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塞的中药急救

    杜建;郑峰;

    <正> 卒中又称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人事不省、清醒之后遗留半身不遂、口眼(?)斜,或兼语言不利为主要特征的内科常见急症。其发病迅速,大多难予治疗,尤其昏迷患者,病死率高,后遗症重。急性期治无缓法,应把握其病情的轻

    1991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佛手散”为基础,辨证组方

    夏永潮;

    <正> 脑卒中实为精血衰耗,元气亏损之证,急性期可为虚证,亦可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法上,虚者补虚,本虚标实者,视其阴阳之盛衰病邪之虚实深浅,辨证论治。我在古方“佛手散”(当归、川芎)的基础

    1991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卒中辨证急救的临床体会

    初振才;卢海山;

    <正> 我院四年来抢救卒中病人116例,由西医各项检查及 CT 诊断为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中医诊断以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拟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而确

    1991年04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

    周绍华;

    <正> 出血性中风又称出血性卒中或脑溢血,是一种病残率、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其死亡率高达30~70%,是目前临床上三大主要死因之一。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出血性中风有着重要意义。

    1991年0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出血性中风的救治原则和用药问题

    区显维;

    <正> 出血性中风是指高血压性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症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声,或口眼(?)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属于内科急症,死亡率极高。在施治的具体遣方用药上,有些原则和治

    1991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蒜素治疗隐孢子虫病24例报告

    姚福宝;陈有贵;

    <正> 隐孢子虫(CPS)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腹泻重要病原,迄今为止,CPS 尚无特效治疗。我们试用大蒜素治疗CPS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小儿,其中<2岁20例,占81.6%。21例以腹泻作为主诉,病程<7天3例,7~15天3例,16~30天3例,>30天12

    1991年04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再认识

    赵绍琴;

    <正> 抚今追昔,自从六十年代初我和秦伯未先生共同研讨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以来,三十个春秋已经流逝。而今,白血病仍然象一头巨魔,年复一年地吞噬着千百万人的生命。三十年来,我经过了一个探索—失败—再探索—

    1991年04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753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化治验实录

    潘仲铭;

    <正> 一、以补血活血为主本病病程较长,症状错综复杂,病因不外肝气失流,肝血阻滞,久则肝血运行不畅,瘀凝肝络,以致肝之体用均受损害。再久则瘀阻益甚,使肝络部分或

    1991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蒙西医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经验

    包海廷;

    <正> 脑积水系指颅内积液量过多,致头颅异常增大的一种全身性疑难病症。中蒙医分称“解颅”和“太日格乃·萨”。笔者以中蒙医辨证施治为主,兼西医对症保守疗法为辅,经多例临床验证,可获得意想不到的奇特疗效。同时,不

    1991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子良治疗热痹的经验

    骆传佳;何启会;

    <正> 热痹是以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发热、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全身症状。我地区已故名老中医何子良行医五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痹证的治疗从常达变、谨守病机,有其独到之处,现将其

    1991年04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星楼治疗闭经经验拾零

    刘永成;

    <正> 一、脾虚血滞例1:戴某,女,25岁。经水适行,因赤脚下河挑泥而起病。经闭一年多,腹痛腰痠,带下清稀,大便时溏,食后作胀,周身乏力,四肢不温,面黄无华,头目昏眩,曾在家服单方、偏方治之未效。舌淡白、苔微黄。此脾虚血滞,法当温脾祛寒,益气养血为

    1991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仲景方辨治精神疾病举隅

    杨叔禹;

    <正> 笔者应用仲景经方分段辨证治疗精神疾病,每获意外之效,现举例介绍如下。一、癔病张某,女,31岁。两年前因晚上外出时突受惊恐,翌日又与同事发生口角,当夜于睡眠中发生四肢抽搐,呼之不醒,叫之不应,急

    1991年04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治验

    鄂惠;

    <正> 周×,男,3岁。高热不退十余天,体温39.5℃,咽疼口渴,汗少尿黄、苔薄黄、舌红,脉滑数。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双侧颈部居多,蚕豆大小约5~6枚,活动质软。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2.5厘米,脾肋下1厘米。X 线胸片提示右下肺炎。血白细胞总

