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基于“异类相制”理论探讨中药复方的配伍减毒作用

    周学平;周玲玲;王旭;

    复方治疗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依据临床遣药组方实际,在传统"七情"配伍理论,"君、臣、佐、使"制方原则基础上,提出"异类相制"的观点,探讨中药复方的配伍减毒作用。中药复方的配伍减毒主要通过不同性味、不同功效药物的合理配伍,以调其偏性、制其毒性,起到全面兼顾病情、增强药效、减轻或消除毒性的作用。"异类相制"配伍减毒的主要方式有寒热相制、异效相制、扶正制毒。复方配伍减毒的作用机制可从毒性的物质基础、毒性成分的代谢、毒效相关性等途径进行研究探索。

    2013年04期 v.54 27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9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试析旴江医学的国际影响

    徐春娟;裴丽;陈荣;何晓晖;艾瑛;

    从明末中外交流良好社会环境、旴江印刷业的繁荣为旴江医学传播创造的良好条件、名医龚廷贤弟子戴笠东渡日本传学等方面,考证旴江医学的海外影响。认为旴江名医危亦林、李梴、龚廷贤等著作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翻刻,对日本汉方医学及朝鲜医学的形成、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旴江医学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地方流派,应努力发掘,继承发扬。

    2013年04期 v.54 27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62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医理法方药知识创新的基础与支点

    孙喜灵;姜伟炜;刘琳;王斌盛;刘孟安;

    在不断解决临床面临的常见和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病因、创立新的病因学说,去发现新的单一证候、认清单一证候自身动态演化过程表现出的不同具体存在形式,是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理、法、方、药实现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医学理论突破的关键所在。

    2013年04期 v.54 2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09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张仲景“和”思想研究

    田永衍;王庆其;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和"思想极其丰富。具体体现在:"和"是张仲景对天人正常关系及人体正常状态的描述;"和"是张仲景论治的目的与原则;"和"是张仲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手段。

    2013年04期 v.54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034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当代名医

  • 李士懋论汗法

    王四平;吕淑静;吴中秋;李士懋;

    认为汗法不仅用于表证,亦可用于里证,现代医学之脑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皆可用汗法。同时指出汗法的应用指征、疗效标准及条件等。

    2013年04期 v.54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275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周铭心临诊辨舌经验述要

    孙红友;周铭心;

    从辨舌苔不惟色,亦需重其形;以芒刺主郁,故关乎热病;并观舌苔与舌质以明病势等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临诊查舌苔除关乎舌苔色之轻重、舌苔质之厚薄、津液之润燥外。对于舌苔的分布形态、范围及稀疏等亦需重视。认为舌苔分布失均,厚薄不等是气机结滞的表现。舌苔满布舌面,甚及舌尖及边者,不论舌苔厚薄与否,均是湿气历久,弥漫经络之表现。芒刺不论虚火实火,唯有热邪郁结,令气壅塞,气失宣通才易形成芒刺。若舌质暗红或淡红不均,舌面欠于平整者,是气血不和之情。

    2013年04期 v.54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兴华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3则

    刘宏潇;冯兴华;

    介绍冯兴华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认为该病归属于中医燥痹范畴,并结合验案分析辨治思路。

    2013年04期 v.54 288-28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56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更正

    本刊编辑部;

    <正>《中医杂志》2013年第54卷第2期目次页《浅述易学思想对〈伤寒论〉的影响》一文第二作者"李赛荚"应为"李赛美",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及读者致歉。

    2013年04期 v.54 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思路

    张琼;樊长征;苗青;樊茂蓉;

    肺部炎症浸润及炎症破坏是肺动脉重塑和肺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始动环节。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中医发病机制为"瘀可化毒,毒可致瘀,互为因果,交结凝滞",与肺部炎症损伤有着本质的联系,而解毒祛瘀中药已证实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探讨中医药通过干预炎症反应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

    2013年04期 v.54 290-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70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非标准度量衡计量单位的考察

    何丽清;傅延龄;

