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理论在多器官纤维化防治中的应用

    赵宗江;刘昆;张新雪;牛建昭;

    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医药防治肝、肾、心、肺等器官纤维化、硬化的研究中,寻找通治多器官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为揭示器官纤维化、硬化的实质及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为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理论提供实验依据;为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规范化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2005年10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6 ]
  •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申维玺;

    <正> 中医治疗肿瘤是我国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我国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研究领域中并没有取得令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重要成果。本文就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漏误之处,请不吝指正。

    2005年10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 ]
  •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

    郑国庆;

    <正>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志远教授根据1990年8月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 Misiewicz 等提出的胃炎新分类——悉尼系统(1996年作了重新修订)确定的7种内镜下胃炎的诊断。(1)红斑渗出性胃炎;(2)平坦糜烂性胃炎;(3)隆起糜烂性胃炎;(4)萎缩性胃炎;(5)出血性胃炎;(6)反流性胃炎;(7)皱襞肥大性胃炎。同时,根据中医学“胃痞、胃痛、解(亻亦)”等证的记载,对其有明显临床表现者,采用辨证辨病相结合,在临床上行之有效。

    2005年10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 ]
  •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八法

    杨容青;

    <正> 笔者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着眼气机升降,以通立法,认为人体阴阳平衡赖气机之正常升降,尤其是脾胃为一身气血之枢纽,人身之阴阳气血,脏腑之斡旋升降,全赖脾胃滋养与运化。所谓“通”,并非单指攻下通利而言,其要旨正如《医学传真》所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故依不同证情,具体按八法施治。

    2005年10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6 ]
  • 郭赛珊治疗湿热证经验

    张孟仁;张晓阳;

    郭赛珊(1938~),女,北京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0余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颁发的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师承著名中医专家祝谌予教授、王为兰教授,讲究治法,专于中医内科杂病及疑难病症诊治,疗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深入的研究。完成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多项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撰写著作8部,获得多项科研成果。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华夏医学会顾问。

    2005年10期 27-2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龙文君耳针治疗验案5则

    田永萍;侯春英;

    <正> 甘肃中医学院龙文君教授从医40余年,擅长针灸,尤精于耳穴诊治。我们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龙老师擅长运用耳针治疗急性感染性疾患、急性痛症及疑难病症等,疗效满意,现将其部分验案例介绍如下。1 流行性腮腺炎蔡某某,女,8岁,初诊日期:2002年11月25日。发热、右耳下腮部肿胀疼痛1天,伴咽痛、不思饮食、小便黄。查体:体温39.7℃,右耳下腮部有4cm×5cm 大小肿块,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右颌下可触及2cm×2cm 大小的淋巴结;咽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确

    2005年10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黄淑芬从络病论治肾性蛋白尿

    张琼;

    <正> 黄淑芬教授是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主任医师,从医近40载,在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造诣颇深。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黄师在中医学络病学说指导下,提出了蛋白尿“肾络瘀阻”的病机及益气活血、清热解毒、疏络固肾的治法,并研制出中药制剂“肾舒胶囊”,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就跟师学习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2005年10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8 ]
  • 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观察

    巴元明;霍长亮;许小泰;

    目的:观察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 组(30例)用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B 组(30例)用保肾膏非三伏穴位敷贴治疗,C 组(30例)用尿毒清颗粒口服治疗。结果:A 组在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尿素氮(BUN)及升高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方面与 B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 C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延缓 CRF 的进展,临床应用简便有效。

    2005年10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17 ]
  • 旱黑口服液延缓皮肤组织衰老的作用

    丁玉琴;刘萍;

    <正> 旱黑口服液是由墨旱莲和黑豆组成,主要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墨旱莲乌须发,益肾阴,味甘、酸、寒。归肾、肝经,临床观察其有抗衰老作用。我们采用 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观察了旱黑口服液对皮肤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墨旱莲、黑豆购于河南省南阳市医药公司,由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剂教研室制备成旱黑口服液;D-半乳糖购于上海恒信制药厂,批号20010218,用灭菌的生理盐水配成5%浓度,

