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曰庆;
<正> 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红细胞而言。根据含血量的多少又有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之分,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资料统计,
1991年09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振声;
<正> 血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随着原发病的不同,血尿同时伴见的症状也不相同,如伴有肾绞痛,并沿输尿管向下放散者,为肾和输尿管结石的特征;如伴有寒战高热,尿频尿痛者,肾盂肾炎较为多见,如仅尿频、尿痛、
1991年09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洪广祥;
<正> 目前临床上中西医治疗效果较差的是无症状性血尿,临床常称之为“难治性血尿”。个人认为,对无症状性血尿,除应重视搞清诊断,找出病因外,还要积极设法探索治疗新思路,和寻求新治法,以期提高本病症的临床疗效。我的临床体会和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1991年09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景华;
<正> 血尿在临床上是常见病,可分肉眼血尿和镜检血尿两种情况。血尿病变主要在肾与膀胱。导致尿血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对尿血的治疗,笔者多年的经验,按辨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991年09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超;
<正> 血尿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欲取得捷效,必辨病与辨证结合。临床易被误诊的是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出现的血尿。上二病为男性常见病,多数为慢性经过,即前列腺长期充血、腺泡郁积、腺管水肿而引起血尿。特别是前列腺肥大见于老年患者,早期仅有较长时间的尿
1991年09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家璋;
<正> 血尿系指尿色淡红、鲜红或黯红的肉眼血尿。在血证中是常见病多发病。从西医认识,病因复杂,中医认为多为火灼(实火或虚火)肾与膀胱络脉,血溢脉外,少数亦由脾虚不固或气滞血瘀而致。笔者认为对血尿的治疗,不可
1991年09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庆法;
<正> 临床上对血尿的治疗,初病宜见血先止血,久病则宜见血须治本。见血先止血,包括止血先行血,行血要安络,安络应辨证三个方面。小蓟饮子是一张治血尿的代表方剂。我认为要
1991年09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荣远明;
<正> 血尿,临床证候有虚实二类。实证多为尿血鲜红、紫红,或黯红有块、量多,发病急,病程短。常表现为下焦湿热、心火下移、热入营血、瘀血阻滞等证候类型。虚证多见尿血淡红、量少(或见暴脱量多),发病缓,病程长。常表现为阴虚火旺、脾肾亏虚等证型。临床上以热在下焦,络损血溢为多见。久病不愈,或
1991年09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元庆;
<正> 宋××,女,57岁,1988年11月18日初诊。患者于1963年及1981年两次行甲状腺腺瘤手术。第二次手术后引起声带麻痹,喉粘膜感觉丧失,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以致出现声嘶音微,饮水呛咳,当呵欠、咳嗽、穿脱衣袜屈体动作时引发四肢抽搐,
1991年09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睦森;陈蓉蓉;
<正> 近年来性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被称之为“黄色瘟疫”的爱滋病病毒亦已传入我国并有扩散蔓延的趋势。故重温祖国医学有关性病诊治的历史资料,汲取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对于
1991年09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蒋熙;朱琬华;朱良春;
<正> 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激素治疗,除暂时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外,往往掩盖病情的发展,扰乱机体的平衡,最终导致骨质的破坏,失去治疗的意义,贻害无穷。近年来,我科在
1991年09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正>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起并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召开的国标传统医药大会,将于十月份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为大会题词,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
1991年09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晋翔;
<正> 董建华教授从事临床五十余年,在各种痛证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发生病变首先要影响气血的变
1991年09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彩云;
<正> 在临床治疗泄泻中,常需选用祛风药,其作用大致有如下三种:一.风能胜湿,解表助运风为百病之长,外邪致病,首先犯表,令人恶寒发热,汗出头痛,身重肢疼。风邪内客脾胃,胃阳不振,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分清
1991年09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淑霄;李士懋;
<正> 升降散由白僵蚕、蝉蜕、广姜黄、生大黄组成,功能升清降浊,行气活血,为治郁热之主方。郁热临床表现纷纭繁杂,其主要特征为脉沉而躁数、舌红、外呈寒象而内呈一派火热之征。不论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凡具上述特征者,皆可以此方主之。
1991年09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6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钱建强;杨怡;
<正> 经行便血,是指妇女经期或经前出现大便出血,经后即愈,周期性发作的一种病证,临床较罕见。笔者曾遇二例经行便血患者,按辨证论治而获良效,兹介绍于下:例一:钱某,20岁,1988年12月8日初诊。患者于1988年7月始每遇月经来潮前三、
1991年09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兵;
<正> 二仙汤,方中以仙茅、仙灵脾、巴戟、当归温肾益肾调冲为主药,知母、黄柏滋阴清热为辅药,共成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调冲任之功。是方原为治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之
1991年09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子明;
<正> 香港中医学会于7月26日至2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了1991年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300多人,分别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
1991年09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赛美;湛宁生;
<正> 为探讨肝病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中医预测性和诊治水平,进一步降低肝病死亡率,笔者将我科1979~1989年144例肝病死亡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991年09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国栋;
<正> 我院伤寒病房自1988年1月~1988年10月,将住院病人109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09例,其中观察组55例,男17例,女38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
1991年09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志平;罗仁;陈健;陈宝田;
<正>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不同原因所致的肾脏疾病,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浮肿、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为特征。我科采用以中药为主,结合西药的“多联疗法”,治疗49例肾病综合征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991年09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潘玉华;郭育兰;
