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欣荣;
中医学具有数千年的悠长历史,然而近百年来屡屡遭受非科学或伪科学的质疑。21世纪之交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对以还原论为纲领的西方近现代科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超越还原论的革命性纲领。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看,中国的传统中医不但不是伪科学,反而是未来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典范,因此中医必须及时抓住这次复杂性科学革命的新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中医的伟大复兴。
2013年19期 v.54 1621-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297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濮文渊;凌云;张曦;周春祥;
多药耐药一直是肿瘤化疗的"瓶颈",在既往多药耐药研究中,中药充当着逆转多药耐药的角色。纵览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无论是从抗肿瘤中药成分还是从肿瘤及其所处的微环境来看,抗肿瘤中药都存在着耐药倾向,鉴于上述因素,我们提出"抗肿瘤中药耐药潜质"假说。基于这一假说,提出了在未来抗肿瘤中药应用与研究过程中的几点思考:即正确应用抗肿瘤中药,以防其多药耐药的产生;关注中药多药耐药基础研究,为肿瘤临床提供参考;整合抗肿瘤中药多药耐药研究成果,建立与之相关的数据库。
2013年19期 v.54 1627-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1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田永衍;王庆其;凌鹏;
东汉张仲景之后到金元前对"和"法进行专门探讨的医家并不多。金元以后,诸医家对"和"法的论述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从金代成无己始,关于外感热病"和"法的探讨主要沿着"半表半里"的道路前行,代表性的医家及理论有四:其一即成无己之"和解少阳"法,其二为吴又可的"疏利开达"法,其三为叶天士的"分消走泄"法,其四为俞根初之"和解三焦"法。内伤杂病"和"法则张景岳倡其始,汪昂、程钟龄踵其后。此外,唐容川在血证治疗中善用"和"法,亦可看作是内伤杂病"和"法之重要发展。
2013年19期 v.54 1630-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14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高健生;
国医大师唐由之继承古金针拨障术,创造了白内障针拨术、针拨套出术;继承古方,创制了治疗眼科疑难病的方法,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从研究唐老师主要科研成果着手,探索其成才之路,并总结为三点:勤于读书、忠于传承、善于创新,以供后生学习。
2013年19期 v.54 1633-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靖思;顾恪波;孙桂芝;
介绍孙桂芝治疗肺癌经验,认为本病病机是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乘虚而入,邪滞于肺,津聚痰凝,气滞血瘀,日久痰气瘀毒胶结而成。临床中主要分3型论治,对燥热津伤型、痰热蕴肺型、肺肾阴虚型,分别用不同主方治疗,临床灵活加减运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2013年19期 v.54 1636-1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687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王长江;王小琴;邹新蓉;
介绍邵朝弟治疗狼疮性肾炎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诸脏亏虚,在此基础上感受热毒,加之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病机复杂化。治疗上根据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的不同阶段,结合中医辨证施治,以增效减毒。
2013年19期 v.54 1638-1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87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李昕雪;韩梅;王禹毅;刘建平;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要求所有临床试验论文在发表之前必须进行国际注册,且无论从伦理方面还是在科学性上,实现临床试验的国际注册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公众有权获取研究方案和试验结果的信息,医学期刊的编辑也有责任要求所有拟发表的研究在试验开始前进行注册。介绍了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相关信息,并对如何在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进行试验注册和结果提交进行简要的梳理和总结,以期提高国内临床科研人员对试验注册的重视,并对试验注册的具体实施起到帮助作用。
2013年19期 v.54 1640-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099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刘道兵;王荣田;陈卫衡;
股骨头坏死是骨伤科疑难疾病,中医药常采用活血、补肾法治疗,但效果不够满意。我们以骨坏死证候规律为基础,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提出"脾虚生痰,由痰致瘀,因瘀致痹"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机学说,创立了健脾化痰、活血通络的"痰瘀同治"基本治则,使早、中期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并通过中医理论和实验研究,对"痰瘀同病"论治股骨头坏死的学术思想进行相关探讨。
2013年19期 v.54 1644-1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977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齐方洲;柴可夫;马纲;牛永宁;
以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治疗现状的局限性为出发点,阐述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的渊源及内涵,探索DM"异病同治"的基础,并在临床实践中证实"异病同治"理念在DM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将该理念推广运用的几点设想。
2013年19期 v.54 1647-1648+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51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赵燕平;朱绘霖;刘颂豪;
目的探讨气虚质和平和质人群十二原穴生物电信号值与主观疲劳量表总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筛选符合气虚质和平和质人群各29例,根据主观疲劳量表评价受试者疲劳程度,采用系统状态电子测量仪检测各组受试者体表左右十二原穴(太渊、大陵、手少阴心经神门、手太阳小肠经腕骨、手少阳三焦经阳池、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足太阴脾经太白、足厥阴肝经太冲、足少阴肾经太溪、足太阳膀胱经京骨、足少阳胆经丘墟、足阳明胃经冲阳)生物电信号值,并对主观疲劳量表总分及十二原穴生物电信号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平和质组受试者主观疲劳量表总分为(58.24±11.71)分,气虚质组为(82.24±19.60)分,气虚质组总分高于平和质组(P<0.01)。两组之间比较电信号值仅在右侧合谷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原穴生物电信号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58例受试者主观疲劳量表总分与左侧大陵穴、左侧太冲穴、右侧合谷穴、右侧丘墟穴生物电信号值呈显著相关(P<0.05);气虚质组主观疲劳量表总分与左侧大陵穴、右侧太冲穴生物电信号值分别呈负相关(P<0.05);平和质组主观疲劳量表总分与左侧太渊穴生物电信号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气虚质和平和质人群十二原穴生物电信号值与主观疲劳量表总分有一定相关性,原穴生物电信号检测可以为疲劳检测提供参考。
2013年19期 v.54 1649-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45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璇;苏齐鉴;李益忠;刘振威;吴卫群;陆珍珍;邓鑫;
