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湿热为妇科血症常见致病因素

    周叔平;周然密;

    妇科血症之病因病机,纵观前人所述及教材所论,大多归结为气虚不摄、血热逼迫、肾失封藏及瘀血伤络。然而,湿热蕴结所引起的血症,为数甚多。从理论上阐明了湿热易致妇科血症:因为胞宫时有经产,此时血脉裸露,极易感受湿热,而致损伤血络,而出现血症;再从妇科血症的具体临床表现,找出湿热为病之特点;最后通过对临床治疗妇科血症的常用方法和方药的分析,说明清理湿热是治疗妇科血证的有效方法,并举例说明。从而证明湿热为妇科血症常见致病因素。

    2001年09期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愈原发性红斑肢痛症1例

    张振芳;黄翠立;周淑文;

    <正> 患者冯某,女,18岁。因双足红肿、阵发性剧烈疼痛8天于2000年2月14日入院。入院时患者双足潮红,足趾阵发性剧烈疼痛,以夜间为甚,疼痛为烧灼样,痛甚时不能入睡,抬高双足或双足伸出被外则痛势稍减,遇热则痛甚,疼痛间歇期双足遗留有麻木感。患者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给维生素B_1、腺苷、维生素B_(12)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既往有

    2001年09期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小儿心肌炎和紫癜肾炎

    吴德广;

    <正> 1 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徐长卿一味药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明显。如治李某,女,8岁。主诉:近1周来精神不振,上腹隐痛,恶心呕吐胸闷,在当地卫生室按胃炎治疗未见好转,而就诊于本院。患儿3周前曾患感冒,发热、咽喉疼痛,经治疗痊愈。查体:体温36.8℃,脉搏95次/分,精神差,面色(白光)

    2001年09期 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吕小红;杜廷海;

    <正> 徐长卿辛温芳香,既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又可利水消肿、止咳解毒,临床用单味徐长卿或以其为主药

    2001年09期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脏躁症

    刘向前;

    <正> 笔者受一老中医治失眠喜用徐长卿的启发,将之运用于治疗脏躁症。经47例验证,发现在辨证方中加入徐长卿,确能明显提高疗效。现介绍如下。如治周某,女,43岁。1996年11月20日初诊。因心情郁闷,出现精神恍惚,悲伤欲哭,夜寐不安,呵欠频作等症已半年余。曾用谷维素、复合维生素B、安神补脑液等治疗,无明显疗效,而求中医治疗。诊时症状如

    2001年09期 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6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过敏性紫癜

    朱树宽;

    <正> 徐长卿有很好的祛风止痒,解毒止痛作用,治疗腹型和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兹举例报告如下。于某,男,26岁,农民,1994年7月10日初诊。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对称性紫癜,初未在意,后因进食生冷食物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绞痛,热敷后腹痛稍减,且有腹泻,大便呈暗红色,稀水样便,便时有

    2001年09期 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乳房发育症

    马建海;

    <正> 徐长卿一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但外用常不被医者所重视。笔者以徐长卿为主自拟消疬散内服及外敷乳房治疗儿童乳房发育症常获良效。药物组成及用法:徐长卿30g,香附15g,石见穿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另将上药共研细末,料醋适量调匀,敷于患处,5天换药1次;15天为1个

    2001年09期 520-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胰腺炎

    刘寿康;

    <正> 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中使用徐长卿配合大柴胡汤治疗胰腺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其不仅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还有助于消除胰腺炎症,降低升高之血清淀粉酶。如治患者陆某某,男,51岁。患糖尿病半年余,因恣食肥腻无度,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恶寒发热,汗出如洗。舌红苔垢腻,脉弦滑数。实

    2001年09期 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腱鞘囊肿

    赵永庆;

    <正> 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止痛、止痒之功效。笔者在下乡期间偶得一方,用徐长卿酊外敷治疗腱鞘囊肿,效果颇佳,并根据经验,与缝扎法配合使用。现介绍如下。方法:取徐长卿全草100g,浸入50%~70%酒精250ml10日,备用。囊肿局部常规消毒,用针刺破,将上药浸湿棉球,按压于囊肿处,隔日换药1次。如治金某,男,35岁,腕背部直径1.5cm圆形包块