    2005年10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加味三才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6例

    梁晓星;丁凤;刘彩娟;张淑淼;刘秀芬;

    <正> 我们于1997~2004年采用自拟加味三才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6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治疗组66例,年龄40~57岁,病程35天~5年。对照组30例,年龄42~56岁,病程40天~4年。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血管、精神、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等器质性病变,两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005年10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 ]
  • 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246例

    王健;

    <正> 为探索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我们在经过神经心理学评价培训和一致性检验后,于2000年10月~2002年12月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7家单位.应用天智颗粒治疗 VD 肝阳上亢证患者21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73例中治疗组246例,对照组127例。病例来源于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

    2005年10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 ]
  • 苍龟探穴针刺法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40例

    王兵;刘家瑛;

    <正> 我们采用苍龟探穴针刺法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4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21~46岁;病程1~15年;轻度肥胖9例,中度肥胖23例,重度肥胖8例。治疗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56%。1.2 病例选择标准:全部病例均按照 WHO 单纯性肥胖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成人标准体重为[身高(cm)-100]×0.9(kg),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即为肥胖症。肥胖

    2005年10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 ]
  • 三种疗法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功能改善的影响

    魏忠燕;胡世兴;唐由之;庄曾渊;

    <正>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以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进行性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是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探索 RP 的确切疗法,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多年来长期从事该病的临床治疗学研究,仅1997年1月~2004年12月就有445例 RP 患者住院治疗。本文从有相对完整记录的病例中收集了分别采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的48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 RP 病例48例(96只眼),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6~69岁,平均

    2005年10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 ]
  • 祛瘀消斑胶囊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刘运芳;赵玉霞;于会明;王岩;孟晓慧;郑玉兰;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S)的自然消退及祛瘀消斑胶囊消退 AS 的作用。方法:20只兔喂以高胆固醇饲料,12周末16只造模兔随机分为自然消退组和中药组,每组8只。于实验开始、12周末和24周末分别进行血脂和高频超声检测,并和病理检测结果对比。结果:经过12周造模后,实验兔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增厚(P<0.05或 P<0.01)。24周末两组实验兔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降低,中药组的 TC、TG 和 LDL-C 显著低于自然消退组(P<0.05或 P<0.01),IMT 显著小于自然消退组(P<0.05),腹主动脉超声图像平均回声强度的校正值(AIIc%)较造模后测量值显著增大(P<0.01)。造模后、自然消退组和中药组形态学检查有明显差异。结论:祛瘀消斑胶囊具有消退实验兔 AS 的作用,高频超声技术可作为定性和定量随访 AS 动态变化的可靠方法。

    2005年10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 中医辨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思路与方法

    王振涛;韩丽华;

    <正>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临床上常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两种类型,目前起搏器安装术可使大多数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虽有如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手段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得以治愈,但大多数快速型心律失常仍靠药物治疗,特别是各种早搏、阵发性心房纤颤等。我们就有关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谈点粗浅体会,就正于同道。

    2005年10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79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27 ]
  •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剂命名规律浅析

    杨金萍;

    <正> 《小儿药证直诀》(以下简称《直诀》)一书,主要反映了钱乙的儿科学治疗思想及经验。钱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不但善于化裁古方,而且创制了许多经验有效之方。《直诀》中某些方之命名,不仅颇具深意,且通俗易懂,容易掌握。其方之命名方式有多种,最具特色之命名,是以五脏五色补泻相配,体现脏腑辨证及脏腑补泻原则。兹对其方之命名规律浅析如下。1 五脏五色相配名方五脏五色相配,即青色配肝,赤色配心,白色配肺,

    2005年10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4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沈安娜;丁有钦;傅志慧;

