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病汇讲——程门雪遗稿之八

    何时希;

    <正> 表里俱病治法表里俱病有三说:一、表有邪而里虚,或里有邪而表虚,为表里俱病,当虚、邪同治。二、由里虚而病表,或由表病而及里,为表里

    1987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张梦侬杂症验案三例述评

    姚昌绶;

    <正> 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梦侬先生(1896~1977年),善于继承前人医疗经验,更长于使其升华,治疗疑难重症,屡建奇功。兹引未刊医案数则,附以个人肤浅体会,供同道参

    1987年04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 治疗妊娠恶阻经验方

    黎天白;

    <正> 笔者根据临床诊治体会,自拟经验方治疗妊娠恶阻效佳。本方以焦山药、醋白芍、法半夏各12克为基础,以滋胃、平肝、健脾、降逆为目的。并随证加减。偏热者,法半夏改清半夏,可加生地、竹茹,黄连、苏叶、麦冬等,身体肥胖痰温重者,法半夏改姜半夏,

    1987年04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休克证治

    <正> 黄星垣(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从近年来我们治疗休克的临床观察提示:若系热伤气阴的感染性休克,以益气固脱、清热养阴为法,选用生脉散加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虎杖等治疗,阳微寒盛的心源性休克,以回阳

    1987年04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 ]
  • 治愈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

    李妍怡;夏永潮;

    <正> 动眼神经麻痹由糖尿病继发者较为少见。在后天性单发的动眼神经麻痹中,糖尿病性者占6~25%。现将我院用益气活血之汤剂治愈糖尿病继发动眼神经麻痹1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王××,男性,61岁,干部。因左眼睑下乖、眼眶胀痛、复视十天,伴手足发麻、头晕乏

    1987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治疗尿崩症一得

    范仁忠;

    <正> 尿崩症的临床表现既有口舌干燥、狂饮不已、烦躁少眠、大便闭结、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阴虚阳热之象,又有面色少华、昏倦乏力、尿次频数、溲清似水等中虚气馁诸恙。呈现了一派心热、脾虚、肾亏交织互见的虚实夹

    1987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 ]
  • 米伯让验案二则

    陆乾人;米烈汉;

    <正> 我院中医研究员、主任医师米伯让,年近7旬,行医50年,经验丰富。现仅整理米老的验案二则,供参考。产后臌胀用济生肾气汤魏某,女,27岁,以“产后腹胀18天”于1959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后检查:腹围

    1987年04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治疗郁结血崩的临床体会

    郭忠民;

    <正> “郁结血崩”,足清代傅青主所倡,他在《傅青主女科》中说:“妇人怀抱甚郁,口干舌渴,呕吐吞酸,而血下崩者,人皆以火治之,时而效,时而不效,其故何电?是不识为肝气

    1987年04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气郁伤神与疏郁安神方

    孟琳升;

    <正> 在郁证中,有以生气动怒、情志抑郁为因,气滞肝郁、神魂不宁为果的证候,余临床称之为“气郁伤神。”本证症状繁多,病机颇杂,治疗殊难。象百合病而无肺阴伤之兆,似脏躁而阴血损伤不重,其病机重点在于肝郁气滞,魂神被扰。故用百合地黄汤有凉、

    1987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糖尿病并发疖肿重症治验

    阎国瑞;

    <正> 例一:杨××,男,52岁,病历号18626。1983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素体肥胖,喜食肥甘,饮酒无度,患糖尿病已5年余,病情反复发作,近两月来颈后、背部经常起疖肿。西医曾以胰岛素、优降糖、D_(860)、抗生素等治疗

    1987年04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以熏洗为主治疗不孕症验案三例

    王嘉敏;

    <正> 笔者近年治愈多例不孕症中,湿热下注型占有较大比例。对此类不孕症的治疗,采用以熏洗剂为主配合内服药的方法,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举三例报告如下。

    1987年04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1例

    黄瑾明;邓秋妹;

    <正>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经过药物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药线的直径一般为0.7毫米,长度为30厘米。施灸时用食,拇指持线的一端,将

