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基于中医形、气、神理论探讨中医药愈病机理

    蒋璐;杜武勋;王智先;郑玲玲;佟颖;靳冬慧;阚振棣;

    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认知生命,以古代哲学的形神观和气化论为基础,认为形、气、神三者在生命活动过程和疾病诊断治疗演变中起着关键作用。从形、气、神相关理论探讨中医药愈病机理,研究生命活动中形、气、神在气化学说下的作用和规律,以便临床遣方用药中整体调整功能状态,达到复方中药治疗疾病的整体效应、远期效应和最终效应。

    2015年06期 v.56 451-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79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129 ]
  • 《黄帝内经》脉诊理论中的时间因素辨析

    姜瑞雪;马作峰;王平;黄密;张六通;

    对《黄帝内经》脉诊理论中的时间因素做简要分析,分别讨论年份、季节、月相、昼夜等对脉诊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脉应四时而平,脉逆四时为病,同一脉象四季主病各异,可凭四时之脉判定预后,凭四时之脉以判定病位;平脉随昼夜而变,病脉与昼夜相关,同时认为人体脉象与月相、脉象与气运均有一定的关系。

    2015年06期 v.56 45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6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28 ]
  • 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时间节律

    吴文辉;叶美颜;郭丽芬;陈眉;

    疾病的发生遵循一定规律,研究时间节律对探讨其发病机制、预防和降低发病率有重要意义。缺血性中风具有年节律和日节律的特点,发病有集中的倾向,在冬春季和清晨高发。现代医学根据人体生理活动昼夜交替而周期变化的特点,通过科研调查不断探索中风发生发展及防治的规律。中医时间医学依据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相应理论,认识中风的好发规律和发病高峰,制定出因时制宜的时辰防治原则。

    2015年06期 v.56 458-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1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1 ]

读者·作者·编者

  • 稿件中数字的用法

    <正>稿件中用于表示数量的数字一般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可采用浪纹式连接号"~"或连接号"-"。前后两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相同时,在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前一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如果省略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会造成歧义,则不应省略。如:100~150 kg,2亿~3亿(不能写为2~3亿)、15%~30%(不写为15~30%)、4.5×104~5.5×104(不能写为4.5~5.5×104)。

    2015年06期 v.56 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当代名医

  • 冯兴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经验

    刘本勇;陈绍瑜;李丹;冯兴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病因病机复杂,合并症状繁多,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冯兴华教授治疗该病时辨证独到,贯通中西,用药精巧。主要介绍了冯兴华教授运用疏肝利胆、健运脾胃、清热利湿、行水逐瘀、滋补肝肾等法治疗PBC的经验。

    2015年06期 v.56 462-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91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00 ]
  • 马云枝从三焦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

    朱世瑞;沈晓明;宋清;

    马云枝教授认为,三焦气机不畅、心肾不交是导致顽固性失眠的主要病机,与心火亢盛、寒湿中阻、相火妄动等密切相关。治疗重在调畅三焦气机与清心火、祛寒湿、摄相火等同治,临证发挥,屡获良效。

    2015年06期 v.56 46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34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15 ]

思路与方法

  • 基于营养素通路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研究思路

    师林;柯斌;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基本病机是在脾胃亏虚基础上产生痰浊、瘀血,脾胃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其与营养素通路关系密切,且发病过程与营养素通路激活机理一致,故改善营养素通路成为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相关疾病新的治疗策略。针对目前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存在的指标选择不能体现病证结合、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较少、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等不足,提出今后中医研究应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个方面、动物-细胞-分子三个水平、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入手,通过观察营养素通路的改变,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

    2015年06期 v.56 469-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9 ]
  • 浅议清化湿热瘀毒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孙晓琦;方南元;万凌峰;薛博瑜;

    湿热瘀毒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临床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在治疗上各有侧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上以清内生湿热为主兼清外湿,调肝健脾,清热化湿,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则以清化瘀毒为大法。

    2015年06期 v.56 472-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8 ]
  • 基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治疗策略

    刘芬芬;羊维;黄琳;李海昌;温成平;

