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时度势 权衡缓急

    周平安;

    <正> (一)治外感高热祛邪为先外感高热,发病急,病情重,传变快,病程短,多属正盛邪实,应尽早驱邪外出,用药贵在迅猛,剂量要重,选药要精,不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姑息养奸,贻误病机,但也不可见高热就用大量苦寒药以压之,反致凉遏冰

    1991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柴荆针即刻退热效果好

    李英;

    <正> 热病,其突出特点就是发热。现代医学认为发热的根本原因,一是产热大于散热,一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皮肤主要通过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而散热,皮肤及汗液蒸发散热占散热量的85%,故祖国医学提出的解表发汗降温法是非常科学的,非常有效的。无论热邪在哪一阶段,哪一部位,即刻退热都是必要的,

    1991年08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顽固高热用“化”法

    乔富渠;

    <正> 笔者在长期的热病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退热成功经验之一,便是顽固高热用“化”法。这里所说的“化”字,即指消除之意,包括消化、融化等。笔者认为,顽固高热的始因是邪毒,当邪毒同正气(阴阳气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种种的病理变化与产物,诸如毒聚、气滞、瘀血、湿郁、痰阻、粪结等,日久致机体气血

    1991年08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凉血化瘀法应用于外感热病

    符为民;

    <正> 自清代叶天士创立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以来,对于“凉血化瘀”法的应用范围一直局限在“营血”阶段。笔者近10余年来在外感热病的治疗与研究中,根据临床疗效的反证和现代科学检测手段的佐证,认为外感热病“热壅血瘀”这一病理环节不仅表现在营血阶段,而且

    1991年08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外感高热 把住五关

    荣远明;

    <正> 外感高热症,其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变证多端、病位广泛。治疗上必须把住“五关”,才能提高疗效。(一)把住辨证关。1990年我们对外感高热症300例作了总结分析,涉及各种外感热病27个病种。十四经脉、五脏六腑无不受害。故此,在辨证上,除了以卫气营血为主要纲领之外,尚须结合三焦、六经、八纲、

    1991年08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表里兼顾 温清并举

    邵念方;

    <正> 外感高热症的发病始因,多是风寒外袭,病机转归多属风寒入里而化热。治则:宜表里兼顾,温清并举。治法:疏风散寒,解毒清热,和解表里。常用处方:荆芥10克,苏叶12克,葛根30克,柴胡24克,贯众30克,银花30

    1991年08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 ]
  • 论强壮灸法

    盛燮荪;陈峰;朱勇;

    <正> 《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说明灸法在上古时代是治疗于各科虚证及疑难杂症的。迨至唐宋,灸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孙思邈对脏腑杂病及顽痼之疾特别推崇灸法,总结了“膏盲无所不治”、“一切病皆灸(足)三里”等经验。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深感灸法之要在于“扶

    1991年08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 ]
  • 芒硝治骨伤肿胀

    袁德礼;

    <正> 用捣碎的芒硝1~3公斤,用双层纱布(按肢体肿胀大小裁定)将芒硝平铺于纱布层中约1cm 厚,四周缝合,然后敷于皮肤上,外用绷带固定,敷后芒硝易吸收水分并得热溶化,患者自觉局部有清凉感或虫行之

    1991年08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路志正对汗证辨治经验举隅

    李平;

    <正> 汗证是内科杂病常见证之一,临床以自汗、盗汗为多,局部半身汗出、黄汗则较少见。其治阳虚自汗多宗益气固卫,盗汗恒以滋阴清热之法。路老指出五脏受损、功能失调可致汗液外泄,常从调理脏腑着手,收效甚多。兹举例说明。一、盗汗例一:义××,男,28岁,1974年3月30日诊。半年来,不明原因盗汗,湿衣濡被,并

    1991年08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中药治疗胃结石9例报告

    崔雅庭;芦蔚;

    <正> 胃结石是由于一次食入数量较多的黑枣或柿子,造成胃内植物性结石,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治疗。我们近年来应用自拟消导承气汤治疗9例,均获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科: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24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5个月。既往均无胃病史,服药最少4剂,最多13剂。9例均因进食黑枣发病,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行 X 线钡餐造影确诊和判断是否治愈。二、临床症状: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

    1991年08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补托法的临床应用

    邵荣世;

