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经非“经”论

    王琦;

    <正> “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病,自宋·朱肱《类证活人书》直以“太阳经”、“阳明经”等称之以后,汪琥响应此说,谓“仲景书止分六经,不言手足,其实则合手经而皆病。”(《伤寒论辨证广注》)遂致“六经”之说蔓延开去,沿袭至今,影响甚大。《伤寒论》诸多谬说曲解者,皆与这一“经”字有关。今当力斥其非,拨乱反正。三阴三阳六病不能称“六经”的理由一、“六经”之说原著没有根据仲景只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等,从未说过“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太阴经病”。《伤寒论》全书找不出“六经”二字,“六经”之说,实强加于仲景。诚如章太炎先生说:“仲景本未用

    1983年06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44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9 ]
  • 针刺治愈癔病性黑蒙症1例

    唐方田;骆振法;云志有;

    <正> 张××,女,42岁。患者素体健康,1982年9月17日因家中被盗而悲伤痛哭,于次日凌晨3点左右方哭止入睡。醒后则双目失明,遂来我院治疗。眼科检查:双眼外观及眼底均正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目视力均为零。诊断为“癔病性黑蒙症”,经静脉点滴葡萄糖、细胞色素C、维生素C,肌注肌苷、维生素B_1和B_(12),口服非那根、安定和中药逍遥散加减5剂,石斛夜光丸20丸,治疗10天未见好转,于9月28日来我科要求针刺治疗。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表情郁闷,食欲不振,10天来经常不自主地哭泣,舌红、苔薄而干,脉弦滑。双目无光感,瞳孔等大等圆,眼球运动自如,对光反射存在,脑血流图未见异常,血、尿常规化验正常。取穴以睛明、承泣透内睛明为主,配以合谷、太阳透角孙。患者采取仰卧位,经常规消毒后,用左手食指将同侧眼球向外推,右手持1.5寸毫针,对准睛明穴直刺1寸;刺承泣穴时,让病人眼球向上转,并

    1983年06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唐宗海论血证治气

    杨世权;

    <正> 清末医家唐宗海,以治血证见长,撰有“血证论”等书,对血证病机的阐发及其治疗多具创见。本文试就书中“治血必治气”的学术观点,探讨如下: 阳气统阴血治血必调气唐氏依据《内经》气血相关的理论,认为气血两者,气占主导地位。他说:“天地之大,总是以阳统阴;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产血》)“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一线之气不绝,则血可徐生,复还其故。血未伤而气先脱,虽安必死”(《脉证死生论》)。在阐述血证病机方面,他认为血证的发生均与气病有关,没有血病而气不病者。“其气冲和,则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

    1983年06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3 ]
  • 试谈张锡纯欲脱证论治特色

    潘远根;旷惠桃;

    <正> 中医之谓脱,系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重症。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对欲脱之候的论治独具匠心,自成风格,对临证治脱颇多启迪,故就其主要特点试述之。病机从肝虚立论张锡纯论脱证的显著特点,是认为脱证的病机在肝。他提出:“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认为脱证表现为阴阳气血的不能相互维系,而见离决之候,与五脏之阴阳虽不无关联,但其根本所在,则是肝虚至极。肝主疏泄,能条畅气机,故他认为元气赖之以敷布,肾气亦赖其以行。若肝虚至极,疏泄太过,即能耗散肾气,泄其元气。他说:“元气之上行,原由肝而敷布,而元气之上脱,亦即由肝疏泄也。”

    1983年06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7 ]
  • 大疱型月经疹1例治验

    陈鼎汉;

    <正> 病历摘要:周××,女,21岁,工人,住院号373。因全身瘙痒3年,口唇、阴唇、四肢远端起红斑犬疱1年,于1982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于18岁月经初潮,每于月经来前1周左右,全身瘙痒,搔抓后起红斑,呈风团样皮损,同时伴腹、胁疼痛,月经量少且不定期。曾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激素及中药等治疗,能控制或减轻症状。但近1年多来效果不佳,而且四肢远端、口唇、阴唇,严重时咽喉、口腔粘液均出现红斑、大疱,精神十分痛苦。末次月经于2月10日干净。余无其它重要病史。入院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肝、脾及肾脏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皮肤科检查:口唇、口腔、大阴唇粘膜可见红斑、水疱吸收后之脱屑。手、足背、指趾背及侧缘可见1~5分硬币大小红斑,色暗红,呈环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境界清楚,压之退色,并有数十个散在的1~2.5厘米

    1983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参冰三黄酊治疗痱子验方

    刘心德;

    <正> 痱子是夏秋季特有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和体胖之人。虽系小恙,多不被人重视,但一经抓破后容易继发感染。笔者自拟参冰三黄酊治疗有效,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及用法:苦参20克,冰片10克,生大黄20克,雄黄10克,黄连10克。将上药浸泡于75%酒精300毫升2~3天即可。用消毒棉花蘸药汁涂擦患处,每天3~4次。擦颜面时应防止药液流入眼内,用后将瓶盖盖紧。病案举隅:黄×,男,3岁。1980年7月16日

