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泽民;
中医学很早就运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以广阔的视野,跨领域、多学科渗透,相互为用,创建不同于西医学的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医学探索与实践的范式,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实用性和永恒的生命力,体现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奠定了中医学全面的科学基础,也确定了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合法地位,具有生命科学前沿学科的特征,为医学乃至当代复杂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也增进了中西医学在科学本质上的趋同性和方法学上的互补性,并增强了中医学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开拓精神。应避免过分强调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或人文属性,建立与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诊疗特色相适应的方法学体系,更好更快地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2013年23期 v.54 1981-1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66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杨奕望;李文彦;
学科是依据共性特征划分而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其边界往往具有两面性,难以覆盖新兴学科。作为综合性科学的中医学,具有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的双重性。这些决定了中医学术研究需要"跨界思维",采用全球化视野,多角度看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也就需要中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整合。跨学科研究,将突破研究的瓶颈,引发中医药创新的源泉。
2013年23期 v.54 1986-1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2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周冬梅;王莒生;
总结白癜风的疾病特点和病因病机,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提出白癜风从络病辨治的思路,认为白癜风的发生、发展、变化是皮肤因虚感邪,入于皮肤络脉,络脉瘀滞,日久邪(毒)瘀伤正,形成虚、邪(毒)、瘀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终至痰瘀浊毒痹阻络脉。治疗方面宜采用"通补"结合的治疗法则,具体有扶正固本、通经活络、驱邪解毒等方法。
2013年23期 v.54 1996-1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2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陈晓晖;孔祥亮;何新慧;
黄芩、黄连均为临床常用清热药,但其功效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含黄芩、黄连的方剂进行归纳,从症状、病机、功效、药物配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探求张仲景对黄芩、黄连的运用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应用。
2013年23期 v.54 1999-2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57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昊;杜渐;邵祺腾;李黎;杨秋莉;
探索《黄帝内经》中"五态人"的体质特征。利用五态人格测验、五五体质检测量表从9 606份全国样本有效数据中抽取五种人格典型的数据组成典型"五态人"组,分析"五态人"体质均值与全国常模水平的差异,发现按照不同人格特征进行分类的"五态人"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
2013年23期 v.54 2003-2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19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杨志敏;范宇鹏;管桦桦;孙海娇;老膺荣;
岭南医学常以名家、群体医家及学术流派为载体,既往以内、外、妇、儿等学科分类的研究方法,是"事类相从"治学理念的一种体现。立足于该理念,我们提出以"病机-治法"为纲目,各类治法联系古今医家与临床各科的"类法"研究思路,用以解读岭南医学。展开岭南地域学术资料的循证研究,将有助于实现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循环。研究过程中若能基于"类法"与循证理念,或更进一步地实现岭南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扬。
2013年23期 v.54 2006-2007+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群浩;胡波;张晓东;矫建鹏;刘龙;魏品康;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7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替吉奥胶囊联合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痰散结方,每日1剂。两组均连续治疗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N糖的变化,治疗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59.38%,肿瘤控制率为8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71%,肿瘤控制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N糖峰值Peak3、Peak6和Peak7显著升高(P<0.05或P<0.01),Peak1、Peak2、Peak5和Peak9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Peak3、Peak6和Peak7显著升高(P<0.01),Peak5和Peak9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Peak1、Peak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Peak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痰散结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有效,可调节外周血中N糖的表达。
2013年23期 v.54 2008-2011+2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许幸仪;黄坚红;黄德弘;刘健红;王成银;王春雷;
目的观察益肾解痉汤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SHS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症处理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解痉汤口服,每日1剂。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MI)和疼痛评定(VAS),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VA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FMA和MBI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FMA、MBI和VA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肾解痉汤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SHSAS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可靠。
2013年23期 v.54 2012-2014+2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桑海莉;桑雨廷;
目的观察千金益康片配合耳穴疗法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予千金益康片口服,每次6g,每天3次,同时配合耳穴肝、肾、交感、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压豆治疗,双耳交替贴压,每周更换1次;对照组予女珍颗粒口服,每次6g,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评定主要中医症状(潮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失眠多梦、月经异常、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便坚)积分,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千金益康片配合耳穴疗法能明显提高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安全性好。
