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络法历史沿革剖析

    茅晓;

    通过考察和总结络病及通络方法的历史沿革,提出通络法与络病理论渊源于《内经》、《难经》,具体治法萌动于《伤寒杂病论》,经晋、唐、宋、金、元、明的漫长嬗递和学术积累,至清代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出,络病说及通络法基本定型,近年的中西汇通和临床探索表明通络法的应用有了新的拓展。

    2002年07期 48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方证对应与方证标准规范探讨

    王阶;

    <正>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准确辨证和合理用方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因此,将方证结合进行研究,有是证用是方,方证对应,方与证达到某种统一和契合,标准规范,切用于临床。

    2002年07期 489-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73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0 ]
  • 乌梅临床配伍妙用

    史文丽;

    <正> 乌梅其味酸、涩、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除药学典籍所述外,更有养阴润肝以止痒;收敛脾精以降糖;和胃生津以增酸之妙用。现将临床运用简介如下。

    2002年07期 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重用乌梅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桂珂;

    <正> 乌梅,味酸涩,性温,酸涩固肠以止泻,对脾虚久泻,大肠滑泄不止,甚至脱肛不收者,可用本品治疗。笔者临床发现,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其中乌梅用量宜重,一般不低于30g。兹举1例如下。

    2002年07期 49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乌梅治疗神经衰弱

    张成旺;侯成明;

    <正> 笔者因乌梅具有“除热烦满,安心”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患者郗某,男,45岁,因家庭变故,反复失眠2年,近来加重半月,曾多次服用中西药物无效。诊见烦躁不安,每夜似睡非睡2小时,心悸健忘,多梦,梦之与母相见,头晕目眩,精神委靡,肢体倦怠,形寒肢冷,口苦咽

    2002年07期 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乌梅可消慢性肾炎之血尿、蛋白尿

    王茂泓;

    <正> 乌梅功善收敛生津,可入脾、肺二经,收敛脾肺耗散之气。《本草求真》云:“乌梅酸涩而温,入肺则收,入肠则涩……无不因其收涩之性,而使下脱上逆皆治。”又《本草求原》谓:“治溲血、下血、诸血症”。受其启发,笔者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常在辩证方中加入乌梅炭一味,用量6~10g,又因其味酸束邪气,而慢性肾

    2002年07期 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3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乌梅治疗尖锐湿疣效佳

    张石平;闫京宁;

    <正> 尖锐湿疣属中医“臊瘊”范畴。尖锐湿疣在治疗上有一定难度,尤其难以控制其复发。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药洗剂加乌海治疗,收效明显。例1:王某某,男,26岁,司机,未婚。由不洁性行为引起阴茎龟头、包皮部及肛门周围尖锐湿疣1年余,无明显不适,忧心忡忡,担心影响结婚及生育。曾行局部

    2002年07期 493-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梅治疗足跟痛

    王治法;

    <正> 几年来笔者以乌梅煎液加食醋,生铁热煅治疗足跟痛,取得良好止痛效果。以乌梅200g加水2000ml水煎40分钟,过滤去渣,加食醋200ml,用生铁块300g左右烧红放入药液,2分钟后取出,待药液温度适宜,浸泡足跟,每晚1次,浸泡1小时左右。下次浸泡将药液加热,可重复使用。

    2002年07期 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乌梅外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崔保兰;

    <正> 笔者在临证中发现,乌梅内眼外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曾治王某某,女,30岁,婚后2年余未孕,经治疗后妊娠,来诊时孕2月余,诉近日来外阴瘙痒,伴灼热疼痛,坐卧难安,入夜尤甚,白带量多,如豆渣样,口苦心烦,小便黄,大便尚可,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妇查外阴充血,小阴唇红肿,阴道充血,豆渣样白带量多,且粘附于阴道壁,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查白带常规,脓细胞(+++),霉菌(++)。辨证为肝经

    2002年07期 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乌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王存周;吴也平;