    "脾主运化"与机体消化系统及物质代谢的关系极为密切。痛风的发病多为素体脾胃虚弱,嗜食高粱厚味、醇酒海鲜,重伤脾胃,化生痰湿,加之外感风、寒、湿邪,最终导致湿浊痰瘀流注关节肌肉筋脉。故脾主运及主化功能失职,招致内外湿相合,湿浊内阻是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的基本病机,湿、浊、痰、瘀是其重要病理因素,而脾虚贯穿整个疾病过程。所以临床以健脾化湿法为主要治法,从"脾主运化"角度论治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将对降低患者尿酸水平、提高疗效、减少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有重要意义。

    2015年06期 v.56 475-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0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13 ]

临床研究

  • 不同针刺手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贺思;赵晓峰;文妍;邓士哲;黄灵慧;孟智宏;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手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风池1组29例,风池2组31例,风池3组30例,风池4组30例。各组均以风池为主穴,风池1组:针刺方向为对侧外眼角,行手法捻转,频率为60 r/min;风池2组:针刺方向为喉结方向,频率为60 r/min;风池3组:针刺方向为对侧外眼角,频率为120 r/min;风池4组:针刺方向为喉结方向,频率为120 r/min。每周3或4次,共14次。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水平,评价眩晕程度,并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改善值组间比较,风池3组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各组NE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风池4组GABA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改善PCIV患者眩晕症状,不同针刺手法间有明显差异,风池3组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E水平有关。

    2015年06期 v.56 478-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049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188 ]
  • 增液通便方敷脐联合蜡袋灸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30例临床观察

    陈雅娟;祝亚男;冯晓红;沈勤;罗燕;胡祝红;郑建芬;

    目的探讨增液通便方敷脐联合蜡袋灸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敷脐组、敷脐加灸疗组、对照组(六味安消胶囊)各30例,3组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随访时)观察便秘症状积分、中医自我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敷脐组和敷脐加灸疗组治疗后、随访时便秘症状及中医自我症状积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敷脐组和敷脐加灸疗组在治疗后、随访时便秘症状及中医自我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敷脐加灸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敷脐组(71.43%)及敷脐加灸疗组(89.66%)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且敷脐加灸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敷脐组(P<0.01)。结论增液通便方敷脐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便秘的效果优于六味安消胶囊,且增液通便方敷脐联合蜡袋灸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对便秘效果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敷脐治疗。

    2015年06期 v.56 483-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51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38 ]
  •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配合治疗血管性痴呆110例临床观察

    胡跃强;唐农;吴林;凌江红;谭凯文;梁妮;卢昌均;

    目的观察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中医辨证论治+针刺+康复训练和护理,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多奈哌齐片+康复训练和护理。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ADAS-Cog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血清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6.99%,对照组为5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ADAS-Cog评分均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ADL和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上升,MDA、ET、NO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及ET、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ET和NO含量、调节SOD、MDA的水平有关。

    2015年06期 v.56 487-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21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04 ]
  • 芳香开窍药嗅吸剂联合尼莫地平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姜涛;周杰;周水晶;黄李法;崔建军;叶强;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药嗅吸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 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t 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嗅吸剂组、尼莫地平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脱水、支持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嗅吸剂组加用芳香开窍嗅吸剂嗅吸每次5~10 min,每日3~5次;尼莫地平组加用尼莫地平每日10 mg持续静脉微量泵入;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芳香开窍药嗅吸剂和尼莫地平。各组均治疗10天。入院时及入院后第3、5、7、9、11天行经经颅多普勒检查,观察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并于3个月后评价患者脑外伤综合征阳性体征情况。结果 5天后嗅吸剂组、尼莫地平组及联合治疗组脑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嗅吸剂组及尼莫地平组(P<0.05),尼莫地平组与嗅吸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嗅吸剂组及联合治疗组脑外伤综合征阳性体征患者显著减少(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嗅吸剂组(P<0.05)。结论芳香开窍药嗅吸剂联合尼莫地平不仅能减轻t SAH后CVS的严重程度,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5年06期 v.56 492-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38 ]
  • 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对青少年低度近视并视疲劳患者眼调节功能的影响