    <正> 《外科启玄》说:“托者,起也,上也。”补托法是应用补益托毒的方药,扶助正气,使邪毒移深就浅,由扩大而局限,托毒外出,以免邪毒内陷。《外科精义》云:“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补托法体现了祖国

    1991年08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中医药信息

    <正> 南京市17名中青年中医不久前正式拜丁泽民、谢昌仁等14名老中医为师。17名新徒弟都有中医技术职称,有一定的中医根底,堪称杏林新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意见”的精神,湖北省在成立全省中医急症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由30多所中医院参加的中医急症协作网,在实践的基础上,最近制

    1991年08期 16+25+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辨证治疗妇女月经期眼症经验

    任义;武桂文;任国力;

    <正> 妇女月经不调引起眼症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对此论述较少。多年来,笔者根据临床表现,筛选77例不同类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运用辨证施治原则,获得较好疗效。一、经期眼痛经期眼痛,多发生在经前,眼球刺痛、胀痛或的痠痛。本组38例患者,经眼科检查,有12例球结膜充血,其余26例均未发现异常。特点:一般经前一周左右,自觉眼干涩、痠胀,继则

    1991年08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鼻喉部乳头状瘤手术后的中医治疗

    张赞臣;

    <正> 鼻部、喉部乳头状瘤是耳鼻喉科常见良性肿瘤,由于其切除后易复发,并有恶变倾向,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对术后多次复发者除广泛切除外,甚或加以放射治疗,仍难根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颇大。根据笔者经验,对此病结合中医全身辨证用药,能取得减少复发、

    1991年08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 ]
  • 梗阻性小儿脑积水辨治

    徐相富;吴小平;杨学义;

    <正> 小儿脑积水(解颅)是小儿常见病,但目前中西医均无特效疗法。笔者从1969年潜心研究本病,到1985年前治验17例,总结经验以“小儿脑积水治验”为题,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年第4期上。该文将此症分为四型:毒热型、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以指导治疗。此后,临床上发现舌质暗红,舌边有瘀斑

    1991年08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 ]
  • 会议消息

    <正> 全国中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于1991年5月16日~19日在杭州举行。会议收到论文296篇。录用203篇在大会交流。178名正式代表和20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交流了近

    1991年08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85例汗闭症的辨证论治

    龚文德;管兆玉;高培兰;

    <正> 汗闭是皮肤科罕见的一种疑难病症,因其病因不明,目前中西医尚无特效方药。近五年来龚师收治汗闭症85例,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整理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分析本组85例,男性39例,女性46例;年龄2~15岁8例,16~25岁15例,26~40岁37例,41~65岁25例;病程2~5年10例,6~

    1991年08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中药系列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周学文;王垂杰;洪奇;梁宏;王树芝;张贵元;周显满;柯学范;王玉芳;傅国;白显芹;刘淑华;李桂艳;蒋娟;毕荧兰;高玉洁;李心春;韩波;黄玉林;洪玉周;李玉奇;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们在前期研究课题“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通过部级鉴定后,又进行了剂型改革,并对剂改后的温中养胃冲剂与养阴清胃冲剂进一步作了临床验证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按1982年10月全国慢性胃炎诊治问题座谈会拟定的有关萎缩性胃炎的胃镜、病理诊断

    1991年08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3 ]
  • 橘核丸治验二则

    田运培;

    <正> 橘核丸见于程氏《医学心悟》,方由橘核、荔核、小茴香、香附、川楝、山楂六味药组成。余临证中,凡遇肝寒气滞作痛、作胀的下焦病证,恒用本方,随证加味,疗效颇著。谨略举验案两则如下:例一:李姓,男,38岁,工人。诉睾丸持续肿痛,伴有下坠胀甚已半月。西医诊断为急性睾丸炎,并先后使用庆大霉素、青霉素,均无效。检查:痛苦

    1991年08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中风回春膏治疗中风后遗失语症

    王心东;张凤梅;刘占国;

    <正> 我们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成一种穴位贴敷外治膏——中风回春膏,经临床对照观察证明它对中风后遗失语症有较为明显的疗效,现将分组对照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统计的92例为1985年3月~1989年6月专科门诊和家庭病床患者,均符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的