目的探讨参灵扶正胶囊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IV/AI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灵扶正胶囊及HAART,对照组给予HAART,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常见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积分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30例,对照组有效2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积分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总体健康状况和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独立性领域、总体健康状况和总体生存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总体健康状况和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出现了恶心(或呕吐)、头痛、疲乏、眩晕、腹泻、腹胀、肝功能异常和骨髓抑制;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恶心(或呕吐)、疲乏、眩晕、腹泻、腹胀、皮疹、肝功能异常和骨髓抑制,治疗组恶心(或呕吐)、疲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灵扶正胶囊联合HAART治疗HIV/AIDS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恶心(或呕吐)、疲乏等毒副反应的发生。
2013年19期 v.54 1653-1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385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翠娥;李秀惠;吴昊;李群辉;闫俊玲;计云霞;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健脾汤药联合HAART治疗,对照组单纯HAAR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的CD4+计数、症状体征积分、Karnofsky积分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12个月后判断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5例(11.63%)发生终点事件,对照组为6例(13.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症状体征积分降低、Karnofsky积分升高(P<0.05);两组症状体征积分、Karnofsky积分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CD4+计数均较疗前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治疗组ALT降低、对照组ALT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健脾汤联合HAART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具有改善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在减轻肝损伤方面具有优势。
2013年19期 v.54 1657-1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张成秋;辛青;王秀琴;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33例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饮食体重控制、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每次10粒,每日3次),疗程为12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HbA1c、FBG及甘油三酯(TG)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s-CRP、血肌酐(SCr)、HbA1c、FBG、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脂联素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s-CRP、HbA1c、FBG及TG明显下降、脂联素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明显升高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hs-CRP、FBG、TG及LDL-C的水平。
2013年19期 v.54 1660-1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曲牟文;李国栋;洪子夫;智建文;何颖华;景建中;寇玉明;
目的观察八髎穴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八髎穴埋线2周1次,共2次。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每次5mg,每日3次,共4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每周自主排便次数和排粪造影结果,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每周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大便性状评分和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48h和72h残留标记物数目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髎穴埋线治疗STC疗效确切,能够改善大便性状、增加肠道的排便次数,降低排便残留。
2013年19期 v.54 1663-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761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潘永梅;陈志强;马赟;郭倩;贾蕊;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方干预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大鼠按60mg/kg体重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的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只。干预组大鼠给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定容至灌胃量1ml/100g体重进行灌胃。活血化瘀通络方由川芎、丹参、地龙、水蛭、全蝎组成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量0.96、1.2、0.8、0.48、0.48g/(kg·d)。正常组和对照组大鼠按照1ml/100g体重给予纯净水灌胃。药物干预16周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体重(BW)、肾脏指数(K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Alb)水平;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的改变;检测骨形态蛋白7(BMP-7)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BW、BMP-7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KI、FBG、HbA1c和U-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GBM明显增厚(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大鼠BW、BMP-7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KI、U-Alb以及GBM厚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作用,其上调BMP-7的表达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2013年19期 v.54 1672-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32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邹阳;孙玉雯;方素萍;李俊丽;程艳玲;刘莉;吴志奎;谭洪玲;高月;