    向圣锦;窦仁慧;杨凯文;张舒;孙艳丽;郑景伟;李艳;

    目的观察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对近距离工作致青少年低度近视并视疲劳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近距离工作致青少年低度近视并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2周组28例、治疗4周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2周组和治疗4周组均采用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法,分别治疗2周和4周;对照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对各组患者进行视疲劳症状评分并测定调节功能。结果治疗后2、4周各组视疲劳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各组治疗前后调节功能、双眼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调节滞后量、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并且双眼调节灵活度、调节滞后量及以治疗4周组疗效最佳(P<0.05)。结论相对于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法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调节灵活度、调节滞后以及负相对调节。

    2015年06期 v.56 496-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572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130 ]
  • 补肾活血法组方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高嘉妍;张勉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组方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及对症支持治疗:强的松1 mg/(kg·d),顿服,8周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 mg;雷公藤多苷10 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法组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采用双缩尿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溴甲酚绿检测法检测血白蛋白(ALB)水平;酶法检测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血ALB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血ALB升高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TG、TC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TC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法组方联合西药治疗NS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尿蛋白及血脂。

    2015年06期 v.56 500-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17 ]
  • 针刺联合便通饮治疗阴虚津亏型便秘患者30例疗效观察

    席作武;吴耀宗;李培培;陈凯旋;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便通饮治疗阴虚津亏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津亏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便通饮治疗,每日1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刺大肠俞(双)、天枢(双)、上巨虚(双)、中脘、足三里(双),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10 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每疗程6天,停针1天。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排便相关主要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质,排便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紧迫感程度,腹痛腹胀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除粪便性质外,其他各项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便通饮可显著改善阴虚津亏型便秘患者临床症状,且优于单纯中药口服。

    2015年06期 v.56 503-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88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99 ]

实验研究

  • 通心络超微粉联合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影响

    郭勇英;高怀林;孙颖;郑国;张军芳;魏聪;吴以岭;

    目的观察通心络超微粉联合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结扎右下肢股动、静脉制造下肢缺血模型。10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组、干细胞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0只,以同批次20只健康大鼠为正常组。通心络组和联合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0.4g/(kg·d)灌胃,连续治疗28天;干细胞组和联合治疗组于术后第3天在缺血下肢皮下肌层注射约0.4 ml细胞悬浊液(PB-MSCs1.0×106/ml),分8个位点,每个点注射0.05 ml;正常组、模型组和干细胞组大鼠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同点、同量肌肉注射无菌RPM1640培养液。分别于术前、术后、治疗7和28天行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检测计算双后肢血流差值,治疗28天后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测下肢血流。结果与正常组同时间点比较,其余各组在术后、治疗7天和28天时双后肢血流差值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各治疗组在治疗7、28天示时双后肢血流差值明显降低,并且联合治疗组在治疗28天时较通心络组和干细胞组降低明显(P<0.05或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各治疗组术后、治疗7天和28天时双后肢血流差值比显著升高(P<0.01),但各治疗组治疗7天和28天时双后肢血流差值均较本组术后降低,并且治疗后28天降低更明显(P<0.01)。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均有侧枝循环形成,毛细血管生成,且与已有的毛细血管相互连接形成毛细血管网,其中联合治疗组缺血侧下肢动脉最清晰。结论通心络超微粉联合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状况,并且优于单纯干细胞移植。

    2015年06期 v.56 506-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9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48 ]
  • 左归降糖益肾方对2型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罗文娟;喻嵘;唐元;陈聪;吴勇军;张翔;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益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MKR小鼠随机分为MKR鼠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同期另设10只C57小鼠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均予高脂饮食联合右肾切除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术后8周中药组给予左归降糖益肾方溶液28g/(kg·d),西药组给予格列喹酮片7.9mg/(kg·d)和贝那普利片1.3mg/(kg·d),其余各组均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Um A1b)、肾小球足细胞凋亡水平及Bcl-2 mRNA、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可见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多数为肾小球内的足细胞,中药组及西药组足细胞凋亡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MKR鼠组和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Um A1b和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并且模型组明显高于MKR鼠组(P<0.01);给药后,中药组与西药组空腹血糖、Um A1b及Bax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Bcl-2mRNA和蛋白升高(P<0.01),而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细胞凋亡参与了DN的发病,左归降糖益肾方可能通过影响Bcl-2、Bax的表达以及抑制足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肾脏。

