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东垣饮伤证治理论初探

    王东坡;谭学林;

    通过对东垣及其弟子罗天益有关著作的研究,将东垣饮伤证治理论,从明理、立法、制方、用药4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进行了简要介绍。

    2001年08期 453-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发斑、热痹、经闭、丹毒

    陈鼎祺;

    <正> 古人用徐长卿以祛风化湿、治痒、止痛,主治胃痛、牙痛、风痹、寒痹、湿痹、跌打损伤、皮肤湿疹、荨麻疹等。此药在江、浙等地常见。笔者随先父陈治良在无锡行医时,常用此药治疗以下病证。治血热发斑:用其代牡丹皮之功效,较牡丹皮价廉。如治何某某,男,32岁。夏季发热,体温39.8℃,多日不退,一侧鼻衄,并见皮肤起红色斑疹。前医用犀角

    2001年08期 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窦房传导阻滞一得

    刘炳乾;

    <正> 徐长卿乃一味祛风镇痛、清热解毒、杀虫止痒药物。临床用于风湿疼痛、皮肤瘙痒、痈肿疮毒之症居多。然以徐长卿治疗心悸,笔者所见尚无记载。余从一病案中偶然发现,并经验证,其对窦房阻滞具有较好功效。兹举验例1则如下。患者吴某,女,36岁,工人。1996年8月6日初诊。心悸3月,曾服用阿托品、烟酰胺、速效救心丸等药约

    2001年08期 456-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哮喘一得

    郑世章;

    <正> 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功效为祛风止痛止痒。临床上多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等各种痛证。笔者在临床偶然发现其有止咳平喘之功效,且每遇哮喘病人加用之,屡获效验,现介绍如下。患者王某某,男,17岁,学生。于1995年11月2日初诊。患者患哮喘3年余,每年冬季复发且逐年加重,近10天来因受凉哮喘复发。症见患者呼吸困难,张口抬肩,胸闷气急,不能平卧,痰多稀薄白,伴有恶寒头痛、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曾用青霉素、氨茶碱等

    2001年08期 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沈之嶒;

    <正> 笔者以徐长卿为主药,参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基本方为:徐长卿15g,柴胡10g,天花粉12g,当归12g,桃仁10g,红花8g,穿山甲12g,生甘草5g,赤芍10g,白芍10g。如躯干部神经痛者,选加郁金12g,醋炒延胡索12g;三叉神经痛者,选加川芎10g,蜈蚣12g;阴虚内热者,选加

    2001年08期 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8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疗口腔溃疡

    冯绍辉;马爱华;

    <正> 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胃二经。功效:祛风止痛,止痒。临床上主要用于风湿痹痛、皮肤病等症。笔者运用徐长卿治疗口腔溃疡为临床偶得,无论内服或外用,都有很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例1:孙某,女,50岁。1998年6月13日初诊。自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半月余,口中灼痛,在进食或说话时疼痛加重。曾跟复合维生素B,外用冰硼散等药,效

    2001年08期 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舒情志疗不孕

    何良新;

    <正> 临床中常遇到因情志抑郁引起的闭经、不孕,笔者在辨证用药的组方中每酌加徐长卿,屡获良效,兹介绍如下。

    2001年08期 457-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重用徐长卿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

    杨大坚;

    <正> 徐长卿,性味辛温,有祛风止痛、活血利尿、解毒消肿功效,笔者根据其有祛风解毒、活血作用,在治疗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的不育不孕患者过程中,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重用徐长卿30g,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究其机理,笔者认为AsAb阳性患者,中医属血中有风毒所致。选用既入血分又有祛风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徐长卿正可中的。西医药理认为,徐长卿具有激素

    2001年08期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91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卿治小儿肾病及降血压有效

    杨柏林;