    1987年04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 ]
  • 中医中药不同治则和分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陈增潭;赵伯智;韩纯学;张和燕;陈勇;薛福珍;危北海;钱英;高育华;卢荷生;关幼波;

    <正>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肝功能损害明显,症状变化多,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且其预后往往较差,有向肝硬化发展趋势,并有发生肝癌的潜在危险。对于 HBe Ag 及/或 DNAP 阳

    1987年04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1 ]
  • 视盘血管炎1例治验

    芮慧强;

    <正> 1984年3月我科曾收治Ⅱ型视盘血管炎1例,经通脉丸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介绍于下:吕××,女,38岁。病历号:32773。因左眼前呈黑雾状3小时急诊入院。查体正常,耳鼻喉科检查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1。双外眼

    1987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100例次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证论治

    徐承秋;宋家玫;

    <正>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我院近几年来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为主治疗100例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987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7 ]
  • 脑伤宁治疗脑震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吴胜东;冷方南;宗瑞义;印文考;卢顺庆;肖红;

    <正> 脑震荡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头颅损伤后遗留的一组综合征。其主证为受伤当时可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受伤局部常可见软组织损伤、血肿等,但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伤后多见有顽固性头痛、眩晕、健忘、失眠或倦困、嗜睡

    1987年04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血府逐瘀汤治疗外伤性头痛1例

    孙月光;

    <正> 刘××,男,30岁。1978年9月10日初诊。患者平素体弱,有肝炎病史,一月前不慎摔伤头部,当时昏迷不醒,经县医院诊为脑震荡,时感头痛目眩,重则头部抽痛难忍,视力模糊,服去痛片等西药,效不显著,就来我院要求服中药治疗。

    1987年04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王嘉瑞;

    <正> 儿童多动综合征为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满意疗法。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的新途径,我院从1982年11月起自拟中药

    1987年04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6 ]
  • 银翘散加味治疗爆发性剧烈风疹400例介绍

    汪德云;

    <正> 1986年春天,在安徽省芜湖市流行剧烈风疹。病发时往往是整个幼儿园、托儿所,或整个班级的小儿相互传染,发病率高达80~90%。笔者当时用银翘散加味辨证治疗400例,疗效满意。现简介如下:一、临床资料:在400例剧烈风疹患儿中,一般临床症状都较重,有高热,面部和全身出现猩红热样

    1987年04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5 ]
  • 中医治疗小儿乙型脑炎78例临床分析

    夏翔;

    <正> “乙型脑炎”在中医属于温病范畴。据78例小儿乙脑临床分析,发现其传变规律、舌象、脉象均有一定的特点。现将78例乙脑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987年04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8 ]
  • 中医药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70例观察

    王彦恒;

    <正>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指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持续性运动障碍,目前对本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多年来以中医中药治疗此症,收效尚为满意。兹介绍如下:

    1987年04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 ]
  • 健肝乐冲剂治疗乙型肝炎HBeAg阳性43例临床观察

    曾繁荣;

    <正> 健肝乐颗粒冲剂,由武汉康乐制药厂生产。本方源于古方芍药甘草汤,经现代科学方法提炼而成,特别是方中甘草提取物 FM-100与芍药甙有协同作用,对各类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均有疗效。

    1987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肾脏移植患者应用人参的初步观察

    苏祥扶;

    <正> 肾脏移植是治疗晚期不可逆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肾脏移植过程中,患者由于长期肾功能损害,正气亏耗,以及移植后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机体内环境明显改变,

    1987年04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 ]
  • 滋阴丸治疗口腔疾患

    许姜泽;

    <正> 笔者自拟滋阴丸治疗数种口腔疾患,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情况:处方:生山楂10克,麦冬、元参、天花粉、生地、生甘草、白芍各20克。按此比例制成水丸。瓶装60克,日服二次,每服10克,温开

    1987年0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一味元参饮治风热头痛有效

    彭静山;