    <正> 笔者近几年在辨证组方中加用或单用乌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常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如治张某,31岁,教师,1999年5月11日初诊。患者自14岁月经初潮后,常闭经数月,来潮则出血不止,病情逐渐加重。曾多次用内分泌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症见:面色苍白,呈急性贫血貌,心悸,气短,阴道出血

    2002年07期 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藿朴夏苓汤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李时昌;

    <正>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原因造成肾实质损害,引起肾脏功能突发性降低,造成以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候群。西医在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透析疗法作为抢救尿毒症的主要措施。笔者

    2002年07期 495-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醒脑静注射液配合西医疗法治疗闭锁综合征5例

    张龙生;张玉柱;张峰;

    <正> 我科于1999年~2000年收治5倒闭锁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醒脑静注射液冶疗,同时配合西医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2年07期 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毒中药、虫类药、动物药治疗痿痹的体会

    陈江华;

    <正> 中医诊治疑难痿痹病,必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结合,并集中使用对症对病特效中药,才能达到最高疗效。寻找特效中药可以在有毒中药、虫类药、动物药内寻找。留心观察许多中医痿痹病专家,没有不是擅长使

    2002年07期 49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胆囊术后综合征治疗经验

    高志林;

    <正> 胆囊术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术后所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与胆囊术前症状相似,现代医学认为是残留的胆囊管形成小胆囊,时有炎症发作所致。笔者自1996年以来,在临床上不时遇到这样的患者,用中医中药辨治,效果比较满意,现总结探讨如下。

    2002年07期 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路志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章天寿;

    <正>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教授从事临床工作60载,学验俱丰,处理疑难杂症尤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侍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路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简介如下。

    2002年07期 499+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05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格雷夫斯病辨证治疗经验

    梁苹茂;张国霞;

    <正> 格雷夫斯病(Graves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类型之一。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中青年女性较为多见,在女性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且有逐渐增高趋势。此病一旦罹患,持续多年,部分患者经常反复。近年来我们拟甲宁系列方辨证治疗该病,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兹介绍如下。

    2002年07期 500-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家林治疗崩漏经验

    魏绍斌;

    <正> 杨家林教授从事中医妇科工作近40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月经疾病的治疗方面独具特色,笔者有幸从师多年,兹将老师治疗崩漏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2002年07期 50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针刺、穴位注射、按摩、运动综合治疗小儿脑瘫200例临床研究

    王军英;张惠佳;王益梅;覃蓉;汤孟平;唐丽辉;苏珍辉;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注射、推拿按摩、运动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和疗效,建立综合康复医疗体系。方法:将356例0~9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功能训练前或后施以针刺、穴位注射、推拿按摩,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综合评价,观察整体康复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综合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穴位注射、按摩、运动为主的综合康复方法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2002年07期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齐刺结合白虎摇头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61例临床观察

    吴琦;

    目的:探讨针刺手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80例和常规针刺组81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手法组80例中治愈61例(76.25%),好转13例(16.25%),未愈6例(7.5%),有效率92.5%。常规组81例患者中治愈46例(56.79%),好转17例(20.99%),未愈18例(22.22%),有效率77.78%。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齐利结合白虎摇头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2002年07期 5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癌痛宁巴布剂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陶寰;刘永年;李俊松;章仲懿;吴焰林;谈宣中;方明治;钱垠;黄欣;毛琰涛;欧阳强;杨彬;吴晓兰;

    目的:探讨癌痛宁巴布剂对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安全性与不良反应、作用机理等。方法:进行临床一次性镇痛试验和连续性7天镇痛试验。临床研究以蟾酥膏和吗啡缓释片为对照,观察镇痛效果:实验研究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癌痛宁巴布剂对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痛阈的影响。结果:癌痛宁巴布剂的镇痛总有效率为81%,显效率60.0%;吗啡缓释片分别为96.0%和74.0%;蟾酥膏分别为60%和36.6%。临床研究显示、癌痛宁巴布剂对癌症疼痛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百分率等指标均优于蟾酥育组(P<0.05),但较吗啡缓释片组差(P<0.05)。同时观察到本品能够提高癌痛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减低P物质含量。结论:实验研究显示癌痛宁巴布剂对正常小鼠及荷瘤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均提示本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02年07期 50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0 ]
  • 活血清热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2例临床研究