    1983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叶熙春诊治湿温的经验

    李学铭;

    <正> 湿温证起病缓、病程长、变症多,是外感热病中较难治的一种。叶师对治疗湿温积有丰富经验,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重视湿邪特性叶师认为:湿温一证无论在证侯特点、演变转化等方面,与其它外感热病不同。究其原因,乃在于湿邪之特殊性质。湿温系由湿、热二邪相抟而成,由于湿性粘腻重浊,淹滞难化,构成了湿温在证候变化与病机演变方面的种种特征。治疗上,清热必先化湿,化湿

    1983年06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 ]
  • 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

    张祥德;

    <正>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中“胃胀”、“胃脘痛”的范畴,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自1974年以来,我们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本病80例,近期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80例,除依据反复出现的上腹部疼痛、饱胀、压痛或暖气、反酸等症状及体征外,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50例作了X线检查,10例提示为慢性胃炎。38例作了胃液分析,高酸25例,低酸1例。胃镜所见病变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粘膜斑等改变,伴有胆汁返流18例,粘膜变薄、呈灰白色、透见血管2例,粘膜糜烂、

    1983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经验

    陈继明;邵晓明;

    <正> 陈继明老师研究肝病多年,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兹将陈老经验,初步整理如下: 一、疏肝解郁,宜佐通络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脏受病,主要在于肝经气郁。胁为肝之分野,故胁痛为肝炎常见症状之一。“木郁达之”,为治疗肝病的主要治则,临床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病程尚短而气滞为主者,确有解郁止痛之效。但若肝郁日久,必致肝络瘀阻,其证胁痛持续,有时撑胀,肝大压痛明显,脉弦而细,苔薄根微腻,舌色暗红,或有瘀斑,此属肝郁血瘀,气滞络

    1983年06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痢久阴伤”治验1例

    胡文宝;

    <正> 病历摘要: 郑某,男,35岁,嵩山公社泉头村人。1982年7月9日入院。住院号:820209。患者自述,三年前始患下痢脓血之疾,一日内时常大便三、四次,伴里急后重。虽经多次治疗,但始终未能痊愈。近三天来,一日大便十余次,泻下物为深红色血液及少许粘液样物,并有阵发性腹中绞痛,心烦口苦,头晕乏力,不思饮食,潮热盗汗,甚则手足心汗出,小便黄少。在某卫生所静脉滴注氯霉素、维生素C、葡萄糖盐水、碳酸氢钠,并口服中药“芍药汤”等,均无显效。人院时患者形体黑瘦,腠理松弛,口唇干燥,按之小腹疼痛,舌红瘦无苔。脉细数、尺部细弱。体温37.5℃,血压85/68毫米汞柱,大便镜

    1983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伤湿汗证辨治体会

    石坚如;

    <正> 方书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张景岳则谓;“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此论可谓基本掌握了汗证之要领,然而还不够全面。例如对于湿邪导致的汗出,则只字未提。我乡位处东南沿海,地势卑下,气候潮湿,湿邪害人之广不亚于叶天士所居之吴地,故其所导致之自汗、盗汗,在临床亦较常见。笔者历年所治伤湿汗证较多,今选7例供同道参考。一、阳湿伤表似风温、风湿、中风案高××,男,36岁。1981年4月1日初诊。患者二天前突然恶寒发热。现微恶寒,汗出(?)然而热不解,伴见头胀微疼,昏重若裹,身困肢楚,脘痞纳呆,口粘泛恶,渴不欲饮,

    1983年06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温病下血案二则

    邢鹂江;

    <正> 一、积滞阻中,热结旁流王××,男,7岁。患儿因饮食不节,迭进猪肉、馄饨、山芋等物,次日即满腹疼痛,阵发加剧,大便下红白粘冻,伴呕吐,吐出物为食物及蛔虫一条,四肢皮肤出现紫斑。收治入院后出现高热(体温39.5℃~40℃),泻下血水呈果酱状,脘腹满膨不减,西医诊断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1977年11月22日初诊:体温38.5℃,血便、色如果酱,大腹连脘膨满胀大,腹痛阵发,口吐涎沫,呻吟烦躁,不安床褥。脉弦细数,沉按有力,舌红苔少,尖边多刺。盖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积滞与温热搏击阻中,腑气不得畅行,阴络为之损伤,故血水混杂下

    1983年06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化瘀祛斑汤治疗黄褐斑介绍

    陈伯咸;