    <正>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解剖研究发现,AS有局限于某些动脉的倾向,它侵及动脉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腹主动脉,升主动脉,冠状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和 Wills环。可见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在全身 AS 中出现较晚,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动脉硬化的明显特征,可反映全身 AS的程度。有研究显示,CAS 与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各处 AS 病变消长存在相关性;当CAS 致狭窄70%时,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大,且随狭窄程度而增大,西方国家因 CAS 斑块造成的缺血性脑卒中占19%~35%。文献也报道,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共存的概率为10%~40%。既然颈动脉狭窄,AS 斑块的破裂、脱落是脑梗

    2005年10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0 ]
  • 从瘀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孙刚;王振涛;

    <正>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长短不一,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且易转化为心肌病。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活血化瘀是重要的治疗环节。1 从瘀论治的理论依据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多由感受温热或湿热毒邪或风寒侵入人体,酿成热毒,深入心包脉络,耗损心之气阴而发,热毒之邪既伤心体又伤心用,使心气不足,鼓动血行无力.血流不畅而形成瘀血。瘀血既成,阻滞脉络,进一步使气血窒塞不畅,加重病情,即所谓虚可致瘀,瘀亦可夹虚,所以瘀血在急性期、慢性期和后遗症期均可见到,但以中后期为显著。瘀血不仅是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中的重要病理产物,旧时亦是致病、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故活血化瘀是治疗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因此,不能拘

    2005年10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2 ]
  • 气络—NEI网络相关性探析

    吴以岭;

    “气”作为中医学特有概念的出现,对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气本质的认识应从古人对气功能的原始论述中去探讨,与西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具有高度相关性。气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 网络)在多维立体网络系统、生命运动的稳态机制、整体系统的生命观、生命运动的功能状态研究、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等共性特征方面高度相似,揭示气络与 NEI 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由此提出“气络—NEI 网络”的概念,对应用中西医两种医学从宏观整体和微观领域认识生命现象及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指导现代多种疑难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研究络脉及络病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10期 723-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951 ] |[引用频次:203 ] |[阅读次数:140 ]
  • 纲目辨证法及其应用举隅

    张展峰;

    <正> 笔者面对中医临床研究之现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简易辩证法,即纲目辩证法。我们知道,中西医是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尽管它们研究的对象则一,应该有其相通之处,但至少在目前,其共同点仍是微乎其微。面对此现实,中医临床研究常按传统的辩证论治方法来认识和治疗现代医学诊断之疾病,即所谓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而中医辩证由于临床表现的纷繁多样,辨证的结果庞杂不一,使得中医对现代医学诊断之疾病的认识和施治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况。尽管说的头头是道,但现实却难以统一和应

    2005年10期 733-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瘀毒论治

    吴沛田;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本病病机特点是虚实兼见,对于标实之邪,除湿热和血瘀外,毒邪在整个 CAG 病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亦为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其表现有热毒、浊毒、瘀毒,尤以瘀毒影响最甚。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从瘀毒论治有较好效果,简述如下。中虚毒滞:症见胃脘痞满,食后为甚,或隐痛绵绵,纳少乏力,或噫气不畅,大便溏薄,倦怠消瘦,舌淡苔薄,脉细或弱。治宜益气健脾、解毒散痞。方用自拟抑毒

    2005年10期 735-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58 ]
  • 刘猷枋治疗尿石症经验

    张亚强;

    刘猷枋(1927~),男,山东省海阳县人。1952年青岛山东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在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所主持的中医药治疗具有手术指征的肾、输尿管较大结石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血瘀证型的机理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10期 739-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15 ]
  • 保元活血颗粒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气虚血瘀证30例临床观察

    杨明会;路军章;窦永起;刘毅;

    目的:探讨中药保元活血颗粒对老年2型糖尿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及对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 p-选择素(CD62p)、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表达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西药对照组30例,进行常基础治疗,试验组30例,在常规降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保元活血颗粒,共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 CD62p、PAC-1表达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显效12例(40%),有效15例(50%),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3例(10%),有效12例(10%),无效15例(50%),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 CD62p、PAC-1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保元活血颗粒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气虚血瘀证候,并能降低 CD62p、PAC-1的表达率。

