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寸口脉脏腑配位推演方法研究

    邢玉瑞;牛溪苑;

    寸口脉脏腑配位的创立是在天、地、人三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脏腑在人体所在位置及寸口诊脉部位的上下对应原则,结合部位阴阳属性的划分及同气相求的归类方法,推演而形成的诊察脏腑病证的诊断方法。该诊脉方法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模式推演,其实践基础尚待进一步考证。研究寸口脉脏腑配位的推演方法,不仅对于中医临床诊断,而且对于脉诊的客观化研究,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3年12期 v.54 991-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42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补偏救弊”与“致中和”哲学思想及“圜道”运动观

    马杰;徐燕;严骅;尚力;姚洁敏;严世芸;

    通过论述"致中和"思想和"圜道"运动观与中国医学史上"补偏救弊"现象的关系,探讨相关思维模式与文化观念对中医学术发展进程的影响。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和"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了中医学理论建构、临床实践与学术发展的各个方面,而"补偏救弊"正是"致中和"的哲学思想在学术发展进程中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对偏颇的纠正,又是中医药学术范式和话语体系内互为对立的学说集合的回归。"圜道"则是"中和"的哲学思想在运动观上的体现,对以"补偏救弊"的方式推动学术发展轨迹有着直接的影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补偏救弊",推动了中医学术的螺旋式前进。

    2013年12期 v.54 994-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2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当代名医

  • 李玉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张会永;

    介绍国医大师李玉奇分阶段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第一阶段清利骨髓湿热,第二阶段祛腐化燥,第三阶段救阴复脉,强调谨守病机,毋失其宜。

    2013年12期 v.54 99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5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兰辨治尿崩症经验

    郑亚琳;黄达;苏诚炼;林兰;

    介绍林兰对尿崩症的中医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思路3个方面的经验,并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

    2013年12期 v.54 1000-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发枝运用谷精草合剂治疗艾滋病头痛经验

    郭会军;闫磊;蒋自强;

    介绍了李发枝运用谷精草合剂治疗艾滋病(AIDS)头痛的经验。首先分析了AIDS的病因病机,认为AIDS头痛应从风、热两方面进行辨证治疗。其次介绍了谷精草合剂的组成、功用、适应症并附2个医案予以分析。最后总结凡AIDS患者表现以头面部症状为主,辨证属于风、火、热者均可使用谷精草合剂加减治疗。

    2013年12期 v.54 1002-1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9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双盲临床试验中动态药物编盲方法

    闫世艳;何丽云;文天才;白文静;刘保延;

    介绍动态药物编盲方法的特点与优势。动态药物编盲是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受试者不再从始至终服用一个药物编码的药物,其药物编码是动态变化的,即一个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可能有多个药物编码。认为药物编盲过程常常是多次的,适用于研究过程中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研究药物昂贵,需要节约药物以及研究周期长,可能出现药物过期等情况。与传统药物编盲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灵活。

    2013年12期 v.54 1004-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3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脾论治糖耐量减低的临床意义

    柳燕;方朝晖;

    糖耐量减低(IGT)中医属"脾瘅"范畴,不等同于"消渴",其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有其自身特点。从理论、药物和临床观察方面阐述了脾虚与IGT发生的密切关系和从脾论治IGT的主要思路。认为脾虚是IGT的根本病因,脾失健运是IGT发生的主要病机,从而提出从脾论治IGT的意义及可行性,并阐明健运脾气可成为逆转IGT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大的医疗和社会价值。

    2013年12期 v.54 1007-1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66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湿疹辨治经验之处方方法学辨析

    杨阳;马淑然;杨桢;肖遥;

    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思路和方法分析治疗湿疹经验。围绕风、湿、热、瘀、敏、虚六大关键因素,以证候为中心,以法为纲,以方为例,使理、法、方、药有机地融为一体,为临床中医师治疗湿疹提供借鉴。

    2013年12期 v.54 1010-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009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脾不升清是肥胖的基本病理机制