    1991年08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28 ]
  • 胃息肉治验一则

    万黎;屠连茹;

    <正> 胃息肉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难治的一种疾病。不少病人确诊为胃息肉后,不愿去做手术,而寄希望于中医治疗。屠金城老大夫认为:胃息肉从病因上看,多是由于肝胃不和所致。肝气不疏,横逆犯胃,既而气血瘀滞,变生息肉;久则耗伤正气,气阴两虚。在治疗方法上,屠老主张三步走,先要疏肝和胃,继之

    1991年08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 ]
  • 大黄调经汤治疗放环后月经不调110例临床观察

    刘正求;

    <正> 放环是宫内节育器避孕法的简称,我国自1957年开始使用,现已成为普遍使用的较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之一。但是,由于环的种类、大小、放置时间、子宫形态差异、机体对环的适应性强弱等因素,临床上尚有部分人放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1982年以来,笔者

    1991年08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7 ]
  • 羊洪膻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病466例分析(摘要)

    雷忠义;苏亚秦;吴亚兰;戴淑芬;党俊民;常世安;金美煊;王莎萍;

    <正> 羊洪膻(Pimpinella thellugiana Wolff)系民间中草药,常用于防治家畜衰老性疾患,六十年代初曾用于防治克山病取效。1975年我们用以治疗冠心病取得较好疗效,1977~1987年间我们又先后五次继续对冠心病、高血压病进行系统治疗观察,积累了一定资料。现将466例的临床总结摘要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与分组:冠心病263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随机分为羊洪膻治疗组(简称观察组)178

    1991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对照治疗分析

    陈丹;刘弼臣;李素卿;

    <正> 重症肌无力是由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患,临床特点为受累的骨骼肌很容易疲劳,病情呈现朝轻暮重且缠绵难愈。现代医学多采用抗胆碱脂酶类药物改善症状,但作用时间短,疗效极不稳定;强地松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大,停药或减量后易复发;而血浆交换疗法及胸腺切除术适应范围窄,且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充分发挥中医

    1991年08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5 ]
  • 芫花酊治冻疮

    李爱先;

    <正> 一、制法和用法芫花6克,红花3克,浸入75%酒精100毫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药液外搽患处。二、适应证

    1991年08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中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832例报告

    张建明;赵桂娥;卫淑荣;

    <正> 人类轮状病毒(HRV)是引起世界性小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占秋冬季小儿急性腹泻的80%,国内外尚乏特效疗法。我们于1981年10月~1989年12月用自制纯天然中药速效抗轮状病毒口服液——水泻停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8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性别不限,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列为治疗观察对象。治疗前病程≤

    1991年08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4 ]
  • 半侧舞蹈症治验二则

    张振东;

    <正> 例一:尹××,女,84岁,1990年3月5日诊。右侧上下肢不自主、无规律舞动21天。平素身体健康,无类似发病史,只因与邻里口角,突然出现半侧肢体的舞动,睡眠时停止。心烦易怒,头晕而胀。诊见患者神志清楚,语言蹇涩,语义明白;右侧上下肢不停顿、不自主、无规律地舞动。右侧腱反射迟钝,肌张力降低。因舞动而不能诊脉,旁人用力按住方可诊其脉。血压22.66/13.33KPa,舌淡红、苔

    1991年08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 蛋黄油在海绵状血管瘤溃疡面上的应用

    张利军;耿军;王春香;孙玉洁;

    <正>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体表任何部位,有的生长迅速,容易自行破溃,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并有出血危险。我院于1986~1989年,收治已有溃疡创面形成的海绵状血管瘤患儿12例,在控制全身感染的同时,给予彻底清创,创面应用蛋黄油,收到短期内愈合的良好效果。

    1991年08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中药治疗眼镜蛇咬伤溃疡114例报告

    余培南;

    <正> 眼镜蛇咬伤占全国蛇伤的第二位,在广西梧州、平乐则占第一位。蛇伤致残者多为眼镜蛇咬伤,溃疡则是致残的基础。我们1981~1989年用中医药为主,治疗眼镜蛇咬伤溃疡114例,全部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共治疗114例。其中男102例,女12例;9岁以下2例,10~19岁23例,20~29岁17例,30~39岁27例,40~49岁14例,50~59