    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方药的非标准度量衡计量方式进行了梳理,明确两书中非标准度量衡制的使用呈多样化,主要有数量、拟量和估量3种,从中可以看出计量方式传承的历史轨迹。

    2013年04期 v.54 29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81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心理学对“意志”的认识

    张振华;王克勤;王昊;杜渐;杨秋莉;

    基于对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以及对意志含义的认识,总结了意志在古代的称谓,提出了意志的脏腑生理基础。中国古代文献多用"志"、"意"、"志意"来表达意志的含义,意志的主要脏腑生理基础为心、脾、肾;分析了意志与认知、意志与情感、意志与行为之关系,指出了意志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即发挥主观能动性。

    2013年04期 v.54 295-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652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陈继红;孙伟;魏连波;刘旭生;袁发焕;周栋;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的CKD 3期患者154例,分为中药组(中药颗粒剂+苯那普利模拟剂)、西药组(苯那普利+中药模拟剂)、中西组(中药颗粒剂+苯那普利),连续治疗24周。观察治疗后各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患者e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从治疗后2周起,各时间点e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各时间点e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除治疗后2周、8周外,其余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12周、20周,中药组eGFR均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12周、24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西药组治疗期间与治疗前比较尿蛋白定量未见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24周,中西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少,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改善CKD 3期患者的肾功能状况,中西药联用效果更好。

    2013年04期 v.54 29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51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速泌通乳贴配合按摩治疗初产妇产后缺乳43例临床观察

    杨淑荃;李文平;聂含竹;

    目的观察速泌通乳贴配合按摩对初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自生产后6h进行穴位及局部按摩,每日2次,每次28min。然后用通乳贴穴位外敷,每日贴12h(20:00至次日8:00)。对照组自生产后6h服用生乳灵,每次50ml,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患者催乳疗效和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血清泌乳素(PRL)、产后第35天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6%(P<0.01)。两组治疗后第2、3、7天泌乳量均大于本组治疗第1天(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2、3、7天泌乳量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R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35天随访,治疗组纯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速泌通乳贴配合按摩能明显增加初产妇的泌乳量,提前泌乳始动时间,改善婴幼儿纯母乳喂养情况。

    2013年04期 v.54 30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内服加穴位注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吴艳华;李其林;何丹华;李慧;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加穴位注射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穴位注射组、联合治疗组3组。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穴位注射组采用苯海拉明注射剂1ml与维丁胶性钙2ml混合,双侧足三里穴及曲池穴位交替注射;联合治疗组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用法同前。3组均14天为1个疗程,每月进行1个疗程治疗,连续3个疗程。另设健康人对照组30例。各组于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57.14%,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55.17%,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73%,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和穴位注射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降低;而CD8+增高(P<0.05)。3组治疗后CD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CD4+、CD8+、CD4+/CD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CD4+、CD8+、CD4+/CD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

    2013年04期 v.54 307-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证115例临床观察

    王智勇;宋永伟;李志强;李无阴;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39例)采用牵引+中药熏洗+手法,治疗2组(39例)采用牵引+中药熏洗,治疗3组(37例)采用牵引+手法治疗,3组均治疗15天。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1个月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并判定临床综合疗效,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及安全性。结果各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测量时间点间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任意两个时间点间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各组患者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中药熏洗+手法、牵引+中药熏洗、牵引+手法这3种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证疗效相当,且均安全有效。

    2013年04期 v.54 31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41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临床研究

    孔亮;狄美琪;李超生;顾俊泉;王挺刚;桂树华;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片和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两组患者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分别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p、Vd和Vm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Vd、Vm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两组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VBI性眩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Vd和Vm有关。

    2013年04期 v.54 315-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68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证候诊断

  • 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比较

    赵庆高;李浩;杨惠民;韩淑花;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清胱抑素C(Cyst-c)的差异。方法 2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痰瘀阻络型78例、阴虚阳亢型84例及肾虚型78例。留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晨起尿液标本,检测各证型患者尿NAG及血清Cyst-c水平。结果痰瘀阻络型尿NAG水平显著低于肾虚型(P<0.05),其余证型尿N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阻络型、阴虚阳亢型、肾虚型的血清Cyst-c水平依次增高,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肾虚证患者的尿NAG、血清Cyst-c水平高于痰瘀阻络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肾虚证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程度重于痰瘀阻络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