    2001年09期 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单味徐长卿治疗外阴瘙痒

    徐俊;

    <正>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单味徐长卿适量(30~60g),口服及煎水洗治疗外阴瘙痒,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如治麻某某,女,50岁,1996年7月5日就诊。患者外阴瘙痒5年,经西医妇科多次检查,无霉菌及滴虫生长。服用西药和中药,疗效均不佳,乃一试此方。予

    2001年09期 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癌症疼痛

    黄友土;

    <正> 徐长卿辛温,长于祛风止痛,活血解毒,利水消肿。可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等。是一味用途广泛的良药。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徐长卿更长于止痛,治疗癌症疼痛效果良好,并以此药为主自拟消癌痛

    2001年09期 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尹常健治疗肝病经验举隅

    张玉波;王敏;胡正学;

    <正>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尹常健主任医师经验丰富,疗效卓著。笔者有幸侍诊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肝病部分经验简介如下。1 化痰散结法治疗肝肿大例1:某女,67岁,1996年10月22日初诊。患者以往有脂肪肝、胆囊炎病史。近1个月来右胁胀痛、腹胀、呕恶、五心烦热、心前区闷痛不适、周身困重,曾在

    2001年09期 52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晓鸣治疗风湿痹症经验

    夏俊杰;

    <正> 朱晓鸣主任中医师治疗风湿病,疗效良好,现将其治疗风湿痹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确定为风湿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总结如下。1 祛邪为主风湿痹症,因风寒湿或风湿热邪侵袭,引起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或关节肿大。临床上初起多以邪实为主,故常以祛风散寒除湿之法。基本方:制川乌12g,丁公藤15g,豨莶草30g,威灵仙12g,川芎15g,红花12g,乌梢蛇20g,黄芪15g,日1剂,水煎服。若肢体重

    2001年09期 524-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3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金明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经验

    王战朝;

    <正>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是骨创伤或手术常见并发症。传统方法是植骨加固定,疗效不甚理想。李金明老大夫对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中医药治疗有许多独到之处,现总结如下。

    2001年09期 526-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当归龙荟丸善治骨髓增殖症

    应平平;

    <正> 骨髓增殖症主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等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头晕乏力、面红目赤、大便秘结等实热症状。根据中医“实则泻之”的治疗方法,笔者以当归龙荟丸治疗骨髓增殖症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2001年09期 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高脂血症辨治经验

    杨坚毅;

    <正> 高脂血症是由于人体脂肪代谢失调,致使体内血液中血脂成分异常增高的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痰湿、痰热、痰瘀内生,气滞瘀积阻塞脉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是产生本病的关键病理基础。笔者根据老年高脂血症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证候特征,从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入手,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常选用现代药理证实具有降脂作用

    2001年09期 529-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夜尿警觉汤治疗小儿遗尿98例

    李秀育;

    <正>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经尿常规化验及其他器械辅助检查,排除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其中男38例,女60例,均为学龄儿童,年龄8~15岁,平均11.5岁,病程3~6月6例,6~+月~2年21例,2~+~4年27例,4~+~6年31例,6~+~8年13例。

    2001年09期 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滋补肝肾法在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体会

    李瑞堂;龚学全;

    <正>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病,一般分色素减少性或脱失性和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以黄褐斑、白癜风、黑变病、雀斑的发病率最高。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合理运用滋补肝肾法治疗部分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4种皮肤病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2001年09期 53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胃脘痛60例临床观察

    姜玲珍;张莲瑛;

    <正>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伴嗳气、泛酸等。我们根据辨证分型不同,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针刺取穴方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2001年09期 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黑苔从湿论治验案3则

    林功铮;

    <正> 1 病例介绍例1:赵某,女,72岁。1990年1月23日初诊。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近日口干欲饮,头晕,胸闷,纳呆,大便秘结,需服泻药始得解。苔薄白、中焦黑,脉细弦。证属久病之躯,中运乏力,津液输布无权,致大便秘结,郁热内蕴,湿浊中阻,上泛为焦黑之苔。治拟芳香化湿以解郁,甘寒清热以生津。处方:苏梗10g,佩兰

    2001年09期 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刺法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杜宇征;李大军;

