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中医气化论与中药愈病机理探讨

    杜武勋;朱明丹;张斐;许艳玲;张少强;魏聪聪;丛紫东;林圆圆;王智先;罗庆盛;

    中医学吸纳了气一元论学术观点,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体由气组成,其结构不是一种有形的静态结构,而是一种无形的动态结构,即"气化"结构。气化是生命活动的本质,中药本身是气化的产物,中药愈病机理及效应依赖于机体气化状态,中药效应目标是"守中致和,以平为期",临床用药遵循"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必须注意"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2013年13期 v.54 1081-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712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神经细胞自噬现象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韦云;刘剑刚;李浩;唐旭东;

    自噬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生命现象,是其特有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细胞自噬以其特异的清除和代谢途径与中医阴阳理论的相互为用、相互制约有着相似的内涵。自噬也可能诱导细胞的主动死亡,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和多个病理环节中均有参与的迹象,我们试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细胞自噬与AD之间的相互关系。

    2013年13期 v.54 1085-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0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效”的概念与临床疗效评价

    闫韶花;郭允;张岩;仝小林;焦拥政;

    以往的中医疗效评价注重患者的主观症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实验室检查在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医学模式的转变又决定了生存质量评价成为疗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观疗效评价结合客观疗效评价成为疾病疗效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根据不同疾病准确地选择评价指标及评价角度,权衡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综合判断干预措施的效力和效能,成为中医发展突破目前"瓶颈"的关键。

    2013年13期 v.54 1088-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7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欢迎订阅《中医杂志》

    <正>《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国家级医药期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并

    2013年13期 v.54 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当代名医

  • 徐景藩诊治胃下垂经验

    刘子丹;郭尧嘉;何璠;陆为民;

    介绍国医大师徐景藩诊治胃下垂经验,强调以辨证为主,常用调中理气、疏肝和胃、温肾化饮三法,治疗要点贵在气,善用升降调气机。强调用药须顾胃气,切记多药伤胃,注重煎服方法,主张浓煎温服,适时服药。

    2013年13期 v.54 1091-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52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介安运用攻下法治疗儿科急重症经验

    蔡建新;加宏生;

    张介安教授主张以攻为补的学术思想,介绍其运用攻下法,以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合并腑实证急重症患儿经验。

    2013年13期 v.54 1094-1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发枝治疗鼻窒经验

    刘晨光;许二平;李发枝;

    总结李发枝教授治疗鼻窒的经验,应用宣肺化饮法、清泄郁热法、御寒宣肺法,并举验案3则,予以例证,兼阐述其临床应用。

    2013年13期 v.54 1096-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5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调查与分析

    王雷;付修远;成功;郑晓红;秦蕾;

    通过对中国内地各省、直辖市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各年龄阶层、职业、学历的人群(其中重点调查人群在江苏省苏北、苏中及苏南地区)的调查研究,探求普通人群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和认同情况。调查显示,普通人群对中医重养生治未病、医德仁爱、道法自然的疗法、治病求本等思想认知和认同度很高,认为能够体现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但对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等认同度较低。

    2013年13期 v.54 1098-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85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小儿肾病激素-中药序贯论治法探析

    丁樱;闫永彬;任献青;都修波;

    阐述了小儿肾病阴阳失调病机之序贯演变规律,并进一步论述由序贯病机决定、基于"阴平阳秘"理论的激素-中药序贯论治法及肾病序贯组方。以调整阴阳为切入点的小儿肾病激素-中药序贯论治法丰富发展了小儿肾病的诊疗体系,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3年13期 v.54 1103-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472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卵泡发育异常中医诊疗方案的构建和临床实践

    尤昭玲;冯桂玲;叶秀英;郭晓虹;杨洛珏;

    阐述了卵泡发育异常的概念,并解释了其与排卵障碍的区别与联系及对妊娠的影响;构建了卵泡发育异常的诊断、分类以及中医治疗的框架;并介绍了运用调泡、移泡、增泡、灭泡、加速、减速六法治疗卵泡发育异常的临床实践经验与注意事项,以及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征、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各种引起卵泡发育异常的痼疾与兼症的临床体会。

    2013年13期 v.54 1105-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79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胃食管反流病哕证论治

