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伟;高尔鑫;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多出现营卫失和症状,通过调和营卫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提出营卫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的假设,结合中医和现代医学观点有以下认识:(1)营卫失和是更年期综合病理变化的综合征表现;(2)调和营卫是从整体上调整脏腑阴阳;(3)营卫泌济津液功能的改变与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内分泌存在相似的性质。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人体可能存在一条以肾气为中心的调节链,肾气的变动影响着天癸、冲任、营卫的功能,其中营卫可能是与神经内分泌相联系的实体物质,其实质可能是某些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脏器或效应物质,其功能与现代医学的内分泌作用相类似。
2002年06期 405-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邓旭光;吕娜;金庆文;吴少萍;李海平;
<正>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不断取得新进展,然而其疗效多局限于用偶测血压来评价。从某种意义来说,它制约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临床与科研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结合自己的临床科研实践,我们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评价存在着三大趋势,即动态血压监测、血管活性肽
2002年06期 407-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以岭;
提出消渴病主要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消渴病虽以肺胃肾分上中下三消,但细究病机莫不关乎脾。消渴病从脾诊治宜审因而治,不外乎益脾气、养脾阴、化脾湿、泻脾热、温脾阳,亦可与益肾、清胃等相兼应用,以达使脾运得健,水谷精微的转输与利用恢复正常为目的。
2002年06期 410-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760 ] |[引用频次:98 ] |[阅读次数:0 ] - 刘胜玮
<正> 补骨脂苦、甘、辛,大温。归肾、脾经。功能补肾助阳,温脾止泻,固精缩尿。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诸症,及脾肾阳虚之泄泻。但笔者辨证应用于下列病症,效果颇佳。1 更年期综合征:女子七七,天癸衰绝,先天之精耗竭,不能滋助元阳,而后天之精无力培补元阳,致使肾气不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进而不能助诸脏腑化气
2002年06期 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波;
<正> 补骨脂,味苦、辛、性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之功效。笔者常常运用补骨脂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举例如下。患者刘某某,女,45岁。1995年6月感觉两上肢发麻,颈部酸痛,活动受限。曾在某医院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骨质增生。服用骨刺片、复方丹参片,效果不佳。后
2002年06期 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建海;
<正> 补骨脂除供内服外,外用疗效亦佳。笔者用于治疗小儿脱肛,收效甚捷。例1:方某,男,6岁。1年前始出现大便后肛门脱出2~3cm,色淡红,能自行回纳,未曾诊治。后脱出物渐长,不能自行回纳,需手托或卧位方可回纳。诊时令其下蹲见脱出物长约4cm,色淡红,无糜烂及出血,手
2002年06期 41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松彬;
<正> 痛经临床中以寒滞血凝和肝肾不足为多见。笔者用红糖水冲服补骨脂治疗痛经,屡收良效。简介如下。李某,女,30岁,1995年1月3日初诊。患者每逢经期前3天出现小腹冷痛,牵连腰背,得热痛减,已10
2002年06期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丽涛;
<正> 《傅青主女科》云:“大凡病带下者,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在室女则少也。”究其因乃室女多阴阳平衡,少思想、劳作而无忧愁,精神内守,脾气壮旺,水谷之精微化气血而不生带。若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贪凉饮冷伤及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之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反聚成湿,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
2002年06期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州凤;
<正> 补骨脂是常用的补阳药,临床除用于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等外,还有广泛用途,现介绍如下。1 升白细胞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补骨脂对化疗、放疗后白细胞降低患者,有显著疗效。经对照比较,每次在汤药中加入补骨脂,疗效提高。为方便患者服用,制成生白散:
2002年06期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门新栋;
<正> 补骨脂,辛温微苦,善补脾肾。笔者在治疗子宫出血患者时,发现补骨脂有明显的升高血压作用。后验证百余例,现举例介绍如下。患者刘某,男,36岁。自述头昏、乏力,便溏、怕冷。望诊:面色不华,舌质较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心电图正常,心率72次/分,血压11/7kPa。证属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处方:补骨脂20g,制附子6g,生黄芪
2002年06期 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章关根;
<正> 补骨脂性味苦辛大温,归脾、肾经,具有补肾壮阳,温脾止泻的作用。笔者多年来应用补骨脂为主,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较好,举例简介如下。朱某,男性,56岁。1999年11月3日初诊。7年前因行胃出血手术,此后一直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劳累加重。先后服多种抗生素、中药等效果不佳。诊见口腔舌
2002年06期 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温伟强;
<正> 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作用。临床应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尿频,脾肾阳虚泄泻及肾不纳气之虚喘等。1996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中治疗脾虚下陷,肾虚不固之无症状性蛋白尿26例,均取得
2002年06期 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晓忠;吴焕林;严夏;赵益业;刘泽银;周文斌;
<正> 邓老认为冠心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一般的冠心病以气虚(阳虚)而兼痰浊者为多见,当疾病到了中后期,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则以心阳(阴)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在本病的治疗上,邓老强调心脾相关理论,临床上运用调脾护心、补气除痰法治疗