    1991年08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0 ]
  • 外伤性指(趾)甲分离的中药疗效观察

    周芝友;

    <正> 外伤性指(趾)甲分离在临床上较难康复,目前有关治疗该病的报道尚较罕见。笔者用中医分组观察治疗外伤性甲分离47例54指(趾),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文所观察治疗的47例54指(趾)外伤性甲分离患者,均系我院1984~1989年度门诊及住院病人,病程最长者7年,最短者8月,平均19.3个月,随机分成二组进行治疗观察。

    1991年08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7 ]
  • 日本《伤寒论》派腹诊与中医辨证的比较研究

    何新慧;柯雪帆;费兆馥;孙汉钧;

    <正> 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源于《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在《伤寒杂病论》中,腹诊的内容较为丰富,已初具规模。日本汉方医腹诊的流派之一——《伤寒论》派腹诊即由此而发展形成,延用至今,在日本汉方医的临床诊断治疗中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中医腹诊在我国中医临床辨证中所占比重较小,为总结整理出较为完整实用的中医腹诊法,笔者按日本《伤寒论》派腹诊的理论和操作方法,

    1991年08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4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 ]
  • 单味木蝴蝶止咳效果临床观察

    张英年;

    <正> 我们在证实单味木蝴蝶对一般抗菌、止咳药治疗无效的急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止咳效果后,近年又试用该药治疗以咳嗽为主症的7个病种计18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88例中男100例,女88例。6个月~13岁小儿182例,28~65岁成人及老年6例(均为患儿家属要求试用该药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0例,急性支气管炎133例,急性喉炎(无喉梗阻)13例,慢性咽炎3例,百日咳8例,百日咳综合征2

    1991年08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06 ]
  • 益气补肾中药制剂的抗衰老实验研究

    李玉莺;阮家超;费珊珊;杨毓瑛;宋钟娟;曹余德;

    <正> 动物的生存试验和性活力测定,是判断一种药物是否具有抗衰老作用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常用大鼠、小鼠、果蝇等动物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果蝇的许多代谢途径和生理功能同哺乳动物基本类似,国内外学者对果蝇性行为具有较多的研究。因此我们选用果蝇作为实验动物,观察和记录

    1991年08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9 ]
  • 肾脏病的中医研究和展望——第五、六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综述

    沈庆法;

    <正> 第五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于1989年10月24日至28日在杭州举行,大会收到各地送来论文245篇。第六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11月14日至17日在安徽洪川举行,大会收到论文310篇。兹就论文中有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盂肾炎的临床和实验的内容予以综述,并就今后研究内容提出看法。一、辨证分型客观规范化指标的研究部分自七十年代以来,在中西医结合所治肾小球疾病

    1991年08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5 ]
  • 糖尿病夹血瘀的临床研究进展

    宁亚功;张鸿恩;林兰;

    <正> 糖尿病夹血瘀的微观研究及活血化瘀治疗,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糖尿病的热点。近年来用现代科学方法研讨糖尿病夹血瘀的实质、对中医宏观辨证用现代微观手段进行验证、用定量指标判定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疗效等已经取得可喜成绩。本文就糖尿病夹血瘀的机理探讨、诊断进展及治疗概况综述如下。一、糖尿病夹血瘀的机理探讨1.传统认识:多数临床研究者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而推究糖尿病夹血瘀的病机,认为糖尿病

    1991年08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1 ]
  • “五更泻”中西医从不同角度看有轻重之别,如何看待这一认识的差异并正确治疗?

    江杨清;

    <正> 答:五更泻又称五更肾泻。久泄伤阳,病及于先天之本肾,肾阳命火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以至黎明五更泄泻。中医视为重症,而西医则认为该病病程很长,几无恶性可能,当人睡醒后恢复了情绪活动即易产生便意,认为大多属功能性腹泻,如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与

    1991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有些咽喉肿痛病人,大剂清热解毒而无效,为什么?

    牛元起;

    <正> 答:咽喉肿痛多与热毒有关,以清热解毒进行治疗常能获效。但是清热解毒仅仅是一种通常治法,而咽喉肿痛是多种喉科疾患的共有症状,温热病中也时有所见,症情多样,非一法可以通治。即使确属清热解毒适应症,也还有配伍、选药等方面的掌握问题,任何一环失当,都可能影响疗效。

    1991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为什么耳胀闭与饮停中耳有关?如何治疗?

