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霞;王阶;
中医证候是关于疾病特性的综合判断,包括证候病机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症候群两大部分,具有抽象和具体的双重特性,且证候的发生、形成、发展、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蕴涵着不同层次、变量和时相等多维特征。从中医的思维角度对中医证候进行分层,从中医古代对证候层次的认识、中医证候分层、证候层次的科学内涵与哲理探析等方面对层次进行论述,其中证候层次的科学内涵与哲理探析又从证候结构层次、同一证候分层、证候的内实外虚层次、证候的纬度和阶度层次、证候的整体性层次等多角度对证候进行论述。
2006年02期 83-8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郭霞珍;刘晓燕;马淑然;
在总结前人和自身对中医脏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时测脏”,即指在中医“天人相应”观指导下,根据中医五脏与“时”(即天气、自然之气,时令、时辰等)相通应的特点,观察特定时相下机体的整体功能变化,从而推测归纳中医五脏实质的脏象研究思路。这种将“时”与“脏”相结合研究脏象实质的思路,为研究人体五脏功能实质开辟了一条值得探讨的途径。
2006年02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15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刘启泉;杜艳茹;王志坤;白海燕;刘晓辉;2006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戴高中;2006年02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瑞珍;熊杰;丁淑强;石学敏;2006年02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振华;2006年02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4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红菊;夏斌;赵忠新;2006年02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方欣荣;2006年02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军;杨桂芹;陈连如;2006年02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华华;2006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玉华;丁艳玲;李英建;李伟;2006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祖林;2006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桂英;蒋保川;2006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国臣;刘相富;乔新生;2006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学华;张群;2006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燕平;2006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谢幼红;王北;2006年02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57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周震;2006年02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波;2006年02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黎壮伟;2006年02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爱武;魏爱英;张鉴;耿晖;宿莹莹;2006年02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维;
目的:评价深刺天枢穴对结肠慢转运性便秘(STC)的近、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T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6个月临床评分及结肠转运时间(CTT),并从临床、检验和影像学角度评价安全性。结果:(1)近期疗效:治疗组临床评分和CTT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中期疗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仍有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无效。治疗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深刺天枢穴治疗STC近期疗效确切,有一定中期疗效,无不良反应。
2006年02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82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 刘承琴;赵建群;王荣欣;司超英;孙昱;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在降糖、调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入选病例为2型糖尿病伴高胰岛素血症,中医证属脾肾不足、痰瘀互结的患者。97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化瘀片组)65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片组)32例,均服药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4%,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1.54%、75.38%和70.77%,对照组分别为65.63%、50.00%和56.25%;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46%,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滋肾化瘀法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综合作用和特色优势。
2006年02期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袁斌;孙轶秋;朱先康;韩新民;李江全;2006年02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长洪;陆宇平;王立新;杨卓;麻树人;陈山泉;刘杨;高文艳;林一帆;朱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加内镜介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口服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中药;对于部分病变在左半结肠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病情较重者,给予口服艾迪沙或柳氮磺胺吡啶,每日3~4g;合并有炎性息肉者,采用微波凝固或热活检钳夹除。结果:12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8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愈率77.8%,总有效率86.5%。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配合内镜介入治疗者,肠炎性息肉完全消失。结论:中西医结合加内镜介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2006年02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沈晔华;刘鲁明;陈震;孟志强;宋明志;于尔辛;
目的:通过期胰腺癌患者治疗后回顾性研究,比较中药治疗及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4年7月期间依次入院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中药组32例、化疗组28例),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为部分缓解(PR)0、稳定(SD)53.1%、进展(PD)46.9%,化疗组为PR7.1%、SD53.6%、PD39.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一年生存率为34.37%,中位生存期6.07个月,明显优于化疗组(一年生存率11.25%、中位生存期4.17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化疗组。结论:中药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具有稳定瘤灶、延长患者生存期、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显示了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2006年02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45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杨欣;颜志中;倪卫东;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早泄的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早泄患者按其意愿分为3组,每组50例。组给予知柏固精汤,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组给予知柏固精汤合盐酸舍曲林,均连续用药4周,分别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射精潜伏期、夫妻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和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射精潜伏期均明显延长,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均明显提高(P<0.01),且组疗效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知柏固精汤联合小剂量盐酸舍曲林治疗早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知柏固精汤或盐酸舍曲林治疗,是一种治疗早泄的有效方法。