    <正> 元参性寒,入心、胃、肺、肾经,既可祛外感之风,亦可去内脏之热,寒而能补。笔者用元参一味,

    1987年0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手法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变化的观察

    顾华;倪文才;

    <正>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患肢的麻木、疼痛等,其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痹证的范畴。“痹”是不通的意思,气血运行障碍是痹证发病的中心环节,因此我们以活体甲皱微循环作为

    1987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 ]
  •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基本内容及其临床应用

    肖少卿;

    <正>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理论,是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它是以经络循行为依据,以输穴主治为基础,以两极对应取穴为准则,以刺灸补泻为手段的一种辨证施治、循

    1987年04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8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6 ]
  • 针刺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临床观察

    刘万成;张缙;张一民;裴廷辅;

    <正> 我们用单纯毫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收到了满意效果,并结合某些生理指标的观察,对针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1987年04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9 ]
  • 针灸配穴法浅谈

    陆惠新;

    <正> 针灸配穴的适当与否,是决定疗效好坏的重要环节。《灵枢》指出:“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亦载:“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此外李梃《医学入门》也强调:“因各

    1987年04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中医工作动态

    <正> 国家中医管理局最近公布了1986年度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获奖项目。在31项部级成果中,甲级奖7项,乙级奖24项。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顾伯华等老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晕瘘管经验”;江西妇

    1987年04期 4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艾条温和灸治疗外感风寒发热的初步观察

    王寅;田从豁;李志明;

    <正> 灸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寒证,用以治疗急性热病者目前尚少报道。近年来,我们观察了艾条温和灸对外感风寒发热的治疗效果,发现灸法治疗

    1987年04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8 ]
  • 半刺法治疗婴幼儿腹泻170例疗效观察

    林迎春;

    <正>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最

    1987年04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 ]
  • 关于胃家实的探讨

    陈永尧;

    学术争鸣是学术繁荣的标志。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某个时期医家争鸣活跃,医学就出现长足的进步。《伤寒论》中“胃家实”的含义,目前的看法还不一致,本刊现将陈永尧同志的文章发表,希望引起讨论。并欢迎广大读者就更广泛的学术问题畅抒己见,展开争鸣。

    1987年04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男性不育症1例治验

    程宜福;

    <正> 傅××,男,32岁。1983年9月30日初诊。患者1980年结婚,夫妻同居,近4年未育。检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副睾尾压痛,但不肿大;右侧精索管增粗,触痛,无典型结节。外阴(一),睾丸

    1987年04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益智白术饼治小儿流涎

    王心好;

    <正> 将益智仁30克、土炒白术40克碾细过箩,取药粉加白面粉400克,食盐、炒芝麻各10克,水适量和面,烙焦饼40个。用前放火上烤焦后再食。1~2

    1987年04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皮温测定对脾阴虚证诊断价值初探

    贝叔英;陈德珍;魏睦新;

    <正> 近年来,人们对脾阳(气)虚证的客观化研究,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摸索出诸如唾液淀粉酶、小肠 D-木糖吸收试验等较有价值的客观指标。但脾阴虚证的研究工作做得较少。

    1987年04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3 ]
  • 黄石屏及其学术思想考略

    魏稼;

    <正> 作为近代针坛铮铮有声的人物黄石屏,对提高针灸的国际声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学术思想至今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1987年04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 ]
  • 半夏泻心汤治疗白血病化疗消化道副反应1例

    韦云;方来刚;

    <正> 患者阮××,男,41岁,病案号:31848。因患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年,曾先后5次来我院接受化疗。本次住院时其末梢血幼稚细胞高达95%,骨髓中幼稚细胞(原幼+早幼粒)占97%。入院后采用 VEAGP

    1987年04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6 ]
  • 中医治则研究简况及设想

    周超凡;倪健伟;

    <正> 建国以来,人们对治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中医治则研究的简况以及对治则研究的一些初步设想,作一论述。一、治则研究简况(一)文献研究这是目前治则研究中研究较多的一个方面。近几十年来,发表了数以百计的学术文