    陈贵海;陈焕新;杨仕权;曾晓艳;施学丽;臧知明;

    探讨脾不升清在肥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认为多食少动可导致阳气不振、清阳不升;脾不升清、精气郁滞是肥胖的根本病理机制,气虚痰湿是由脾不升清所引起的、加剧肥胖的病理因素;肥人气虚、肥人多痰的观点,可能根源于审症求因、因源于证的病因学特点;临床上应当配伍防风、升麻、葛根等疏达肝气,升发中气,醒脾助运,以助谷气上升和精微物质的利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脾不升清是肥胖的基本病理机制,佐风药以升清阳可提高临床疗效。

    2013年12期 v.54 1014-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35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欢迎订阅《中医杂志》

    <正>《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国家级医药期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并且

    2013年12期 v.54 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香港注册中医学会第六届执行委员会选举结果公告

    <正>香港注册中医学会第六届执行委员会按照会章要求,选举工作已完满结束,结果公告如下:会长:陈永光博士副会长:朱恩博士黄贤樟医师颜培增医师莫飞智博士谢文贤医师张美伦医师林家荣医师周叔英医师香港注册中医学会选举委员会

    2013年12期 v.54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701例临床观察

    周建民;王胜圣;田洋;周杰;王晓岩;蔡鸿彦;董芳;刘嵋松;孙良梅;朴铁花;回春;宋智冰;郝毅;王璟琦;李玉春;邱婧;王春兰;张彦峰;王丽;冯潇;席中原;朱玉洁;王芳;王玉;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化疗方案对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2例来源于全国13家医院的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1例,对照组采用2HREZ/4HR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肺阴虚证加滋阴润肺免煎颗粒,阴虚火旺证加肺泰胶囊,气阴两虚证加双百口服液,两组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痰涂片转阴率、肺部病灶和空洞X线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痰菌涂片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肺部病灶X线疗效明显吸收及吸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空洞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种中医证型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阴虚火旺证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2013年12期 v.54 1017-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31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热敏灸治疗脑卒中30例临床观察

    谢洪武;陈日新;付勇;夏雷翔;黄蔚云;熊俊;焦琳;张波;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对照组各30例。热敏灸组给予热敏灸及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6周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巴塞尔指数(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分,随访3、6个月末观察病死/残疾率、复发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热敏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热敏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6周,两组患者FMA、BI、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6周热敏灸组FMA、BI评分较治疗后4周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SS-QOL评分较治疗后4周明显升高(P<0.05),热敏灸组FMA、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热敏灸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确切。

    2013年12期 v.54 1021-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58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健脾补肺法治疗感染后气道高反应咳嗽60例临床观察

    冯德华;樊长征;苗青;张琼;

    目的探讨健脾补肺法治疗感染后气道高反应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感染后气道高反应咳嗽患者以2∶1比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肺、固表止咳方药为基础加减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使用孟鲁司特钠配合复方甘草合剂口服。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症状疗效、气道反应性疗效。结果治疗组控显率90.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控显率50.00%,总有效率80.00%。咳嗽疗效:治疗组控显率90.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控显率63.33%,总有效率80.00%。咽痒疗效:治疗组控显率95.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控显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80.00%。气道反应性疗效:治疗组控显率90.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控显率66.67%,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控显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0例气道高反应性转阴45例,占75.00%,对照组转阴12例,占40.00%,治疗组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肺法治疗感染后气道高反应咳嗽患者在临床症状及气道高反应测定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和优势。

    2013年12期 v.54 1025-1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轻型、普通型60例临床观察

    凃晋文;董梦久;刘志勇;李耘;陈俊;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轻型、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乙脑轻型、普通型患者随机分西医组68例、中医组6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48例。西医组主要给予对症、支持、综合治疗;中医组毒蕴肺胃证给予白虎汤和银翘散加减、毒损脑络证给予清营汤加减,1~3岁患者,每日半剂;3岁以上患者,每日1剂;中西医结合组西医治疗同西医组治疗,中医治疗同中医组。3组均治疗15天。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8.30%,西医组为85.30%,中西医结合组为93.80%,中医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P<0.05);中医组体温、意识障碍、抽搐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体温、意识障碍、抽搐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乙脑轻型、普通型疗效肯定。

