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医

  • 贾英杰调气运中法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陈倩倩;李小江;孔凡铭;王晓群;孙彬栩;贾英杰;

    贾英杰善用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认为中焦为枢,中焦失运、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为恶性肿瘤重要病因病机。中焦不运则五脏失于濡养,气机失调则出纳失衡,毒邪累积,日久结为癥瘕积聚。临证尤重治取中焦,调理脾胃,畅达气机,拟"调气运中法"治疗恶性肿瘤,此法既可健运中土以扶正补虚,又助升降有序以通行祛邪,促进机体恢复阴平阳秘之机。

    2019年05期 18-2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9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9 ]
  • 翁维良基于“解郁”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姜楠;宁美;常诚;翁维良;

    总结翁维良基于"解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心主血脉,通过其行血的功能,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濡养全身,当心行血功能失常,血液无力推动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心系疾病血瘀的产生与气郁、痰郁、火郁、食郁皆相关,亦是导致疾病加重的病理因素。本虚多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标实则多为气、血、痰、火等郁结,使得气血运行不畅,治疗应当在活血化瘀治法的基础上注重解郁。

    2019年05期 v.60 370-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7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9 ]

思路与方法

  • 曲池臂臑透刺法治疗头颈部腺体疾病的临床应用

    赵洛鹏;刘璐;王麟鹏;李彬;

    透刺法为针刺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取穴少、疗效好的特点。王乐亭应用金针透刺曲池臂臑穴治疗瘰疬病,是曲池臂臑透刺法的应用先例。基于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特点,总结目前曲池臂臑透刺法应用于头颈部腺体疾病包括颈部淋巴结结核、甲状腺结节、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的治疗。通过分析曲池臂臑透刺法对以上疾病应用的相关临床报道,对曲池臂臑透刺法的具体使用进行归纳,以期深入对曲池臂臑透刺法的认识并为临床提供借鉴。

    2019年05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59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2 ]
  • 中医五行思维模式的临床运用

    王小强;白雪;唐红梅;蒲玉婷;

    五行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其借由木、火、土、金、水之象,演绎中医五脏、六腑、五体、五味等藏象的属性及其生克承制关系,形成了中医独特的五行思维模式。整理五行思维模式在临床上的运用现状,包括中医五行相生思维、中医五行相乘思维、中医五行相侮思维3个方面,以期系统地介绍、传承与发展五行相关学术思想。

    2019年05期 v.60 376-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15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14 ]

方法学与临床评价

  • 统计分析计划(SAP)报告指南的解读及其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启示

    张颖;王丽琼;费宇彤;李迅;韩梅;张夏天;胡烨胤;刘建平;

    统计分析计划(SAP)是增加临床研究流程透明度、数据可信度、操作规范性、结果有效性和结论可接受度的途径之一,用于全面和翔实地记录临床研究方案中所描述的分析方法的原则,包括对主要变量、次要变量和其他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SAP报告内容的指南共包括管理信息(11个条目/亚条目)、研究简介(2个条目)、研究方法 (9个条目/亚条目)、统计学原则(8个条目/亚条目)、试验人群(8个条目/亚条目)和分析(17个条目/亚条目) 6部分内容。SAP的发表可提升临床研究的效率,减少科研基金不必要的浪费;为临床试验阶段性成果的交流提供平台;提升试验从设计到报告的透明性;提高临床试验的可重复性。

    2019年05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59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8 ]

临床研究

  • 回阳生肌膏对慢性皮肤溃疡脾肾阳虚证患者创面巨噬细胞的影响

    孟建霞;徐旭英;王广宇;周敏;谢书睿;