2013年23期 v.54 2015-2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捷;沈慧;裴音;陈颖;李高飞;陈杰;范竹青;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加膈俞为主对抑郁症躯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五脏俞加膈俞为主、随症加减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五类因子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4、8周末各因子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1、4、8周末Ⅱ类因子评分低于同时间的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2周末Ⅳ类因子评分低于同时间的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8周末Ⅴ类因子评分高于同时间的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加膈俞为主治疗抑郁症患者与西药氢溴酸西肽普兰片的疗效相当,但针刺治疗对早期焦虑、躯体症状、睡眠障碍的改善优于氢溴酸西肽普兰片。
2013年23期 v.54 2018-2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2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刘玲佳;王俊宏;
目的观察补肾止遗配方颗粒联合敷脐疗法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口服补肾止遗配方颗粒,5~8岁每次2/3袋,每日3次,9~14岁每次1袋,每日2次;并配合敷脐疗法。对照组口服缩泉丸配方颗粒,服法同补肾止遗配方颗粒。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主症(遗尿次数、睡眠深度)疗效及其他次要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8.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睡眠深度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尿量清多、精神不振、形寒肢冷、面色淡白及脉沉迟无力等次要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止遗配方颗粒联合敷脐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肾气不足型临床疗效肯定,可以改善患儿遗尿次数、睡眠深度及其他临床症状。
2013年23期 v.54 2021-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雪卿;李雪峰;王显;朱海燕;景国际;刘大伟;周红梅;郭金瑞;
目的观察络风宁2号及其拆方对心肾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全方组12例、风药组10例、去风药组9例、西药组15例。西药组给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西药,全方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口服络风宁2号颗粒剂,每日2次,每次17.625g;风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口服风药方颗粒剂(风药方为络风宁2号中仅保留风药),每日2次,每次3.525g;去风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口服去风药方颗粒剂(络风宁2号方中去除风药),每日2次,每次14g。各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明尼苏达心衰生存质量量表(MLHFQ)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及典型心肾症状量化评分,并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全方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00%,风药组为70.00%,去风药组为33.33%,西药组为26.67%,全方组优于风药组,风药组优于去风药组,去风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全方组、风药组、去风药组患者MLHFQ评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各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全方组、风药组患者MLHFQ评分及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去风药组(P<0.05或P<0.01)。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典型心肾症状量化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络风宁2号全方可明显提高心肾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临床疗效优于其拆方疗效。
2013年23期 v.54 2024-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肖鹏;江蓉星;贾敏;
目的观察加减七厘散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手术前1天至术后6天口服加减七厘散,每次3g,每天2次;对照组于同时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每天0.4ml,两组均治疗7天。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2、4、6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术后3天观察切口引流总量;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观察DVT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天、4天、6天与本组术前1天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天、4天、6天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天切口引流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共7例明显多于治疗组的1例(P<0.05)。两组DVT的发生率均为5%。结论加减七厘散可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在术后切口引流总量、不良反应率发生方面均低于低分子肝素钠。
2013年23期 v.54 2028-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熊永爱;黄勤挽;杨明;
目的通过比较四逆汤方药不同组合配伍对大鼠心脏的影响,探讨四逆汤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 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附组、干姜组、炙甘草组、生附+干姜组(3∶3)、生附+炙甘草组(3∶2)、干姜+炙甘草组(3∶2)、生附+干姜+炙甘草组(3∶3∶2),每组20只,各组药材提取液的最终浓度均为1g/ml,根据动物体重按2ml/kg给药。采用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后,心电图连续描记120min。以给药后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作为附子心脏毒性标准,按1∶0.8的比例降低/升高给药剂量,每个剂量使用1只动物,以出现心率异常剂量的上1个浓度剂量为开始,引入序贯表,连续观察20只大鼠的心电图变化,依据序贯表中各实验组给药剂量及动物心率异常出现时间,计算各组药物心脏毒性剂量。结果生附组心脏毒性剂量为6.25g/kg,心率异常时间为(12.36±1.15)min,生附+干姜组分别为4.19g/kg、(6.18±1.09)min,与生附组比较,生附+干姜组可显著缩短大鼠心脏毒性发生时间(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心脏毒性。结论四逆汤中生附片与干姜配伍可增大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炙甘草可对抗干姜、附子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2013年23期 v.54 2035-2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55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万甜;吴敏瑞;齐振熙;