    2013年12期 v.54 1028-1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和解通利法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58例临床观察

    李同霞;韩彤亮;薛卫林;胡海波;邓凯;苏海涛;

    目的观察西药抗结核方案联合和解通利法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结核方案3HRZE/6HRE。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和解通利法中药,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1个月后胸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胸膜厚度。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36.05±9.32)d,明显短于对照组(47.18±11.64)d(P<0.01)。两组治疗后1、3个月胸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胸膜厚度均明显小于本组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组治疗后1、3个月胸膜厚度均小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TNF-α(35.35±17.46)pg/L,明显低于对照组(47.16±8.89)pg/L(P<0.05)。治疗组显效率70.7%、对照组显效率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抗结核方案联合和解通利法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可加快胸腔积液吸收,降低胸腔积液中TNF-α浓度,减小胸膜厚度,疗效确切。

    2013年12期 v.54 1031-1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40例临床观察

    陆彦青;杨海涛;庄礼兴;刘悦;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康复组、联合组各40例,在基础治疗之外分别施加"靳三针"治疗、康复训练和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靳三针"治疗和康复训练每次30min,每日1次;联合组在针刺30min后再行康复训练30min,每日1次。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记录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00%,"靳三针"组为87.50%,康复组为82.50%,"靳三针"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康复组(P<0.05)。治疗7天后,"靳三针"组和联合组患者FCA、NDS、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各组患者CS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P<0.05或P<0.01);"靳三针"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治疗14天后,各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明显改善(P<0.05或P<0.01),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P<0.01),"靳三针"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 "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改善患者痉挛指数及神经缺损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2013年12期 v.54 1034-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733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证候诊断

  •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特征的多中心调查分析

    赵志强;毛静远;王贤良;侯雅竹;毕颖斐;李彬;赵英强;牛天福;李广平;施乐;崔晋荣;王永刚;贾秀丽;樊瑞红;林谦;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制定心衰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量表,对我国华北地区10家医院的34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建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对问诊、望诊、舌象采用双百分法进行权重系数分析,对脉象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并据此分析其证候要素、证候(证素组合)、病位分布规律。结果 34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问诊症状权重系数最大的前3项依次为气短、憋气、乏力;望诊权重系数最大的前3项分别为精神倦怠、面色无华、口唇紫绀;舌象权重系数最大的前3项分别为舌质紫暗、舌红、舌苔少;脉象频次最高的前3项分别为沉、细、弦。虚证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339(99.7%)、阴虚193(56.8%)、阳虚147(43.2%);实证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340(100%)、水饮298(87.6%)、痰浊190(55.9%)。出现最多的中医证候为气虚血瘀证339例(99.7%),在此基础上合并水饮或痰浊者为314例(92.4%)。累及病位按照频数排序分别为心(100%)、肾(100%)、肺(98.2%)、脾(75.0%)、肝(66.8%),累及3脏者占98.2%以上、累及4脏者占74.4%以上、累及5脏者占50.6%。结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最基本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气虚血瘀兼水饮或痰浊,病位以心肾为主,五脏皆可累及。

    2013年12期 v.54 1038-1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1006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生川乌配伍不同比例生半夏对大鼠心肌毒性的影响

    许柳;佟继铭;杨慧波;张树峰;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生川乌和生半夏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配伍组、1∶0.25配伍组、1∶0.5配伍组、1∶1配伍组各10只,各配伍组给予相应浓度药物0.4ml/100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停药2周。分别于给药4周及停药2周,计算体质量增长率、心脏系数,生化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相关心肌酶。结果各组大鼠给药4周及停药2周时体质量增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周各配伍组大鼠心脏系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停药2周1∶0配伍组及1∶0.5配伍组心脏系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给药4周和停药2周,各配伍组心肌酶含量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1∶0.25配伍组、1∶0.5配伍组、1∶1配伍组部分心肌酶含量均较1∶0配伍组低(P<0.05或P<0.01)。结论生川乌对大鼠心脏有明显的毒性,生川乌与生半夏配伍对心脏的毒性则明显降低,且配伍生半夏的比例越高,对心脏的毒性越低。