    目的探讨回阳生肌膏促进慢性皮肤溃疡脾肾阳虚证患者创面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慢性皮肤溃疡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回阳生肌膏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覆盖创面,疗程均为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14天切取创面中心肉芽及提取创面分泌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组织巨噬细胞数量(CD68阳性细胞)、M1型巨噬细胞[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阳性细胞]、M2型巨噬细胞[CD206、精氨酸(Argi)阳性细胞]。使用ELISA法测定创面巨噬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 (IL-10)相对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第7天M1型巨噬细胞(CD86、i NOS阳性细胞)数量和TNF-α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 05);治疗第14天M1型巨噬细胞数量和TNF-α相对含量较治疗第7天明显减少,M2型巨噬细胞(CD206、Argi阳性细胞)数量和IL-10相对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 05);对照组治疗第7天CD68、CD86、i NOS阳性细胞数量及TNF-α相对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5),治疗第14天IL-10相对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5);治疗组CD68阳性细胞数量、TNF-α相对含量治疗第3、7、14天,CD86、i NOS阳性细胞数量治疗第3、7天,CD206、Argi阳性细胞数量及IL-10相对含量治疗第14天均明显高于同时间对照组(P <0. 05)。结论回阳生肌膏促进慢性皮肤溃疡脾肾阳虚证患者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创面巨噬细胞的分泌及表型转化,并且其作用明显优于莫匹罗星软膏。

    2019年05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6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1 ]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风痰阻络证50例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

    陈小敏;明淑萍;张腾;丁砚兵;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间颈动脉粥样硬化风痰阻络型患者10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每次20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3、6个月后判定中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6个月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 0%、90. 0%,均高于对照组的64. 0%、76. 0%。两组治疗6个月IMT及Crouse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 05);治疗6个月治疗组IMT、Crouse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血清TC、TG、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 05)。两组治疗6个月较本组治疗3个月患者TC、TG、LDL-C均明显降低(P <0. 05)。治疗6个月治疗组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

    2019年05期 v.60 396-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92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163 ]
  • 礞石滚痰汤辅助治疗颅脑损伤后躁狂型精神障碍痰火扰神证19例临床观察

    张吉华;崔寒尽;王杨;唐涛;

    目的观察礞石滚痰汤辅助治疗颅脑损伤(TBI)后躁狂型精神障碍痰火扰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TBI后躁狂型精神障碍痰火扰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管理中心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礞石滚痰汤口服或鼻饲,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行为量表(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和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S-100B蛋白(S-100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浆S-100B、TNF-α、NSE水平均高于正常组,BDNF水平低于正常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S-100B、TNF-α、NSE水平明显降低,血浆BDNF水平显著升高(P <0. 05)。结论礞石滚痰汤辅助治疗TBI后躁狂型精神障碍痰火扰神证可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中S-100B、TNF-α、NSE水平,升高BDNF水平有关。

    2019年05期 v.60 400-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0 ]
  • 康复新液纱条联合挂线术对肛周脓肿切口愈合及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

    朱建富;刘荣;黄媛莉;

    目的比较引流术、挂线术及康复新液纱条联合挂线术对肛周脓肿切口愈合及感染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75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挂线组、纱条联合挂线组各25例,分别采取切开引流术、切开挂线术、康复新液纱条联合切开挂线术治疗。分别于术后2、7、14d评估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并于术后7、14、21d测定创面缩小率;记录各组术后切口开始愈合时间、感染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腐肉脱落时间,记录各组治疗后住院时间并统计复发率。结果术后2、7、14d各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其中术后2、7、14d引流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挂线组、纱条联合挂线组,且术后7、14d挂线组明显高于纱条联合挂线组(P <0. 05)。术后7、14、21d各组创面缩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各时间点纱条联合挂线组创面缩小率均明显大于引流组与挂线组,而挂线组均明显高于引流组(P <0. 05)。纱条联合挂线组切口开始愈合、感染创面愈合、腐肉脱落及住院时间均较引流组、挂线组明显缩短,挂线组亦较引流组缩短(P <0. 05);纱条联合挂线组术后复发率为4. 00%,明显低于引流组(28. 00%)及挂线组(12. 00%),挂线组亦明显低于引流组(P <0. 05)。结论康复新液纱条联合挂线术可有效缩短肛周脓肿切口愈合及感染创面愈合时间并降低复发率,其疗效较引流术及单纯挂线术更佳。

    2019年05期 v.60 405-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37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159 ]

证候·诊断

  • 10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值变化规律及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