    王振卿;

    目的:研究中药内治与外治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祛:采用单盲随机分组的方法,对3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给以活血清热法治疗和芬必得及雷公藤治疗,疗程为6周。冶疗前和疗程结束时,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各1次。结果:治疗组202例,显效124例,占61.38%,有效56例,占27.72%,无效22例,占10.89%,总有效率89.1%;对照组120例,显效59例,占49.16%,有效31例,占25.83%,无效30例,占25%,总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明用活血清热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2002年07期 511-5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更年宁心胶囊治疗卵巢早衰1例

    柴丽娜;

    <正> 更年宁心胶囊主要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热、安神除烦,改善更年期妇女失眠多梦、潮热面红、心烦不宁、自汗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不适症状。笔者临床上将其试用于卵巢早衰取得了一定疗效,介绍如下。

    2002年07期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胃康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与实验研究

    曾红钢;谢雅熔;毛发明;刘学洋;郭小平;

    用中药胃康胶囊对经纤维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胃镜有效率为96.25%,HP根除率92.25%,愈合1年复发率为7.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动物实验表明,胃康胶囊对实验性消化性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胃康胶囊无毒性,临床服用安全可靠。

    2002年07期 514-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二六蒲紫汤治疗血精34例

    吴锦发;

    <正> 我们临床以自拟二六蒲紫汤为主治疗血精症患者34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16例作比较,治疗组显示出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2年07期 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六君子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张小萍;孙淑君;

    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空腹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以加味六君子汤,西药组用西沙必利,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空腹血浆MTL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加味六君子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较低的空腹血浆MTL显著提高,与西沙必利相当。结论:说明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能增加血浆胃动素的分泌。

    2002年07期 517-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 ]
  • 大定风珠治疗肝纤维化30例临床观察

    李伟林;王才党;张君利;

    目的:研究大定风珠冶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大定风珠治疗组30例和秋水仙碱对照组26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HA、PC-Ⅲ、Ⅳ—C、LN较治前均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仅HA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C-Ⅲ、Ⅳ-C有显著差异(P<0.05),HA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定风珠能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2002年07期 520-5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法治疗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8例临床观察

    李琼;林佑武;赖慧红;罗致强;

    目的:观察中药对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组,中药组38例在使用传统的补肾健脾,调理冲任基本治则同时,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25例则用维生素C、维生素E加叶酸治疗。结果:经3~6个月后复查,中药组38例中31例转阴,对照组25例中17例转阴(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果显示,中药对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有较好的转阴作用。结论:提示瘀血阻滞胞脉也可能为中医坠胎、小产、滑胎的病因病机之一。

    2002年07期 522-5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黄芪水蛭合剂治疗蛋白尿23例临床观察

    孙怡;贾刚;高立军;

    目的:探讨黄芪水蛭合剂对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性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潘生丁、洛汀新,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黄芪水蛙合剂,两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明显减少24h尿蛋白定量、血Scr、BUN临床指标(P<0.05),提高血浆Alb指标(P<0.05)。结论:黄芪水蛭合剂治疗肾小球性蛋白尿,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

    2002年07期 524-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6例临床研究

    刘传珍;周丽华;水正;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D)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VaD 36例,并设都可喜治疗的对照组28例,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冶疗组总有效率为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中符合气虚血瘀证的总有效率为74.2%,非符合证型的总有效率为32.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标本兼治的古代名方治疗VaD,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的高血粘度,表明此法有较强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证实此法对VaD的肯定疗效。

    2002年07期 526-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培补肝肾熄风通络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40例

    陈建宗;郭建英;孙静;江文;吴保仁;

