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篇——程门雪遗稿之四

    何时希;

    <正> 胎前之病甚多,然以大要分之,有二大别:一为因胎以成病者;一为因病而碍胎者。因病碍胎,无论外感内伤,均能致此,当于杂病门中求之。惟未伤胎时,以去病为主,安胎

    1986年1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养阴增液法治疗恶阻重症45例

    陈慧侬;

    <正> 妊娠恶阻是孕妇常见病。由于呕吐频繁,不思饮食,临床上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或酸中毒现象,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重症者殊不少见。为了保护母婴健康,寻求迅速控制呕吐,提高胃纳功能的治疗方法,

    1986年12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伯未膏方医案选

    董漱六;

    <正> 一、肺络内伤,咳呛咯红案周大兄,男,30岁。今夏举重伤络,曾经咯红,嗣后清晨辄有咳呛,吐痰薄白,入冬恶寒,舌红苔少,脉象

    1986年1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脱发证治

    朱仁康;秦汉琨;周鸣岐;秦万章;李秀敏;江尔逊;陈汉章;艾儒棣;段亚亭;梁剑辉;吕志连;王静安;

    <正> 脱发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为头发突然脱落,常在一宿之间,成片成块掉落,脱发处头皮光亮如镜,不留发根,古称油风,俗名鬼舐头,现

    1986年12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506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加味破故纸汤治疗急性腰扭伤

    李训楼;

    <正> 先父李先余曾有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验方——加味破故纸汤,多年来在临床中收到良好效果。方药组成破故纸12克,肉桂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

    1986年1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炳南治疗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经验拾零

    秦汉琨;

    <正> 已故名老中医赵炳南,对治疗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有丰富经验。他认为该病是因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乏,或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或房事不节,或外受毒热之邪,均可致阴阳失调,

    1986年1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茵陈治疗口腔溃疡1例

    李有华;

    <正> 患者宋某,女性,27岁,某厂工人。病案号:7067。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年,再次复发而入院。口腔粘膜及舌体溃疡已9年未愈,伴口干苦、疼痛,

    1986年1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临证经验点滴

    曹永康;

    <正> 冠心病临床以胸闷、心痛、心悸、腹胀四个症状较为常见。冠心病胸闷一症,当治心肺,法取轻灵。笔者用生脉散为主方,加入升降气机清芬和血之品,组成解郁舒心汤(太子参10

    1986年1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临证治验录

    赵棻;

    <正> 余临证五十年,愈入老境,愈觉学医之难,苟非慎思明辨,治多罔效。浅学如吾,本不敢著文以误人,为学术交流计,爰录近年临证治验二则如下。

    1986年1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误服强碱致食管损伤性狭窄1例治验

    李振华;时全志;

    <正> 王××,女,26岁,商丘市某厂工人。于1973年2月3日,误服强碱(25%氢氧化钠)10余毫升,遂致吐血不止。经本市医院急救,三日后吐血渐止,但吞咽困难,饮面汤亦吐,经河南医学院作食道钡餐 X

    1986年1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癌随证施治四案

    胡安邦;

    <正> 一、干呕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篇云:“肝为起病之因,胃为传病之所”。而肝癌患者常热毒薰肝,以致阴虚津耗,舌光绛起燥。上则干呕不思食,下则大便干结不能行。若此

    1986年1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髓质海绵肾、双肾钙化症”1例

    宗言顺;

    <正> 笔者曾于1970年以中医辨证治疗一例“髓质海绵肾、双肾钙化症”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张××,男性,36岁,工程师。因五、六年来间断性腰痛、尿血,近一年内加重,伴尿道灼热感,尿

    1986年1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动脉硬化眼底出血症1例治验

    路志正;徐立远;

    <正> 余临床四十余年,虽以内科为主,然对“审视瑶函》、《银海精微》等眼科书籍,亦常涉猎研索。凡遇目疾,除按五轮八廓辨治外,恒从内科角度论治,偶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举一例,以窥一斑。曾治一女性患者,48岁,已婚。患高血压