    2013年12期 v.54 1043-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甘草酸二铵对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淋巴瘤单核细胞PD-1表达的影响

    倪磊;储真真;许亚梅;姚志强;郭健;

    目的初步探究甘草酸二铵(DG)对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淋巴瘤(HCV-NHL)患者单核细胞PD-1表达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单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和HCV-NHL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刺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健康人、单纯HCV感染者和HCV-NHL患者CD14+PD-1+细胞占CD14+总单核细胞的比例;HCV-NHL患者PBMC加入DG和阳性对照HCV核心抗原干预后较HCV-NHL空白对照CD14+PD-1+细胞占CD14+总单核细胞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健康人比较,单纯HCV感染者和HCV-NHL患者CD14+PD-1+/CD14+均明显升高,并且HCV-NHL患者较单纯HCV感染者升高明显,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NHL+HCV核心抗原组CD14+PD-1+/CD14+比例较HCV-NHL空白对照明显增加,而HCV-NHL+DG组CD14+PD-1+/CD14+比例较HCV-NHL+HCV核心抗原组明显降低,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NHL患者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激活增加,且程度重于单纯HCV感染,DG可以降低HCV-NHL患者单核细胞PD-1+的高表达。

    2013年12期 v.54 1047-1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皮利咽合剂对慢性咽炎模型家兔全血黏度和咽黏膜的影响

    王颖;王新帅;李向宇;解新平;娄丹;

    目的探讨陈皮利咽合剂作用于慢性咽炎模型家兔的机制。方法 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银黄片组和陈皮利咽大、中、小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慢性咽炎家兔模型,造模第14天陈皮利咽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陈皮利咽合剂原药液、原药液用生理盐水稀释1倍、原药液用生理盐水稀释2倍10ml/kg灌胃;银黄片组给予0.026g/ml的银黄片混悬液10ml/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8天。于最后1次灌胃后1h,对咽部黏膜肉眼观察并分级评价,取耳缘静脉血做全血黏度检测,并观察咽部黏膜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陈皮利咽大、中剂量组家兔咽部黏膜肉眼观察分级及病理分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黄片组和陈皮利咽大、中、小剂量组的全血黏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陈皮利咽中剂量组全血黏度低于银黄片组及陈皮利咽大、小剂量组(P<0.01)。结论陈皮利咽合剂能改善慢性咽炎家兔咽部黏膜炎症,可能与降低全血黏度有关。

    2013年12期 v.54 1051-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5例

    徐红娟;郭燕;

    目的比较参仙升脉口服液与阿托品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SSS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20ml,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每次0.3m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2周、4周复查动态心电图,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24h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结果治疗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7.14%,对照组为62.5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平均心率、最高心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为68.9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最高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SSS的总有效率与阿托品相当,虽起效慢,但副作用少,易耐受。

    2013年12期 v.54 1054-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豨莶通栓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56例

    牛晓亚;邹蔚萌;赵昱;许有慧;张晓苏;李德浩;

    目的观察豨莶通栓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每次口服拜阿司匹林片10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豨莶通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5.0%、73.2%;治疗组分别为92.8%、94.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豨莶通栓胶囊联合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确切。

    2013年12期 v.54 1056-1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临证心得

  • 乌头汤治疗杂病临证心得

    温桂荣;

    乌头汤不但能温经散寒,而且能通络止痛。凡是由风、寒、湿三气侵袭所引起的关节疼痛,无论病程的长短,病症的轻重,或在四肢关节,或在肩部,或在腰部,只要病机吻合,方药对证,均有一定的疗效。

    2013年12期 v.54 1058-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通络法治疗前列腺疾病体会

    宋春生;赵家有;