    <正> 近年来,我们应用中医培补肝肾、熄风通络法为主,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4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资料观察4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54~80岁,平均69.2±10.5岁;病情程度采用Webster评分,重度3例,中度27例,轻度10例;中医分型属肝肾亏损,痰瘀阻络,虚风内动者30例,肝肾亏损,兼气血虚弱者6例,阴阳俱虚,痰瘀阻络者4例。

    2002年07期 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抗痨消渴方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36例

    武士芬;

    <正> 笔者在1992~2000年应用抗痨消渴方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28~60岁,平均44岁;肺结核病程2个月~2年,糖尿病病程1~15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7例,占56.25%,非胰

    2002年07期 528-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方黑豆汤外用治疗掌跖角化性皮肤病39例

    翟晓翔;

    <正> 笔者自1999年7月~2000年9月应用复方黑豆汤治疗掌跖角化性皮肤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门诊患者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8~81岁,平均42.8±20.8岁:病程1年3个月~35年,平均9.8±8.9年。其中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1例,进行性指掌角皮症8例,鳞

    2002年07期 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疗蛋白丢失性胃肠病1例

    王新华;

    <正> 笔者近年来临诊治疗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数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典型病例如下。1 病例介绍徐某,男,80岁,退休教师,因反复胸闷气急2.5年入院。2.5年前出现气急不能平卧,无发热、咳嗽、咳痰,曾在某医院检查发现双侧胸腔积液,给于抗痨治疗,病情曾有好转。2年前气急症状再次明显,检查发现胸腔积液较前增多,且抗痨治疗无效,去杭州某医院就诊,该院考虑双侧胸腔积液系低蛋白血症所

    2002年07期 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药三芪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5例

    汪何;吕雄;刘乡;谢建军;

    <正>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DN的诊断以持续微量白蛋白尿为重要标志。本研究采用中药三芪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45例,观察其对早期DN微量白蛋白尿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2年07期 530-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补气法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

    仝选甫;

    <正> 笔者依据“脾胃虚则九窍不通”之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旨,在耳鼻喉科疾病中运用补气法进行辨证治疗,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2002年07期 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间皮瘤病案

    唐由君;赵克欣;唐旭东;

    <正> 1 病历摘要患者张某某,女,36岁,农民,河北省临西县人,住院号:93612。因“心悸、胸闷3年加重伴喘息,夜间不能平卧半月”,于2001年5月16日以“心包积液”收入我院急症科住院治疗。患者于1998年7月分娩3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时胸闷,后症状进行性加重。后在某市人民医院,以“围产期心肌病”住院治疗2月,好转出院,后间断服药(具体不详)。近半月因症状加重入

    2002年07期 53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癌与一般呼吸系统疾病舌象的对比研究

    黄海茵;苏晋梅;韩明权;龙为红;

    目的:比较肺癌患者与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舌象的差异。方法:观察400例肺癌与320例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舌象,按年龄、TNM分期等分类,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组患者紫舌、少苔或无苔、舌下络脉曲张的比率都有增加,而淡红舌、薄苔的比率都趋于减小。总体上肺癌组患者的青紫舌比率达52.75%,青紫舌、腻苔或厚苔的比率高于良性疾病组(P<0.01)。结论:舌象反映病情的轻重与TNM分期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辨证的基础上,应重视扶助正气。

    2002年07期 535-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吸毒者体内自由基、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与肾虚的相关性研究

    郭瑞林;赵宁侠;任秦有;周建歧;史恒军;侯颖;

    目的:探讨阿片类毒品对人体自由基、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与紧虚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应用酶标仪及851光电色计测定自由基含量。并参考昆明药物依赖性康复中心《阿片类药物断症状量表》(OWS)进行戒断肾虚症状积分评定。结果:17例吸毒者外用血CD_4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戒断症状肾虚症状积分评定,17例都有典型肾虚症状。结论:吸毒者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低下,NO、NOS降低,SOD、MDA升高,肾虚明显,认为吸毒人员的中医证型是以肾虚为主。

    2002年07期 537-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更年平调液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宋伟;陈友香;夏振信;江仙远;侯安继;张莹雯;