    <正> 黄褐斑常见于生育期妇女,与月经、胎产有一定关系。笔者自拟化瘀祛斑汤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今介绍如下。一、药物组成: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泽兰、香附,柴胡各9克,丹参15克,生姜3片,大枣3枚,葱白3寸。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二、典型病例:张××,女,24岁,未婚,1978年8月15日就诊。患者14岁月经初潮,平时正常,自1977年12月起,月经逐渐后延,现每2月经潮1次,量少,夹有瘀块,色紫,经行时伴轻度下腹痛。1978年3月起颜面出现黄褐斑,今经净20余天。检查:颜面满布黄褐色色素斑,以两颧上方为甚,脉沉细涩,舌质边紫,苔薄白。血滞月经不调,治以通阳活血、调和荣卫。按上法内服化瘀祛斑汤。

    1983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83例报告——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和甲皱微循环观察

    刘平;郭天玲;刘成;余平;马为民;吴秀琴;刘树农;梁子钧;

    <正> 刘树农教授运用《金匮》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已有40余年的临床经验。我们自1981年以来,在门诊无选择性地观察了83例功血病人,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结合血液流变性和甲皱微循环的观测,初步证明当归芍药散对功血病人的血液流变性和甲皱微循环的异常状态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临床观察一、一般资料 83例均系临床确诊为功血的患者,其中有3例合并子宫肌瘤。病程在1年以内者30例,1年以上者53例;出血持续1个月以上者8例。年龄≤20岁5例,21~45岁55例,≥46岁23例。病由产后、人工流产后、输卵管

    1983年06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8 ]
  • 凉血活血重用赤芍治疗淤胆型肝炎13例报告

    汪承柏;贺江平;雷周云;陈菊梅;

    <正> 淤胆型肝炎,虽然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胆汁酸长期滞留会导致肝细胞水肿、坏死和肝小叶内反应性炎症,引起门脉区的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影响胆汁流畅。因此,任何类型的长期胆汁淤积均可增加继发性机械阻塞的因素,形成恶性循环,带来不良预后,如形成肝内结石,发展为慢性迁延性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变,肝功能衰竭或出血死亡。目前用以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虽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酶诱导剂、饮食调节等内科疗法和肝动脉周围神经切除合并胆道引流等外科手术,但均未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几年来各地用通下祛瘀、清热通腑利胆、清理肝胆湿热等中医中药治疗,收效良好。我们根据现代医学有关本病发生机制的研究,结合其临床特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

    1983年06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95 ]
  • 大定风珠的临床应用

    张季高;张宇;张云;

    <正> 大定风珠为《温病条辨》方,由白芍、阿胶、地黄、龟板、五味子、牡蛎、甘草、麦冬、鳖甲、麻仁、鸡子黄等药组成。诸药合用,共奏滋液填阴、柔肝熄风之效。古今方书,多将本方列为治疗虚风内动、手足瘛(疒从)的首方。张老将该方扩展应用于其他杂证,收到较好疗效。一、不寐徐某,女,58岁,1979年8月25日初诊。患者体素虚弱,因家务操劳,且中年失偶,心多抑郁,1979年初开始,彻夜转辗反侧,心烦不寐,刚入寐忽又惊醒,且腰膂(?)楚,头晕耳鸣而健忘,经服中药宁心安神数十剂和西药未效。症见体瘦神清,面赤唇干,舌红而略绛,口气秽臭,胃纳欠佳,脉尺虚

    1983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104例阑尾脓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王陆林;

    <正> 自1867年Willard Parker报告第一例阑尾脓肿切开引流以来,一百多年一直沿用这种手术方法。虽然国外有非手术疗法的报道,但还未被广泛接受。最近国内有不少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的报告,但关于远期疗效方面的文献不多。本文就我院1971年11月~1982年11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04例阑尾脓肿进行总结,并分析其近、远期疗效。一、一般资料: 男47例,女57例;年龄范围5~73岁,其中儿童7例,老年11例,青、中年86例;入院前症状存在时间1~120天,平均10.5天。临床表现均有腹痛和右下腹肿块,肿块直径3~20厘米,平均6.8厘米;发热85例,其中低热22例,中度发热42例,高热21例。

    1983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当归拈痛汤的外科应用

    曾广盛;石卫人;

    <正> 当归拈痛汤原载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下,由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白术、苍术、苦参、黄芩、知母、茵陈、当归、甘草、猪苓、泽泻、人参组成。全方以清热、利湿、祛风,配合扶正,俾湿热之邪得以宣通、外泄。方书主治湿热相搏之肢节烦痛、脚腿生疮、脓水不绝、肩背沉重、脚气肿痛、脉滑数等。推广用治外科、皮肤科诸病也有一定效果,兹介绍于下。例1:曾××,女,3岁,1981年12月8日初诊。母代诉;头顶部脓痂,流脓1月余。1个月前,先左耳部流脓,以后逐渐蔓延整个头顶部,曾在××医院治疗,服西药,注射青霉素等不效。查:整个头

    1983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温脐散外敷治小儿腹泻

    张绍先;