    <正> 治疗小儿肾病:笔者在1987年下乡医疗时,偶得一药农治水肿验方,其中主药为徐长卿。多年来笔者在治小儿肾病时,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徐长卿,疗效颇佳。如治患儿赖某某,女,8岁。颜面、双下肢凹陷性浮肿,B超检查腹部有少量积液。血清胆固醇13.43mmol/L,甘油三酯2.26mmol/L;血浆总蛋白38g/L,白蛋白12g/L;尿蛋白(++++),尿白细胞(±)。

    2001年08期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纪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林昌松;刘晓玲;关彤;

    <正> 陈纪藩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将陈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2001年08期 459-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433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叶任高治疗膜性肾病型肾病综合征经验

    杜义斌;

    <正> 叶任高是中山医科大学内科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业医40余载,治疗膜性肾病(MN)型肾病综合征(NS),疗效确切,副反应少。笔者有幸随诊,现结合典型病例,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2001年08期 46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394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补中升阳泄热法治疗九窍疾病体会

    周海虹;

    <正> 人体眼、耳、口、鼻、前阴、后阴诸窍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影响。近年来,笔者根据李东垣“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立论,采用补中升阳泄热法治疗一些用常规疗法难以取效的九窍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择例介绍于下。

    2001年08期 46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证治体会

    刘孟渊;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它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筹,其病位在关节、筋骨、肌肉、皮肤,甚至脏腑,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即以气血虚弱、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痰浊、瘀血为标。在治疗RA的临床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2001年08期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86 ] |[引用频次:144 ] |[阅读次数:0 ]
  • 周仲瑛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经验

    王敬卿;叶丽红;

    <正> 腔隙性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中经络”范畴。本病发病率高,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基本病因是持续性高血压、微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由于是深穿支微小动脉的梗死,侧支循环难以建立,所以使梗死区动脉再通难以实现。因此预防基本病因、改善症状是治疗本病的根本途径。笔者在随同周仲瑛老师临证期间,

    2001年08期 467+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7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冻融祛腐生肌法治疗皮肤原位癌性溃疡验案2则

    黄诗通;黄东明;

    <正> 皮肤原位癌性溃疡,是指尚未发生转移的原发性皮肤癌所形成的溃疡,临床常见于基底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细胞癌。周围隆起、中央凹陷是由浅表皮肤组织器官原位癌导致的坏死崩溃溃疡创面的基本特点。笔者以液氮冷冻配合中药祛腐生肌外治法为主,治愈2例,现报道如次。

    2001年08期 468-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参麻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罗增刚;周文泉;高普;崔玲;

    为了观察参麻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将68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参麻益智胶囊,对照组用西药喜得镇,采用双盲双模拟法给药。结果参麻益智胶囊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智能量表积分,改善患者记忆认知功能,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部功能活动状态。其中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参麻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在观察中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

    2001年08期 470-4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保己平汤佐治肝性胃肠功能不全患者64例临床观察

    石中顺;

    探讨保己平汤对肝性胃肠功能不全患者(HGID)的治疗效果。对住院治疗的Ⅲ~Ⅳ级HGID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降酶、退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保己平汤。结果:经过5周的治疗与观察,治疗组HGID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保己平汤对HGID有较好的佐治作用。

    2001年08期 474-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四虫祛风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64例临床观察

    吴兴和;

    四虫祛风固本汤为自拟方,临床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已有近20年。全方祛风解痉,降气平喘,扶正固本。为证明其立方遣药的科学性,选择了6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治疗组,并与常规降气平喘、扶正固本法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肺功能测定、哮喘缓解率、主要症状体征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常规治疗中,加用四虫祛风药物,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2001年08期 476-4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健脾化瘀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28例临床观察

    王凌;

    观察健脾化瘀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2年复发率,并与H_2受体拮抗剂进行比较。中药组消化性溃疡128例用自拟健脾化瘀场治疗,对照组120例用法莫替丁治疗。用纤维内镜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用健脾化瘀汤治疗4周,总有效率99.22%,溃疡愈合率85.16%,2年复发率31.3%。对照组120例,总有效率78.33%,溃疡愈合率50.83%,2年复发率77.5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001年08期 478-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风池穴临床应用举例