    目的:针对中老年妇女卵巢机能衰退的特点,研究更年平调液抗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更年平调液、金匮肾气丸、古汉养生精、利维爱处理老年雌性大鼠,8周后测血、脑中的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及血中性激素水平:观察子宫、卵巢的形态;检测骨密度。结果:更年平调液能有效改善老年大鼠内分泌状况和自由基代谢;预防骨密度的降低;改善子宫、卵巢形态,结论:更年平调液适于中老年妇女长期服用,以延缓衰老

    2002年07期 539-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中医治法对DEN诱发大鼠肝癌作用的比较研究

    方肇勤;管冬元;梁尚华;秦红友;李海燕;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治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作用的差异,井探讨其机理。方法:以DEN诱发大鼠肝癌为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治法对大鼠的一般状况及肝组织病理、甲胎蛋白(AFP)免疫组化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DEN成功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不同中医治法优于西药化疗,其中全方组、活血组综合疗效较好,而清热组对改善肝组织病理及降低肝组织AFP含量最明显,健脾组疗效较差。结论:清热解毒法尽管在肝癌局部治疗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特点,但多种治法组合后,其综合疗效要优于单一冶法,这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病机的复杂性有关。

    2002年07期 542-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思路与方法

    连方;王希波;张建伟;张宁;孙振高;李海仙;

    <正> 从中医学发展史来看,早期由于缺乏现代医学的诊治手段与方法,对于子宫内膜异位没有专门的论述,但我们可以从中医学“痛经”、“无子”、“症瘕”、“月经不调”、“经行发热”等门散见有关论述。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为血瘀证这一点是大多数医家达成共识的,但在血瘀的原因上,

    2002年07期 545-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29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崩漏止血3法讲解

    庞清治;庞玉琴;

    <正> “止血三法”是指治疗崩漏下血常用的“塞流”、“澄源”、“复旧”3种治疗方法。它首见于明·方约之所著《丹溪心法·附余》,方氏主张治崩“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未用补血以还其旧”。庞清治老师曾任河南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从事中医妇科教学及临床50余载,擅治妇科病,尤其在崩漏的

    2002年07期 547-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白芍药对的应用

    任广来;

    <正> 中药药对常作为方药的核心或主要单元广泛应用于临床。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多种功效,临床常与许多药物配对组成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现将白芍与桂枝、柴胡、甘草、龟甲、当归5对常用药对介绍如下

    2002年07期 549+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2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防治肠粘膜损伤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陈艳芬;陈蔚文;

    <正> 肠粘膜是机体一道十分重要的防御屏障,其损伤后可引发多种病变,作为机体的高代谢组织之一,其损伤后的修复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如何防治肠粘膜损伤,维持肠屏障功能的完整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为中药防治肠粘膜损伤的研究提供了新

    2002年07期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解惑

    <正>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辨治需注意什么? 答:老年肾病综合征,是指老年人出现以大量蛋白尿、高度浮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证。与小儿、成人肾病综合证在原发病、病理类型,预后方面有诸多不同。因此,临床辨治需注意以下几点。

    2002年07期 553-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与老年医疗保健

    刘良;卞兆祥;

    <正> 近20年来,中医老年医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中医老年医学文献及其理论的整理和发展:二是延缓衰老中医理论与应用研究;三是对某些老年性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进展;四是延缓衰老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开发研究这些进步与成就,为发展中医老年医疗奠定

    2002年07期 55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脾约证治

    张书文;蔡小平;

    <正> 《伤寒论》第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后世多以“胃强脾弱”、“脾阴不足”、“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解释,我们以为与原旨不符。理解张仲景原意,应把握以下几点。

    2002年07期 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余绍源治疗慢性胃炎经验简介

    陈延;

    <正> 余绍源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从医40余年,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很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侍诊,获益匪浅。现将余老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简介如下。

    2002年07期 556-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医用中药饮片学》评介

    季绍良;

    <正>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原思通研究员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李春生研究员主审的《医用中药饮片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2年07期 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