前发布每期杂志的目录,欢迎大家回复把您感兴趣的内容告诉我们。我们会

    2020年1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欢迎订阅2020年《中医杂志》

    <正>《中医杂志》(ISSN 1001-1668,CN 11-2166/R)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医药期刊之一,是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中国百强科技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荣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中

    2020年13期 v.61 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过刊

    <正>2000、2001年合订本,每本100元,2002、2003年合订本每本105元,2004年合订本115元,2005年合订本125元,2007—2010年合订本每年140元。2011 (缺5、6期)—2013年每册9. 80元,2014 (缺21期)—2017年(缺3、5、15、18期)每册15元,2018年每册20元(缺5、7、9期),2020年每册20元(缺7、8期)。

    2020年13期 v.61 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光盘合订本

    <正>1951—1986年(4张光盘) 480元; 1987—1994年(1张光盘) 260元; 1995—2004年(1张光盘) 280元; 2005—2013年(1张光盘) 300元。光盘合订本为计算机用数据光盘,收入了同期出版的全部《中医杂志》内容,可对所有文章进行任意字检索,方便实用。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医杂志社,邮政编码:100700,收款人:杨秋雷

    2020年13期 v.61 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