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昀;王瑱;颜乾麟;
中医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关注以下方面的问题:(1)中药现代药理与不稳定斑块的病理。(2)中医辨证干预ACS不稳定斑块微观客观指标。(3)从络病理论论治ACS。(4)从毒论治ACS。(5)从瘀论治ACS。(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状态临床分期与辨证施治。
2006年05期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吕凌;陆秀兰;谭素娟;
中医稳态是指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机体自我调节所达到的一种内外环境相适宜的最佳状态,机体自我调节的方式主要包括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两个方面。中医学的形神合一论主要研究形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认为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在人体指形质及由形质构成的形体与生命机能活动的关系,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即“形神合一”。二者的目的都是使形与神相协调,将结构有序与功能有序相统一,并且从内外涨落关系上把握建立和维持有序稳定的机制,从而达到生命的平衡稳态。
2006年05期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13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王琦;2006年05期 32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3858 ] |[引用频次:631 ] |[阅读次数:0 ]
- 朱伟;阮新民;陈可冀;2006年05期 33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8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庆军;2006年05期 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帮义;2006年05期 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艳;2006年05期 336-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郭辉雄;2006年05期 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陶文琪;2006年05期 337-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白正学;2006年05期 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时建山;2006年05期 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邓志厚;杨宪云;2006年05期 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红;刘琨;2006年05期 339-340+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雷;2006年05期 34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光盛;2006年05期 342-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石彧;范先基;2006年05期 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8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沈舒文;宇文亚;2006年05期 345-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杜立建;2006年05期 347+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春雷;王升旭;许幸仪;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神经激肽-1(NK-1)表达的影响,从信号转导的角度研究电针镇痛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8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电针组、模型30分钟组、模型24小时组、模型48小时组及电针治疗30分钟组、电针治疗24小时组、电针治疗48小时组,每组10只。以完全弗氏佐剂注入大鼠左后足垫皮肤内制作炎性痛模型,电针大鼠双侧L3~L5夹脊穴,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痛阈及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与NK-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各组大鼠痛阈明显下降(均P<0.01),同时同侧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明显增多(P<0.01);电针治疗各组大鼠痛阈亦下降,但与同时段模型组比较痛阈明显提高,同侧脊髓背角内ERK磷酸化水平亦较同时段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24小时组与电针治疗24小时组大鼠同侧脊髓背角内NK-1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明显缓解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提高痛阈,而ERK可能作为电针镇痛中一个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通过脊髓背角的磷酸化激活及其对NK-1表达的调控在炎症痛敏形成及电针镇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06年05期 348-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周红;钟灵;钟毅;
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DGP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肠舒和贝络纳口服,原来的控制血糖方案不变,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及胃电图(EGG)等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肠舒组的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1.67%;贝络纳组分别为60.42%和89.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C明显改善,相持续时间、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GG主频率比增加、主功率比增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胃肠舒组还可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结论:胃肠舒能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MMC及胃电活动,同时又能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是治疗DGP的有效方剂。
2006年05期 35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何玉梅;薛素芬;李佩文;
目的:观察消水号外用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消水号外敷,对照组予顺铂(DDP)腹腔注射,观察消水号外用对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87.1%,对照组为58.6%,治疗组腹水消退的有关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消水号外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显著优于DDP腹腔注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06年05期 35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朱辟疆;韦先进;周逊;赵华;刘永平;邱建军;
目的:探讨保元强肾号胶囊联合六君子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CRF3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α-酮酸片及爱西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保元强肾号胶囊及六君子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临床症状积分、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均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仅BUN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Alb及Hb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元强肾号胶囊联合六君子汤可明显改善CRF晚期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及营养状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为治疗晚期CRF的有效方案。
2006年05期 358-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谭斌;