    2005年10期 750-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10 ]
  • 益肾清利活血综合疗法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IgA肾病患者64例临床观察

    孙伟;高坤;周栋;吴限;

    目的:研究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 IgA 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经肾穿制活检确诊的 FSGS 和 IgAN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期门诊复诊的方法,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益肾清利活血综合疗法对24小时尿蛋白(UTP)及血肌酐(SCr)水平的影响。结果:FSGS 组及 IgAN 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0.0%与82.4%,83.3%与85.3%,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FSGS 组治疗15个月后 UTP 下降明显(P<0.05),IgAN 组治疗3个月后 UTP 即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第6个月、9个月时 SCr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12个月、15个月时 SCr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 UTP 及SCr 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法长期综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降低 UTP,稳定肾功能。

    2005年10期 753-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56 ]
  • 中风回言胶囊治疗中风失语120例临床观察

    蔡永敏;李燕梅;李根林;

    目的:观察中风回言胶囊治疗中风失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服中风回言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60例服华佗再造丸8g,每日3次,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当天及1个疗程结束后按《汉语失语检查法》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均值、疗效以及治疗组疗效与病变类型、失语程度、年龄、性别、病程等的关系。结果:两组治疗后评分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与疾病性质、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但与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失语轻重有关。结论:中风回言胶囊疗效明显,无论对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均有确切疗效;但病程越短疗效越好,提示病情稳定后应及时治疗。

    2005年10期 756-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8 ]
  • 止咳清肺口服液对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炎症细胞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车洪柱;庞剑;李长见;王扬;

    目的:观察中药止咳清肺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的效果。方法:50例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氧疗、强心、利尿、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止咳清肺口服液20ml,每日3次,连服6周。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计分,检测肺功能、痰液炎症细胞计数、分类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计分、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_1)和 FEV_1/用力肺活量(FVC)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 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痰液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 IL-8、TNF-α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 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止咳清肺口服液治疗 COPD 气道炎症疗效明显。

    2005年10期 759-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2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29例临床研究

    常文秀;曹书华;高红梅;王勇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1997~2003年收冶的129例 MODS 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四证四法”进行辨证施治,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29例患者存活75例,死亡54例,病死率为41.86%。应用中药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降低血内毒素水平,减轻临床症状。结论:中西医结合应用“四证四法”对 MODS 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2005年10期 762-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2 ]
  • 补肾活血胶囊治疗慢性肾炎278例

    张勉之;张大宁;沈伟梁;

    <正> 我们在大量的临床基础上发现“肾虚血瘀·湿热证”是慢性肾炎的主要表现。根据张大宁教授提出的补肾活血法原理,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以补肾活血胶囊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研究共观察398例,来源于2000年1~6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及澳门中医医疗中心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1992年安徽太平会议“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1)神志清楚,能

    2005年10期 767-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1 ]
  •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

    李富和;

    <正> 近年来,我们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78例均选自1997年5月~2002年6月我院门诊经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0~65岁,平均48.5岁;病程9个月~11年,平均4.60年;轻度21例,中度29例,重度8例;单纯萎缩42例,伴肠上皮化生3例,伴不典型增生2例,合并 Hp 感染11例。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1~62岁,平均50.2岁;病程1~14年,平均50.2年;轻度7例,中度10例,重度3例;单纯萎缩14例,伴肠上皮化生1例,合并 Hp 感染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理及均衡性检验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2年重庆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

    2005年10期 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1 ]
  • 稳心颗粒配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64例

    尹琼;李薇;

    <正> 近两年来,我院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64例,并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的32例作临床疗效对照,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内科2003年1月~2004年11月门诊住院患者96例。参照 WHO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诊断标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均诊断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53~75岁,平均(56±4)岁;合并房早35例(阵发性房颤5例、阵发性房速7例),室早20例,窦速9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