2002年06期 415-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0 ] - 陶小英;
<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季文煌教授从医40余年,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尤有心得,笔者有幸师从,现将侍诊所得总结如下。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 整体为主,辨证治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病初多实,久则由实致虚,气阴两虚。季师认为,久病多虚,久必及肾。无论是气滞痰凝,还是肝火亢盛,均可致心阴亏虚,肝肾阴虚,治疗当以益气
2002年06期 417-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正>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医杂志社北京东方中医药培训中心联合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全国首届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经验高级专修班”定于2002年举办。 1.痹症(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等)高级专修班。主讲人:路志正(国家级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孙树春(教授、博导)、胡荫琦(教授、博导)、吕爱平(教授、博导)。办班时间:拟定为2002年8月中旬。办班地点:河北省承德市。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高级专修班。主讲人:施奠邦(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陈立华(教授)、费开扬(教授)、钱英(全国
2002年06期 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邦江;周爽;鲁新华;
<正>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兹将吾师湖北中医学院陈如泉教授运用自拟活血消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经验介绍如下。1 病机分析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属于中医“瘿病”范畴。分别类似于气瘿或肉瘿或石瘿。然而,该病不等于中医“瘿病”,中医“瘿病”还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
2002年06期 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84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张元兴;
<正>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是由维生素B_(12)缺乏引起的脊髓后索和侧索联合变性,视神经、大脑白质和周围神经的亚急性变性,临床以深感觉障碍、病理征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周围神经症状。本病属中医学痿病范畴。以下笔者结合病例谈谈中医治疗该病的体会。1 脾失健运,气血亏虚为疾病之肇端本病起因于维生素B_(12)的缺乏,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为吸收障碍,缘于内因子缺乏,多见于萎缩性胃
2002年06期 420-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衣伟;
<正> 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出现高血压及相应靶器官的损害,表现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笔者近年应用建领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符合高等医学院校《内科学》四版教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标准。其中女2例,男1例;年龄42~52岁,平均46岁;病程3~6年,其中1例3年,1例4年,1例6年;2
2002年06期 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燕;雒晓东;卢明;
<正> 刘茂才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0多年,他早年师承岭南名医林夏泉,擅长老年脑病的中医诊治,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岭南地方特色,逐步形成自己的临床用药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其小结如下。1 用药大法1.1 用药平和,稳中求效:在其长期的临证中,对老年患者,临床擅用平和之剂取效。他认为老年多正气渐
2002年06期 422-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1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正>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各家学说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医杂志社协办、河南中医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医各家学说理论暨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02年10月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征文内容: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学术贡献的探讨;历代医家临床经验探讨及其方药的发展应用;中医学术流派形成、演变与发展的探讨;历代医家不同学说的研究;中医各家学说教学理论的研究;历代医家方
2002年06期 423+45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觉人;
<正> 近年来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腔隙性脑梗塞为多见,据统计约占40%~48%。本病并非以半身不遂为主症,而是大多症状轻且单一,诸如单觉肢体麻木;单纯语言障碍、或仅偶觉构词困难;单为面肌无力;或单现手指不灵等。此常使辨证难成体系,施治难以入手。然一旦病屡反复、症状累积,出现特殊的“腔隙状态”,则难以恢复。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体会到,
2002年06期 424-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正> 《中华药海》崔月犁、冉先德主编,16开,1300万字(上、下册)精装。由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任编委,分目编写。《中华药海》载药8000余种,参阅古代本草专著150种,旁及医籍方书、经史百家有关书籍1000余种,广收1820年至1991年的国内外有关本草中药文献资料,既有古代的传统经验,又有现代的科研成果。内容丰富,博古通今,药味众多,图文并茂;体例严谨,科学性强;文词优美,正确使用中医术语,注重趣味性,语言通俗流利;切合实用。本书经150余位有关专家论证,列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八五”期间100项重点出版项目之一,是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后,有划时代意义的中药学巨著。该书每套2册,定价:450.00元,优惠价:380.00元。《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1~3册,124.00元)本书共收录全国146位名中医精选的医案1850多例,以及大量的按语、评注。这些医案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骨伤、针灸等