    1991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痹病关节肿痛从伤论治

    张茂松;

    <正> 关节肿大疼痛,是痹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症状。如何迅速缓解这一症状,解除病中痛苦,是治疗中的一个关键。我们在治痹临床工作中,借用治伤之法,选用治伤之药,对关节肿痛从伤论治,收效良好。

    1991年04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肺瘤平膏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临床观察——附339例临床分析

    朴炳奎;唐文秀;张宗岐;林红生;段凤舞;余桂清;

    <正> 我们依据中医传统理论和对肺癌患者的诊疗经验,拟定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使用后,研制出口服中药膏剂,定名为肺瘤平膏,于1987年2月至1990年10月观察治疗195例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

    1991年04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30 ] |[引用频次:105 ] |[阅读次数:0 ]
  • TC 系列治疗仪的临床应用

    宾峰;

    <正> TC 系列治疗仪是一种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学巧妙结合的多功能集电子、气功、中医于一体的新颖仪器,它具有低频脉冲和可调控近红外输出,治疗时配合穴位器加入“专用通络液”,通过人体穴位调节起作用,集气功、针灸、按摩、推拿、热敷、理疗、药物

    1991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发梗塞性痴呆中医治疗体会

    傅仁杰;郭改惠;

    <正> 多发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逐渐发展的,有一定的可逆性,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呆滞或有欣快感、精神恍惚、抑郁、或人格改变等症状。

    1991年04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顺气豁痰法治疗小儿精神运动性癫痫

    李新民;李向农;李少川;

    <正> 小儿精神运动性癫痫,是小儿癫痫的一个发作类型,临床以发作性运动障碍同时伴有精神异常为特点,预后较差。我们于1988年8月~1990年4月运用顺气豁痰法治疗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991年04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阴活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陈信义;孙颖立;乐兆升;苏伟;韦云;李冬云;

    <正>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1985~1989年我们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我院及外院明确诊断病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

    1991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信息

    <正> 我国中医血证的学术研究与临床治疗又有了新的进展,已制定了诊疗规范标准。不久前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全国血证学术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医药对临床急症中的咯血、上消化道出血、DIC等血证的应急治疗已有肯定效果和可喜的科研苗头。

    1991年04期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柴胡加黄连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吴瑞贤;赵冠英;

    <正>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用以治疗半表半里证之主方。笔者试将其加味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经86例40天治疗观察,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1991年04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为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合并胆囊炎性改变

    陈长寅;易行政;

    <正> 我院于1988年1月至1989年8月,以中药为主治疗7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合并胆囊炎症患者,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按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南宁)修订方案70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按随机抽

    1991年04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黄用量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关系

    赵灿鑫;

    <正> 笔者在应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观察中,发现大黄用量不同可直接影响共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根据1978年病毒性肝炎杭州会议关于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意见,并参照1984年南宁

    1991年04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施赛珠;

    <正> 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以提高缓解率和减少复发率,笔者采用补肾活血中药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31例(其中13例属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疗效,病情获完全缓解者1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991年04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美艾滋病国际学术交流的开端

    吴伯平;

    <正> 美国是首先发现艾滋病人的国家,目前全世界30万艾滋病人有一半在美国。因此,美国科学家做了多方面的、深入的、大量的工作,其研究成果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有着几千年传统伦理观和贞操观,社会主义的中国有着严密的管理制度

    1991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ZB88减肥乐临床疗效观察

    翁维良;康世芬;白莉;王怡;

    <正> 近年来,人们不断推出各种减肥方法,而节制饮食、减少每日供给的热量则为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方法的实施,常因为病人有强烈的饥饿感或影响病人的体力而告中断。为了寻找一种既能为病人愉快接受又行之

    1991年04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赤虎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33例疗效观察

    罗远超;

