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法的临床运用与体会(续)

    张珍玉;李培生;杜怀棠;任达然;汪履秋;吴震西;吕承全;欧友清;史纪;赵坤;

    <正> 下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胃肠积滞、寒热便结或悬饮腹水等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以下法治疗便秘,本文仅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1990年05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494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14 ]
  • 王珪生平及其痰证学说

    褚玄仁;戴祖铭;

    <正> 医分门户,盛于金元。在这一代学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才辈出,流派纷呈。除人所熟知的刘、李、朱、张四大家,常熟王珪独树治痰一帜,也给当世及后代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990年05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先师何文楼治疗喘咳病的经验

    马斌;

    <正> 一、温肺启闭,化饮平喘张××,女,13岁,于1973年11月6日初诊。自幼体胖,劳则气促。冬令感寒,鼻塞流涕,恶寒身痛,咳喘气喘,喉中痰鸣,鼻翼煽动,倚息不得卧,咳吐痰涎或时时欲呕,面青唇黯,四肢欠温,心悸动数,舌黯苔白,

    1990年05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张学文医案三则

    刘华为;李晓玲;

    <正> 张学文教授在治瘀方面独具心得,现举医案三则,供同道参考。一、虚火致瘀案李某,男,10岁。1980年11月29日初诊。患者半月前以“急性肾炎”入院,当时发热微恶寒,周身浮肿,小便短少,肉眼血尿。入

    1990年05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阴火”治验三则

    罗允洪;

    <正> 一、阴火高热患者杨女,产后四十余天,高热头痛三、四天。门诊以“上感”收西医内科住院。入院后检查:体温39℃,脉搏120次/分,血压112/60mmHg,血红蛋白7.8克%,血红细胞270万/mm~3,血白细胞5300/mm~3,中性62%,淋

    1990年05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中医药信息

    <正> 天津市中医研究所在舌诊研究方面取得开拓性进展,几年来通过对近万名人群的调查和实验研究,整理了60万个数据,初步掌握了健康人舌象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还同有关单位合作,研制成功了舌象

    1990年05期 17+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中医治疗伪膜性肠炎二例

    赵冠英;吴瑞贤;

    <正> 伪膜性肠炎属中医的脾胃虚寒证,我们采用温中健脾法治疗两例均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例一:孙××,男83岁。平素体弱多病,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陈旧性心肌梗塞、前列腺肥大等病证。于1987年11月11日因洗澡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吐泡沫痰。经体格检查及化验血像、结合X光胸

    1990年05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 针灸验案四则

    林同生;

    <正> 一、滑精陈××,男性,40岁,工人,就诊时间:1989年4月1日。患者素有腰痛(腰椎肥大性改变,骶椎隐裂,腰椎骶化),一周前感腰痠膝软,时时欲滑精,昨起加剧,精白昼自流,

    1990年05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老年内科急症证候特点的分析研究

    叶璧珍;罗翌;陈原;徐建众;干德源;罗玲;黄德芬;阎洁;汪平;

    <正> 分析总结老年内科急症的证候特点,既是探索提高老年内科急症临床疗效的有效措施,也是发挥中医临床优势亟待研讨的课题。为此,我们对本所1978~1988年间收治住院的老年

    1990年05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5 ]
  • 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远期疗效观察

    李禄斌;林立富;

    <正> 目前文献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远期疗效观察,应用西药治疗的报道较多,而应用中药治疗的报道甚少。本文介绍我们在1984年7月底以前单用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的五年随访观察结果。本组病例在中药治疗期间及中

    1990年05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精制大黄片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焦东海;陈敏先;钱耀贤;沈学敏;高雅萍;

    <正>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症的发病率已在逐渐增加。据统计自幼肥胖者将减寿10年,45岁以上肥胖者将减寿4年。我院采用精制大黄片与西药芬氟拉明随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各50例,现报告如下:

    1990年05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25 ]
  • 蝮龙溶栓片在头颈部疾病中的应用

    李琳;

    <正> 蝮龙溶栓片是徐州市血栓病防治中心与中国医科大学蛇毒研究室共同研制的治疗血栓病的中成药。该药由蝮蛇、地龙、麝香、水蛭、川芎、葛根、黄芪等七味药组成。笔者临床工作中,对于上半身尤其是头颈疾病,证属血瘀气虚者,每投用该药后,颇有疗效,现简述如下。

    1990年05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益气通痹汤治疗高原痹证122例报告

    张选志;