    朱振红;王凤云;郭朋;唐旭东;

    从历代医家对中医哕证的认识、哕证的病因病机、治疗用药规律及常用方剂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哕证发生机制为肝胃气逆,中上焦气机升降失调,用药以平调气机为主,从阴阳论治,需注意表里寒热;从脏腑论治,需注意升降;并结合方药予以详述。

    2013年13期 v.54 1108-1109+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32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方法学与临床评价

  •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李东涛;李富玉;王剑;刘继红;程咏梅;燕南;史风雷;姜洪洋;胡爱华;张美增;李洁;魏陵博;姜荣钦;

    目的探讨以证候为内容的骨质疏松症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并验证其可靠性。方法以100mm刻度法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为数学工具,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为研讨方式,共取36个中医症状量化分值为底层指标,定性证候的各个症状或症状组合为第二层次指标,以精亏、气虚、阴虚、阳虚、血瘀证5个定性证候为第三层次指标,以证候总评价为顶层指标;计算权重,建立优选矩阵,确立各层次指标计算公式,初步构建以证候为内容的骨质疏松症综合疗效评价体系;并通过证候总评分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分别按100mm刻度法、三级、二级、一级赋分法量化了骨质疏松症36个常见中医症状;确立了精亏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各证候及中医证候总评分量化计算公式。临床验证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候总评分与骨密度、生存质量均有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826。结论构建的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可反映骨质疏松症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临床验证可靠。

    2013年13期 v.54 1110-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759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艾康颗粒干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姜枫;张荣欣;郭会军;刘佳;崔为国;程跃武;蒋自强;金艳涛;陈秀敏;

    目的观察艾康颗粒干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选择使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3~4年、病情和免疫功能稳定的艾滋病患者100例,90例完成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HAART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中药艾康颗粒和艾康颗粒模拟剂进行9个月的临床干预,治疗前后检测CD4+T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HIVVL)进行免疫学疗效和HIVVL疗效判定,观察HIV耐药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耐药率为21.43%,治疗后23.81%;对照组治疗前耐药率为27.27%;治疗后为30.00%,两组患者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T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免疫学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HIVVL比较和HIVVL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艾康颗粒干预HIV耐药可以稳定、提高免疫功能,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3年13期 v.54 1115-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同伴教育模式下艾灸疗法干预HIV感染者50例临床观察

    刘振威;邓鑫;莫金花;梁爱华;庞军;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模式下的艾灸疗法(简称同伴艾灸)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HIV感染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予同伴艾灸干预,对照组予普通健康教育干预,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期1年,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和干预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生存质量评分、CD4+细胞计数变化。结果试验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64.0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试验组发热、乏力、纳呆、腹泻、自汗、盗汗、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细胞计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综合评分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干预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环境领域评分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干预后发热、乏力、纳呆、腹泻、自汗、盗汗、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细胞计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综合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同伴艾灸能改善HIV感染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2013年13期 v.54 1119-1121+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佳应用时机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李华南;王金贵;孙庆;赵强;陈国华;张玮;

    目的探讨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应用时机,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来自3家医院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恢复期应用组、缓解期应用组、传统推拿组和西药组各75例。恢复期应用组急性期采用中药熏蒸、湿敷、中药敷贴治疗,缓解期采用软组织放松类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恢复期采用整复类手法配合牵引和功能锻炼操;缓解期应用组在缓解期应用整复手法治疗,传统推拿组在急性、缓解、恢复期中均用整复类手法治疗,其余治疗同恢复期应用组;西药组各期均口服萘丁美酮片每日1次,每次1g,并在急性期静脉滴注神经妥乐平,缓解期配合牵引治疗,恢复期配合牵引和功能锻炼操,各组均30天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患者静脉血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症状评分、肌骨彩超评分、表面肌电频率值,并于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并观察复发率。结果各组治疗后静脉血NO、IL-6水平、症状评分、肌骨彩超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表面肌电频率均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恢复期应用组、缓解期应用组NO、IL-6水平均低于传统推拿组和西药组(P<0.05);恢复期应用组症状评分、肌骨彩超评分均低于缓解期应用组、传统推拿组和西药组,表面肌电频率值均高于其他3组(P<0.05)。恢复期应用组、缓解期应用组、传统推拿组、西药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98.6%、89.2%、77.5%、75.4%;随访时复发率分别为1.47%、11.59%、12.31%、14.29%。恢复期应用组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复发率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应用组、传统推拿组、西药组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复手法恢复期应用可以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选方案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3年13期 v.54 112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687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临床观察