    1986年12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解窿汤”治疗产后尿潴留

    陈果然;

    <正> 产后发生的尿潴留,中医称为产后小便不利,一般经热敷、按摩、针灸等治疗后,小便即可自解;但也有部分病例无效者,不得不保留导尿,增加产妇痛苦。几年来笔者自拟“解窿汤”,对经多种方法治疗3

    1986年1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暑温中风狂证治例

    褚玄仁;

    <正> 笔者以辨证施治配服礞石滚痰丸(以下简称滚痰丸),治疗暑温、中风、狂证,疗效尚称满意。简介如下。一、暑温(流行性乙型脑炎)

    1986年12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席汉氏综合征治验

    单健民;毕士佐;

    <正> 陈××,女,24岁,农民。二年前分娩时出血过多,经住院治疗而愈。嗣后,月经停止,周身恶寒,极易疲劳,消瘦,面色苍白,头发脱落,皮肤枯萎,大小便正常。在上海妇产科医院检查17-酮类固醇、

    1986年12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运用大黄(庶虫)虫丸治验三则

    赵荣俊;

    <正> 大黄(庶虫)虫丸一方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庶虫)虫十二味药组成,主治虚劳夹杂瘀血的证候,功能祛瘀生新,缓

    1986年12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工作动态

    <正>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第二届委员会成立暨学术年会于1986年10月16~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120余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上届中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董建华教授作了第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报告说,五年来内科学会积极开展了学

    1986年12期 2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益母地黄益肾汤治疗慢性肾炎122例疗效分析

    骆继杰;

    <正>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简称,原称慢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程长,常以年计,有的长达数十年,并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本病治疗较为棘手。笔者用自拟方益母地黄益肾

    1986年12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偏头风

    宋知行;

    <正> 头风为头痛之久远者,乃有偏正之别。多见于中青年妇女,一般责之风寒外客、痰火内郁。然偏头风病,又有以左右分辨的,如丹溪有云:“左为风虚,右为痰热”;李用粹亦以左多血虚有火,右多气虚痰郁等,

    1986年12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天英消癥方治疗不孕症77例临床分析

    周文瑜;

    <正> 本组不孕症病例均为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粘连、堵塞患者,少数合并黄体不健。作者用天英消癓方共治疗上述不孕症疾患77例,妊娠56例,现分析如下:

    1986年12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肝炎血清蛋白比例倒置病例的辨证施治体会

    杨芬明;

    <正> 慢性肝炎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以下简称蛋白比例倒置),反映肝细胞受到损害,蛋白质的合成能力降低。笔者根据血清蛋白的测定情况,参考常用的有关检查项目,如麝香草

    1986年1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粘膜异型增生30例观察

    张文尧;沈丽中;徐辉;

    <正> 病理活检胃腺Ⅲ级以上异型增生者或胃粘膜萎缩者,已被公认为是胃癌前期病变,对此临床疗效不甚满意。一年多来,我科以中医传统辨证与内窥镜下局部病变辨证相结合,用四

    1986年1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头部撞伤视物异常1例治验

    王永善;

    <正> 苏××,男,6岁,1984年8月6日初诊。患儿父代诉:1984年7月27日上午8时许,不慎被一锄头把柄冲击伤头左侧颞部,当即遂起一4×4厘来之肿块,疼痛,无皮损出血,尚未介意。4天

    1986年1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88例分析

    徐景藩;

    <正> 一般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以下简称溃疡病)临床治愈率较高。但顽固久病、反复发作或溃疡病灶长期不愈合者,治疗效果尚不甚满意。我们近四年来收治住院治疗顽固性溃疡

    1986年1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丹田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黄震东;林曙光;

    <正> 1983年起,在广东省七家医院进行了丹田降脂丸治疗高血脂症251例临床验证,并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血清总胆固醇≥251毫克%或甘油三酯≥201毫克%,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者,即列入

    1986年1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和气养荣法治疗胃癌的临床观察

    黄永昌;