    2013年04期 v.54 318-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茸菖胶囊对癫痫后认知障碍幼年大鼠神经发生的影响

    杨常泉;王伟;马融;

    目的观察茸菖胶囊对癫痫后认知障碍幼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发生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癫痫后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10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运用戊四唑点燃法复制癫痫大鼠模型,并经水迷宫实验筛选认知障碍大鼠。正常组不予处理,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浓度为0.44g/ml、0.22g/ml、0.11g/ml茸菖胶囊溶液灌胃,西药组予40mg/ml德巴金溶液灌胃,每次3ml,每日2次,均给药28d。每组又分别于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标记后24h和28d取材。采用水迷宫实验于治疗前后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和跨越平台次数;观察BrdU阳性细胞形态并计数进行BrdU免疫组化评分,计算新生神经细胞迁移比率(Br-dU/DCX)、新生神经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比率(BrdU/NeuN)和新生神经细胞分化为胶质细胞比率(BrdU/GFAP)。结果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药高、中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P<0.05或P<0.01),并且中药高剂量组较中药中、低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跨越平台的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中药低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24h时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和28d时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西药组BrdU免疫组化评分显著减少(P<0.05或P<0.01)。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BrdU/DCX、BrdU/NeuN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中药高剂量组BrdU/NeuN明显低于中药中、低剂量组(P<0.01);各组大鼠BrdU/GF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茸菖胶囊可改善癫痫后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为抑制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异常迁移和分化。

    2013年04期 v.54 32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35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风湿宁胶囊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马艳苗;王永辉;李艳彦;高丽;周然;

    目的探讨风湿宁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风湿宁低剂量组、风湿宁中剂量组、风湿宁高剂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雷公藤多苷片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0.03g/(kg.d),风湿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风湿宁胶囊0.33、0.66、1.32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各组按20ml/kg体重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滑膜细胞超微结构,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mRNA、caspase 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电镜下风湿宁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滑膜细胞超微结构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风湿宁中剂量组效果明显。雷公藤多苷片组及风湿宁低、中剂量组caspase 3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上调(P<0.05或P<0.01);风湿宁中、高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片组caspase 9mRNA表达较模型组上调(P<0.05或P<0.01)。结论风湿宁胶囊治疗RA机制可能与改善大鼠滑膜细胞的超微结构、上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mRNA、caspase 9mRNA有关。

    2013年04期 v.54 326-328+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424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糖脂平颗粒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内皮素的影响

    金智生;杨丽霞;罗文蓉;楚惠媛;董翠珍;郜红;

    目的探讨糖脂平颗粒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90只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脉康颗粒组、糖脂平大剂量组、糖脂平小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每日分别给予糖脉康颗粒(1.35g/kg)、糖脂平颗粒大剂量(2.7g/kg)、糖脂平颗粒小剂量(1.35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INS)、IGF-1及ET,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体重、血糖、INS及ET均降低,ISI和IGF-1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脂平颗粒可降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体重、血糖、INS和ET,同时升高ISI值和IGF-1,从而改善了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2013年04期 v.54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文献研究

  • 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临床用量分析

    陈欣燕;连凤梅;郭允;闫韶花;肖明良;仝小林;

    目的了解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临床用量情况。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95年至2011年与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相关的文献,对其中明确研究方法、处方用量及疗效判定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描述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临床实际用量、治疗疾病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文献为16篇,分为成人感染性腹泻、成人急性胃肠炎、成人慢性腹泻及小儿腹泻四大类,成人使用剂量范围为:葛根9~30g,黄芩6~15g,黄连3~10g,炙甘草3~6g。儿童使用剂量范围:葛根3~15g,黄芩2~10g,黄连3~10g,炙甘草3~9g。结论初步得到了葛根芩连汤治疗不同类型腹泻的临床有效剂量范围,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2013年04期 v.54 332-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99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 平痫汤治疗小儿癫痫35例

