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国彬;刘文华;陈海滨;郭新峰;
目的客观评价以痛泻要方为基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方法检索国内外中英文主要学术论文数据库及相关参考文献;用经过验证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信息采集表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采集,按照英国国家健康服务中心(NHS)颁布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评价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报告46篇,其西医诊断标准使用国际标准的有29篇,有明确中医证型诊断标准者8篇;仅有5篇随机方法正确,8篇统计学方法完全正确。结论目前以痛泻要方为基本方治疗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总体质量不高,应当在随机化、疗效评价指标、统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
2008年12期 v.49 1077-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7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国旺;徐咏梅;富琦;韩冬;于洁;杨中;唐武军;王笑民;郁仁存;
目的观察中药固本抑瘤Ⅱ号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5例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NP(去甲长春花碱+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固本抑瘤Ⅱ号。观察治疗前后瘤体变化、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肿瘤标记物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肿瘤缓解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0.0%和92.9%,对照组两指标分别为40.7%和81.5%;两组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在乏力、肢体麻木、腰膝酸软3个证候的改善及稳定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呈现下降趋势;两组治疗后肿瘤标记物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治疗组甲胎蛋白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抑瘤Ⅱ号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可以发挥增效减毒作用,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可能作为化疗增敏剂。
2008年12期 v.49 1081-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8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李东;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活血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对超促排卵反应、子宫内膜改善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63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G nRH a/r-FSH/HM G/HCG)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分阶段服用补肾养血活血中药,观察两组促性腺激素(G n)的用量及子宫内膜厚度、计算取卵数、测定优质卵率、观察受精率、计算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组可以减少促性腺激素的用量(P<0.01),提高子宫内膜的厚度(P<0.05);而且在提高优质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最终提高妊娠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养血活血法可以促排卵、健内膜、辅助胚胎着床,联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可以提高妊娠率。
2008年12期 v.49 1084-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62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吉中强;纪文岩;吴立华;李红;宋鲁卿;
目的观察枳实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栓前状态危险因子的影响。方法67例ACS患者随机分成枳实组(34例,给予常规治疗加枳实胶囊)和常规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另设健康对照组(对照组)30名。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用药3周后空腹肘静脉取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D-二聚体(D-Dm)、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D-Dm、CD62p、ET-1、Ox-LDL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后枳实组与常规组NO明显上升,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CD62p、D-Dm、ET-1、Ox-LDL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常规组比较,枳实组血清NO明显上升,红细胞聚集指数、D-Dm、ET-1、Ox-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枳实能改善ACS患者内皮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强抗氧化功能。
2008年12期 v.49 1087-1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允岭;金香兰;陈志刚;郭蓉娟;侯小兵;陈宝鑫;高芳;白文;戴中;柳洪胜;谢颖桢;王麟鹏;郭静;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选取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55例,观察中医症状特点、证类分布特征,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提取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5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对155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阳虚占25.2%,痰占18.1%,阴虚占17.4%,火占13.5%,血瘀占11%。综合分析,虚证占57.4%。结论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主要证候要素是阴虚、阳虚、痰、火;次要证候要素是血瘀、气虚、血虚;病位在脑,主要涉及脏腑为肾、肝两脏,次要脏腑为脾、心。肾精亏虚、痰浊阻窍是轻度认知障碍病情缠绵难愈、加重发展的主要原因。
2008年12期 v.49 1103-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83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军;吴洁;郭灵祥;杨叔禹;
目的分析糖调节受损(IGR)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59例IGR门诊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胰岛素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IGR患者中,气虚血瘀型最多,共40例占25.2%,其次为气虚型、气虚痰湿型和血瘀型。4个主要证型患者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以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上存在差异。气虚痰湿证型组60分钟和120分钟时血糖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结论IGR患者的中医证候中以气虚或兼气虚证最为多见,各主要证型中以气虚痰湿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最重。
2008年12期 v.49 1106-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332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刘亚娴;霍炳杰;张莉;刘羽;李晶;
目的通过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将88只小鼠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3分钟高、中、低浓度组,6分钟高、中、低浓度组,12分钟高、中、低浓度组。除空白组外均用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模型,银翘散灌胃给药7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血流中惰性炭粒的吞噬廓清能力、游泳耐力时间、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脾脏和胸腺器官重量。结果3分钟高浓度组、3分钟中浓度组、6分钟高浓度组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游泳耐力时间(P<0.0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6分钟低浓度组、12分钟中、低浓度组外,其余各组均能显著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K值和α值均明显增高(P<0.05),其中以3分钟高浓度和6分钟高浓度的效果为优;银翘散可显著提高各组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的数量(P<0.05),银翘散各组有升高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的趋势,但作用不显著;3分钟高浓度组能显著性增加各组小鼠胸腺重量和脾脏重量(P<0.05)。结论银翘散对免疫抑制小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其效果以煮沸后3分钟效果为佳。
2008年12期 v.49 1112-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周晓辉;韩蕾;周智恒;刘忠德;杨吉相;
目的研究补肾通络法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动物模型前炎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前列通利汤高、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前列通利汤高、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后45天连续给药1个月,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整体、光镜、电镜病理形态学以及炎性基因表达产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变化。结果前列通利汤高剂量组CAP大鼠血清或前列腺组织的TNF-α、IL-1β、IL-2、iNOs趋于正常,组织学及电镜检测出的炎性病理变化明显减轻或恢复正常,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补肾通络"为指导原则的前列通利汤能够通过抑制炎性基因的表达,调节免疫功能,从而对实验性CAP大鼠模型产生治疗作用。
2008年12期 v.49 1116-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夏韵;向军;刘小雨;石红军;
目的观察复方蒲黄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后蛋白70(HSP-70)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蒲黄颗粒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分别在缺血2小时再灌注6、24、72小时断头取脑组织,每时间点5只。再灌注24小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采用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检测HSP-70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蒲黄颗粒大、中剂量组在缺血再灌注24小时时神经功能改善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Nissl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脑皮层神经元形态不规则,体积缩小,胞核固缩深染,细胞间质水肿,尼氏体减少,可见明显的神经元丢失,而蒲黄颗粒各剂量组未见明显的神经元损伤和丢失;模型组在再灌注6~72小时HSP-70及其mRNA的表达均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蒲黄颗粒各剂量均能增强HSP-70及其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各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蒲黄颗粒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2008年12期 v.49 1119-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