    窦智丽;吴秀艳;王天芳;薛晓琳;赵丽红;李昕;李宁;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简称FS值)在不同疾病分期、分级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肝炎肝硬化患者108例,其中代偿期69例,失代偿期39例。制定证候要素辨识标准,判定每位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同时采集患者信息,对患者进行ChildPugh评分,并根据评分进行分级,以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检测FS值。比较不同分期及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FS值,并分析患者FS值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代偿期患者FS值明显低于失代偿期患者(P <0. 01);患者FS值与Child-Pugh得分、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 <0. 01)。代偿期患者常见证候要素为阴虚(45例)、气滞(43例)、阳虚(39例);失代偿期常见证候要素为水停(34例)、阴虚(30例)、血瘀(29例),其中血瘀、阳虚、气虚、水停分布两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代偿期患者血瘀、阴虚、湿热、阳虚、水停患者FS值均高于未出现相应证素者;气滞患者FS值低于未出现者(P <0. 05)。失代偿期患者中气滞患者FS值低于未出现者,血瘀、阴虚、湿热、气虚、阳虚、水停患者FS值均高于未出现相应证素者,其中是否出现血瘀、水停、阳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FS检测值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上升趋势;中医证候要素与患者FS检测值有一定相关性,出现血瘀、水停、阳虚时病情较重。

    2019年05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 ]

实验研究

  • 电针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纪智;王紫娟;袁静云;张跃;梁靖蓉;张月;刘清国;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肌肥厚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周龄雄性WKY大鼠12只作为正常组,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2只。电针组大鼠采用毫针分别于"百会"和双侧"太冲"直刺1~2 mm,进针后不施任何补泻手法。"百会"与右侧"太冲"分别连接韩氏电针仪的正负极,留针20 min。于每天上午针刺1次,连续针刺30天。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置于与电针组相同的固定装置中保持20 min。各组于开始针刺前1天及针刺第6、12、18、24、30天测量收缩压。以超声心动检测大鼠左心室肥厚程度和功能[包括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心房钠尿肽(ANP)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MI、LVP-WT、IVST显著升高,LVEDD、LVEF显著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LVMI、LVP-WT、IVST明显降低,LVEDD、LVEF显著升高(P <0. 05或P <0. 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心肌细胞排列相对紊乱,细胞横截面积明显变大,细胞间距变宽,细胞核增大深染。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单位视野内细胞核的数量增多,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相对较小,细胞间距相对更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PI3K、Akt、m TO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TE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 <0. 05或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心肌组织PI3K、Akt、m TO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TEN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 <0. 05或P <0. 01)。结论电针"百会""太冲"可有效改善SHR心肌肥厚,电针激活PI3K/Akt通路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2019年05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37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7 ]
  • 调补肺肾系列方药对PM 2.5致肺损伤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王晶;李亚;李建生;田燕歌;刘学芳;冯素香;冀会鸽;陈龙飞;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系列方药(补肺方、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对PM 2. 5致肺损伤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肺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气PM 2. 5实时浓缩进行动物暴露。自暴露第1天起,空白组、模型组给予0. 9%氯化钠溶液2 ml/只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补肺方5. 22 g/(kg·d)、补肺健脾方4. 84 g/(kg·d)、补肺益肾方4. 44 g/(kg·d)和益气滋肾方4. 84 g/(kg·d)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4天后检测大鼠肺功能,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黏蛋白5AC(MUC5AC)水平,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2)、IL-6、IL-1β表达水平。并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效果评价。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下降,肺组织病理形态出现气道周围及肺泡腔炎性浸润增加,肺组织TNF-α、IL-6、IL-1β、MBP、ELA2水平升高,血清T-AOC降低、MDA升高(P <0. 05或P <0. 01)。补肺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对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均有一定改善,能降低肺组织TNF-α、IL-6、IL-1β、MBP、ELA2水平,使血清T-AOC升高、MDA降低(P <0. 05或P <0. 01)。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肺功能综合纠正强度排序为: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补肺组,对炎症反应综合纠正强度排序为:补肺益肾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组>益气滋肾组,对氧化应激综合纠正强度排序为:补肺益肾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组>益气滋肾组,综合疗效优劣排序为:补肺益肾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组>益气滋肾组。结论调补肺肾系列方药均可调节PM 2. 5暴露致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其中补肺益肾方具有明显优势。