    2005年10期 769-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0 ]
  • 肝肿大腹水及甲胎蛋白增高病案

    冯延祥;

    <正> 1 病历摘要周某,男,43岁,农民,因上腹胀痛、双下肢浮肿3个月,于1999年9月1日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腹胀痛,纳差乏力,自认为饮酒过量而致,未予注意。继而自扪及上腹部有块状物,双下肢渐至出现水肿,于8月份就诊于某医院。B 超检查示:肝尾状叶强光团及肝内弥漫性回声增强,甲胎蛋白(AFP)>400μg/L,考虑为肝内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确诊,于8月26日到另一医院检查,B 超示:肝尾状叶

    2005年10期 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清热化湿方对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AQP3、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

    陈更新;劳绍贤;胡玲;黄志新;匡中生;刘泳冬;周正;黄列平;罗琦;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AQP4表达的关系俄语及中药清热化湿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8例,其中脾胃湿热证53例(湿重于热19例,热重于湿14例,湿热并重20例),脾虚证15例;另选正常健康体检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脾胃湿热证患者予中药清热化湿方,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入选者胃黏膜 AQP3、AQP4表达情况。结果:AQP3、AQP4在脾胃湿热证组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虚证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亚型之间呈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脾胃湿热证组 AQP3、AQP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脾虚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QP3、AQP4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制之一,中药清热化湿方可能通过影响 AQP3、AQP4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2005年10期 772-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97 ]
  • 冠心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方显明;唐耀平;郑德俊;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CHD)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60例入选的 CHD 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三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 CHD 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对各证型 Hcy 进行比较。结果:CHD 患者 Hcy 水平高于正常健康人(P<0.05),而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浆 Hcy 水平高于痰阻心脉和气阴两虚型(均 P<0.01)。结论:血浆 Hcy 的异常增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也是气虚血瘀证的主要血液理化特性之一。

    2005年10期 775-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154 ]
  • 丹芍化纤胶囊对体内外活化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姚玉梅;耿晓霞;吴亚云;程明亮;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丹芍化纤胶囊对体内外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方法:(1)体内实验:雄性 Wistar大鼠57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 CCl_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8周,然后治疗组给予丹芍化纤胶囊(1g/kg体重)灌胃治疗8周。实验结束时部分大鼠用于测定肝功能及肝脏纤维化程度;部分用于分离 H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百分比。(2)体外实验:制备丹芍化纤胶囊大鼠药物血清;分离培养大鼠 HSCs,并分为小牛血清组、正常大鼠血清组、丹芍化纤药物血清组,分别加入5%、10%、20%以上3种血清干预培养的HSCs,MTT 比色法测定原代 HSCs 增殖情况。结果:(1)体内实验:治疗组较模型组肝功能、肝脏纤维化程度及 HSCs 增殖明显减轻。(2)体外实验:丹芍化纤药物血清组较同浓度小牛血清组、正常大鼠血清组明显抑制 HSCs 增殖,且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芍化纤胶囊能显著抑制体内外 HSCs 增殖。

    2005年10期 780-782+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9 ]
  • 读书、省悟与写作

    傅文录;

    <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学的问题,对于中医临床工作者来说,其治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读书、省悟与临证是中医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本人临床多年,感悟颇深,就此问题结合学习名家经验进行浅探如下。1 读书中医临床家是如何培养或形成的?当代著名中医家邓铁涛教授认为,“一曰实践,二曰读书,实践与读书互相促进”。历史上诸多的名家都是这样形成的。读书

    2005年10期 78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自拟三参肺心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23例

    刘建新;

    <正> 笔者对48例肺心病呼吸衰竭忠者除常规用西药外,运用自拟三参肺心汤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临床确诊为肺心病呼吸衰竭(参照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会议诊断标准)治疗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为(55.4±6.4)岁,病程(20±5.6)年,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5例、支气管扩张3例、肺结核2例、支气管哮喘2例、脊柱侧弯1例,呼吸衰竭轻度6例、中度13例、高度4例。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3±6.6)岁,病程(21±5.9)年。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8例、支气管扩张2例、支气管哮喘3例、尘肺2例,呼吸衰竭轻度7例、中度15例、重度3例。