<正>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笔者用自拟消症饮加或不加保留灌肠治疗本病102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02例观察对象全部为住院患者。年龄23~56岁;病程3个月~10年,其中6个月~3年者占57.8%。发病原因多为人流术或腹部手术后感染,以及经期同房、产后感染。临床表现为下腹部一侧或双
1991年09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立华;
<正> 谷丙转氨酶(GPT)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运用中医中药来促使 GPT 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是医师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临床实践证明,如何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
1991年09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廷富;
<正> 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类似中医眼科“视惑症”,多见于青年,起病急,视力急骤减退,严重时仅留眼前指数,常先后累及双眼,有视物变形及小视症。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用中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991年09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国英;赵惠芬;龚明敏;阎田玉;
<正> 1987年12月至1988年5月,我科在收治的婴幼儿肺炎中进行了病原学检查,其中104例系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 RSV)引起。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活血化瘀疗法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现将10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总结如下。
1991年09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苑勰;
<正> 硬化性筋膜炎,为硬皮病的深在型,它直接威胁生命的机率虽然较少,但临床致残机率较高。现将1980~1988年间我们应用中药连续治疗3个月以上并进行随诊观察的本病60例进行讨论。
1991年09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同法;施炳培;
<正> 腹泻是临床常见症状,发病原因很多,不少病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甚至久泻不愈形成慢性腹泻,治疗较为棘手。我们采用低功率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20例腹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991年09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成田;
<正> 笔者用真武汤灵活加减,治疗寒疝、咳喘等多例,疗效甚佳,选其验案二则,略陈管见,以资参考。一、寒疝案魏××,男性,38岁,农民。1989年6月23日就诊。三年前因寒冬涉水,兼以房事不节,诱发睾丸剧疼,多方医治无效而就诊。证见面色青黑,神形疲
1991年09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文仙;郭效宗;
<正> 良性甲状腺结节既有单发,也有多发,由于单发结节的癌变率远高于多发结节,所以,现代医学很重视对单发结节的临床研讨,其治疗一般采取手术疗法。为寻求可靠的非手术疗法,我们对56例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系
1991年09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姜身明;陈铨;靳瑞;
<正> 皮部点刺疗法是以祖国医学经络理论为依据,以刺激十二经皮部为主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经络虚实状态的作用,治疗范围广泛,对临床上多种疾病均具
1991年09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家骏;董文芳;曹玉山;安玉才;
<正> 近年来在对血瘀证本质的研究中,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检查的运用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血瘀证患者临床表现常有兼证,如兼气虚、气滞、偏寒、偏热等,需要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44例
1991年09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葛子;但凌;宋万成;王志英;孙亚川;
<正> 地黄饮子治疗中风病症有较好疗效。为了探索地黄饮子的疗效机理,我们就该药对脑栓塞造成动物的脑栓塞局部、下丘脑和肾上腺等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化学变化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991年09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孙冠兰;
<正> 中药保留灌肠,是在仲景蜜煎导法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药外治法之一。近年来,它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许多学者采用此法对临床各科多种急、慢性疾病和疑难病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991年09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荣远明;
<正> 李××,女,37岁,1989年11月3日就诊。右耳突发耳鸣,以致耳聋已月余。缘患者平素健康无恙,月余前丈夫外出未归,某夜酣睡之时,突为惊叫、巨响所惊醒,以为是盗匪行凶打劫,当时惊恐万状,脑鸣隆隆,如雷贯耳,随即右耳蝉鸣,听力减退,以致耳
1991年09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 大青龙汤方后“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句含义何在?答:“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从直义理解是讲一种外用止汗方法。但对《伤寒论》条文单从字面理解是不够的。需要将有关条文对比推敲,相互参证,把证候、
1991年09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树本;
<正> 风引汤出自《金匮要略》,用作“除热瘫痫”,由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甘草、牡蛎、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组成。笔者从药证辨析,本方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熄风安神功效,试用此方治疗以疹、痒、皮肤糜烂为主的皮肤病,疗效颇佳。
1991年09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金洪;
<正> 从《灵枢·经筋》所论十二经筋病候看,经筋的病理变化不外筋急与筋纵两端。筋急多表现为肌筋的疼痛、扭转、引掣、拘挛、强直、肿胀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筋纵主要表现为肌筋松弛乏力不收、瘘废不用等。从针灸临床看,筋急证涉及的病种也非常广泛,
1991年09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明杰;
<正> 全蝎用治某些眼病,常有奇效。下面谈谈个人体会。(一)通窍明目:全蝎明目,为诸家本草所未载。据个人临床观察,将全蝎加入补益剂中,能增强补益药的明目作用,有时单用全蝎一味,亦有恢复视力之功。如治刘某,女,双眼视力下降一年,西医诊断为
1991年09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柯雪帆;
<正> 本文从辨证的角度,将仲景平脉辨证这一基本大法,分为一证多脉分析法、脉似证异对比法、证歧脉同辨异法与危重证候关键脉象提示法四种具体方法加以论述。
1991年09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戴海安;
<正> 贵刊曾在1989年第6期“名医验方”专栏介绍了徐景藩教授自拟经验方——白药藕粉糊,治疗食道炎、(?)门炎。经临床使用验证,收到显著疗效。白药藕粉糊,将藕粉、云南白药混匀,利用藕粉
1991年09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宁;
<正> 芦荟一药,一般多用于泻肝经实火、通热结、治虫疟、小儿疳积。外用于湿癣、疮瘘。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芦荟除以上作用外还有面部美容的效果,特别是治疗面(?)(主要是黄褐斑)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1991年09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1991年09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1991年09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广源;
<正> 我们从1985年起,对甲状腺囊肿运用清热化痰、逐瘀散结法,选用中药组方进行治疗,到1991年3月31日止共治疗2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18例,其中女146例,男72例;年龄10~
1991年09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