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 论络病理论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王昀;季蓓;王瑱;

    中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当以络病理论为切入点,研究表明,该理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介入后再狭窄、中风、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新生、冠心病危险因子的防治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8年04期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33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症状学的心理学特征分析

    汪卫东;张容瑞;

    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乃是准确辨证的过程。因此,症状搜集,是中医诊治疾病的起点。无论从文化背景、基础理论还是从临床实践来观察,中医症状学中都包含了比较典型的心理学特征。如果要从根本上对中医症状有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在中医症状学、证候学研究中引进现代人文科学知识、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观念与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008年04期 297-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探讨

    高俊虹;秦联萍;逯波;付卫星;崔海峰;王玉敏;王洪新;喻晓春;

    从针灸"治未病"理论溯源,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针灸对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及其可能机制,以及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优势等方面做了探讨和分析。

    2008年04期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9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信息窗_征文

当代名医

短篇报道

读经典做临床

临证心得

临床研究

  • 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9例临床疗效观察

    杜艳茹;张艳霞;孙胜振;张纨;王志坤;

    目的探讨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262例UC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口服肠癖康;耳穴组耳穴贴压脾、大肠、内分泌、交感、皮质下;药穴组口服肠癖康加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均治疗4周。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药穴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4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Cu、Fe、Zn均显著升高(P<0.05),且药穴组治疗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穴结合可调节机体免疫,补充微量元素,促进肠道溃疡愈合。

    2008年04期 314-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15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法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张振贤;江艳芬;符德玉;吴丽丽;周婷;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活血组方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解毒组(治疗1组)、益气养阴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vWF、GMP-140、CRP、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活血方治疗冠心病能起到改善其内皮细胞损伤、抑制血小板活化、抗动脉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

    2008年04期 317-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25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韩萍;黎烈荣;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WHOQOL-BREF中文版量表测评方法,比较正常围绝经期妇女和中药治疗PMS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围绝经期正常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PMS组,各领域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生活质量提高均较西药组明显(P<0.05)。结论中药治疗能改善PMS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8年04期 320-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加减温经汤对月经病寒凝血瘀证患者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

    苏健;杜惠兰;

    目的探讨加减温经汤对月经病寒凝血瘀证患者血管舒缩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例月经病寒凝血瘀证患者给予加减温经汤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经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雌二醇(E2)、孕酮(P)的变化。结果近期临床治愈19例(38.0%),有效24例(48.0%),无效7例(14.0%)。治疗后经血ET、TXB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经血NO、6-keto-PGF1α、E2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加减温经汤在治疗月经病寒凝血瘀证的同时,有改善生殖激素、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作用。

    2008年04期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2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清热降压颗粒治疗青壮年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64例临床观察

    李运伦;

    目的评价清热降压颗粒治疗青壮年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青壮年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清热降压颗粒,对照组给予牛黄降压丸,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症状、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改善症状,降低血脂、血糖和血液黏稠度,肝肾功能和血、尿、大便常规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清热降压颗粒治疗青壮年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有较好的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2008年04期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益气托毒汤治疗白塞病16例临床观察

    考希良;

    目的观察益气托毒汤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按标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托毒汤治疗,每次200ml,每日2次。均对照组给予强的松10mg,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部分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改善、减少复发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托毒汤对白塞病有良好治疗作用。

    2008年04期 329-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信息窗

针灸推拿

  • 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4例临床观察

    金亚蓓;孙占玲;金慧芳;

    目的比较耳针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探耳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耳针组(34例)和激素组(34例),耳针组电针耳穴内分泌、卵巢、子宫等,激素组口服替勃龙(7-甲异炔诺酮),共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E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FSH和LH均下降(P<0.01);治疗后耳针组E2水平较对照组偏低(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疗法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2008年04期 331-333+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85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足三里对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胃镜检查中副反应的预防作用