    采用颈夹脊穴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104例,其中传导组53例,根据患者X线片提示,在病变椎体水平的夹脊穴处刺入1.5~2.0寸,行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抽动1~2次,健侧行捻转手法;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手法治疗。结果传导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的即时止痛效应及长时止痛效应均以传导组为优(P均<0.01)。传导组针刺治疗后血清中吗啡样物质含量有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针刺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

    2001年09期 534-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红外止咳贴穴位贴敷治疗咳嗽30例临床观察

    胡家才;任开明;吴凡;

    <正> 我科于2000年6月~2000年8月间采用红外止咳贴穴位贴敷治疗咳嗽30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引起,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恶寒、发热、喘息、哮鸣音。中医辨证分型:本组病例属中医风寒型或痰湿型。风寒型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清稀,或喘息动则气喘更

    2001年09期 536+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心疾宁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48例临床观察

    张宁宁;尹承娥;薛金贵;管琳;魏希进;邵华强;

    对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48例用中药心疾宁胶囊,32例用西药心得安治疗。结果表明,用药4周后对室性早搏总疗效,心疾宁组总有效率为91.7%,心得安组为81.3%;心疾宁组与心得安组均能显著提高心率变异性(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心疾宁胶囊具有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作用。

    2001年09期 537-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胃舒胶囊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临床与实验研究

    沈洪;单兆伟;陆为民;吴静;朱云华;朱长乐;李春婷;周晓虹;汪红;叶柏;周晓波;王天龙;陈静;吴尧中;鲁思文;张健宁;

    为了探讨胃舒胶囊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临床将192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按2: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舒胶囊、胃宁冲剂,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病理疗效,治疗前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肠化亚型和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积分值的变化。实验研究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及饥饱失常的综合方法,造成大鼠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气虚血瘀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甲酸组、胃舒胶囊组。观察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栓烷B_2(TXB_2)、6-酮类固醇-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及其比值、胃粘膜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7%,对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有效率分别为64.06%、66.39%、67.86%,并能降低其积分值,对肠化亚型和CEA、PCNA的表达也有明显的改善和阻抑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胃舒胶囊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BC—C_3bRR),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TXB_2及TXB_2/6—Keto—PGF_(1α)比值,显著改善胃粘膜病变,银染色核仁组成中心区(AgNOR)颗粒数、形态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胃舒胶囊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诱导和促进肠化细胞、异型增生细胞的分化成熟、抑制和纠正细胞的异常增殖及保护胃粘膜有关。

    2001年09期 539-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445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加小剂量甲状腺片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36例临床观察

    庞洁;叶丽娅;伍悦敏;

    为了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可能的疗效机制。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6例,采用温补脾肾中药加小剂量甲状腺片治疗;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2例,采用甲状腺片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MAb)及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亚群的变化,用免疫学指标对疗效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3%、13.89%、69.45%和91.67%;对照组分别为0、6.25%、65.63%和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HT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TH细胞亚群数量和比例异常;治疗后,治疗组HT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H细胞亚群间比例趋向平衡状态。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HT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西药甲状腺片,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HT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恢复机体免疫平衡状态来实现的。

    2001年09期 543-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30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补髓生血冲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表达作用的影响

    孙伟正;罗梅宏;李海霞;孙岸弢;孙劲晖;蒋宁;赵新广;

    为探讨补肾中药补髓生血冲剂抑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细胞凋亡的疗效机理,分析了30例CAA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Ea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在用药前后的变化规律,并用再障生血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患者疗前血清sEas、TNF—α、IL—2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疗后sEas、TNF—α水平接近正常组(P>0.05),而IL—2水平仍高于正常组(P<0.05)。表明:(1)CAA患者血清存在着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异常;(2)补髓生血冲剂是通过调节TNF—α水平来调控CAA患者细胞表面Fas分子的表达,并影响血清sEas的表达,而并非通过调节IL—2表达水平来影响CAA细胞凋亡。

    2001年09期 546-5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自拟妇炎宁汤内服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临床观察

    杨文;

    对65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应用自拟中药妇炎宁汤口服加保留灌肠的方法协同治疗,并作回顾性分析。病例选择及治疗标准均以1998年上海市卫生局颁布的《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为依据。65例中,治愈42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8%。认为慢性盆腔炎之病变核心为“瘀热”,治疗以清热消瘀为主法,应用清热消瘀之中药内外合治,使药力直达病所,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2001年09期 548-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从毒论治银屑病100例临床研究