    马喜凤;张士卿;

    目的观察平痫汤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口服平痫汤,对照组给予鲁米那片治疗,两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发作频率疗效和发作持续时间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为91.4%,发作频率疗效总有效率为85.7%,发作持续时间疗效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分别为62.5%、54.2%、87.5%,治疗组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痫汤治疗小儿癫痫安全有效,并且疗效优于鲁米那片。

    2013年04期 v.54 336-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395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临证心得

  • 周郁鸿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吴迪炯;周郁鸿;

    介绍周郁鸿辨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认为本病虚为本邪为标,痰瘀为变;肾源亏,脏腑伤,生化失司;阳气衰,阴分陨,阴阳俱羸;髓骨枯,精血竭,气血两亏。治疗应以补肾为纲,同时注意固卫护表,防治痰瘀,以及处理变证和节饮食守胃气以调摄。

    2013年04期 v.54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485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周春祥临证思路举隅

    张静远;

    周春祥在临床诊治中提出了辨"量"诊断,轻灵顾护脾胃的观点,展现了升降相因、隔脏用药的中医思维,形成了独特的临证特点。

    2013年04期 v.54 34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34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翟光诊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翟佳滨;李鸿涛;

    介绍翟光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肝胆失调为标,气机升降失调为具体反应,临床辨治早期当以治标祛邪为主,兼顾其本,而治本之策重在健脾养胃,修复黏膜屏障。

    2013年04期 v.54 34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415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艾灸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概况

    彭亮;杨舟;文琼;刘密;常小荣;

    介绍了目前艾灸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现状,重点从艾灸对胃运动、前列腺素、一氧化氮、胃黏膜血流量以及热休克蛋白调控几个方面探讨其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的研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013年04期 v.54 345-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45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防治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性骨质疏松研究概况

    涂海涛;罗月中;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骨质疏松,而中医药可以通过滋阴清热、温补脾肾、阴阳并补等治法辨证论治,预防和改善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

    2013年04期 v.54 349-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百家园

  • 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经验探析

    马明越;于文明;

    通过学习丁甘仁医案,梳理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的经验,归纳出其治疗湿温的三大特点:其一,不拘泥湿温病只限于阳明、太阴二经,而是将其扩大到六经范畴。先辨病位,再定方药,擅用合方。真正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其次,重视少阳、厥阴经的枢机作用,善用柴胡运转枢机。第三,经方和时方并用,经方为主,在经方基础上加用芳化、苦燥、淡渗、疏达之品以助化湿。

    2013年04期 v.54 35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66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栗山治疫思想探析

    赖明生;朱平;

    杨栗山治疫探病求源,明确"杂气"为疫病之因,郁热为温疫病理演变的基础。总结出清热散邪、辛凉宣透、逐秽解毒、通下逐邪等祛除火毒淫热邪气的治疗方法,创制了著名方剂升降散。其治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给邪以出路,并注重气机的调和,开拓了温疫治疗的新思路,为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13年04期 v.54 35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49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情志养生道法

    李董男;

    中国传统养生学以整体论指导养生实践,重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形体与道德情志的有机融合。情志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核心和关键,以道德品质修养为根本,精神心理调养为主干,情趣爱好培养为枝叶,精神心理调养,又分为淡泊、宁静、知足、进取、友爱、遗忘、克戒、随性之道等。

    2013年04期 v.54 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82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石家庄炎黄针灸推拿专修学校招生

    <正>石家庄炎黄针灸推拿专修学校是一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日制针灸推拿专修学校。多年以来,我校恪守"严谨、求实"校训,严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2013年培训项目如下。1.针灸推拿培训班:学期4个月,3月1日、7月1日、11月1日开学。课本为大专教材的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解剖学、中药学。讲授治疗多发病、常见病、疑难杂症等,学会为止。2.高级针灸师进修班:学期15天,每月10日开学。重点讲授腹针、火针、舌三针、锋针、头