    <正> 笔者从1984年以来,先后收治高原痹证122例,采用自拟益气通痹汤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22例中,男性54例,女性68例;汉族72例,藏族49例;年龄≤20岁12例,21~30岁32例,31~40岁34例,41~50岁32例,

    1990年05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改良中药人工周期治疗经前综合征的观察

    廖玎玲;谭布珍;辛华;

    94例经前综合征妇女用改良中药人工周期和溴隐亭治疗,分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用RIA法测定血清PRL。结果发现66例患者血清PRL大于25ng/ml,占总例数的70%。用溴隐亭治疗后经前综合征症状迅速控制,血清PRL降低(P<0.01),但停药后经前症状易复发。加改良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后,经前症状的复发明显减少。研究结果为祖国医学中“经前诸证”的诊断提供了物质基础。表明改良中药人工周期加溴隐亭是治疗经前综合征的良好方法。

    1990年05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4 ]
  • 婴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辨证治疗

    储沨;何素华;王晓东;

    <正> 1988年3月19日至25日,我院新生儿病室发生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SalmonellaTyphimurium Infection简称STI)的暴发流行。本病传播迅速,病情危重复杂,腹泻顽固难治,预后凶险严重,新生儿病死率高达

    1990年05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清音散治疗咽喉嗓音病120例报告

    王永华;赵荣祥;夏舜兰;

    <正> 慢性咽喉炎、声带小结等多种咽喉嗓音疾患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这类疾病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鉴于此,我们在1988年9月~11月间选用清音散对120例本病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其对多种嗓音及咽喉疾患有良好的治疗作

    1990年05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青紫汤治疗过敏性紫癜200例报告

    李素亭;王瑞霞;陈熙;

    <正>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增长趋势,仅本院内三病房1987、1988两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就达300例,约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13.26%。现将其中采取中药治疗的200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供同道参考。

    1990年05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1 ]
  • 半刺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林迎春;周振鹤;沈文跃;胡培德;徐明海;沈金美;胡敏君;章芳;黄善良;郑英其;楼百层;

    <正> 小儿腹泻是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为探索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疗法,我们在1979年以半刺法治疗小儿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上,近两年来,进一步对此开展了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990年05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6 ]
  • 乙肝灭依散治疗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115例报告

    袁兴石;柏央芬;

    <正> “乙肝灭依散”是我们经过五年多研制出的中药复方散剂,它既能治疗乙型肝炎发病者又能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尤其是对依抗原有明显的转阴作用,经临床治疗乙型肝炎60例及乙肝病毒携带者55例的观察,肝功能恢复正

    1990年05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0 ]
  • 鱼腥草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100例报告

    王伟;傅洁美;宣丽华;王樟连;

    <正> 支气管扩张咯血,特别是大咯血患者是内科急、重症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病。根据中医理论和针灸古籍记载,我们选用肺经郄穴孔最以鱼腥草注射液作穴位注射,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1990年05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角膜溃疡的观察

    王西兰;

    <正> 霉菌性角膜溃疡病程较长,治疗难度大,基层因缺乏抗霉菌药物,常易导致角膜病变加重。自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1例,疗效尚好,现报告如下:

    1990年05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张家山汉简《脉书》中的五种古医籍

    马继兴;

    <正> 一、前言 1983~84年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江陵县张家山挖掘三座西汉初期古墓时,于其中两座(编号:M.247及M.249)的椁室内发现了约千余枚竹简古书。其中除了法律、军事、数学和遣册等数类文献外,还有两类医学古籍,分别题名为《脉书》和《引书》。这是

    1990年05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673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81 ]
  • 大椎穴温经回阳验案三则

    余茂基;

    <正> 温经回阳有诸多穴位可取,然而,“回阳最速,莫过于大椎”。以下仅举三例说明,供同道重复验证。一、真心痛余某,平素血压偏高,偶发早搏,常觉胸闷心悸,四肢乏力。1987年12月10日,突发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四肢厥逆,全身冷汗淋漓。急

    1990年05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三例重症肌无力治验

    霍金山;

    <正> 笔者应用浅刺配合按摩治愈三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现报告如下。一、治疗方法 1.浅刺:用0.5~1寸毫针刺入百会、膻中以及患侧阳白、攒竹、晴明、鱼腰、丝竹空、四白穴的皮内,呈悬吊状,体针足三里穴,每日一次,留针20分钟。 2.按摩:按、揉百会、膻中穴,拿风池穴,常规捏脊,加揉肝俞、脾俞穴。