2002年06期 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正;方桂梅;
<正>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面瘫等病症,是临床常见的比较缠绵难愈的疾病。笔者有幸跟随方桂梅主任医师学习,综合运用“小醒脑”针法,辨证取穴,治疗上述3病,取得较理想效果,特报道如下。1 小醒脑针法简介小醒脑针法是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针对部分神志病变及头面部疾患的治疗方
2002年06期 426-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大松;
<正> 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参苓白术散为主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30例中,男性9例,女性21例;31~40岁6例,41~50岁10例,50岁以上14例;平均年龄48.3±8.99岁,发病时间15天~6个月;其中前列腺癌术后放疗4例,膀胱癌术后放疗5例,宫颈癌术后放疗15例,宫颈癌未手术放疗1例,卵巢癌术后放疗5例。内窥镜检查直肠粘膜溃疡、糜烂27例,纤
2002年06期 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韩毳;李晓泓;罗和春;赵学英;李学武;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方法治疗,取穴百会、印堂,并配合辨证施穴,对照组用麦普替林。结果: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Asberg抗抑郁药物副作用量表的分值下降情况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浆皮质醇(CORT)、内皮素(ET-1)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疗法治疗抑郁症有与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相同的临床疗效,而且副作用小,对中医症状的改善优于麦普替林。
2002年06期 428-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胡振辉;
<正> 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皆为男性,年龄在20~45岁,发病部位均在踝关节及足跟部,其中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4例。病程10天~1年半。2 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3型进行辨证治疗。肌肤型:发病早期,踝关节、足跟部或足背疼痛,肌肤红肿,肤温增高,明显压痛,几乎不能行走,或伴身热畏寒,治以清热解毒,除湿消肿。药用黄柏12g,苍术12g,川牛膝12g,薏苡仁
2002年06期 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建春;陆明霞;于涛;王舒;刘庆忠;韩景献;
目的:研究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及针刺的作用,试图从分子水平说明针刺抗衰老的机理。方法:采用DDRT-PCR技术,以快速老化模型鼠(SAM—P/10)为材料,针刺“人中”、“内关”和“太冲”3穴,分析了SAM鼠伴加龄脑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及针刺的作用。结果:针刺前某些基因的表达随增龄发生一定的变化,显示与衰老相关;而针刺后,其表达均受到影响,其变化均趋同于年轻组。结论:针刺不仅具有调节作用及腧穴特异性,而且可能通过这种调节作用影响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干扰衰老进程。
2002年06期 43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格;史载祥;柳翼;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高血压急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伴发高血压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67例。观察1个月,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54.38%的患者辨证为肝风夹痰,其次是痰热内闭和阴虚风动两型。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组肝风夹痰型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肝风夹痰型是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主要中医证型;熄风化痰加活血通腑法可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疗效。
2002年06期 433-434+4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4 ] - 余尚贞;郑国燊;
目的:观察复聪香液对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135例患者按随机分组办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观察本病主症,经颅多普勒(TCD)、血脂、眼底动脉、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主症、TCD、血脂,在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复聪香液混合低流氧吸入治疗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头晕、头痛、脑鸣眩胀改善最为显著。
2002年06期 435-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炎焱;路辉;陈馥;吴英;崔哲;周明慧;
目的:研究神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盲法随机观察神通胶囊与喜得镇的临床疗效;并制作记忆障碍模型,观察了神通胶囊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神通胶囊治疗VaD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0%、86.67%,喜得镇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2.5%、57.5%,两组MMSE、BBS评分指数均明显降低,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神通胶囊还能显著改善患者自觉症状及异常脑电图,副作用明显低于喜得镇组(P<0.01)。神通胶囊对东茛菪碱、亚硝酸钠、乙醇所致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且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脑组织多巴胺(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二羟苯乙酸(DOPAC)、去甲肾上腺素(NE)、3-甲氧4-羟基苯乙酸(HVA)、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神通胶囊是治疗VaD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记忆、提高脑组织DA含量有关。
2002年06期 437-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夏建忠;