目的研究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地中海贫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益髓生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60 Co-γ射线3.5Gy全身一次性照射,造成小鼠骨髓造血抑制模型。益髓生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益髓生血颗粒10.0g/kg,5.0g/kg,2.5g/kg,灌胃给药后2d进行造模,之后再连续给药7d;阳性对照组造模后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30μg/kg,每天1次,连续7d;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在造模后3、7d进行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计数红系集落生成单位(CFU-E)、红系爆式集落生成单位(BFU-E)、混合集落生成单位(CFU-Mix)、粒单系集落生成单位(CFU-GM)、巨核系集落生成单位(CFU-Meg),造模后7d进行CD34+细胞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于造模后3、7d各集落生产单位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益髓生血各剂量组在3、7d均促进CFU-GM、CFU-E增殖(P<0.05或P<0.01);益髓生血颗粒高、中剂量组在3d时提高CFU-Meg方面优于阳性对照组和益髓生血颗粒低剂量组(P<0.05);益髓生血颗粒高、中剂量组7d时在提高CFU-E方面优于阳性对照组和益髓生血颗粒低剂量组(P<0.05)。模型对照组CD34+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阳性对照组和益髓生血颗粒低剂量组CD34+细胞数较模型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结论益髓生血颗粒能促进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促进骨髓有效造血,并且以高、中剂量作用显著。
2013年19期 v.54 1677-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郑娴;王凤荣;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脂康组、预防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家兔给予高脂饲料6周建立AS动物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0ml灌胃;血脂康组给予血脂康20ml灌胃(生药量0.8g);预防组给予大柴胡汤20ml(生药量7.5g)灌胃,以上每组第1周开始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0周;治疗组第1周开始给予生理盐水20ml灌胃,每日1次,连续6周,第7周开始给予大柴胡汤20ml(生药量7.5g)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取出主动脉于光镜下进行病理观察,检测各组大鼠血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病理结果显示,预防组和治疗组家兔斑块面积及厚度较模型组小,泡沫细胞数量及炎症细胞浸润较少,斑块内未见坏死和瘢痕。血脂康组、预防组和治疗组血脂水平、CRP含量、IL-8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预防组在降低血脂方面优于治疗组(P<0.01),预防组在降低CRP水平、IL-8mRNA及蛋白表达方面优于血脂康组(P<0.05或P<0.01)。结论大柴胡汤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的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家兔IL-8的表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从而起到延缓AS斑块形成的作用。
2013年19期 v.54 1681-1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70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正>2000年2-12期,每册5.80元,合订本85元;2001年2-12期,每册6.50元,合订本95元;2002年1-12期,每册6.80元;2003年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05元;2004年1、2期、4-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15元;2005年1-7、9、1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25元;2006年1-12期,每册7.30元,合订本135元;
2013年19期 v.54 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为发掘民族瑰宝、弘扬中医精粹,满足广大基层医生对中医特色诊疗的需求,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针针灸交流中心将于2013年11月21日-24日在北京举办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基层医生手穴诊疗培训班"。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医药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手诊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常州市手穴诊疗研究所所长刘浩兴主讲"望诊、触诊、压诊"的手穴诊疗方法。
2013年19期 v.54 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承办的"第十三次中医妇科学术大会",拟定于2013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届时将进行妇科分会换届改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名老中医对月经病中医诊疗思路及学术经验;2.月经病中医诊疗优势及特色疗法;3.新技术、新疗法在诊治月经病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4.历代医家对月经病论述文献挖掘与整理。5.坤泰胶囊临床应用及安
2013年19期 v.54 1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行业报道的前沿,关注相关的政策动态,跟踪报道中医药重大课题,及时分析报道中医药的新政策、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新疗法,努力使信息的选择与表达方式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流的信息服务。
2013年19期 v.54 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近几年与有关学会合作,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聚医杰全国中医药百佳名医暨民间中医发展论坛",第七届会议拟定于2013年11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特邀请各级中医药特色医疗名医、民间名中医、乡村名中医投稿并报名参加本次会议。一、会议内容:1.传达国家最新下达的有关民间中医的政策和会议精神,学习有关文件。2.邀请相关领导宣讲国家
2013年19期 v.54 1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科技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是反映科研工作成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继第一期"中医药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提高班"2013年5月在北京成功举办后,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将于2013年10月于北京举办第二期"中医药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提高班",将邀请有丰富
2013年19期 v.54 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为了提升临床医师诊疗和临床科研水平,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杂志社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三届全国男科疾病诊疗经验与男性健康养生论坛暨中西医治疗男科疾病临床经验研修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编号:2013330203047)将于2013年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2013年19期 v.54 1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医药期刊之一,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中国期刊方阵双
2013年19期 v.54 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承办,中国药材集团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发展公司、株洲扶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协办,广西中医药大学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国家扶阳法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成都卢火神扶阳中医馆、广西扶阳学会支持的"第三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六届全国扶阳论坛"定于2013年
2013年19期 v.54 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