    <正> 方药配制及用法:吴茱萸6克,桂楠(即肉桂中的桂板)、广木香各5克,公丁香、地榆各4克(以上系一次量)。共为细末,过筛备用。另备海绵(或温柔绒布)一块,以盖住肚脐为度。用时取药末放置肚脐上,盖上海绵块,再用纱布块包扎,48小时后去掉。可根据病情,一般连用2~4次多见效。

    1983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 ]
  • 抗白丹治疗急性白血病10例的初步报告

    郑金福;周霭祥;

    <正> “抗白丹”原名“七星丸”,系北京市房山县民间验方,相传来自“铃医”,当地居民用以治疗“挟肋痞”、“疳积”、“单腹胀”等疾病。1974年我室曾去房山县赵各庄公社卫生院,学习他们应用“抗白丹”治疗白血病的经验。在学习期间,我们共观察单用抗白丹治疗急性白血病6例;回院后用抗白丹合并化疗治疗观察急性白血病4例。根据以上10例的验证结果,初步认为“抗白丹”治疗急性白血病有一定疗效。药物组成及制备“抗白丹”由雄黄、巴豆(去外皮)、生川乌、乳香、郁金、槟榔、朱砂、大枣组成。药物剂量按前七味药各3克,用大枣7枚的比

    1983年0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7 ]
  • 急性白血病30例临床观察

    周国雄;沈英森;张惠宜;江国语;

    <正> 三年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急性白血病30例,现将治疗情况及临床体会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3岁;其中30岁以下8例,31~40岁6例,41~50岁6例,51岁以上10例。本组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血象检查及骨髓象检查确诊,并依据1980年苏州会议“关于白血病分型的建议”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共6例)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共24例)。二、观察方法: (一)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根据急性白血病起病急、发热高、变化快、病情险恶的特点,结合中医四诊所见,将其分为温热、湿热、

    1983年06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2 ]
  • 针刺治疗半侧脸不出汗症12例

    韩维鹏;

    <正> 半侧脸不出汗症在临床上较少见。余在10年间曾遇到此症12例,经用针刺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46岁。男2例,女10例。病程8个月1例,1~2年8例,3~4年3例。病位左侧4例,右侧8例。二、治疗方法和效果针刺患侧太阳穴,经颧骨下透下关而达颊车穴。采用强刺激手法,即大辐度捻转提插,以患侧出汗为度。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本组病例以针刺后患侧出汗程度与健侧基本相同为痊愈,以针刺后额部、鼻翼部、眼睑上下、嘴角旁均有汗或潮湿,但颧部及颊部无汗或与健侧相比汗量少者为有效;如针刺后患侧无改变为无效。本组12例中,采用上法针刺,最少3次,最多4个疗程,治疗

    1983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奇经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姜揖君;

    <正> 奇经八脉交会的八个穴,元·窦汉卿非常重视。他在《针经指南》序中称:“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因此,习称为“窦氏八穴。”同时在他所著的《标幽赋》中还记述了“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简要地把奇经八脉所主的多种疾患,从阴阳表里区别为两大类。在临床配穴规律中,仍多将此穴放分成四组合用。兹举例说明如下: 临床配穴一、公孙内关公孙通于冲脉,内关通于阴维脉,两脉合于心胸胃,主该部表现的疾患。可用于心痛、胃脘痛、痢疾及其他消化道等病。

    1983年06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 ]
  •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86例疗效观察

    田从豁;

    <正> 慢性胃炎是胃疾患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1978年全国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报道,在纤维胃镜检查中,慢性胃炎占受检人数的47.8~65.7%,在我国广大农村尤为多见。作者多年来单纯用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患者86例,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本组86例患者中住院39例,门诊47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龄15~30岁24例,31~50岁45例,51~70岁17例。病程6~12个月13例,1~5年31例,6~10年

    1983年06期 45-4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4 ]
  • 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0例介绍

    盛福;

    <正> 处方与煎服法:牛蒡子30~40克,白芷6~10克。可根据病情,用量由小逐渐加大。先煎牛蒡子,沸后煎1小时,再加入白芷同煎三次,每次煎30分钟左右。每剂煎汤量宜多些,至少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温服,每日1剂,直至病愈。除个别患者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1~2次外(不需停药,继续服用2~3天后,大便次数可恢复正常),未见其他副作用。服药期间不配合其他中西药物或针灸等疗法。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病程越长效果慢。临床资料与疗效:男13例,女7例;年龄15~50岁;病程最短17天,最长810天,30天以内10例,31~50天4例,60~90天3例,90天以上3例。治

    1983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针刺补泻手法对甲皱微循环及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

    陈克彦;梁淑英;冯秀娥;