    1987年04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 ]
  • 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眼底出血症概况

    石守礼;王鸿祉;

    <正> 眼底出血可出现于多种眼底病的过程中,是眼科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根据其主要临床症状,本病可包括在中医的“视瞻有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青盲”和“目衄”等病的范畴。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检查技术的应用,促使

    1987年04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 ]
  • 论动物的穴位

    华兴邦;

    <正>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开展了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但是在动物实验研究时,动物的穴位定位及如何将传统针灸经穴正确用于动物实验研究中,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根据国

    1987年04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19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5 ]
  • 十味鼻渊饮治疗副鼻窦炎

    徐乃茜;陈卷富;

    <正> 笔者以五味消毒饮和苍耳子散加细辛,定名为“十味鼻渊饮”,临床治疗副鼻窦炎15例,疗效尚可,现介绍如下:一、基本方药:金银花20克,野菊花20克,蒲

    1987年04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黄芩汤究竟主治什么证候?

    田西园;

    <正> 《伤寒记》第179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就是说,黄芩汤的主治证候是“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然而从该方的组成来看,它既不是治太阳病、少阳病

    1987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 ]
  • “补阴泻阳”辨

    赵京生;史欣德;

    <正> “补阴泻阳”一句,见于《灵枢·终始》,原文为:“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张介宾注:“此阴阳以表里言。凡正气在中,所当补也,故曰补阴,邪自外入,

    1987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昼夜更替与诊断

    陈自愚;王子信;

    <正> “天人相应”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一个特点。就四时来分,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就昼夜来分,“平旦至日中,天之阴,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

    1987年04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从《内经》析“去宛陈莝”

    曹贵民;张党红;

    <正> “去宛陈莝”,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它和“开鬼门,洁净府”合称治水三法,对水肿的认识和治疗颇多影响。然而对它的理解,多受王冰的影响,

    1987年04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 ]
  • 浅谈太阳为一身营卫之统摄

    谢焕荣;

    <正> 《伤寒论讲义》认为“太阳指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而言”、“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这是综合大多数《伤寒论》注家的观点而立论的。太阳的实

    1987年04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解肌”析

    姜建国;

    <正> 《伤寒论》第16条桂枝汤禁例云:“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关于桂枝汤之用,仲景有“发汗”之称,也有“攻表”之说,

    1987年04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方剂学》自学重点提要及复习思考题(十一)

    王绵之;

    <正> 第三节气血双补适用于治疗气血俱虚的病证。气虚补气,血虚补血,气血俱虚则双补之,此不易之理。前二节中已介绍有补气兼补血、补血兼补气的方剂,甚至还有补气药五倍于补血药的补血方。这里之所以再列气血双补

    1987年04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3 ]
  • 《中医内科学》自学重点提要及复习题(三)

    蔡淦;

    <正> 四,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脏腑病机是探讨疾病发生与演变过程中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病理变化。脏腑病证是脏腑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不同证候。经络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

    1987年04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河南省中医学徒出师考试——《针灸学》试题参考答案

    <正> 一、填空:1.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 2.新石器火的发现和应用 3.《黄帝内经》 4.皇甫谧 5.胸手手头头足足腹 6.前中(侧) 后 前

    1987年04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北京市1986年上半年高等中医自学考试——《方剂学》试题

    <正> 一、填充题(每题1分,共10分)1.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组成;

    1987年04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辽宁省1986年4月高等中医自学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

    <正> 一、名词术语解释(共21分,每趣3分)1.指阴阳在对立制约和消长中所取得的动态平衡。2.指异乎于平常的一类脏器,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形态多属中空,功能贮藏精气·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奇恒。3.元气为人体最

    1987年04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咨询信箱

    <正> 问:《伤寒论》有关六经的传变,应该说是病邪由表入里为疾病发展;病邪由里出表为疾病转愈。若病邪由里之阳明再传至半表半里的少阳,这是疾病的转愈还是发展?(广西浦北县浦北中学卫生室李世刚)答:表和里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就《伤寒论》六经

    1987年04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