    2015年06期 v.56 51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74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82 ]
  • 生肌膏换药频次对兔慢性溃疡愈合的影响

    卢旭亚;李品川;张朝晖;

    目的探讨生肌膏治疗慢性溃疡的最佳换药频次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溃疡模型后分为1天换药组、2天换药组、3天换药组,每组10只。1天换药组予生肌膏每天1次换药,2天换药组每2天换药1次,3天换药组每3天换药1次,共6天。观察各组伤口分泌物重量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以及伤口最终愈合时间。结果 1天换药组伤口6天分泌物总量、第6天时单位面积分泌物重量最多且IL-1β水平最高,第6天时2天换药组TGF-β1水平最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天换药组愈合时间最短,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膏最佳换药频次为每2天1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分泌物TGF-β1含量有关。

    2015年06期 v.56 515-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0 ]

文献研究

  • 历代黄芪临床用量分析

    张林;林轶群;傅延龄;

    目的总结黄芪从两汉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采用Excel 2007建立历代黄芪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录入含有黄芪方剂的方名、总药量、黄芪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统计黄芪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黄芪用量特点。结果黄芪历代用量规律除最大用量波动较大(清代达峰值,日服量约为298.4 g)外,其余用量大致规律为汉唐至宋明显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结论黄芪用于肌表肢体病证及中风后遗症偏瘫痿痹属虚证者一般用量较大,用于其余病证时则根据病症不同,用量或大或小,随症变化。

    2015年06期 v.56 518-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0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88 ]

临证心得

  • 夏寿人“经穴反应”在三叉神经痛诊治中的应用

    孙敬青;

    介绍夏寿人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其中利用经穴反应诊治疾病是其特色之一。气海、玉堂、期门三穴及周围常出现经穴反应,将此三穴连接可形成"菱形经穴反应"。经穴反应可作为中医辨治依据之一,且与疾病转归相关。

    2015年06期 v.56 52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中医辨治体会

    翟佳滨;吴晓锋;于笑艳;李鸿涛;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西医病理学提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治疗总则为"重在治肺,兼调心肝",治以"泻肺开郁,消痰化瘀,辅以通阳化气、疏肝理气",药以紫苏子、葶苈子、厚朴、半夏、桂枝等为基本方,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随证加减。

    2015年06期 v.56 524-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9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8 ]

综述

  • 方剂配伍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张静宇;年莉;尹进;

    方剂配伍的实验研究经历了从方剂的单味药到有效部位再到化学成分研究、从体外到体内再到提取血清体外药物化学研究、从单一方法研究到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历程,近年来用于方剂配伍实验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剂量配比研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药理学研究、拆方研究、整方加味研究、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研究、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9个方面。各种方法各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研究不具有普遍性、脱离中医理论、研究局限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多方法多手段的相互融合、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仍是方剂配伍实验研究方法有待突破的一个重要问题。

    2015年06期 v.56 526-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3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1 ]

百家园

  • 从乏证可辨型肺癌的中医治则谈肺癌的同病类证类治

    侯仰韶;

    根据部分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乏证可辨型肺癌"的概念。通过分析导致肺癌发病的病邪性质、致病特点和病变机理,认为热毒内侵是其根本病因,气血痰毒胶结凝聚是其根本病机,正气亏虚存在于疾病始终。对乏证可辨型肺癌的辨治应"舍外而求内",审病因、辨病机、证病兼顾、攻补兼施,而且顾护后天之本应贯穿始终。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外在临床表现会有所侧重,但其治疗应在上述治疗大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施治,即采取类证类治的治疗理念,方可既治癌之本证,又治癌之标证。

    2015年06期 v.56 53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3 ]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中医学的阴毒