    <正> 针刺补泻手法对人体的影响曾有报道。董承统于1963年报告,利用肢体容积示波描记法在19名健康人身上测试,结果示烧山火手法引起血管舒张,透天凉手法引起血管收缩。司徒铃于1980年报告,利用反射式光电血管容积脉搏图,结果看到补法引起血管容积脉波增大者为多,而泻法则引起增大与引起缩小或不变者各占一半。证明补泻手法对血管运动都有明显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针刺补泻手法对血管运动的影响,我们于1981年应用国产WX753型微循环显微镜直观法观察针刺补泻手法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并观察针刺补泻手法对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983年06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8 ]
  • 梅花针治疗神经衰弱96例探讨

    钟梅泉;

    <正> 神经衰弱是临诊最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对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大。本文按中医分型,采用梅花针治疗本病96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具有神经衰弱的基本症状如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病程在3个月以上;起病原因为精神刺激、过度紧张、大病久病后或生活不规律等;梅花针连续治疗7次以上者。 96例中男性59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6岁,以21~40岁青壮年最多

    1983年06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 ]
  • 赤芝孢子粉制剂治疗内脏多动症2例报告

    王芷沅;张振英;

    <正> 自1973年以来,我们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制的各种灵芝制剂于临床,发现此类药物用途很广,现将我们应用赤芝孢子粉制剂(即肌生)治疗内脏多动症2例报告如下: 例一:林×,男,58岁,干部,住院号47342。因腹部“抖动”感20天于1974年8月住北京部队261医院。患者近30年来每当工作极度疲劳和精神高度紧张之后即感头昏、恶心,有便意,继则感到腹部抽动,四肢也抖动,言语不流利,但神志清楚,经过治疗和休息可以缓解,但每次发作均持续数月。此次入院前20天,旧病复发,感心烦、心慌、低热、腹痛、腹部抖动,并伴自汗、盗汗,入睡困难,脑力也迟钝,不能阅读。检查:神志清楚,言语尚清晰,坐位以一个特制的大枕头压在腹部,去枕后,肠的大幅度蠕动波在腹壁外清晰可见。其余一般检查、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1983年0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 《温病条辨》化湿法的运用

    程昭寰;

    <正> 《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系清·吴鞠通所著。全书以三焦辨证把握病机,归纳脉证,区别证候,从而羽翼于仲景六经辨证。其中对温热夹湿、湿温的证治规律尤有独到之处,颇为后世医家推崇。本文试就化湿法的运用,归纳整理,并附临床治案举例,以资说明,供同道参考。一、宣气化湿法“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肺居上焦,为宣发肃降诸气之主。若湿邪侵袭肺卫,使肺失宣降,水津不能四布和下达膀胱,是以气滞而湿阻,湿阻而气愈滞。《条辨》重在轻宣肺气以化湿。其轻宣之法有三:一是辛温合辛凉法,“湿为阴邪,非温不解”,辛能促邪由肺经而达其络,复以辛凉达肺经之表,使邪“纯从外走”,方如新加香薷饮等;二是轻苦微辛法,叶天士

    1983年06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试析引火归原、戴阳、阴盛格阳之区分

    王端文;

    <正> “引火归原”是祖国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谓引火归原,顾名思义,就是引火归于本原。欲运用此法,首先必须了解引火归原之“火”是什么“火”?它是怎样产生的?引火归原之“原”是指何处而言?什么药物具有这种引火归原的功能?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在临床上正确而恰当的应用。既说引火归原,那么,临床上就必然有离原之“火”的见证。而这种“火”为什么会离“原”呢?“原”又是指的哪里呢?本人认为,这种“原”当是指命门。祖国医学认为,“命门为元气之根,真火之宅……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命门火是推动人体脏腑各种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朱丹溪在他的《格致余论》中曾说:“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由此足见这种命门之火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但这种

    1983年06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治疗乳头皲裂的单方

    曹智勇;

    <正> 乳头皲裂,为哺乳期妇女所常见,其症状表现为乳头裂口、疼痛,或有少量流血和渗液,严重者影响哺乳和睡眠。本人用家传单方治疗此症,收到满意疗效,现具体介绍如下: 药物制备及用法:取白及(干品)适量,捣烂研细,过90~100目筛装瓶备用。用时取白及粉和猪油(用微火化开)各适量调成膏状,涂子患处,日3~4次。流血、渗液多者可干撒白及粉,待渗出减少后再涂膏。一般3~5天痊愈。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可适当减少哺乳次数。病案举例:孙××,女,28岁。患乳头皲裂,

    1983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霉菌性肠炎40例疗效观察

    王健中;

    <正> 霉菌性肠炎系慢性消化道疾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属于祖国医学“下利”“泄泻”范围。笔者自1980年起,自拟参白丸(散)治疗40例,疗效较满意,今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0岁以下者2例,21~30岁9例,31~40岁10例,41~50岁12例,51岁以上7例。兼有慢性肝炎者13例,慢性胆囊炎者3例。13例患者曾服过制霉菌素治疗而无效。二、临床表现:所有病例,临床均有腹痛症状,而以少腹痛为多见,便后腹痛减轻,大便稀溏,每日1~10次不等,多数病人兼夹有白色粘液,少数患者有便秘或便秘与稀溏交替出现,伴有腹胀、食欲差。