目的探讨红花提取物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髓芯减压组、生理盐水+髓芯减压组、红花提取物+髓芯减压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不予处理,髓芯减压组仅行髓芯减压术,生理盐水+髓芯减压组采用髓芯减压术配合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红花提取物+髓芯减压组采用髓芯减压术配合髓腔内注射羟基红花黄色素A(7.2mg/kg)。1周后处死兔,取出患侧股骨头,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中ERK、JNK和P38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ERK1和ERK2表达明显降低,JNK和P38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髓芯减压组、生理盐水+髓芯减压组和红花提取物+髓芯减压组ERK1和ERK2表达明显升高,JNK和P38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髓芯减压组比较,红花提取物+髓芯减压组ERK1和ERK2表达升高明显,JNK和P38表达降低明显(P<0.05)。结论红花提取物可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相关通路,增高ERK的磷酸化水平,降低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促进股骨头髓腔内细胞增殖、分化,抑制其凋亡,从而减轻激素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损伤,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2013年23期 v.54 2039-2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运克;高峰;张丹;杨广华;刘颖;杨俊红;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SCs组、联合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1天MSCs组、联合组尾静脉注入含2×106个MSCs悬液;造模前3天开始联合组给予补阳还五汤10ml/kg,假手术组、模型组、MSCs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0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MSCs组与联合组均可见NSE、GFAP阳性细胞表达,NSE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细胞胞体,GFAP主要表达在细胞轴突。与MSCs组比较,联合组NSE、GFAP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未见NSE、GFAP阳性细胞表达。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提高脑组织中NSE、GFAP表达,从而促进移植的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改善脑缺血损伤。
2013年23期 v.54 2043-2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81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传博;王婕琼;李泽庚;方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既往多从虚、痰、瘀论治,气虚为其主要病因,痰、瘀为主要病机,而鲜有从浊气论者。初步探讨了COPD从浊气论治,认为肺气亏虚、浊气壅滞、痰瘀阻肺为COPD的病机特点。
2013年23期 v.54 2060-2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苏颖;
明清时期为中医学史上辨治疫病的鼎盛时期,从温疫主要致病因素、防治温疫两个方面对明清时期16位主要治疫大家防治温疫经验进行阐释,研究探讨明清时期温疫学派总体辨治疫病的方法与特色。
2013年23期 v.54 2062-2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1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富永;叶青艳;陈逸云;陈建杰;
H7N9禽流感2013年初侵袭我国,之后在全国多省市散发出现,虽尚未引起广泛流行,但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流行与气象有着紧密联系。运气学说在古代用于观察预测气象运动,以此来预测疫病的爆发流行情况。依据H7N9禽流感的自身特点及与气象的关系,结合运气学说理论,讨论H7N9禽流感在人群中的流行趋势。
2013年23期 v.54 2065-2066+2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赵涛;赵步长;伍海勤;刘娜;宋琳琳;黄斌;
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五味中药配伍而成,具有益气活血、定悸复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房室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通过查阅文献,揭示了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现代药理学机制,为指导抗心律失常中药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3年23期 v.54 2067-2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29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医药期刊之一,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并且是唯一获此荣誉的中医类期刊。2013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百强科技期刊"。
2013年23期 v.54 1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00年2-12期,每册5.80元,合订本85元;2001年2-12期,每册6.50元,合订本95元;2002年1-12期,每册6.80元;2003年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05元;2004年1、2期、4-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15元;2005年1-7、9、1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25元;2006年1-12期,每册7.30元,合订本135元;2007年2-12期,每册8.80元;2008年2-12期,每册9.80元;2009、2010年每册9.80元。2007-2010年合订本每年140元。2011年(半月刊),每册9.80元(缺5、6期),2011年合订本(每季度1
2013年23期 v.54 1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四大经典VCD《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全套2 500元,其中《金匮要略》单套800元,其余每套600元。四大基础VCD《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全套2 700元,单套700元。"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自1999年以来举办多期,得到了60多位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授课内容为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个人几十
2013年23期 v.54 2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2013年《中医杂志》第54卷第19期第1644页《从"痰瘀同病"论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一文通讯作者应为"陈卫衡",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致歉。
2013年23期 v.54 2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李时珍医学全书》包括《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脉诀考证》4种。现集成一册点校,用简体字横排方式出版。每册192.00元。●《证治准绳》为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所撰。全书包括《杂病》八卷、《类方》八卷、《伤寒》八卷、《疡医》六卷、《幼科》九卷、《妇科》五卷。其中《杂病》与《类方》两种内容相关,前者专论杂病证治,后者专载所用方药,二者实为姊妹篇。其余四种均独立成篇,分述了伤寒及外、妇、儿科疾病的脉因证治。由于该书详论各科证治,条分缕析;博采众家所长,平正公允。故本书自问世以来,颇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是一部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著作。每册
2013年23期 v.54 2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在浩瀚的中医典籍中,有方名的古方数以十万计。为了汰芜存菁,借鉴古今医家的经验,为现代临床服务,作者在长期从事中医方药文献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上,在完成"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发掘,编纂完成《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下册)。本书以有验案资证作为筛选古方的重要条件,结合古方其他价值特征,从近10万首方剂中,筛选出583首古方及其相关验案5 500余则。这些优选出的古方,既不乏传世名方,也有相当一部分以往未被方剂学教材或方剂选本收录过的"新面孔"。从10万首方中最终优选出500余首方,其比例约为
2013年23期 v.54 2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1951-1986年(4张光盘)480元;1987-1994年(1张光盘)260元;1995-2004年(1张光盘)280元。光盘合订本为计算机用数据光盘,收入了同期出版的全部《中医杂志》的内容,可对所有文章进行任意字检索,方便实用。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医杂志社北京医海林音像书店,邮政编码:100700,电话:(010)64035632。
2013年23期 v.54 2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