    陈三才;

    <正> 1 下病上取治足跟痛例1:麦某某,女,40岁,1991年8月4日初诊。主诉:双足跟痛已5年余。晨起足跟疼痛,不能着地,逐渐加剧,导致用脚尖跛行。X线摄片示:足底跟骨未见明显异常。经多种治疗,未见显效。舌红苔白,脉细。辨为阴虚,络脉瘀阻,治宜养阴通络。取穴:风池、太溪双侧,每日1次。以1~1.5寸毫针先刺风池,进针约1寸深,针下有沉重感,行捻转补法,意使针感向下传

    2001年08期 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养肺宁矽合剂治疗尘肺的临床研究

    崔永联;王鑫君;王育学;秦筱梅;尹衍玲;许泽春;王跃进;吴凤霞;徐爱华;

    以具有补肺固表、补中益气、滋阴助阳、活血化瘀作用的养肺宁矽合剂治疗尘肺(矽肺、石棉肺)70例,观察3个疗程(90天)。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细胞免疫(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改善,血清铜蓝蛋白(CP)下降;致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加抗氧化剂后双链DNA剩余率改善以及一氧化氮(NO)升高。比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提示养肺宁矽合剂治疗尘肺有较满意疗效。

    2001年08期 480-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癫痫散治疗难治性癫痫50例临床观察

    路辉;王炎焱;

    为了观察研究中药癫痫散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应用癫痫散添加、开放性自身对照法,观察难治性癫痫50例,观察时间12~24周。结果12周末,显效22例(44%),有效8例,总有效率60%。16~24周获类似的结果。癫痫散对各型癫痫发作均有较好效果,对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GTCS)、失神发作(Abs)和Lennox—Gastaut Syndrom(LGS)疗效更佳,脑电图(EEG)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表明癫痫散对各型癫痫发作均有较好效果。

    2001年08期 48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脑出血致锥体外系症状病案

    汪振宇;李琳;

    <正> 1 病历摘要患者张某,男,74岁,于1999年11月15日以“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1天”为主诉入院。当天早饭时,突然出现左手不自主乱动,逐渐累及左侧上下肢,出现不自主运动。当时无头痛、呕吐、昏仆等症状。急送我院作头CT示右侧丘脑下部有1cm×1.2cm的高密度灶。既往否认高血压、肝病等慢性病史。入院时查体:

    2001年08期 484-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相关客观化指标的关系研究

    林丽珠;蓝韶清;周岱翰;

    分析原发性肝癌中医不同证型与其相关的某些客观化指标,包括相关免疫指标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L—乳酸脱氢酶(LDH),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肝脏吲哚氰绿滞留率(ICG)、凝血酶原时间(PT),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细胞转化率(LBT)、T细胞亚群等关系,寻找对中医辨证分型有诊断意义的客观化指标。结果揭示不同证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指标是AST、ALB、TBIL、PT、ICG、NK、CD_4;对肝癌辨证分型有显著作用的相关性指标是ALB、TBIL、NK、CD_4。

    2001年08期 486-4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风寒湿刺激对家兔颈部肌肉及血液组织中氧自由基和前列腺素代谢的影响

    姜杰;施杞;

    为了探讨颈部风寒湿刺激对机体氧自由基及前列腺素的影响,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风寒湿组、低头位组、复合模型组4组,每组6只。通过给予风寒湿、低头位刺激,观察受累局部和血液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前列腺素E_2(PGE_2)、6-酮-前列腺素F_(1α) (6-keto-PGF_(1α))的变化。结果表明,风寒湿与低头位等颈椎病常见的致病因素可使颈部出现无菌性炎症并使受累局部组织和血液中SOD、LPO、PGE_2、6-keto-PGF_(1α)出现异常。氧自由基及前列腺素代谢异常可能是风寒湿致颈椎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2001年08期 489-4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山茱萸水溶性总提取物对肾阳虚动物模型生命质量和肾上腺组织的影响