    1983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 ]
  • 问题解答

    <正> 问:湿温病为什么易出现白(?)?怎样辨治? 答:湿温病是温邪挟湿的病证,长夏季节雨湿较盛,天气炎热地气上蒸,感受湿热病毒而发病。患者太阴脾湿素盛,阳明胃热素重,更易内外合邪。初期多有头痛“首如裹”、身热不扬、酸困重痛的表证,和胸闷便溏、尿液短黄、舌苔黄腻、脉濡缓等里有湿热之征。湿热结合如油入面,很难迅速解除,故病势绵缠。湿热之邪留恋气分,郁蒸肌肤,汗出不透,迎风复回。吴鞠通谓:“湿郁经脉,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内外合邪。”或湿热蟠踞中焦,湿热交蒸,甚则弥漫三焦,失于清化分解。邪无出路,都可从皮肤外泄而发生白(?)。因此湿温病易发白(?),白(?)也是湿温病的特征之一。

    1983年0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金匮要略》释词举隅

    殷品之;

    <正> 《金匮要略》较《伤寒论》为难读,不仅由于凌乱讹夺,还在于词义难明。其中古义通假,多与当今用法不侔;甚至一词多义,随在而异,初学者每望而生畏。兹不揣谫陋,爰将其中部分语词(包括难解或易生歧义者)加以诠解,选实例对照,以示区别。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极[原文]“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九条~*) [释]杨雄《方言》:“极,疲也。”《汉书·王褒传·圣主得贤臣颂》:“匈喘肤汗,人极为倦”。按:“极”即疲乏虚耗的意思,与“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第一条“责其极虚也”之“极”,义同。厥[原文]“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十条) [释]厥,气逆也。尤怡《心典》:“厥阳独行者,孤阳之气,厥而上行,阳失阴则越,犹夫无妻则荡也。”

    1983年0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浅谈胃癌的中医辨证鉴别与治疗

    章永红;钱伯文;

    <正> 胃癌基本属于中医的“噎膈”、“反胃”、“积聚“、“症瘕”、“伏梁”等范畴。胃癌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特别是脾胃功能虚弱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节,情志抑郁不舒,渐至痰火胶结,气滞血瘀而成。现就本人随师学习中,有关胃癌的辨证鉴别与治疗方法,介绍于下,以供参考。一、辨证鉴别对胃癌的辨证分型,临床上最常见的有痰气凝滞、瘀毒内阻、脾虚胃寒三型,晚期胃癌以脾肾阳虚较为多见。本病证情复杂,典型的单一证型并不多见,往往是兼夹为病,故辨证应细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拘泥执一。胃癌属中医脾胃病之一。中焦纳化升降失常是胃癌的常见症状,所以临床上首先要注意脾胃的辨证。概言之,脾病多见阳运不健,因脾为阴脏,得阳气乃

    1983年06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7 ]
  • 脾胃病患者的中医辨证与胃电图检查结果关系的探讨

    王建华;连至诚;侯宁;何智明;

    <正> 胃主受纳,牌主运化,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强调了脾胃在人体健康和发病中的作用。脾虚运化失职,在临床上常见纳差、食后腹胀等症状,其病理机制很可能与胃运动排空有关。国内冯氏等曾用X线钡餐透视方法,发现多数脾阳虚患者胃蠕动功能下降、排空时间延长。但此法比较粗糙,难以定量分析;而其他胃运动排空的检查方法(如气囊法、指示剂排出法等)则会给受试者带来痛苦,不易被接受。胃肠电生理研究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领域,目前认为胃肠电活动与胃肠运动关系密切。我们在1980年10月。至1982年7月,采用电生理方法间接观察了212例脾胃病患者和36名正常人的胃运动状态,并对其中30例住院患者的胃电参数,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从248例278幅体表胃电图的分析中,发现脾虚等不同证型患者的胃电图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某些

    1983年06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25 ]
  • 中医药治疗慢性唇炎简介

    刘荣星;

    <正> 慢性唇炎,是指唇红部不能作出特殊诊断的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似属中医“唇风”范畴,多发于下唇,常经久不愈,治疗棘手。近年来,经我院附属口腔医院确诊为慢性唇炎的患者,即转至我科用中医药治疗,多在2周左右获愈。远期随访,效果良好。特举例简介如下: 芦××,男,20岁。因外伤后下唇肿胀干裂3个月而就诊。于3月前不慎从楼上摔下,下前牙折断,下唇挫裂伤,伤口经缝合后愈合,后渐见下唇肿胀干裂,结薄痂,反复加重,经局部涂擦皮质激素软膏,口服土霉

    1983年06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108例青紫舌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

    胡庆福;陈泽霖;