    2019年05期 v.60 415-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5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99 ]
  • 祛风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模型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黄为钧;赵进喜;王世东;肖永华;傅强;张华;吴文静;申子龙;宫晴;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2只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热量喂养加单肾切除术复制糖尿病肾脏病模型。益气活血组给予浓度为0. 75 g/ml益气活血颗粒灌胃,祛风通络组给予浓度0. 9 g/ml祛风通络颗粒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纯净水灌胃,剂量均为1 ml/100 g,共8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24小时尿蛋白变化以及血糖、肌酐、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desmin、podocin、podocalyxin等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可见到肾小球肥大,少量肾小球萎缩,可见肾小管扩张;益气活血组和祛风通络均未见肾小球萎缩,系膜细胞增生较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较轻。模型组大鼠肌酐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0. 05);益气活血组大鼠ALT显著低于模型组以及祛风通络组(P <0. 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以及祛风通络组均可降低24小时尿蛋白(P <0. 01)。益气活血组以及祛风通络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高于模型组(P <0. 05或P <0. 01),祛风通络组大鼠肾组织podocin表达要高于模型组以及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要高于模型组(P <0. 05)。结论祛风通络方可以缓解足细胞损伤,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机制之一。

    2019年05期 v.60 42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26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94 ]

临证心得

  • 从太阳少阴合病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喑哑

    张晓晴;岳仁宋;冯皓月;李慧;朱禹;刘天一;陈嘉威;

    太阳少阴合病之喑哑与肺、肾二脏密切相关,病在咽喉,以少阴病为本。阳气虚损,同时太阳经感受外邪,声道因寒邪收引,寒客凝结,气息阻滞,难以发音,形成"太少两感"之喑哑。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具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的功用。临证从太阳、少阴两经出发,忌投寒凉之方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喑哑,无论是"金实"亦或是"金破",均可收温阳散寒、利咽开音之效。

    2019年05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3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7 ]
  • 从肝脾相关理论论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朴仁善;接传红;王建伟;胡元春;田天;

    肝脾相关理论是中医脏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肝脾两大功能系统在生理功能、病理传变方面存在密切关联。肝脾相关理论体现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程始终,肝脾不调直接影响糖尿病本身,又是黄斑水肿发生的主要诱因。糖尿病发展为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肾虚及肝、"母病及子"的传变过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黄斑水肿则是肝病及脾、"木克土"的传变过程,因此,防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宜在益肾固本、缓解糖尿病的基础上,以疏肝健脾为重。

    2019年05期 v.60 43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1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34 ]
  • 温阳散寒、补益肝肾治疗白癜风

    王亚梅;康永;张锁;

    根据古代医籍的相关论述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认为白癜风的病因病机不仅与寒邪有关,且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肝肾素亏,寒邪入侵,使气血失和,脉络瘀阻,肌肤得不到温煦与滋养而发为本病。提出以内治为主、外治为辅的治疗原则,内治以温阳散寒、补益肝肾为主,佐以少量祛风化瘀之品;外治则以加强散寒通络之力,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2019年05期 v.60 436-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1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8 ]

其他

  • 《中医杂志》稿约(2018年1月修订)

    <正>《中医杂志》(ISSN 1001-1668,CN 11-2166/R)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促进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努力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的交流与发展。本刊为半月刊,每月2日、17日出版,

    2019年05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学术探讨

  • 《诸病源候论》的运动康复思想

    黄晴;林丹红;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源证候学专著,其记录诸证病因病机之后多附"养生方导引法"作为疾病的康复指导,故可视为我国古代采用物理运动疗法对疾病进行康复医疗的第一部专书。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运动康复、防治保健的重视,又凸显了该书中运动康复思想的科学指导价值。从重视运动康复和健体,动则生阳、补气血祛风冷,意形并存、形神并修,调息行气并举,动静结合、适度适量,异病同功法6个方面对《诸病源候论》运动导引方进行文献梳理,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系统、实用的运动康复思想指导。