    <正> 病毒性肝炎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肝细胞水肿、坏死、肝小叶反应性炎症,甚至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肝衰竭死亡。迅速使胆红素下降,促进肝功能全面恢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近年我们用中药赤虎汤治疗病毒性肝炎

    1991年04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瘀血腹证的表浅血流及红外热图象改变

    史载祥;程伟;王伟纲;

    <正> 作为血瘀证诊断的重要依据,瘀血腹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但对其客观定量检测研究尚未见系统报道。我们采用红外热图象仪及表浅血流量仪对瘀血腹

    1991年04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行紫癜治验1则

    张泽生;

    <正> 李××,女,32岁,农民。1989年8月10日诊。患者自述近半年来,每于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即出现双下肢紫斑多处,呈散在性,大小不一,触之有轻微压痛,月经过去四、五日即自行消退,及下次来潮又发。经来量少,夹有血块,并伴有腹痛、乳胀等。查无过敏史,血小板亦正常,曾服当归片,维生素 C、K_2等药无效。诊脉沉弦,舌暗苔白、舌边尖有瘀点。经细询方知此人性格争强好胜,稍不如愿即动怒生气,

    1991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胃脘痛病因学的动物模型研究

    郭宏敏;毕建军;王雅如;朱云华;徐景藩;

    <正> 胃脘痛为中医内科的常见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甚高,中医治疗近期疗效虽显著,但复发者较多。《内经》云“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深入探讨并证实其致病因素,防患于未然,是防治胃脘痛的根本措施。祖国医学经典医籍及历代医家对胃脘痛的病因多

    1991年04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按摩针刺治疗臀上皮神经痛58例

    李晓春;穆迪嘉;

    <正> 臀上皮神经痛,又称之为腰臀部筋膜炎,是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痛点主要在髂后上棘的外上方,即臀上臀中神经支配区。除局部有压痛外,常可触到1.5~2.0厘米的索条状硬结,有时压痛

    1991年04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伤及肾的孕鼠实验研究

    沈雁;匡调元;张伟荣;肖颐;张俊;

    <正> 有人曾在死于急性损伤(烧伤、车祸等外伤)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睾丸病理组织切片中,发现其精子成熟过程受阻及间质细胞变性,此现象已在雄性小白鼠动物实验中获得证实。中医认为,女子胞与肾及冲任二脉的关系密切,我们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1991年04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85篇中草药口服中毒报告的启示

    陈馥馨;高晓山;

    <正> 在我们收集的中草药中毒报告中,有明确记载口服后出现中毒症状的时间(或称潜伏期)。排除可能由于局部粘膜刺激引起的仅见恶心、呕吐病例,共有285篇报告中有口服后不超过30分钟就出现中毒症状的病例。其中210篇(87种)最早在30分钟以内出现中

    1991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病毒性肺炎与血瘀证

    阎田玉;

    <正> 我们在临床经多年观察研究发现,病毒性肺炎患者微循环严重异常,多脏器功能均发生障碍,从中医理论看,气血瘀滞是最主要病理特征,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病毒性肺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991年04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近年眼底病从肝论治概要

    肖家翔;魏淳;

    <正> 眼底病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属中医“视瞻昏渺”“云雾移睛”“视惑”“暴盲”“青盲”等范畴。对眼底疾病的治疗,从肝论治取得了较佳疗效。

    1991年04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与东南亚医药交流史略

    李经纬;郑怀林;

    <正> 中国与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传统医药文化交流方面有悠久的历史。一、唐代及以前据越南史书记载:远在公元前257年,中国有个叫崔伟的医生,曾在越南治愈了雍玄和任修的虚弱症,并著有《公余集记》一书行世。公元二世纪,越

    1991年04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6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内耳眩晕”从“虚”论治对不对?临床应掌握哪些辨治要点?

    缪正来;

    <正> 答:内耳眩晕病又称美尼尔氏病,系内耳膜迷路积水及功能失调所致,据其发病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眩晕”范畴。缘于《灵枢·卫气篇》有“上虚则眩”之说,明代张景岳提出“无虚不能作眩”的

    1991年04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消渴病患者有的食多,有的食少,其病机有何异同?治疗用药应注意什么问题?