    辛献运;粘芙蓉;于金凤;侯芳;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预防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胃镜检查致消化道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87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在常规给予地卡因喷剂的基础上针刺足三里穴;对照组44例,予地卡因喷剂,比较两组在预防胃镜检查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即刻疼痛情况、进镜反应、进球情况以及即刻反应总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对预防上消化道肿瘤病胃镜检查消化道副反应疗效显著。

    2008年04期 334-33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专题笔谈

病例讨论

证的研究

  • 新疆各地不同民族阴阳虚证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王燕;姜德;周铭心;

    目的探讨新疆各地区不同民族居民阴阳虚证罹患情况及分布特点,为西北燥证病因研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在新疆和田等5地和四川乐山、上海等地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实施抽样问卷调查,然后进行阴阳虚证计量辨证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完成5544例调查问卷,新疆5个地区除乌鲁木齐外阴阳虚证罹患率均高于上海和四川乐山(P<0.05),和田地区阴阳虚证罹患率高于其他地区(P<0.05),维吾尔族罹患率高于汉族,女性高于男性,中年高于青年,农村高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5个地区除乌鲁木齐外,均以阴虚证罹患率最高。结论新疆阴阳虚证罹患率高于内地,尤以阴虚证最为明显。

    2008年04期 345-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方药研究

  • 痰瘀同治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凝血/纤溶活性平衡的影响

    张卫萍;任建勋;袁祖贻;刘建勋;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血小板聚集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0.02g/kg)、痰瘀同治方大、小剂量组(7.5g/kg,15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后4周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脂、t-PA与PAI、血小板黏附与聚集性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痰瘀同治方大、小剂量组能显著改善AS家兔血脂变化,升高t-PA并降低PAI,抑制血小板第1分钟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降低全血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与血沉。结论痰瘀同治法可通过改善血脂异常,提高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来防治AS。

    2008年04期 34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

    吴丽丽;王文竹;严灿;徐志伟;史亚飞;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多种应激源制作慢性心理应激抑郁症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测定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含量及神经元内Ca2+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较正常组增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表达降低,神经元内Ca2+浓度升高(P<0.05或P<0.01)。中药组可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增加BDNF与TrkB蛋白表达,降低神经元内Ca2+浓度。结论加味四逆散可能通过上调海马BDNF的表达,降低胞内Ca2+,实现抗抑郁的作用。

    2008年04期 35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92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参杞合剂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范晓磊;邓国英;周慧敏;杨淑凤;

    目的研究参杞合剂(SQ)对人鼻咽癌细胞CNE的凋亡及转移的影响,探讨其对人类肿瘤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四氮唑盐(MTT)法计算抑瘤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形成的DNA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Fas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SQ对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SQ对CNE细胞具有明显的直接杀伤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凋亡特征性条带;Fas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SQ可诱导人鼻咽癌细胞凋亡,可能与Fas/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途径有关。

    2008年04期 35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发展园地

  • 试论中药现代化与中药西化

    李连达;

    对"中药现代化"和"中药西化"两种研究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应大力推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中药现代化研究,不应以中药西化取代中药现代化。

    2008年04期 359-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22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学术争鸣

  •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

    王鹏伟;

    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崭新实践模式,只是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完善,其本质仍然是实验生物医学。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差别很大,因而与循证医学也无本质的联系,但循证医学对中医药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008年04期 363-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40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中医教学

综述

医经研读

  • 《伤寒论》方证对应规律的可视化研究

    包巨太;吴范武;图娅;齐峰;马会霞;

    提出"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模型"假说,以"药力"做为模型的最基本单位,根据"药证相应"、"方证相应"原理,将《伤寒论》中的药、方、证全部放到一个具有客观的相对精确数据要求的数学模型中,力图将中医的临床经验、药物的性能和辨证的术语转换为现代数学语言,使抽象的中医概念得到客观的展现。

    2008年04期 3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2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临床解惑

百家园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