    李春生;张国玺;石体仁;董小霞;孙丕;李电东;许鸿章;陈可冀;

    为了探讨山茱萸补肾阳作用,复制氢化考的松致肾阳虚动物模型,观察山茱萸水溶性总提取物对肾阳虚大鼠的影响。结果山茱萸水溶性总提取物能够提高肾阳虚大鼠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其中大剂量组的存活率为73.30%,明显高于中剂量组(46.67%)、小剂量组、模型阳性药组和模型空白对照组(均为26.67%,P均<0.05),投以大、中剂量的山茱萸水溶性总提取物,可以使肾阳虚模型动物肾上腺病理改变显著减轻(P<0.01)。说明山茱萸水溶性总提取物具有补益肾阳、保护肾阳虚动物模型肾上腺组织,提高肾阳虚模型生命质量的作用。

    2001年08期 49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307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辨识及对策

    贾海忠;史载祥;

    从中医角度看,再狭窄形成的机制和特点主要为内伤外感、气滞血瘀,在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宿瘀并未解除,而PTCA机械损伤更致新的瘀血形成,损伤局部瘀热互结是局部再狭窄形成的主要机制。治疗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抓住共同病机,注重清热化瘀;分清标本缓急,中西药物同济;尊重个体差异,用药同中有异;辨证基础上注重大便、睡眠、情绪、血脂、血糖调理;改变不良习惯,强调综合调理,提倡戒烟慎酒少食肉、豁达乐观忘忧,坚持温和运动,顺应四时气候。

    2001年08期 494-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银屑病辨证分型与血清C3a、C4a的关系

    陈爱明;苗登顺;

    <正> 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复杂,以往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补体被活化。为了探讨补体活化与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93~1994年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中补体3的活化裂解片段补体3a(C_(3a))和补体4的活化裂解片段补体4a(C_(4a))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2001年08期 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方剂配伍理论历史发展与研究思考

    王阶;衷敬柏;王永炎;

    <正> 中医方剂据有关记载达10余万首,临床有效并被广泛应用的也有数百首。这些有效方剂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阐释和发展方剂配伍理论,指导创新复方中药的研制,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使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是中医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拟通过对方剂配伍理论的发展历史、方剂配伍理论现状的考察来探讨方剂配伍理论研究的相

    2001年08期 497-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891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降沉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14例

    夏俊杰;朱晓鸣;冯步珍;曹忠贞;朱旌;

    <正> 我们以自拟“降沉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收到了卓著疗效,现将1995年10月~1997年2月期间所治114例,并与西药治疗68例作对照,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共计114例,男50例,女64例;年龄<15岁11例,5~30岁65例,>30岁38例。血沉(ESR)增快者76例,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增高者56例。对照组共计68例,男32例,

    2001年08期 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病卫气营血证研究进展

    王秀莲;

    <正>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对温病学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它具有广泛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后世对此的研究从未间断过。近年来,在以传统理论为基础进行阐释、发掘的同时,广泛开展临床研究,扩大应用范围,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证的实质和治法的研究,以揭示卫

    2001年08期 501-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53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肝癌及慢性肝炎患者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

    洪慧闻;陈立华;

    <正> 临床中发现,一些长期服用中药的慢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明显为少;而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中,能够坚持长期服中药的却为数不多。两者有何相关因素,我们分别调查了100例肝细胞癌和100例慢性肝炎患者,兹将分析的情况报告如下。1 病例来源 100例慢性肝炎病例从我院就诊病人中选择,其中男性79性,女性21例,男女之比为4:1;100例肝细胞癌病例从北京

    2001年08期 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方龙胆洗液合泛昔洛韦治疗生殖器单纯疱疹15例

    樊冬香;吴凡;胡家才;