    蒙木荣;

    <正> 答: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其总的病机主要为肺燥、胃热、肾阴虚,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就多食而论,当责之胃热杀谷,与脾肾相关。盖胃主受纳,脾主运

    1991年04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皮肤痛的证治思路

    王洪图;

    <正> 答:《素问·刺禁论》云:“心部于表,肾治于里”,是讲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心为阳中之太阳而主人身之

    1991年04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枣可治哪几种老年病?

    窦国祥;

    <正> 答:姜枣是由黑枣与姜汁泡制而成。作者所用方法:伏天取黑枣数斤,放入姜汁(生姜榨取浓汁最好,也可用生姜加水煎取浓汁,或用罐头生姜汁,略煮浓

    1991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仁和寺所藏《太素》影修举正

    施歆民;

    <正> 日本仁和寺所藏《太素》一书,系日本仁安年间影唐抄本,日本政府曾于明治43年和昭和27年二度定为国宝。是现存《太素》的唯一祖本。然而书中六朝别字古字通贯首尾,今人不识者甚多;又因纸本历时千载,展卷摩拂,虫蚀腐朽,裱修支离,断笔残划,漫

    1991年0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外科感染应重视火罐疗法

    林彬;姜枫;

    <正> 拔火罐治疗疾病,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外科感染方面也有应用。但火罐疗法在外科感染治疗上的作用,至今尚没引起应有的重视。实际上,火罐治疗痈及其他体表疖肿等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用拔火罐的办法治疗五十一

    1991年04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蛭无毒议

    董汉良;

    <正> 水蛭,系痰瘀同治之品,具有破瘀血,利水道之功,是破瘀血消痰水而不伤阴之良药。笔者运用二十余年未见毒副反应,认为水蛭是一味疗效卓著的无毒之品。然查历代本草专著,谓“有大毒”(《本草经疏》),

    1991年0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经带同治琐谈

    柴中元;

    <正> 月经失调和带下,常同时并见,仲景说:“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土瓜根散由土瓜根、芍药、桂枝、(庶虫)虫四味组

    1991年0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嵇清、嵇胜并非父子

    周益新;

    <正> 《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试用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1981年)载:“嵇清:宋代正骨科医家。字仁伯,世传正骨秘术,其父随从护送高宗南渡,途中骨伤患者甚多,救治无数。嵇清继承家传秘

    1991年04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名医验方”实验录

    张元兴;

    <正> 贵刊曾于1989年第5期“名医验方”专栏,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树森医师的验方——“麻黄益智汤”治疗小儿遗尿,笔者拜读后,颇受启迪,学用于临床,治疗数例,都获效验,现录一案于下。患儿,李×,男,7岁。自幼尿床,每夜必作,曾多方求治,多服养阴、滋肾、固涩之剂,乏效。于1989年11月7日来诊。患儿形体瘦弱,面色(白光)白,疲

    1991年04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舍舌从证话临床

    黄水源;

    <正> 舌诊能较客观地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和机体感受外邪的情况,对辨证治疗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故为临床医生所重视,常以此作为诊断疾病寒热虚实的主要依据。笔者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数十年,发现有

    1991年04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1988年下半年高等中医自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正>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一)A 型题:下列各题都有 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在该答案的字母上划“√”号。1.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是根据:A.阴阳对立 B.阴阳消长 C.阴阳互根

    1991年04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光病灶照射用于肛门手术止痛效果观察

    席作武;裴晓华;高希言;牛学恩;

    <正> 肛门病术后的疼痛问题目前仍是困扰外科医师的难题。我们采用氦氖激光术后病灶照射,发现止痛效果较著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48例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15~46岁。原发病包括Ⅱ、Ⅲ期内痔、结缔组织外痔、静脉

    1991年04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人员就高等中医自学考试有关事项答读者问

    <正> 一、目前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已在哪些省市开考?答:一九八四年十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和卫生部在成都召开了五省(市)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座谈会。会议商定先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四川五省(市)进

    1991年04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