    彭冬青;杨涛;陈雨川;董玉喜;张玉娇;史桂荣;王秋红;陈艳明;

    目的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风寒痹阻型采用微通法配合温通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采用微通法配合强通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加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采用视觉评分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JOA慢性腰痛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周评价两组患者腰痛程度和日常社会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后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6个月比较VAS、JO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1、3周与治疗前比较,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1周VAS、JOA评分及ODI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VAS、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LDH可减轻患者局部疼痛,改善临床症状,起效快,且疗效持续稳定。

    2013年13期 v.54 1127-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562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心身同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27例临床观察

    王建东;阎小萍;

    目的评价心身同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RA伴发抑郁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补肾治尪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西医及抑郁症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治疗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抑郁症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88%、59.26%、85.19%,对照组分别为75.86%、48.28%、62.06%,治疗组中医疗效、抑郁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SDS积分、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及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SDS积分、疼痛VAS积分和晨僵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补肾祛寒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的心身同治法能够有效缓解RA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及RA症状。

    2013年13期 v.54 1131-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如何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正>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部分,引用参考文献是反映论文的科学性及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每篇论文均应附参考文献。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应为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上的原始文献。应避免引用摘要、简讯、未公开发表或在非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不同类别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有所不同。主

    2013年13期 v.54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证候诊断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

    杨丽莎;范剑薇;梁志清;吴淋淋;苏元英;刘凌生;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的证候特点。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和免疫不全患者各200例,制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筛选主要症状及舌脉情况进行中医证候分析。结果免疫耐受组前5型依次为肝郁脾虚、脾气虚、心肝郁热、肝肾阴虚及肝郁气滞;免疫清除组前5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心肝郁热及气阴不足;免疫不全组前5型依次为肝肾阴虚、气阴不足、脾气虚、肝血虚及肝郁气滞。结论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涉及中医证候11个,免疫耐受以肝郁脾虚多见,免疫清除以湿热内蕴多见,免疫不全以肝肾阴虚多见。

    2013年13期 v.54 1135-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通心络超微粉对脑缺血大鼠微血管的影响

    常丽萍;秦拢;魏聪;王宏涛;韩建科;贾振华;

    目的观察通心络超微粉对脑缺血大鼠微血管及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大剂量组[1.6g/(kg·d)]、通心络中剂量组[0.8g/(kg·d)]、通心络小剂量组[0.4g/(kg·d)]、尼莫地平组[10mg/(kg·d)],每组8只。采用开颅结扎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挑开脑膜,不结扎血管。各用药组均在动物苏醒后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形态、直径及血流灌注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大脑皮层微血管均呈现迂曲不规则形状,其中通心络大剂量组血管明显呈迂曲、不规则,微血管分支数目增多,血管之间靠拢形成连接。模型组缺血侧40%微血管直径在5~6μm之间;通心络大剂量组缺血侧41%微血管直径在2~3μm之间;通心络中剂量组缺血侧40%微血管直径在3~4μm之间;通心络小剂量组缺血侧40%微血管直径在4~5μm之间。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大、中剂量组、尼莫地平组显著促进缺血侧脑组织皮层区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增加(P<0.01)。结论通心络超微粉可促进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区微血管新生,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量。

    2013年13期 v.54 1138-1140+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芪卫颗粒对KK-Ay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李敏州;高彦彬;马鸣飞;王金洋;