目的:用药对组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以减少副作用并提高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对组合方法,对照组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对组合方法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用此法治疗慢性胃炎,可双向调节方药功能,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
2002年06期 440-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 新出版VCD脑卒中的外科治疗48元骨伤科临床应用检查方法48元老年糖尿病的防治48元前列腺炎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48元皮肤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48元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8元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48元急性白血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48元再生障碍性贫血48元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48元
2002年06期 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志明;徐云;赵思哲;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86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在先用高频电烧灼除去全部肉眼可见疣后随机分为3组,甲组23例以中药治疗,口服疣毒净,外用消疣汤;乙组20例肌肉注射干扰素注射液;丙组33例综合采用甲乙两组全部治疗方法。结果:丙组复发率6.06%,明显低于甲组(30.43%)及乙组(30%)。甲组治愈16例,占69.57%,乙组治愈14例,占70%,丙组治愈31例,占93.04%。丙组复发率及治愈率与甲乙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甲乙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性尖锐湿疣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或单纯肌肉注射干扰素;中药疣毒净和消疣汤与肌肉注射干扰素疗效基本相同。
2002年06期 442-4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 颈肩腰腿痛特效治疗提高班:6月29日~7月9日。全面、系统介绍中西药物内服外用、经验药(处方、制作)、新药浴、特殊手法、特殊针具、离子导入、注射、锋勾针、浮针、长圆针、全息经络刮痧等各种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聘著名专家温海涛教授传授其独特的温氏五联疗法(针刺、点穴、推拿、针刀、注射)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突症、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疼痛等。各方法简单易学、疗效好,见效快,适合基层大夫及各级临床医生学习。学费1000元。药刀疗法班:7月9~16日。药刀疗法是集各种针刀松解精华、注射疗法、疼痛阻滞、针刺、水针注射、氧气注入六联为一体,一次到位的新疗法。它因有检查器、痛点定位探针、药刀的配合,所以具有准确、安全、简单,术后不粘连、痛苦小、从而达到手术治疗目的,一次性治愈率高等优点。本班可同时掌握针刀疗法,而且可为以往从事针刀、注射治疗的医生提供提高疗效的新途径。
2002年06期 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刚;蔡定芳;董淑范;范钰;
目的:观察滋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5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滋肾方及常规西药处理,对照组常规西药处理。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各测雌激素1次,在治疗初中末期分别测定腰椎骨密度(BMD)。结果:治疗8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50%)(P<0.05);雌二醇水平及BMD明显增加(P<0.05)。结论:滋肾方具有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雌激素水平和BMD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紊乱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
2002年06期 44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金昆;沈明;徐晓林;于建红;覃云凌;赵永平;高倩;赵世伟;周正莲;
生精助育汤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健脾生精之功效,治疗男性不育症效果显著。为了探讨其对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研究。共设治疗组18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阴茎硬度(Rigiscan)指标测试、双核素阴茎海绵体血液动力学动态检查(Penogram)、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IEF—5)的筛选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治疗组每日口服生精助育汤1剂,连续服用1个月后复查。结果治疗后IIEF—5及Rigiscan指标明显改善,表明生精助育汤对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2002年06期 446-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正> 更年宁心胶囊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正式批准的国家3类新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0083),并被收录到2001年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由贵阳新天药业独家生产,用于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2001年3月正式上市。贵阳新天药业始建于1995年,坐落于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60多亩、总资产超亿元,2000年获得国家GMP认证证书(证书号C0815),公司的市场销售总部设在上海。在更年宁心胶囊正式上市1年后,更年宁心胶囊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使用简单、便利的优势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欢迎和肯定。目前我们已能在改善卵巢功能及调节激素水平方面对更年宁心胶囊
2002年06期 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卫;
<正> 笔者10余年来,用丹参注射液外敷法和局封法治疗各种原因形成的瘢痕疙瘩40例,其疗效均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10例,女30例;年龄6个月~60岁,平均30.8岁;病程1个月~31年。皮损部位:上额部6例,右上眼睑2例,左上眼睑1例,右眼角处1例,乳沟处4例;胸部3例;腹部21例,膝关节处2例。其中术后形成瘢痕疙瘩24例,因皮肤生疖而逐渐形成瘢痕疙瘩5例,针灸感染引起瘢痕疙瘩1例,外伤缝合术后形成瘢痕疙瘩10例。皮损面积平均1.35cm×
2002年06期 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苏建华;
<正> 自1980年以来,我们以甘草人参汤为主治疗92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除具备甲减的典型症状外,均经实验室检查、基础代谢率测定及其他检查确诊,全部病例都曾用甲状腺素制剂治疗1年以上病情无明显好转,或虽略有好转,但不能撤除甲状腺制剂者。92例中女性87例,男5例;年龄26~66岁。病程