2006年02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袁喜梅;2006年02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国印;黄斌;刘志勇;范海斌;汪洋;刘家军;兰海涛;许静;2006年02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宜强;2006年02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邓耘;2006年02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明瑞;张毅;孟庆伟;李叶;2006年02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贾连旺;杜永远;2006年02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占永立;2006年02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晓燕;朱生梁;王晓素;方盛泉;马淑颖;
目的:探讨食管24小时pH值及胆汁监测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5例GER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分别行内镜检查、食管24小时pH值及胆汁监测。结果:肝胃郁热型占69.47%,该型以酸反流、混合反流为主,其酸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胆红素大于或小于0.14的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实证内镜下的炎症程度重于虚证,虚证较少出现病理性反流。结论:GERD的中医辨证分型以肝胃郁热型为主,该型与酸反流、混合反流密切相关,推测肝胆失于疏泄,胃气上逆可能与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导致的酸反流及混合反流有关。
2006年02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王米渠;杨丽萍;丁维俊;高泓;王庆国;
目的:精选家系切入证候研究,深层次地探讨寒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同一家系中的4例虚寒证患者与6名正常人进行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发现此寒证家系中的虚寒证患者与能量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达15个,占此实验中已知功能基因的52%。结论:利用家系进行证候的基因组研究,可排除大量干扰因素,对于复杂的寒证可有效、集中地筛选目标基因,提示寒证家系患者机体能量异常、代谢减慢有相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006年02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宁顺华;2006年02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喜平;李沛清;席时燕;李雪萍;梁涛;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方不同配伍药组含药血清对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半夏泻心方配伍药组含药血清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S-P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半夏泻心方配伍中辛开组、苦降组和由其组成的辛苦组可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显著优于辛甘组、苦甘组、甘补组和全方组,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含药血清浓度在10%作用48小时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较典型的“梯状带”,可使bcl-2基因的表达下调。结论:半夏泻心方中辛开、苦降的配伍形式具有抑制BGC-82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辛开、苦降配伍后(辛苦)有显著的协同增效趋势,而其他配伍药群可能存在拮抗作用。提示辛开苦降法可能是中医药防治胃癌的主要治则治法之一。
2006年02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陈铎葆;董六一;方明;陈志武;马传庚;
目的:观察红花提取物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装置,观测经红花提取物预处理后心功能指标和冠脉流量的改变;同时采用在体心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心肌缺血前各组心脏分别用红花提取物或维拉帕米治疗,并贯穿于实验全过程中。缺血再灌注组实施20分钟缺血和40分钟再灌注。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心肌激酶(CK)活性、心率等变化。结果:红花提取物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中的MDA含量,降低SOD和CK活性,减慢心率,改善心功能指标。结论:红花提取物能改善心功能,保护缺血心肌,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的释放有关。
2006年02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卜绿萍;2006年02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介眉;时绍红;郝建军;邴飞虹;
目的:观察搏心通对饲高脂家兔抗氧化损伤、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搏心通组、速效救心丸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它3组给予高脂饮食,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最后1次给药后1小时,取兔耳缘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并检测相关指标,评价搏心通的疗效。结果:速效救心丸和搏心通均能有效调节一氧化氮、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内皮素、血栓烷、6-酮前列环素的含量(均P<0.01),且搏心通疗效优于速效救心丸(P<0.01)。结论:搏心通具有抗氧化损伤、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能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2006年02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赵凯;张磊;奚九一;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病机为“毒滞脉络”,采用清法为主治疗ASO符合中医辨证原则。主要采用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软坚、清泻祛毒、清浊化毒、清瘀荡毒等治疗方法。强调在ASO早期和急性期,主要以湿热之毒而致痰瘀为主,且邪毒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2006年02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4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赵志付;
用中西病名对照的方式将心身疾病分为15大类。认为心身疾病的病机主要为肝疏太过与不及引起的机体刚柔的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为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以制柔。
2006年02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24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申定珠;蔡震峰;蒋荣鑫;凌江红;李家邦;
从“肝与脾五行相克”的角度论述了肝与脾的密切关系,对肝脾两脏的生理病理进行了阐述,并从“肝”治疗消化性溃疡为例,为“从肝治脾”法提供了佐证。
2006年02期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清;许润三;2006年02期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79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胡献国;2006年02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沛田;2006年02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建明;2006年02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浩;2006年02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荣正;2006年02期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李联社;曹贵民;赵广刚;陈学斌;王莎莎;王乾;刘建荣;徐军建;2006年02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耿世钊;王平;2006年02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万晓青;2006年02期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吕中;荣显会;2006年02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