    目的探讨芪卫颗粒延缓糖尿病肾病(DN)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45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制备DN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芪卫颗粒20g/(kg·d)灌胃]、西药组[缬沙坦胶囊10mg/(kg·d)灌胃],每组15只,另设C57BL/6J小鼠15只作为正常组,连续给药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Smad2(P-Smad2)、磷酸化Smad3(P-Smad3)、Smad7及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K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中TGF-β1、P-Smad2、P-Smad3、ILK及ILK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Smad7表达明显下降(P<0.01)。中药组及西药组TGF-β1、P-Smad2、P-Smad3、ILK及ILK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Smad7表达明显增加(P<0.01)。中药组P-Smad3表达较西药组增加(P<0.05),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卫颗粒通过下调TGF-β1、P-Smad2、P-Smad3、ILK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影响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从而延缓了DN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2013年13期 v.54 1141-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37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配伍、煎煮及服药时间对麻黄发汗作用的影响

    李春香;丁芳;侯小双;陈进成;

    目的观察配伍、煎煮时间及服药时间对麻黄发汗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麻黄组和麻黄+桂枝组各40只。根据给药后的观察时间在以上分组的基础上又随机分为10小组,即空白组分为2组,麻黄组和麻黄+桂枝组各分为4组,每组10只。实验条件为室温(25±1)℃,给药温度(35±2)℃。各组给药剂量为3g/200g,空白组给予等量相同温度的生理盐水,其他每组分别灌服煎煮15min或30min的麻黄、麻黄+桂枝水煎液,分别于给药30min或60min观察大鼠后足趾肉垫汗腺着色点数和大鼠后足跖肉垫汗腺分泌量。结果麻黄+桂枝组大鼠后足趾汗腺着色点数及汗腺分泌量均明显多于相同条件的空白组、麻黄组(P<0.05);各煎煮30min组在灌服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大鼠后足趾汗腺着色点数及汗腺分泌量明显多于煎煮15min组(P<0.05);各灌服30min组在药物煎煮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大鼠后足趾汗腺着色点数及汗腺分泌量明显多于灌服60min组(P<0.05)。结论麻黄配伍桂枝在煎煮30min、服药后30min时发汗作用最显著。

    2013年13期 v.54 1145-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53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 柏子养心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56例

    向琴;

    目的观察柏子养心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各56例,中西药组口服柏子养心丸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西药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并判断临床疗效,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中西药组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西药组的83.9%(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时S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第8周时SAS、HAMA评分亦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中西药组治疗后8周SAS评分、HAMA评分低于同时间点的西药组(P<0.05)。随访1年中西药组患者复发5例,低于西药组的19例(P<0.05)。结论柏子养心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肯定,并且疗效优于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2013年13期 v.54 1148-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新液灌肠联合健脾清肠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

    戎玲勤;徐甦;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健脾清肠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60ml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保留灌肠,每天两次,共4周;稳定期给予自拟健脾清肠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2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灌肠液保留灌肠,每天两次;稳定期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或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维持。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结肠镜检查结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健脾清肠汤加减治疗UC临床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2013年13期 v.54 1150-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临证心得

  • 辨证与辨病治疗糖尿病肾病体会

    杨雪军;张瑾;黄晓瑾;何立群;沈庆法;

    从糖尿病肾病(DN)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用药提出了符合现代临床的几点认识体会,认为中医学应积极吸收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DN,方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2013年13期 v.54 1152-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518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难治性心绞痛中医辨治心得

    潘光明;

    介绍难治性心绞痛中医认识及辨治心得,认为本病属心络瘀阻、大气下陷,治疗以活血化瘀、益气升陷,方药在升陷汤基础上佐以活血祛瘀之品。

    2013年13期 v.54 1154-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概况

    郭捷婷;黄燕;

    中风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早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提供帮助。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中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3年13期 v.54 1156-1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51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百家园

  •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探索与实践

    王付;

    探索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方药作用及病位、方药配伍及用量等,临床上可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辨治支气管哮喘、结核性胸膜炎、风湿性心脏病。认为枳实薤白桂枝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郁、瘀、痰证的重要基础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郁、瘀、痰,即可以法选用。

    2013年13期 v.54 1160-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196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论地域、气候因素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影响

    杜含光;闵莉;李灿东;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地域和自然气候密切相关。分析了不同地域的疾病、病邪、病证特点及用药差异,提示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患者的临床表现,还需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如地理、季节、气候等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人,在体质、疾病和治疗上都会有很大不同。

    2013年13期 v.54 1163-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689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浅论《周易》动态思维与中医临床