    刘巧;张永杰;

    从毒论治寻常型银屑病100例,其中热毒型42例用自拟热毒胶囊,血毒型58例用自拟血毒胶囊,同时均外用皮毒清霜。对照组30例用郁金银屑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年内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热毒型和血毒型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001年09期 550-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0 ]
  •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愈脑脓肿病案

    贺双腾;蒋士生;何飞舟;

    <正> 1 病例介绍患者赵某某,女,54岁,农民。主诉:头痛、发热40余天,右侧肢体偏瘫30余天。现病史:患者于2000年8月10日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在当地卫生院诊治数次,未见好转。于8月22日出现左侧肢体乏力、左手持物不稳、左腿行走无力、拖步,日渐加重。于8月26日到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头部CT

    2001年09期 552+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湿热证证候模型的应用研究

    吴仕九;杨运高;佟丽;杨钦河;刘立;陈江华;

    中医温病湿热证证候模型的应用基础研究内容为两部分:一是研制湿热证动物模型;二是进行清热祛湿法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中医温病经典理论为指导,在五种因素,六种造模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因素(饮食+气候环境+致病生物因子)造模方法,所复制成的湿热证模型,无论从发病条件、病变脏腑,还是主要症状体征均近似于中医湿热证型,具有重复性好及操作简单的特点。

    2001年09期 553-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627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悉尼内镜胃炎分类及HP感染相关性研究

    韩子岩;韩松岩;韩树颖;

    为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国际悉尼内镜胃炎分类及HP感染的相关性,观察慢性胃炎362例,按南昌会议标准分为5型,做胃镜观察并按悉尼分类标准分为7型。同时用先进的~(14)C—UBT呼气试验法测定HP阳性率与阳性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胃不和型主要见于红斑渗出性胃炎和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主见于红斑渗出性、出血性和平坦糜烂性胃炎;胃络瘀血型主见于平坦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最多见于红斑渗出性胃炎;胃阴不足型主见于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及密度值显示非虚证型>虚证型。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与悉尼内镜胃炎分类有良好的相关性。

    2001年09期 556-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583 ] |[引用频次:132 ] |[阅读次数:0 ]
  • 乐胃煎对51例胃癌前病变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动力学的影响

    王松坡;窦丹波;蔡淦;林江;

    为了从细胞动力学角度探讨经验方乐胃煎治疗胃癌前病变(GPL)的作用机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GPL患者治疗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DNA含量及倍体分布的变化。结果,GPL患者胃粘膜上皮有比较高的增殖活性,经乐胃煎治疗后胃粘膜上皮细胞DNA含量明显下降(P<0.01),多倍体比率显著降低(P<0.01),乐胃煎对GPL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DNA含量的改善明显优于胃复春对照组(P<0.01)。表明乐胃煎能有效抑制GPL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阻断GPL的进一步发展。

    2001年09期 558-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晚期胃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体会

    王冠庭;

    <正> 对晚期进展性胃癌,目前尚缺少确有成效的措施,手术、化疗、放疗虽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难以预防和控制其转移复发,一般手术后1~3年内复发率极高,多发生远处脏器或腹腔淋巴结转移,甚至产生癌性腹水或全身广泛转移,文献报道Ⅲ~Ⅳ期胃癌姑息或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1.3%~22%。为此,研究

    2001年09期 560-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分类研究

    侯键;余朝骏;吴永康;谢明国;

    <正>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医学的发展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医学影像学与中医学的结合,医学影像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可以解决中医辨证诊断、疗效观察、实验研究的许多问题。自1989年11月在成都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以来,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广泛、及时地吸取现代影像学的最新成果基础上

    2001年09期 563-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李宝玲;

    <正>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伴情绪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症状,属于中医学“郁病”范畴。《内经》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泻之,水郁折之”的治法,其中尤以“木郁达之”更具临床意义。汉唐以来,许多医家沿袭《内经》经旨,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百合病、妇人脏躁等病证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以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治疗,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至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气血冲

    2001年09期 56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94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书讯