    2005年10期 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赵锦声针刺治疗面瘫手法分轻重

    李华伟;汪浩;滕春志;

    <正>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赵锦声主任医师用针刺治疗面瘫、临床常分为风寒、风热两个基本汪型辨证施治。风寒型多有面部受凉诱因,起病较急,症状多局限在面部,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弦。治以祛风散寒,疏经活络。主取太阳、阳明经穴位,如攒竹、睛明、迎香、颧髎、下关、地仓、颊车、四白、合谷等,配以肺经之列缺、面部阳明经筋排刺。风热型多起病较慢,在发病前或发病时常有病侧耳内、耳后完骨处及面部疼痛,继则出现口眼歪斜,或伴发热、头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舌质红、苔黄燥或薄黄少津,脉浮数或弦数。治以清热

    2005年10期 795-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9 ]
  • 朱砂的致毒原因及减毒应用

    张须学;王书梅;程晓卫;

    <正> 朱砂,又名辰砂,丹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药用历史,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主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风,癫痫,疮痈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近年来,因服用朱砂制剂不适当而导致中毒的报道有所增多。因此,需探明朱砂中毒的原因,寻找减少其毒副作用的方法。1 朱砂的毒性中医药学对朱砂毒性的认识,经历了由“无毒”到“有毒”,到目前“限量”使用的过程。自《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以来,直至明清,对朱砂的毒性,特别是导致慢性中毒的弊端,基

    2005年10期 796-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9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冲任失调不是证型

    杜玉堂;郭彦玲;

    <正> 冲任失调是指冲任二脉的功能失凋,冲任二脉起于胞中隶属于肝肾,经腹至胸达面,上至于头,下行于足,经气通达十二经,所以冲任失调的内涵相当广泛,一般用于妇科疾病的辨证。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冲任失调,引发经带胎产诸多疾病。冲任失调是一个笼统的模糊概念,囊括了多种证候。故有冲任失养、冲任虚损、冲任伏热、冲任虚寒、冲任不固、冲任受阻、冲任损伤等等类似用语。程泾著《月经失调与中医周期疗法》(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一书中列举了冲任失调的14种证型,即调冲14法。傅青主女科有调经14法。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有调经8法,即清热、舒肝、活血、补肝肾等,可以认为冲任失调是妇科病基本的共同的病因病机,本身不是一个证,是包括多种证型的总称。只说冲任失调而不言病因,治疗难以下手。在很多报道乳腺病治疗文章中,冲任失调型已成为肾阳不足的代名词。我们检索治疗冲任失调的文献资料112篇,发现妇科、皮科、口腔科等非乳腺疾病文章54篇中,使用冲任失调一词时多加限定词,对冲任失调的原因和证候加以说明,例如湿热下注

    2005年10期 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0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2 ]
  • 五虎散治外伤疗效佳

    吕中;荣显会;

    <正> 家父10余岁从伯父习医药凡七十年,直至耄耋不辍,好蒐验方,积数册,名曰“验方集粹”,留供吾辈临床遣用。五虎散便是其收集的一首,验而效佳。方由当归、防风、红花、白芷、胆南星五味药组成,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凡跌仆闪挫等外力造成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损,患者可呈剧烈疼痛、瘀血、肿胀和功能障碍,如常见之急性腰扭伤、外髁扭伤及胁间内挫伤皆可使用。此类患者如今常用针灸、物理疗法等,虽能取效,疗程却长,若服五虎散,一般10天内疼痛可消失。中医古籍对外伤症治论述很多,如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中便设跌扑闪挫源流篇,并说此病是气壅而致血凝,虽是外侵而经络脏腑为之俱伤,故有内伤一名。其言内而不

    2005年10期 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