    2013年04期 v.54 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举办“中医药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提高班”的通知

    <正>科技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是反映科研工作成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本刊从来稿中发现很多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问题,部分科研人员尚缺乏系统正规的科学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故难以胜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水平研究论文的重任。针对这些问题,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将于2013年5月于北京举办首期"中医药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提高班",将邀请有丰富审稿经验的SCI期刊编委主编、具有高水平SCI论文投稿经验的专家、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进行授课。从专家视角和编辑部视角就SCI论文写作与发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交流,切实提高科研人员论文写作能力,探讨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写作难、投稿难、发表更难的问题。

    2013年04期 v.54 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光盘合订本

    <正>1951-1986年(4张光盘)480元;1987-1994年(1张光盘)260元;1995-2004年(1张光盘)280元。光盘合订本为计算机用数据光盘,收入了同期出版的全部《中医杂志》的内容,可对所有文章进行任意字检索,方便实用。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医杂志北京医海林音像书店,邮政编码:100700,电话:(010)64035632。网址:http://www.jtcm.net.cn。

    2013年04期 v.54 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第七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通知

    <正>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医药科技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第七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拟于2013年5月24-27日在重庆金考源会议中心召开。1.会议征文与研讨内容(1)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2)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新疗法、新进展;

    2013年04期 v.54 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正>《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1-6集),由董建华、王永炎两位院士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编写,共收录434位名老中医的5 172例医案。这些医案是现代中医名家灵活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病活人的真实记录。医案中的按语或为名医本人所撰,或由后人、门徒所加;编者评注由丛书主编、副主编所撰。

    2013年04期 v.54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医学光盘

    <正>1999年以来举办多期,得到了60多位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授课内容为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个人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宝贵结晶。现已制作成光盘,可作为中医医疗、教育和研究机构收藏以及开展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也可供中医医务工作者临床自学。第一期1 500元(22DVD),第二期1 500元(20DVD),第三期1 130元(16DVD),第四期980元(16DVD),第五期1 330元(23DVD),第六期1 050元(16DVD),第七期710元(13DVD),第八期700元(11DVD),第九期850元(10DVD),第十期680元(10DVD),第十一期540元(10DVD)。

    2013年04期 v.54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

    <正>2000年2-12期,每册5.80元,合订本85元;2001年2-12期,每册6.50元,合订本95元;2002年1-12期,每册6.80元;2003年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05元;2004年1、2期、4-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15元;2005年1-7、9、11、12期,每册6.80元,合订本125元;2006年1-12期,每册7.30元,合订本135元;

    2013年04期 v.54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十九次全国特色医疗名医学术交流暨肝病痰病论坛通知

    <正>本次会议由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学会联合主办,将于2013年4月16-1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交流的主题为: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肝胆病、痰病、各种常见病、疑难病。一、会议内容:1.有关专家作中医药治疗肝病痰病.疑难病的学术讲座;2.中医基础理论及怎样撰写中医药学术论文的讲座;

    2013年04期 v.54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论坛暨首届海峡两岸中西医药汇通学术研讨会通知

    <正>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台湾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台湾大仁科技大学以及台湾商工统一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13年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论坛暨首届海峡两岸中西医药汇通学术研讨会"定于2013年5月22日-5月29日在台湾大仁科技大学举办。本次论坛旨在发扬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拓展两岸中西医药产、学、研等方面的汇通交流;建立中西医药的两岸科技交流平台;探讨两岸中西医药法规及适用范围;扩大两岸中西医药合作发展的渠道。

    2013年04期 v.54 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寻求疑难杂症验方合作

    <正>您有效果神奇、应用已久、无毒副作用且功效显著的民间验方吗?您希望它产业化吗?您期盼它为更多人解除病痛吗?这样的事情您自己完成有困难吗?我们来合作好吗?权健国际自然医学集团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服务网点遍及全国,旗下的天津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民间神奇验方的收集整理使之产业化服务人民大众。

    2013年04期 v.54 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