    王义国;刘振威;于明珠;张磊;张启明;

    从致病途径和致病特点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中医学的"阴毒",艾滋病无症状期处于正邪相争阶段,人体阳气损耗尚轻,主要是阴阳平衡受到破坏,所以重在和阳,可以用阳和汤进行治疗。

    2015年06期 v.56 534-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1 ]
  • 浅谈针药并治中腧穴与中药的拮抗作用及其应用

    梁爽;孟智宏;

    在运用针灸、中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所配伍的腧穴与腧穴之间、药物与药物之间以及针灸刺激与药物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临床应用时,一方面要避免拮抗作用所造成的治疗效果减弱或引起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巧妙的方法,使拮抗作用在治疗中发挥特有的正面效应。针灸与中药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手段,但有些思想可以互相借鉴,融会贯通。

    2015年06期 v.56 536-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7 ]

病例报告

  • 升陷祛瘀汤治愈月经性气胸1例

    张雪芹;刘蓓;史载祥;

    月经性气胸(CPTX)是一种少见的、伴发于月经期的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症之一。介绍采用升陷祛瘀汤治愈1例CPTX频繁发作病例。

    2015年06期 v.56 539-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8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光盘合订本

    <正>1951-1986年(4张光盘)480元;1987-1994年(1张光盘)260元;1995-2004年(1张光盘)280元2005-2013年(1张光盘)300元。光盘合订本为计算机用数据光盘,收入了同期出版的全部《中医杂志》的内容,可对所有文章进行任意字检索,方便实用。

    2015年06期 v.56 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中药上市后大品种二次研发高层培训班通知

    <正>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世界中医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药上市后大品种二次研发高层培训班"拟于2015年5月在北京举办。由北京华盛国际医药信息交流中心、北京漫青国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世界中联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会长、药品管理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叶祖光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

    2015年06期 v.56 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2015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于1995年元月创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和文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收录期刊。期刊网站:www.zyjc.ac.cn。本刊设有理论探讨、中医方法学、实验研究、中医多学科研究、临床基础、针灸研究、方药研究、中医写作与

    2015年06期 v.56 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欢迎订阅2015年《中医杂志》

    <正>《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医药期刊之一,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和2013年分别荣获

    2015年06期 v.56 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当飞利肝宁胶囊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有奖征文活动通知

    <正>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已成为当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消除传染性肝炎、防治肝损伤以及治疗肝病的合理用药,已经成为肝病防治领域的共同心声和行动。当飞利肝宁胶囊是由"肝炎草"当药与保肝药水飞蓟精炼组方而成的抗炎保肝中成药,具有保护肝细胞膜及线粒体,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性反应,减轻肝脏脂质沉积,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为了更好探索当飞利肝宁胶囊抗炎保肝作用机理及对各类肝损伤患者的有效影响,完善肝病防治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

    2015年06期 v.56 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第二届国际中医药临床研究新进展暨养生保健学术大会

    <正>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世界中医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中医药临床研究新进展暨养生保健学术大会"拟于2015年8月16至1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1.会议目的:增进中医中药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水平,提高中医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的进程,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做贡献。2.会议形式:专家演讲、大会交流、分组交流等。3.会议征文与研讨内容:

    2015年06期 v.56 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

    <正>2000年合订本85元,2001年合订本95元,2002年合订本105元,2003年合订本105元,2004年合订本115元,2005年合订本125元,2007-2010年合订本每年140元。2011年(缺5、6期)—2013年每册9.80元,2011-2013年合订本(每年4本),每年280元,2014年合订本(共4本)400元,《中医杂志》2006-2009年

    2015年06期 v.56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颈复康颗粒、腰痛宁胶囊、蚁参蠲痹胶囊临床研究与应用征文通知

    <正>山庄牌"颈复康颗粒""腰痛宁胶囊""蚁参蠲痹胶囊"系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颈椎病、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品,因其疗效好、价格低,深受患者与医生的信赖。为了总结"颈复康颗粒""腰痛宁胶囊""蚁参蠲痹胶囊"多年来的临床应用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中医杂志社与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此次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15年06期 v.56 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