    <正> 青紫舌是临床诊断血瘀证的主要客观指标,随着中西医结合和活血化瘀研究工作的开展,青紫舌在临床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在某些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目前对它的临床意义及形成机理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本文拟从临床角度对本组患者青紫舌形成的各种因素加以探讨。临床资料一、研究对象本文收集了108例青紫舌病人的临床资料,这些病人均为1981年3月至1982年5月中山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医院的内科住院病人。二、一般分析 108例青紫舌病人中,男性83例,女性25例,男女之比为3.32:1。年龄20~82岁,各年龄组均有分布,但以55岁以上的人数为最多,共43例。108

    1983年06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琳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

    樊友焜;

    <正> 1975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至今已完全缓解7年多,报道如下: 病历摘要:傅×,女,11岁,1975年元月15日入院,住院号45460。患儿于入院前2个月起时而发烧,体温波动于39~40℃之间,持续3~4天,给予对症治疗烧退,间歇1周左右发烧又起,如此反复达2个月之久。不畏寒,不出汗,但自发病后面色苍白,自感头晕,头痛,不思饮食,全身软弱无力,入院前半月左右上述症状加重且腿上出现紫斑。体检:发育正常,面色苍白,颈软,五官及两肺无异常发现,心尖部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软,肝在肋缘下2.5厘米,

    1983年06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六味地黄汤防治肿瘤的实验研究

    姜廷良;严述常;王素芬;武桂兰;冯桂文;李兰芳;李秀梅;沈建华;

    <正> 祖国医学认为,肿瘤是由正气先虚,留滞客邪,气滞血瘀,邪毒积聚成块所形成。《素问》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医宗必读·积聚篇》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恶性肿瘤形成以后,肿瘤能否在体内发展、扩散,决定于邪正相搏,孰胜孰负。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肿瘤患者后期常呈阴、阳、气、血偏虚的见证,故祖国医学对体内肿块的处理,除了攻、削、散、除诸法以外,还重视用补法治疗。金元以来,即有“养正积除”之说。近年来,一些单位在临床实践中证实,扶正法治疗肿瘤确有一定效果。说明扶正祛邪治则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途径。六味地黄汤(丸),系宋代钱乙制订的滋肝补肾方剂。全方六味,三补三泻,开阖兼顾,寒燥不偏。虽功专肾肝,而六经备治。宜于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诸证,是滋阴特别是滋肾阴的通用方,向为历代医

    1983年06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21 ]
  • 头针治验拘证1例

    董自斌;

    <正> 何××,男,36岁,干部。10天前患感冒,发热头痛,3天后上述症状悉减,但晨起右肘关节突然剧烈疼痛,屈伸不利,服药罔效。1981年9月8日来本院就诊。刻诊:右肘关节屈曲成60°角,肱二头肌腱和桡侧腕长肌腱绷紧如弦,肘关节屈伸、转动均受限,触之则痛剧,舌质红、苔白腻微黄,脉象弦滑。治疗经过:开始用体针治疗,取曲池、曲泽、手三里、外关、养老、内关、合谷等穴,经三日治疗,获效甚微。即改用头针疗法,取头部左侧感觉区中2/5,用28号、2.5寸长的毫针,以30°角左右,刺入帽状腱膜下。当针刺达一定长度,将针捻转1分钟

    1983年06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的现状与展望

    叶舜宾;罗连城;

    <正> 对于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历来有不同的主张,如主张施行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以胃减压为主的非手术疗法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在我国,60年代初期开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70年代以来许多医院采用了这种疗法,如1977年6月在广州举行经验交流会上,曾汇集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本病5921例的经验。本文拟简要地介绍非手术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和初步研究结果,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同道参考。一、适应症的选择选择溃疡病急性穿孔的治疗方法,须根据病人的下列条件:(1)年龄;(2)溃疡病病期;(3)有无溃疡病的其他并发症;(4)穿孔前、后胃内容物多少;(5)腹腔积液和感染程度;(6)全身状态。在上列诸条件中,(3)、(5)、(6)项是重要依据,可直接影响

    1983年06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张锡纯以寻常药治危证拾零

    陈九贵;

    <正> 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在药物学的研究上多有独到见解,以寻常药饵治危难险证,别具特色。现择其要,介绍于次。张氏用药,匠心独运。往往某方中用药一味至数两,或仅取一、二药为方,力取其专,常能挽回人命于顷刻,而所用之药,皆为寻常之品。如一产妇,产后十余日,忽大喘大汗。前医用黄芪、熟地、白芍等药,汗出愈多。脉数至七至。先生审证论脉,似已不治。急用生山药180克煮汁,徐徐饮之,饮完添水重煮。如此煮饮3日,诸病皆愈。又一人,年四十,得温病,十余日后大便忽然滑泻,喘逆迫促,脉甚虚,两尺微按即无,也急用生山药180克,煎汁两大碗,徐徐温饮下,饮完煎渣再服,两日共服用山药540克而