2002年06期 448-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安丽;陈遂生;岳桂英;
<正>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许多尖端学科的渗透,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化疗的基础上,骨髓移植、放疗、诱导分化、生物反应调节、支持疗法等手段为白血病的根治增加了新的途径。多年来,我们在临床初步观察了养阴清热法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
2002年06期 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侯维霞;付晓颖;王磊;
<正>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笔者在临床中依据中医学“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论,以坎离丸为基础方加减,养阴化瘀为则,滋阴则燥可润,化瘀则痒自止。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
2002年06期 449-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段庆银;
<正> 我科自1996年1月~2000年1月,采用清肺宣降的方法,用自拟杏芩清蒲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50例,并与果胶铋组100例相对照,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250例,病员来自门诊及部分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参照1982年10月重庆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胃炎诊治座谈会上制定的《慢性胃炎分类、纤维胃镜与病理诊断
2002年06期 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继诚;
<正> 笔者自1992年5月~1999年11月运用耳针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10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男51例,女55例;年龄17~66岁;病位左侧52例,右侧54例;病程2天~2个月。2 治疗及观察方法2.1 耳针取穴:主穴:眼、口、面颊区、神门、皮质下等。配穴:
2002年06期 450-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德云;张玉兰;
<正> 近年来我们用中药解毒消疣治法组方配合微波疗法预防尖锐湿疣5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98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23岁,病程1周~6个月,病变部位包括外阴、肛周、阴道、宫颈,局限外阴者58例。随机分为单纯微波组(对照组)48例,微波加中药(治疗组)50例,两组年龄、病史、病变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诊断依据:(1)所有患者自述本人或配偶有不洁性生活史;
2002年06期 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建设;范元生;
<正> 胆碱酯酶老化症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常见病症之一。目前多采用解磷定、氯磷定等复能剂治疗,收效甚微。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用健脾生新法治疗60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996年7月~2000年9月共收治病人60例。均有有机磷
2002年06期 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宝重;师丙帅;
<正> 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我们总结了10年来经治的203例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就其发病类型、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现将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阴囊血肿57例,占并发症的28.08%。其中阴囊内膜下血肿39例,输精管动脉出血8例,精索内动脉出血7例,阴囊纵隔出血3例。感染65例,占总并发症的32.02%。其中阴囊
2002年06期 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杂志》、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心、中国农村中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等将联合举办本次会议,拟于2002年11月在江苏省南京召开。 1.征文对象及内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中的有专科经验、治疗专病特长或确有一技之长者均可投稿。中医、中西医结合各科各病方面的学术成果均可参加推广交流。要求具有实用性、可推广性、科学性,每篇论文3000字以内,另纸附150字以
2002年06期 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英;
<正> 1 病历摘要宋某,女,48岁。患者于2001年1月中旬无意间发现左耳后及右锁骨上区各有1枚肿大之淋巴结,质韧,轻度压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右颈部肿物针吸检查”及“淋巴结活检术”,诊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术后轻度发热,口服阿莫西林及静脉点滴先锋类抗生素,全身很快出现成片的鲜红色皮疹、瘙痒,诊为“药疹”,
2002年06期 45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望乐;
目的:研究吲达帕胺(寿比山)对不同中医辨证类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辨证标准,将2000年10月~2001年8月我病区收治的高血压病住院患者67例,分为阴虚阳亢组30例,痰湿壅盛组37例,全部服用寿比山,经治疗4周评定结果。结果:降压显效19例,有效19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56.72%。阴虚阳亢组30例,降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26.67%,痰湿壅盛组37例,降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痰湿壅盛组有效率与总体相比,痰湿壅盛组与阴虚阳亢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提示中医辨证分型具有客观性、可操作性。据此应用西药降压,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2002年06期 45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正> 由副主任医师聂天祥编著的《中医眼科备读》一书已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4卷:卷一目论语摘,卷二日病条辨,卷三眼科方歌,卷四眼科药对。本书普及与提高并重,既适合于中医眼科、中