目的:探讨温胆汤治疗或协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以实验组给予温胆汤,实验组给予温胆汤加氯氮平,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各30例作对照研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实验组显效率70%,有效率30%;实验组显效率36.6%,有效率50%;对照组显效率43.6%,有效率56.4%;两实验组的药物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温胆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在协同治疗时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对症状的改善更好,并可明显减少抗精神药物的用量及EPS发生率。
2006年05期 36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余尚贞;石青;艾立新;郑国燊;
目的:观察冰黄五苓液直肠滴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38例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2例,另设正常组3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的血浆ET值。结果:治疗组高峰期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7天ET值与正常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第14天ET值则低于正常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冰黄五苓液直肠滴注的疗效机理可能与降低急性脑出血高峰期以及整个病程的ET水平、缩短ET值降低到低于正常值的时间有关。
2006年05期 363-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晓;丁书文;姜萍;2006年05期 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莉;2006年05期 365-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齐凤军;2006年05期 36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石桥;梁红英;蓝少华;2006年05期 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侠;2006年05期 367-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炜;余耀生;王李华;叶安;2006年05期 369-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钟小兰;吕志平;钱令嘉;刘晓华;谭秦湘;张晓刚;
目的:通过运用组织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寻找肝郁证动物模型肝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以束缚制动法制备肝郁证大鼠模型,采用组织溶解方法分步抽提大鼠肝脏组织蛋白质,对获得的蛋白质进行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胶体染色,分析模型组和对照组蛋白质分子的差异表达,并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肽质量指纹,在数据库中检索出相应的蛋白质。结果:在大鼠肝组织胶体考染的2-DE图谱上,约能辨识出300余个清晰的蛋白质斑点,共找出3个与肝郁证辨证相关的肝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谱出峰率达100%,检索结果分别为芳基硫基转移酶、烯酰辅酶A水合酶和转甲状腺素蛋白。结论: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可能和实体肝组织中的特异表达蛋白质——芳基硫基转移酶、烯酰辅酶A水合酶和转甲状腺素蛋白的不同表达密切相关。
2006年05期 37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65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邓友;江元森;谢俊强;李学俊;黄桂梅;姚集鲁;2006年05期 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钟建;何立群;丁小强;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本虚证、标实证所占比例以及相兼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46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对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统计。结果:(1)本虚证中以脾肾气阴两虚证最多,标实证中以湿热证最多;(2)标实证中湿浊证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均显著高于湿热证和血瘀证;(3)血瘀证患者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湿热、湿浊两证。结论:CRF的发生、发展与湿证关系密切,多表现为湿浊、湿热、血瘀、湿瘀等标实证型,在生化指标上主要与肾功能、血液动力学等异常有关。
2006年05期 374-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彭程;2006年05期 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伟;周永红;付先军;王中琳;胡怀强;王新陆;
目的:探讨复健片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模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其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以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以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质(GAP-43)为指标,观察复健片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轴突生长的影响。结果:复健片可增强GFAP、GAP-43的表达,并且GFAP与GAP-4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复健片可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轴突的再生,诱导神经功能重塑,这与该药能够改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有密切关系。
2006年05期 378-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2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艳春;贾小翠;尚宇翔;王维;2006年05期 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永霞;党伟一;陈召起;王世君;何立人;
目的:对比研究平肝潜阳法、化湿利水泄浊法及两者合法平肝化湿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VR)的影响。方法:SHR随机分为化湿组、平肝组、合方组、依那普利组和模型组,并设Wistar-Kyoto(WKY)大鼠组作为正常对照,治疗8周。观察各组大鼠血压、主动脉胶原含量及其中膜血管平滑肌(VSM)、胶原纤维(CF)、弹力纤维(EF)的相对面积比值等变化。结果:模型组血压、主动脉胶原含量、VSM及CF面积等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核个数显著少于WKY组、合方组及依那普利组,EF变化仅模型组与WKY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3种治法均有降低血压及抑制主动脉胶原沉积和VSMC肥大的作用。
2006年05期 38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霆;2006年05期 384-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何玲;2006年05期 386-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崔锡章;
张仲景的《伤寒论》在对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在古医籍词义发展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书中某些医学术语的意义由特定义向一般义以及由一词多义向词义单一转变的两大突出特点对于医经的临床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使著作内容明确,易读易懂;使医者便于掌握,不出歧义与理解错误。
2006年05期 38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凯平;连建伟;2006年05期 39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1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吴沛田;2006年05期 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雍履平;2006年05期 393-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浩;2006年05期 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献国;黄成汉;2006年05期 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发枝;徐立然;李柏龄;2006年05期 395-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18 ] |[引用频次:250 ] |[阅读次数:0 ]
- 齐京;2006年05期 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2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史小进;田雨河;2006年05期 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