    依据络病学说,前列腺疾病亦属络脉病变。认为前列腺入通于肺,前列腺疾病的局部病机为络脉不通,整体病机为肺络不畅。据此组成通络利前方,治疗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及合并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2013年12期 v.54 1060-1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罗颂平治疗妊娠病经验

    管雁丞;倪张俊;罗颂平;

    总结罗颂平治疗妊娠病经验及特色,包括①安胎首重调肝肾;②固护后天养先天;③治病求本调阴阳;④慢性病有方有守;⑤灵活变通喜药对;⑥衷中参西求实效。并附典型医案1则,介绍其治疗妊娠疾病临证思辨的特点。

    2013年12期 v.54 1062-1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59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机制

    江媚;刘雁峰;吕艳莹;黄羚;

    系统回顾了近15年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的国内外文献,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三个层面总结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机制,认为中医采用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为主治疗,佐以温肾、养肝之剂,可以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血流量,并促进子宫内膜相关生物活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内膜容受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013年12期 v.54 1064-1066+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938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百家园

  • 试论晋唐、明清时期瘟疫预防外用方药的同异

    姚伟;赵向东;王晓栋;刘菊容;李波;冯全生;

    瘟疫为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广泛流行的急性传染病,中医文献中称为"疫"、"疠"及"鼠疫"、"时气"等。通过对晋唐和明清医学文献中瘟疫预防方法、方药的研究,发现明清时期的防疫用药是在晋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晋唐时期侧重于祛邪辟秽药物,明清时期更集中和侧重于芳香辟秽药物的使用。研究提示,芳香类药物在疫病预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3年12期 v.54 1067-1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76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从痰热论治老年痴呆

    胡玉萍;王平;孔明望;袁德培;石和元;刘萍;

    老年痴呆包括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及混合性痴呆等。历代中医医家及学者多从五脏虚损阐释其发病机理,痰热论述则较少。我们认为,老年痴呆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在于五脏尤其是脾肾亏虚;其标实在于痰浊蒙蔽脑窍,闭阻脑络,火热蕴结脑府,脑窍昏蒙。虚实之证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以致病程缠绵,见症多端。

    2013年12期 v.54 1071-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003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揆度奇恒”思维方法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原则

    鲁明源;

    认为"揆度奇恒"是构建《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思维方法,受到历代医家的关注,是用类比比较的方法分析识别人体的常与变、常变与异变,体现了一般与特殊的哲学观点,其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样性服从于同一性的整体观。"揆度奇恒"要立足于整体,从"象"层面入手,奇与恒的判断则要遵循天人相应、形神一体、五脏中心、胃气为本、守中知变等五大原则。

    2013年12期 v.54 1073-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中医教育

病例报告

  • 中医辨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1例报告

    黄莉;王融冰;李兴旺;

    2013年4月12日北京市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经过及时抗病毒治疗和中医辨证施治,患者4月17日痊愈出院。此例属中医"温病"范畴,其病机符合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予辛散透邪、清热解毒、益气养胃辨证施治。其治疗从始至终是在温病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温病学理论对外感热病的临床指导作用。

    2013年12期 v.54 1079-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光盘合订本

    <正>1951-1986年(4张光盘)480元;1987-1994年(1张光盘)260元;1995-2004年(1张光盘)280元。光盘合订本为计算机用数据光盘,收入了同期出版的全部《中医杂志》的内容,可对所有文章进行任意字检索,方便实用。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医杂志北京医

    2013年12期 v.54 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皕一选方治验实录》

    <正>在浩瀚的中医典籍中,有方名的古方数以十万计。为了汰芜存菁,借鉴古今医家的经验,为现代临床服务,作者在长期从事中医方药文献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上,在完成"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发掘,编纂完成《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下册)。本书以有验案资证作为筛选古方的重要条件,结合古方其他价值特征,从近10万首方剂中,筛选出583首古方及其相关验案5500余则。这些优选出的古方,既不乏传世名方,