    <正> 陈实功是我国明代著名外科学家,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在中医外科方面有较多建树。陈氏对肿瘤病的治疗亦颇具见地,其各种治法

    1986年1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健脾补气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申屠瑾;韦洁芬;

    <正>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尽管肿瘤部位不同,选用药物迥异,但是扶正固本已被认为是治疗各种肿瘤的主要的治疗原则。我们在应用健脾补气法治疗胃癌、食管癌、乳腺癌、

    1986年1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神阙穴拔罐治疗荨麻疹

    刘天峰;

    <正> 方法:准备玻璃罐头瓶一个,大干脐眼的塑料瓶盖一个,酒精棉球若干。治疗时用一枚大头针扎入塑料盖,将酒精棉球插到大头针尖上并点燃,立即将玻璃瓶罩在上面,待吸力不紧后取下,连续拔三次。每日一次,3天为一疗程。治疗结果:笔者从1977一、,1985年共治疗195例急慢性荨麻疹病人,全部有效,轻者治疗1~2次,重者

    1986年12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间歇性动脉肠系膜十二指肠阻塞的中医治疗探讨

    唐家传;李继贵;

    <正> 慢性间歇性动脉肠系膜十二指肠阻塞旧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鉴于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试图从中医领城对该病的治疗

    1986年12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针灸治疗痹证

    刘一龙;

    <正> 痹证是指人体遭受客邪侵袭后,表现以疼痛为主的疾病。由于长期活动不便,患部失于气血温养,致使筋骨不用,甚至发生瘫痪。笔者就痹证的辨证,谈谈针灸治疗之法。一、痹证的本质(一)病因病机:痹证的发生,一是体质

    1986年1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丰隆穴的临床功效初探

    何友信;

    <正> 近几年来,笔者在探讨络穴的功效时,认识到丰隆穴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疗效,便注意观察,现报道如下:一、方法1.病例选择:选足阳明经线上的疼痛性

    1986年12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乳衄2例治验

    许柏泉;

    <正> 乳衄,以乳头内流出血性液体为主症。笔者治疗2例,介绍如下:例1:奚××,女,52岁。1980年6月24日初诊。半月前,无意之中发现两乳头先是流黄水,继则转为血性分泌物,过较多,衬衫上染有血迹。患者常

    1986年12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奇效医述》评述

    叶橘泉;姜春华;张琪;李寿山;于天星;

    <正> 《奇效医述》系明代聂尚恒氏所撰。本书传本无多,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日本万治四年(1661年)松梅轩刻本影印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日本《汉方研究》杂志还特意刊发了消息。本书共收医案37例,对于病机分析,遣方用药之理,不拘成说,颇多心得。最近叶橘泉等分别对本书各案予以评述,现选其中一案刊登,以飨读者。

    1986年12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王旭高医案特色

    茅晓;

    <正> 清代名医王旭高氏,素以治肝三十法称誉医林,其临证医案分别辑入《柳选四家医案》及《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观其论证遣方、议病用药,颇有独开新境之感,试作初步探析如下。

    1986年12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痰阻宗筋与男性不育

    王宗铁;

    <正> 男性不育,古今医家和古今文献,大多从补肾论治,尤其是以补肾阳为主,也有滋填肾阴者,近二十年来这种学说比较普遍。现在由于人们生活,(?)食条件的改善,油腻厚味。恣食豪饮,因而造成痰病痰证居多,痰阻宗筋,痰精混浊而致男性不育即是其例.盖体内素有痰浊停伏之辈,或人事纷纭,气机郁滞,以致痰浊阻遏肾气,气化不利则痰浊更甚,致使气机

    1986年12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5例热入营血、气阴两虚证病理解剖学特征的初步探讨

    戴豪良;陈泽霖;宋庆礼;

    <正> 运用病理形态学的研究手段,进行临床、病理对照分析,有助于我们对“证”本质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主要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本文试图从热入营血而致气阴两虚这一证型的一组病例来分析这个证的病理形态学基础,并与其他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配合,对这个证的本质进行探讨。