    1983年06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杨注“更虚更实,更逆更从”失真

    王长荣;

    <正> 近读《园地》有关《内经》注释争鸣的文章,很受启发。联想到《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现在很多注释本均从隋·杨上善的解释,笔者认为并不妥当。杨注曰:“太阴为阴,阳明为阳,即异位也。春夏阳明为实,太阴为虚,秋冬太阴为实,阳明为虚,即更虚实也。春夏太阴为逆,阳明为顺;秋冬阳明为逆,太阴为顺也”(《黄帝内经太素·藏府气液》)。这是以四时阴阳与人体脏腑经络相应的关系来解释的;虽然于理尚通,但似有失原文之本意。从《素问》本篇的内容来看,重点讨论了太阴、阳明两经及其所合脏腑的生理功能和发病特点,基本上并未涉及与四时的关系,因此杨注没有能真正反映原文的含意。要理解这句经文,必须从经络和脏腑的生理及病理特性上去分析。从经络而论,太阴、阳明是两条经络,互为表里,阳明主表属阳,太阴主里属阴,此即“阴阳异位”之意。“更虚更实”者,虚实之更替也,即太阴虚,则阳明实;

    1983年06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张锡纯与食疗

    孙彦章;

    <正> 对中西医学术的沟通曾作过大胆尝试的张锡纯先生(1860~1933),在中药学方面也颇多创新,特别是在推崇食疗治顽疾方面独具风格。现将他在其代表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介绍的食疗经验,并结合您刊近年来报道,整理成文,以资参考。张氏注重食疗,应用广泛,如山药、核桃、芝麻、鸡子黄、大葱、萝卜等三十余种食物,经常用于临床,其中又以山药为最常用。他认为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咳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用其轧末煮粥名薯蓣粥,治虚损劳伤。加味变化方剂很多,如:合鸡子黄名薯蓣鸡子黄粥,治泄泻日久,肠滑不固;合车前子末名薯蓣芣苜粥,活阴虚肾燥,小便不利,大便滑泄;合半夏名薯蓣半夏粥,治胃气上逆,呕吐不

    1983年06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柿叶治慢性肾炎蛋白尿有效

    周嘉善;

    <正> 慢性肾炎蛋白尿,迄今仍是临床深感棘手的问题。读您刊1981年第6期“柿树叶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一文,深受启发。1981年9月以来,笔者对3例曾系统用过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而蛋白尿始终未能消失的慢性肾炎患者,在辨证运用中药的基础上,每剂中药加入新鲜柿树叶30克,均在服药2~4个月以后,尿蛋白完全消失。其中2例追访1年多,情况依然稳定。举一例如下: 戴××,男,68岁,职工,1981年7月20日入院,住院号541。患者1980年5月因慢性肾炎下肢浮肿,曾用环磷酰胺6周,总量达6.3克,并长期服强的松,下肢仍持续浮肿,尿蛋白长期在++以上。黄疸指数增高,肝功能明显异常。尿蛋白++,颗粒管型+,

    1983年06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 ]
  • 湿疹三号方验证

    李武德;

    <正> 读您刊“老中医经验”栏“朱仁康学术经验初探”一文(见1981年第10期),受益非浅。文中介绍了朱老“确立滋阴除湿法,自拟湿疹三号方”,“主治亚急性、慢性、泛发性湿疹及阴囊湿疹”的经验。笔者自1982年2月份,应用此法此方治疗三例慢性湿疹,均获满意疗效。如: 陈××,男,50岁,于1982年2月10日就诊。左膝下内侧有手掌大一块湿疹已1年余,反复发作,皮肤呈暗紫褐色,高起正常皮肤,表面有轻度白色鳞屑,搔破流水,舌红苔薄白,脉象弦滑。某医院曾诊断为慢性湿疹,历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病人痛

    1983年06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验方治病也需辨证

    许兴生;

    <正> 我家有祖传治荨麻疹验方一则,具疏风活血养阴之功,经本人多年验证,对阴虚型荨麻疹疗效可靠。说明验方治病,也需从药识证,辨证施治。现举一例如下,以供读者继续验证。李××,女,11岁,1983年2月18日来诊。症状:荨麻疹反复发作四个多月,初发作时全身起风团疙瘩,大的如巴掌,小的如指头,奇痒难忍。近一个月来,白天发作较轻,时隐时现,每到晚饭后即发掌大色淡红的风团。口干,手心热,面色萎黄。脉细数无力,舌红少苔。诊为阴虚火旺型荨麻疹。处方:元参10克,熟地12克,石斛9克,玉竹8克,赤芍10克,归尾7克,白芍7克,荆芥6克,首乌8克,川芎5克,白鲜皮9克,蛇床子6克,苍耳子7克,甘草4克。五剂。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服。服第

    1983年06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