    <正> 由风湿病专家杨仓良主编,全国50多位医药专家参与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动物本草专著——《动物本草》日前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200万字,分上、中、下3卷,收录动物药1700余种,单验方2万多首,重点突出临床应用,是收录品种全、体例新,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实用性的一本好书。历代医家常将动物药称为“血肉有情之品”,并认为有“愈顽疾起沉疴”之神奇功效。本书对科研及临床工作者研究和临床使用动

    2001年09期 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腑宣肺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

    薄丽亚;赵藏朵;吴春生;

    <正> 小儿外感咳嗽最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我们根据“肺为娇脏、性喜清宣肃降、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在辛凉宣泄的基础上,配以通腑泻热的药物——大黄,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130例中男性62例,女性68例。年龄2~10岁99例,11~15岁31例。上呼吸道感染49例;急性支气管炎61例;

    2001年09期 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

    杨明昌;

    <正>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一定增高。笔者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16~43岁,其中16~20岁5例,21~30岁26例,31~40岁10例,41~43岁1例。病程3~12天,平均6天。全部病例符合西医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就诊时均有胸闷、心悸、短气、乏力症状,发病前有

    2001年09期 568-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拟三龙雷公丸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4例

    魏书箱;魏红斌;

    <正>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及临床工作中,开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研制出三龙雷公丸。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4例,男10例,女44例;年龄21~76岁,病程6个月~32年。2 治疗方法三龙雷公丸药物组成:天龙(壁虎)、地龙、海龙、雷公藤、天麻、桂枝、白芍、知母、麻黄、全蝎、蜈蚣、黄芪、白芥子等。急性期

    2001年09期 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水30例

    尤建良;薛青;赵义纯;

    <正> 我院自1998年1月~2000年10月应用鸦胆子油乳和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水,并分别与单用顺铂作对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90例被随机分为单用鸦胆子油乳组、单用顺铂组、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组(联合用药组)。单用鸦胆子油乳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8~71岁,平均51.8岁;原发病灶:肺

    2001年09期 569-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三拗汤治疗药源性尿频38例

    仇玉平;冀永娟;王昕;

    <正> 尿频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常见副反应。精神科临床上极为常见。因目前西医缺少特效的对抗药物,所以病人一旦出现这种副反应,常多次纠缠工作人员,不服从管理,甚则藏药或拒绝服药,增加了精神疾病的治疗难度。笔者在实践中,应用中药三拗汤治疗尿频,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1年09期 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傅山对癫狂的见解

    杨代德;蒋波;周振华;杨加青;

    <正> 清代医家傅山以精于妇科而负盛名,备受后世医家的推崇。他在《傅青主男女科·癫狂门》(以下简称《男女科》)中所提出的治疗癫狂的见解,反映了他独特的学术思想,现简介如下。不囿成见,首提寒狂症:《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中说:“重阳则狂,重阴则癫”。自此以后,均遵此论认为癫属阴症,狂属阳症,从阴论癫,从阳治狂,泾渭分明。治狂的方法不出清热泻火、镇心涤痰、滋

    2001年09期 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

    蒋涛;

    <正> 1 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医药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阴阳五行学说,这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诊断手段,以检出病原体、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改变为理论基础的西医药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有很大不同。加上以古汉语为基础构成的中医药术语古朴深奥,难于理解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内涵,造成国际交流的困难。

    2001年09期 571-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以文治胃鳞爪

    朱庚甫;

    <正> 浙江省名中医王以文,生前系丽水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笔者曾于1977年师从王老,学得一鳞半爪,兹将王老治胃之经验及笔者应用之验案介绍如下。王老治胃病,最善用蒲公英,他认为:蒲公英具有散结解毒,增加胃液,保护粘膜而助消化,且含有钙类成分,可防止出血,并能轻度促进肠蠕动,使大便通畅,是治疗胃部疾病的首选药。其中蒲公英煎1号主治胃溃疡,处方:蒲公英30g,炒白芍10g,生甘草6g,制延胡索10g,制香附10g。恶心欲吐加姜半夏、

    2001年09期 572-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证

    朱本文;

    <正> 读《中医杂志》1998年第9期刊登的“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5例”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了临床验证,通过对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证明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6~61岁;病程1.5

    2001年09期 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