    2019年05期 v.60 361-365+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27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54 ]
  • 从《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肾病的经方诠释中药四气五味理论

    王宇阳;马放;占永立;

    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直接反映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其主要思想是通过药物四气五味的偏性以调节阴阳,补救偏颇,诊疗疾病。通过阐述四气五味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与肾病的密切联系,分析四气五味理论在《伤寒杂病论》治疗肾病经方中的应用,包括四气五味单药理论治疗肾病,四气五味配伍理论如寒热协同、寒热互制、寒热互补、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等,以期启发肾病治疗的新思路,加深对四气五味理论的认识。

    2019年05期 v.60 36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8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81 ]

综述

  • 针灸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黏膜炎性损伤细胞信号转导的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刘笑萌;谢辉;李国民;张志琦;胡金鲁;

    通过回顾分析2003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有关针灸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胃黏膜炎性损伤的实验研究文献,发现针灸可通过调节细胞间及细胞内信号分子的表达,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胆碱能抗炎通路、MyD88/I-RAK/NFκB信号转导通路等途径促进胃黏膜修复。提出今后的研究应重视细胞信号转导立体网络的建立,并将信息网络理论同细胞代谢机制相结合,注意不同信号转导分子在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中所起作用存在差别,这对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5期 v.60 440-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5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59 ]

百家园

  • 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经验对中医传承的启示

    瞿涛;宋杰;杜艳军;王平;

    中医学是一门"一源多流"的学科,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着各种中医学术流派的争鸣、盛衰、分化、融合甚至消亡。通过对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影响要素和成功经验的分析,探讨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及对中医传承教育和中医特色发展的启示。

    2019年05期 v.60 445-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472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97 ]
  • 论诸子兵法思想与中医治疗时机

    胡蓉;严世芸;

    先秦诸子思想是中医理论构建的重要源泉,源自诸子的兵家思想在中医文献中有了进一步的诠释,兵家重视稍纵即逝的战机,在中医治疗上时机也同样重要,表现在顺应时机知进退、把握时机有向导、时机易逝忌犹豫、良医独知不妄药等方面。

    2019年05期 v.60 448-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3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9 ]

  • 腰痛宁胶囊临床研究与应用征文通知

    <正>腰痛宁胶囊是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腰腿痛的首选药品之一。为了总结腰痛宁胶囊多年来研究及临床应用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中医杂志社与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此次有奖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痛,症见腰腿痛、关

    2019年05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光盘合订本

    <正>1951—1986年(4张光盘) 480元; 1987—1994年(1张光盘) 260元; 1995—2004年(1张光盘) 280元;2005—2013年(1张光盘) 300元。光盘合订本为计算机用数据光盘,收入了同期出版的全部《中医杂志》内容,可对所有文章进行任意字检索,方便实用。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医杂志社北京医海林音像书店,邮政编码:100700

    2019年05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第42次全国特色医疗名医暨第三届中医世家名医学术交流会通知

    <正>本次会议是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医疗分会、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北京聚英杰国际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会议,定于2019年6月11—14日(10日会议报到)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主题是:弘扬中医药特色医疗,发挥中医世家优势。欢迎各级中医特色医疗名医和中医世家名医及乡村中医、民间中医参会。一、会议内容: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主要亮点及民间中医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

    2019年05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欢迎订阅2019年《中医杂志》

    <正>《中医杂志》(ISSN 1001-1668,CN 11-2166/R)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医药期刊之一,是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

    2019年05期 v.60 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过刊

    <正>1985、1987、1988、1989、1990、1992、1993、1994、1995、1996、1999、2000、2001年合订本,每本100元,2002年合订本105元,2003年合订本105元,2004年合订本115元,2005年合订本125元,2007—2010年合订本每年140元。2011(缺5、6期)—2013年每册9. 80元,2014(缺21期)—2017年(缺3、5、15、18期)每册15元,2018年每册20元(缺5、7、9期)。2011—2013年合订本(每年4本),每年280元,2014、2015、2016、

    2019年05期 v.60 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