    许山山;唐丽雯;雒晓东;

    易者,阴阳变化之道,为医者不可不知。然易有三易,其中变易为易之神髓。如何将易之动态思维与中医临床结合已成为当今中医师首要之务,并举出一临证病案加以说明。

    2013年13期 v.54 1166-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55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病例讨论

  • 中医药慢病防控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正>为探讨中医药防控慢病的特色优势,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主办,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承办,《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协办的"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年会暨中医药慢病防控学术交流会"拟于2013年9月27-29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2013年13期 v.54 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光盘合订本

    <正>1951-1986年(4张光盘)480元;1987-1994年(1张光盘)260元;1995-2004年(1张光盘)280元。光盘合订本为计算机用数据光盘,收入了同期出版的全部《中医杂志》的内容,可对所有文章进行任意字检索,方便实用。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医杂志北京医

    2013年13期 v.54 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皕一选方治验实录》

    <正>在浩瀚的中医典籍中,有方名的古方数以十万计。为了汰芜存菁,借鉴古今医家的经验,为现代临床服务,作者在长期从事中医方药文献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上,在完成"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发掘,编纂完成《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下册)。本书以有验案资证作为筛选古方的重要条件,结合古方其他价

    2013年13期 v.54 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

    <正>2000年2-12期,每册5.80元,合订本85元;2001年2-12期,每册6.50元,合订本95元;2002年1-12期,每册6.80元;2003年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05元;2004年1、2期、4-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15元;2005年1-7、9、1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25元;2006年1-12期,每册7.30元,合订本135元;2007年2-12期,每册8.80元;2008年2-12期,每册9.80元;2009、2010年每册9.80元。2007-2010年合订本每年140元。2011年(半

    2013年13期 v.54 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22次全国特色医疗名医学术交流暨风湿骨病论坛通知

    <正>本次会议由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主办,将于2013年8月19日-23日在河北承德市召开,交流的主题是: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风湿、骨病各种痛症及疑难病。一、会议内容:1.有关专家作中医药治疗风湿骨病痛症、疑难病的学术讲座;2.代表交流经验;3.成立"中医风湿骨病研究专家委员会";4.表彰风湿骨病及痛症方面的名医;5.代表作学术交流;6.参观承德避暑山庄及坝上草原。

    2013年13期 v.54 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医学光盘

    <正>四大经典VCD《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全套2500元,其中《金匮要略》单套800元,其余每套600元。四大基础VCD《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全套2700元,单套700元。"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自1999年以来举办多期,得到了60多位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的积极响

    2013年13期 v.54 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正>《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1-6集),由董建华、王永炎两位院士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编写,共收录434位名老中医的5172例医案。这些医案是现代中医名家灵活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病活人的真实记录。医案中的按语或为名医本人所撰,或由后人、门徒所加;编者评注由丛书主编、副主编所撰。第1、2集主要收录146位名老中医的1850例医案,第3、4集主要收录142位名老

    2013年13期 v.54 1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高级研修班通知

    <正>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杂志社、北京东方中医药培训中心主办,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协办的"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高级研修班"定于2013年9月13-16日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举办。本期高级研修班的办学宗旨是:浓缩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理论与实践精华,突出临床实用经验,使学员在短期内获得该领域内名老中医诊治经验以及最新的肝病研究治疗新动态。本次研修班将邀请国内知名肝病专家教授重点传授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治疗经验及行之有

    2013年13期 v.54 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十三次中医妇科学术大会征文暨妇科分会换届改选会议通知

    <正>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承办的"第十三次中医妇科学术大会",拟定于2013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届时将进行妇科分会换届改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名老中医对月经病中医诊疗思路及学术经验;2.月经病中医诊疗优势及特色疗法;3.新技术、新疗法在诊治月经病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4.历代医家对月经病论述文献挖掘与整理。5.坤泰胶囊临床应用及安

    2013年13期 v.54 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年会征文通知

    <正>为更好地促进中医药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主办,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承办,《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协办的"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年会暨中医药慢病防控学术交流会"拟于2013年9月27-29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1.回顾编辑出版分会2012年度工作,讨论2013年度规划;学习有关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探讨新时期科技期刊

    2013年13期 v.54 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