    <正> 生殖器疱疹(GH)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呈慢性复发过程,目前临床上尚未有根治的方法。近3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复方龙胆洗液局部外用和西药内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30例GH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1年08期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针刺乳根穴治疗乳腺增生120例

    王进才;

    <正> 乳腺增生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中年妇女,本病为乳癌前病变。多年来,我们采用足阳明胃经的乳根穴为主穴,根据辨证分型酌以配穴,获效尤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2001年08期 50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清热除湿法治疗干燥综合征18例

    张淑瑛;

    <正> 笔者从医30余载,应用清热除湿法治疗因湿热之邪引起的干燥综合征1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8例中,女性17例,男性1例;年龄45~73岁,其中45~55岁10例,55~+~65岁6例,66岁以上2例。病程1~18年,以1~10年者居多,共14例。症状:(1)目干少泪,(2)口干少津,(3)患者大多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4)症见身体沉重,倦怠乏力,舌苔粘腻厚浊、脉象弦细或濡。

    2001年08期 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光化性类网状细胞增生症17例

    张继成;刘春;

    <正> 光化性类网状细胞增多症为一顽固性皮肤病,治疗困难。笔者自1994年4月~1999年6月间用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本病1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7例患者来自皮肤科门诊,均为男性,年龄30~67岁,病程6个月~5年,所有病例前额、面颊部有增大集聚1cm以上颜色暗红斑块,或顶端光滑的丘疹。自觉皮肤干燥、剧痒、心烦

    2001年08期 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肝病治疗的误区

    陈瑞春;

    <正> 目前治疗肝病(甲肝、乙肝、肝硬化等)的方药甚多,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效果尚不尽如人意,要走出许多误区,才能有效地扭转治疗中的偏颇。误区之一:把炎症统统视为热证,炎者必热,热者必清,大量使用清热解毒药。从辩证施治的角度看,治疗肝炎大量使用清热解毒药是片面的。因为肝炎,特别是甲肝,湿热郁遏者多,如果只清热,大量用清热解毒药,势必损伤脾胃。原本有厌油、

    2001年08期 507-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3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仲景论血证述要

    张工彧;

    <正> 血证,是指血不循经,或自九窍排出,或渗溢于肌肤,包括各个部位的出血性病证。《金匮要略》、《伤寒论》中,对血证的分类、病机、证治、治禁和预后等均有详尽的论述,且有效地运用于临床。现将血证归为三大类如下。

    2001年08期 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色鲜明并非皆阳黄

    袁昌华;靳维芬;

    <正> 黄疸多见于黄疸型肝炎,由于胆汁不循常道而侵入血分,外溢体表所致。以巩膜、皮肤、小便色黄为主要表现,多因湿热内蕴所致,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常法。以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为阳黄。按阳黄论治,亦有不效者。阳黄宜清热利湿,何以失误?首先是判断失误。阳黄其色鲜明如橘子,阳黄其色晦暗如烟熏。但若仅据色泽区分阳黄阴黄,

    2001年08期 508-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祛痰通络辅以活血散风治疗颈椎病

    王衍全;

    <正>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颈椎病多与痰湿及风邪闭阻经络密切相关,治当祛痰通络,活血散风。首先颈椎病的起病缓慢,多与伏案劳作、颈椎姿势不正等职业劳损因素密切相关,即使有外伤病史也是继发于外伤。由于劳损或其他继发因素使颈部气血循行不畅,复又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络而发病。从局部的病理变化而言,劳损和风寒湿邪都会引起局部组织的充血、

    2001年08期 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书讯

    <正> 由风湿病专家杨仓良主编,全国50多位医药专家参与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动物本草专著——《动物本草》日前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200万字,分上、中、下3卷,收录动物药1700余种,单验方2万多首,重点突出临床应用,是收录品种全、体例新,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实用性的一本好书。历代医家常将动物药称为“血肉有情之品”,并认为有“愈顽疾起沉疴”之神奇功效。本书对科研及临床工作者研究和临床使用动

    2001年08期 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