    1990年05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 地黄的本草学研究

    谢宗万;

    <正> 地黄为中医常用药,由于鲜用、干用和熟用的不同,而有鲜地黄(古称生地黄)、生地黄(古称干地黄)和熟地黄之别。鲜地黄甘苦,大寒,功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甘寒,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甘、微温,功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适用于一切阴虚、血少、精亏之证。如《小儿药证直诀》六味

    1990年05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82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8 ]
  • 脾胃学说与脾虚证研究现状评估

    危北海;

    <正>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著名的学术派别,它的发生发展随着整个中医学的进展而逐步形成的,并且越来越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建国40年来,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脾胃学说和脾虚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

    1990年05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30 ]
  • 肥胖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孙庆涪;徐有强;

    <正> 近年来,肥胖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北京地区1987年对34006人调查统计,属肥胖症3560人,占10.47%;南京1986年调查971人,发病率高达26.95%;沈阳市对3160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新生儿肥胖症发生率为7.05%。中医药治疗肥

    1990年05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541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31 ]
  • 如何掌握热病昏迷的证治要点?

    黄星垣;

    <正> 答:热病昏迷,多系温病初起,邪侵卫气阶段,未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处理,抑或病者素体虚弱,正不胜邪,乃致病势逆变,热毒内攻,痰火上扰,湿热薰蒸,瘀热交阻等导致清窍闭塞,神失所守之常见

    1990年05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 如何促使肝炎患者e抗原(HBeAg)转阴?

    陈立华;

    <正> 答: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Dane氏颗粒的结构部分,属乙肝的核心抗原。e抗原存在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和携带者的血中。e抗原阳性,血中的Dane氏颗粒、核心抗体、表面抗原、DNA多聚酶的浓度均随之转为阳性。因此,e抗原携带者具有很强的传

    1990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7 ]
  • 目痒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庄曾渊;

    <正> 答:目痒是外障眼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患眼作痒或涩痒,或刺痒或痒痛交作,尤以在春夏发病的痒如虫行症最剧。目痒可发生在多种眼病,目痒的辨证较为复杂,其要点有三:

    1990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湿热胶结颇为难治,有何临证心得?

    吴朝文;

    <正> 答:湿性重浊粘滞,热则熏蒸炼灼,湿热一经结合,若油入面,如胶似漆,难分难解。湿热胶结一证,临床并非少见,特别是嗜烟、酒、茶及肥甘者,常多有之。见证有湿热胶结中焦(脾胃、肝胆)、下焦

    1990年05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治疗泻痢如何选用活血药

    赵荣莱;

    <正> 活血药在泻痢中的应用,与证候病期病情有关。临证见湿热毒邪蕴结肠络,大便有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时,古即有“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治疗法则。近人有用仙方活命饮治疗腹泻夹有脓血,湿热较重者;也有用《外科全生集》中梅

    1990年05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0 ]
  • 雷少逸治泻、痢探析

    承忠委;马继松;彭绍荣;

    <正> 清末名医雷少逸(1833~1888),在《时病论》中论述泻、痢病因、病机时,善于辨析六淫发病不同的季节、时令及其因、证特色,重视“风木乘土”之发病因素;在

    1990年05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谈阴虚肝胃不和

    吴启富;

    <正> 肝胃不和一证,临床常见,一般认为系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治疗多从气论治,予疏肝、行气、降逆之气药。但从临床疗效来看,往往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肝胃不和证除“气”所致外,尚有“阴虚肝胃不和”一证。其病因病机不同于一般肝胃不和证,治疗亦有其特点。

    1990年05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从慢性肾衰谈肾损及胃

    仝小林;许杼;

    <正> 慢性肾功能衰竭,其病本在肾。肾之阴阳俱损,关门不利,湿浊潴留,形成“溺毒”。“溺毒入血”可致多系统脏器受损,从而出现肾系统以外的合并症。临床最常见的是肾损及胃。表现为纳呆、脘胀、泛酸、嗳气、呃逆,甚至恶心呕吐。我们最近用同位素标记

    1990年05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7 ]
  • 河北省1989年下半年高等中医自学考试《中药学》试题

    <正> 一、选择题每小题0.5分,本大题共10分 (一)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后的○内 1.用于水肿而兼有表证的药物是……○①麻黄②桑白皮③茯苓④防己 2.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为……○

    1990年05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