    2013年12期 v.54 1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正>《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1-6集),由董建华、王永炎两位院士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编写,共收录434位名老中医的5172例医案。这些医案是现代中医名家灵活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病活人的真实记录。医案中的按语或为名

    2013年12期 v.54 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医学光盘

    <正>四大经典VCD《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全套2500元,其中《金匮要略》单套800元,其余每套600元。四大基础VCD《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全套2700元,单套700元。"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自1999年以来举办多期,得到了60多位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的积极响

    2013年12期 v.54 1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家庄炎黄针灸推拿专修学校招生

    <正>石家庄炎黄针灸推拿专修学校是一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日制针灸推拿专修学校。多年以来,恪守"严谨、求实"校训,严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2013年培训项目如下。1.针灸推拿培训班:学期4个月,3月1日、7月1日、11月1日开学。教材为大专教材的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解剖学、中药学。讲授治疗多发病、常见

    2013年12期 v.54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高级研修班通知

    <正>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杂志社、北京东方中医药培训中心主办,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协办的"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高级研修班"定于2013年9月13-16日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举办。本期高级研修班的办学宗旨是:浓缩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理论与实践精华,突出临床实用经验,使学员在短期内获得该领域内名老中医诊治经验以及最新的肝病研究治疗新动态。本次研修班将邀请国内知名肝病专家教授重点传授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治疗经验及行之有

    2013年12期 v.54 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22次全国特色医疗名医学术交流暨风湿骨病论坛通知

    <正>本次会议由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与有关学会联合主办,将于2013年8月19日-23日在河北承德市召开,交流的主题是: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风湿、骨病各种痛症及疑难病。一、会议内容:1.有关专家作中医药治疗风湿骨病痛症、疑难病的学术讲座;2.代表交流经验;3.成立"中医风湿骨病研究专家委员会";4.表彰风湿骨病及痛症方面的名医;5.代表作学术交流;6.参观承德避暑山庄及坝上草原。二、征文要求:运用中医药治疗风湿骨病痛症及各种疑难病等方面的经验和运用针灸、膏药等外治法经验;稿件需打

    2013年12期 v.54 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层医生手穴诊疗培训班招生通知

    <正>为了发掘民族瑰宝、弘扬中医精粹,满足广大基层医生对中医特色诊疗的需求,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医药科技专业委员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针针灸交流中心将于2013年8月23日至26日(23日报到),举办"基层医生手穴诊疗培训班";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医药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手诊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常州市手穴诊疗研究所所长刘浩兴主讲,传授"望诊、触诊、压诊"的手穴诊疗方法。1.该法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基础,融西医组织解剖理论,结合中医"四诊"察病智慧与经络腧穴治病经验,创造性的

    2013年12期 v.54 1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三届“白云山奇星·华佗再造丸”杯优秀论文征集通知

    <正>为进一步提示脑中风的发病机制,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探索治疗新方法,获取国际上的最新研究进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协办,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数源汇通(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共同发起第三届全国脑卒中诊疗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白云山奇星·华佗再造丸"杯脑卒中诊疗实践优秀医学论文征集活动,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脑的耐受和保护机制;中风内外科治疗的实

    2013年12期 v.54 1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寻求疑难杂症验方合作

    <正>您有效果神奇、应用已久、无毒副作用且功效显著的民间验方吗?您希望它产业化吗?您期盼它为更多人解除病痛吗?这样的事情您自己完成有困难吗?权健国际自然医学集团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服务网点遍及全国,旗下的天津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民间神奇验方的收集整理使之产业化服务人民大众。

    2013年12期 v.54 1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十三次中医妇科学术大会征文暨妇科分会换届改选会议通知

    <正>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承办的"第十三次中医妇科学术大会",拟定于2013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届时将进行妇科分会换届改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名老中医对月经病中医诊疗思路及学术经验;2.月经病中医诊疗优势及特色疗法;3.新技术、新疗法在诊治月经病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4.历代医家对月经病论述文献挖掘与整理。5.坤泰胶囊临床应用及安

    2013年12期 v.54 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