    谭敬书;

    <正> 答:中医所称之“耳胀闭”一症,包括了西医渗出性中耳炎,其主要症状为耳内胀满或闭塞感,听力减退等,听力检查一般呈导音性聋,鼓膜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可以确诊。本病多因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饮停滞,复为邪毒外犯肝胆之经,令耳窍经气痞塞不宜,则可导致饮邪停聚于中耳而为病。

    1991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单纯性青光眼初期怎样合理运用内治法?

    祁宝玉;

    <正> 答:单纯性青光眼属原发性青光眼的开角型,即眼压升高时房角仍是开放的。其进程相当缓慢,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故不易早期发现。临床上常可见到视力极差,视野缩小,眼底明显改变,才来就诊者,但此时已为期过晚,治之相当棘手,故本病贵在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如何尽早发现,此点必须依靠现代检查以及患者的密切合作。至于治疗,早期西医主要靠

    1991年08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针灸如何治疗头痛?临床应注意哪些问题?

    胡金生;

    <正> 答: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见于很多种急慢性疾患。中医认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头痛。外感为风寒湿热外邪侵袭所致;内伤头痛则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外感头痛一般发病急,病势较剧,伴有外感病证特点;内伤头痛,则起病缓慢,病势较缓,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特点。

    1991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陈筱宝治漏方应用体会

    刘亚娴;

    <正> 笔者采用近代名医陈筱宝先生经验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颇佳,一般服药3~6剂,经血即止。该方由熟地60克(其中30克炒炭)、枸杞子30克、白芍30克、枣仁15克、酒炒黄连1克组成。主治“妇人经血已断,垂老而再行,淋漓如壮年者”。如:藏××,女,46岁,住院号215044。患者以月经增多一年,末次月经持续多量出血半月,于1990

    1991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针刺治痛调神一得

    赵吉平;

    <正> 痛是一种感觉,在中医理论中属神的活动。对于疼痛产生的病因病机,中医有“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诸痛皆属于气”等说,这些病理变化被心脑所感受就会产生疼痛。因“心藏脉,脉舍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即神藏于心,心乃神明之府,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说明疼痛是由心而感知的,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疮痒,皆属于心。”此外,又有“脑为元神之府”之说,说明经脉的神气活动也与

    1991年08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2 ]
  • 威灵仙临床新用

    潘建华;

    <正> 威灵仙别名“能消”,性温,味辛咸,有小毒。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临床多用于治疗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症瘕积聚、

    1991年08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败酱草治淋病有效

    李延培;

    <正> 近几年,我用败酱草治疗淋病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内服法:败酱草50克,加水2000毫升,煎半小时,去渣,分4次服,每6小时1次。外洗法:败酱草100克,加水2000毫升,煎半小时,去渣,待凉,分二次冲洗前阴,每日1剂。淋病乃由不洁性交之后,秽浊热毒侵入下焦所造成。败酱草辛苦微寒,煎汤内服能清热解毒,外洗前阴能驱秽浊之邪。

    1991年08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小议皮肤病与膳食宜忌

    李博鉴;

    <正> 皮肤病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饮食宜忌有关。临床上,皮肤病以风、湿、热证者居多。本文就膳食性味与皮肤病常见证的宜忌,作一简要概述。一、风证的膳食宜忌风邪为患,常见肌肤瘙痒,发无定处,倏隐倏现,若兼热邪,则皮损色赤,迭起粟疹或(疒咅)癗,红肿高凸。故鱼、虾、蚌、蟹等动风生热之品,及葱、蒜、薤、

    1991年08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验证

    李燕生;

    <正> 《中医杂志》1986年第8期登载了王松荣“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22例”。余学用此法,验证64例,全部有效。其中,单用此法,1~2次治愈者51例。方法:用薄棉片覆盖疱疹处,点燃棉片一端灸之。患者一般只有轻微烧灼感,无需任何处理。体会:(1)施治宜早。局部红赤灼痛,开始出现

    1991年08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河北省1990年下半年高等中医自学考试《中医内科学》试题

    <正>~~

    1991年08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福建省1990年上半年高等中医自学考试《中药学》参考答案

    <正>~~

    1991年08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