    1986年12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药性的“臭”

    钱健雄;

    <正> 关于中药药性的探讨,都着重在气、味,这里提出“臭”的问题,也不是太陌生的,只是过去谈得较少。“臭”,是嗅觉所闻到的香、臭之气,故同嗅,也称气。“臭”在药性上的地位,同味并列,《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

    1986年1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圣愈汤治疗血风疮16例

    石国一;

    <正> 血风疮,是一种妇女在月经期间或经期前后,全身出现粟米样丘疹,突于皮肤之上,摸之碍手,奇痒奇痛,喜手抓痒,抓破疹皮出血珠,血珠结痂如疥,痂脱白屑疹没,下次经期疮疹再现,以规律性发作为

    1986年1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进展

    李林;

    <正>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为“甑带疮”、“蜘蛛疮”、“蛇串疮”、“缠腰火丹”等,俗称“缠腰龙”。本病以皮肤出现集簇疱疹,伴有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丰富经验。本文仅将近年来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进展情况予以综合报告。

    1986年12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伤寒论集注》注重气化学说

    沈敏南;

    <正> 清代张志聪在《伤寒论集注》中十分注重用五运六气的气化学说来解析。他认为“学者当于大论中五运六气求之,伤寒大义思过半矣”。现析其主要内容有三:一、开阖枢:开阖枢是气化学说的一种理论。张

    1986年12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博碁子小识

    秦恩甲;

    <正> 博碁子一词见《伤寒论》卷七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碁子大五六枚,服之愈。”又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伤寒八九

    1986年12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随证加减古方的范例

    董平;

    <正> 中医临症应用古方的机会极多,但古方与今病常有不尽相合之处,这就要在古方的应用中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随时注意是否需要加减变换方药,使其切中病情,收到理想的效果。怎样加减古方才能达到上

    1986年12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托化”赏析

    魏启泽;

    <正> “托化”之法,偶见于名家医案,多针对正虚邪实之复杂证情。兹择案赏析,以探借鉴之径。一、痢疾(选自《增评柳选四家医案》第374页):腹痛下痢,昼夜无度,汗冷肢冷,脉细舌白。暑热夹

    1986年12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肾不交刍议

    范隆昌;

    <正> 心肾不交为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在辨证中占有重要位置。然由于人们对该证的认识颇不一致,辨证出入较大,故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加深对本证的认识,兹就个人学习和实践体会,谈一点粗浅看法。

    1986年1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华佗传》一句解释之我见

    张忍;

    <正> “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一句,出自《后汉书·华佗传》,对此句笔者理解如下。考《康熙字典》:恶,“多所不可曰性恶,《后汉书·

    1986年1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剂学》自学重点提要及复习思考题(七)

    王绵之;

    <正> 第五节清脏腑热本类方剂具有清解某一脏腑火热的作用,适用于火热偏盛于某一脏腑之证。但脏腑之间,各有表里相合,而“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所以自学时必先复习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导赤散主治心移热于小肠,故上可见烦热口渴,

    1986年12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确定词义方法谈

    段逸山;

    <正> 从大量的医古文考卷中很容易看出,影响考分的主要因素是应考者掌握古汉语常用词汇的量。所以,尽可能多地掌握古汉语的常用词汇量,是提高阅读和应考水平的最重要的一环。古汉语词汇普遍地存在着一

    1986年12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诊断学》自学重点提要及复习题(七)

    杨维益;

    <正> 第六节脏腑兼证人体的脏腑之间在生理条件下表现为相互依存与制约,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当某脏出现病变后,它与其它诸脏的关系就会异常,产生当生不生,当制不制,或相生不及,相制太过等病理现象(在学习脏

    1986年12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中医学徒出师考试试题答案选

    <正> 《中医基础》试题答案一、词解:(共15分)1.正气: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1分)2.奇经:奇经是指督、任、冲、带、阴维、阳维、

    1986年12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杂志》1986年总目录

    ~~

    1986年12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