2002年06期 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兆禹;罗珊珊;李琳;王雨平;刘艳红;程小床;李佐才;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心脏结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变化及程度的差异。方法:以切面及多普勒超声法检测89例1~2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指标。在通过协方差分析校正其他因素的混杂影响后,比较中医不同证型组间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差异,并以正常血压者82例为对照。结果:与正常血压者相比,高血压病患者有一系列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包括心室壁肥大、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异常,心脏后负荷增加;不同证型组间比较,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舒张早期充盈功能减退,晚期充盈功能代偿性增强,以肝火亢盛组为甚,其次为阴阳两虚组。
2002年06期 457-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建生;赵晶;王浩;赵君玫;郭胜典;张卫红;
从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的变化方面研究益元活血丹与大黄及血栓心脉宁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与老龄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益元活血丹小剂量组血浆中CGRP水平和老龄对照组、益元活血丹大小剂量组脑组织中CGRP均增高。老龄模型组血和脑组织中ET高于老龄对照组,益元活血丹大剂量组与血栓心脉宁组及大黄组血中ET、尼莫地平组和血栓心脉宁组脑组织ET均较老龄模型组降低。与老龄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大黄组、益元活血丹大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脑组织中NPY均降低;大黄组和血栓心脉宁组脑组织NT降低,而益元活血丹大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增高。提示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损伤与血浆和脑组织以ET占优势的CGRP与ET平衡失调和脑组织NPY与NT间以NPY占优势的平衡失调有关。各组药物通过调节CGRP与ET间和NPY与NT间平衡失调而保护脑组织,其中以益元活血丹和血栓心脉宁对CGRP与ET间平衡的作用和尼莫地平和益元活血丹改善NPY与NT间的平衡效果较全面。
2002年06期 46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禾禧;林振川;朱国曙;王奕珊;张闽光;何成龙;
<正>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其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已使95%以上的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但该病的复发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Tarnawski等第一次提出溃疡愈合质量的概念,以后人们对溃疡复发和控制复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溃疡愈合质量理论逐渐受到重视并被采用。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卓越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消化
2002年06期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学铭;吴国琳;
<正> 李学铭教授在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有丰富经验,擅长治疗免疫病、肾病、风湿病,尤其在治疗肾病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李老学习,总结出李老治疗慢性肾炎经验,供同道借鉴。1 疏风宣肺法本法适用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患者。李老认为,久病则肺虚卫外之力减弱,外邪袭表,首先犯肺,肺失宣
2002年06期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华良才;李波;辛玉芳;
<正> 华良才教授从医几十年,临床经验丰富,他认为中医男科疾病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性功能障碍,二是不育症,三是性病。男子以精为本,女子以血为本。男科临证关键在精,犹如妇科临证重在调经一样。华良才教授认为,精、气、血同出一源,同补一流,其生理、病理之关系至为密切,故曰治精不言气、血、肾,非其治也。精证虽复杂难疗,但以治精12法而统之,则辨证一目
2002年06期 469-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庄泽澄;
<正> 患者,女,17岁,学生。2001年10月18日傍晚觉头痛,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当天夜晚发热达39.3℃,头痛欲裂,周身酸痛,呕吐3次,遂到某医院诊治。当时查体:瞳孔等大,两眼底有渗出,项强,布氏颈征(+)。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6.5×10~9/L,淋巴0.62。脑脊液外观正常,压力稍高,细胞数1.2×10~6/L,其中淋巴细胞占89%;蛋白质0.55g/L,糖3.2mmol/L,氯化物
2002年06期 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饶媛;
<正>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弥漫性炎性疾病,目前多认为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及血管病变有关。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颈肌、咽部肌肉的无力、疼痛、压痛或萎缩,皮肌炎还常同时伴有皮肤损害。目前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本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药物剂量不易掌握,病情易于反复,且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副作用明显。现
2002年06期 47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 怎样辨治慢性肝炎肝痛? 答:慢性肝炎因炎症刺激或肝脏肿大,包膜紧张而产生肝痛,为慢性肝炎常见症状之一。慢性肝炎中部分病人兼脾脏肿大。肝后胁下,足厥阴肝经布于两胁,故《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肝痛不能一概以为肝气郁滞所致,均投以疏肝理气法可以取效。应按引起肝痛不同病机、不同性质、不同特点而辨治,常用治法有以下几种。1 疏肝理气法:适用于肝气郁滞证。症见肝区胀痛或兼脾区胀
2002年06期 473-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糖尿病从瘀论治之浅见一般认为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证范畴,历代医家从阴虚燥热立论,治取养阴清热为主,然而糖尿病临床症状变化多端,并非燥热所能概括,据笔者临床观察,该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影响气血的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停滞,阻滞经络,从而产生气滞血瘀、气虚、阳虚、阴虚血瘀以及痰浊互结证。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与临床辨治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002年06期 475-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