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团结战斗的一九七四年过去了,我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地跨入了一九七五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下,过去的一年,我们胜利地进行了批林批孔运动。亿万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进一步揭露了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联系实际批判了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了宣扬复辟、倒退、卖国的孔孟之道,提高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正在前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发展较快,毛主席倡导的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的空气在许多单位大为浓厚。教育革命、文艺革命和卫生革命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蓬勃发展。批林批孔运动巩固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团结。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更加巩固。
1975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傅山(公元1607~1684年),字青主,号公他,山西省阳曲县人。原为明末儒生,后弃儒习医,并钻研百家之言,注重救时济世之学。擅长诗文、书画,尤精于医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生,也是一位具有法家思想的反对清王朝统治的思想家和活动家。明清之际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农民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反动的清朝统治阶级所篡夺,阶级
1975年01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颜元(公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号习斋,河北博野人。他反对程朱理学,提倡“躬行践履”的实学。一生主要从事教学和行医卖药。清统治集团的官吏多次劝他出来做官,都遭到他的严词拒绝。他是清初的一位进步思想家,也是一个著名的医生。清朝反动统治阶级篡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成为全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促使地主阶
1975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荣青;王宁;平全意;肖汉玺;
<正> 一、病例选择条件收集我所历年来治疗的40例慢性肝炎,经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后其肝功能恢复正常者,探讨其肝功能恢复之规律。病例选择要求如下: 1.按黄山会议规定标准,诊为慢性肝炎者。 2.病期1年以上,或从体检,如:肝质地较硬,蜘蛛痣及肝掌久已存在;或肝活检证实,
1975年01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金有;
<正> 慢性气管炎是我国北方最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有关本病的临床治疗报道较多,但用外治法治疗本病的报道尚少。近年来,我们用俞穴拔竹管治疗慢性气管炎,收到较好疗效,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现将我们应用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体会等,简要介绍如下。
1975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彬彬;
<正>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院内科中西医结合肝病小组在院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了中西医综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工作,采取了中西医有机的结合,分阶段治疗,以中医辨证论治扶正保肝治本为主,西药大剂量短期冲击利尿治标为辅,取得了优于以往的疗效。兹将3年来本组治疗随访的、诊断肯定和记录较为完整的70例肝硬化腹水病例资料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1975年01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我科三年来采用民间单方“跌打粉”治疗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压伤等约700余例,效果良好。现将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方药组成及用法:乳香、没药、红花、赤芍、白芷、栀子各五钱,桃仁一钱。按此比例
1975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中药制剂(如五味子蜜丸等)对传染性肝炎的降转氨酶作用,近年来已迭有报道。对麝浊、麝絮(以下简称絮状试验)阳性如何治疗,也是病人和医务人员长期来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拟订了主要作为降麝浊、麝絮(以下简称降絮)用的丹参合剂,自1971年1月至1973年10月以来应用于絮状试验异常的住院传染性肝炎病人,其中疗程达31天以上的,共计60例次。现小结报道如下:
1975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1972年我们在农村防治流感时,从资料上发现食醋熏蒸对预防流感有很好效果。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证明,醋熏对流感病毒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为了观察口服食醋对肝炎病毒是否有影响,我院在1973年2~9月用它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76例,均获痊愈。现将资料完整之51例报道如下。
1975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中药肝复康片剂系五味子制剂。在医院党委领导下,我院肝炎门诊从1973年10月至1974年3月应用肝复康片剂治疗104例病毒性肝炎,通过临床近期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975年01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胆道感染常与胆石症并存。我国胆道泥沙样结石较多,因此急性胆管炎也较多。祖国医学认为,胆囊炎、胆石症主要是由于气血郁积在胆腑,湿热瘀结中焦,影响胆的“中清”和“通降”等功能。本病多属热证、实证,因此其治则主要是舒肝、理气、止痛、清利肝胆湿热。从1971年7月到1974年3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了98例急性胆道感染。我们所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原则是:消炎、止痛、解痉、利胆,并配合全身支持疗法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现介绍如下:
1975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续立志;苏令咸;
<正> 白喉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危害性大,病死率高。自1890年Bebring首创应用白喉抗毒血清取得疗效后,至今仍被公认为可靠的特效疗法。抗菌素的问世,又为白喉的病原治疗找到了确切的方法。为发掘祖国医学遗产,本院于1970年1月至1974年5月,使用马鞭草治疗局限型咽白喉248例,疗效较好,现分析如下:
1975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炳富;
<正> 1966年作者在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采用大白鼠做运动负荷前后尿液改变的实验。实验中发现大白鼠在正常情况下有蛋白尿,因而使该题有关蛋白尿部分不能继续进行。为提供今后作泌尿系统科学实验选择动物时的参考,将当时我们对65只健康大白鼠的尿蛋白测定结果介绍如下。实验动物为健康大白鼠65只,其中雄性58只,雌性7只,体重在128~305克,平均190.1克。室温保持在14℃以上,饲料是碎
1975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童维新;
<正> 我们于1973年10月至1974年2月分别在市区三五○四工厂和郊区四季青大队应用复方白屈菜治疗慢性气管炎21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分析:男100例,女112例;年龄16~30岁22例,31~50岁147例,51~78岁43例。病程在5年以内64例,6~10年80
1975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一、治疗方法: 贯众、萆薢各八钱,党参五钱,鸡血藤四钱(均按市两算)。水煎两次,使成200毫升药液,每天分二次服。10天为一个疗程,间歇5天,共用四个疗程。二、临床观察: 11例慢性铅中毒患者,治疗前分别有头痛、虚弱、四肢酸痛、恶心、腹胀痛、指颤手麻,脸、舌颤动,膝腱反射亢进等症状和体征,
1975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春华;
<正> 早期肝硬化——癖块肝硬化是现代医学名词,它属于祖国医学“症”“癖”“痞”“积”等范畴。但这些症癖痞积,并不全是肝硬化,它包含了腹内一切肿块,这些块状物因部位不同而分属脏腑,如《难经·五十六难》说:“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脾之积名曰痞气,
1975年01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洪中立;管启珉;
<正> 我们采用民间单方韭菜子吞服治疗顽固性呃逆5例,疗效堪称满意,现简要报道如下: 5例中3例为神经性呃逆,1例为脑血管血栓形成,另1例为重症肝炎出现呃逆。呃逆持续时间最短2天,最长18天。5例均先经西药(如氯丙嗪等)或针刺治疗无效。所用韭菜子系中药店供应的干品。其中2例神经性呃逆应用
1975年01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德五;马学惠;周良楣;赵元昌;
<正> 关于五味子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屡有报道,其特点是降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效果迅速、幅度大。但对其降酶机理至今不清,看法不一,因而有必要通过动物实验加以阐明,供临床应用之参考。
1975年01期 45-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正>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组于1973年3月赴河北省宣化县常峪口大队,对28名确诊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进行了经络知热感测定的观察,提出了经络知热感测定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初步意见。为了进一步探索经络测定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1年来,我们反复对50名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的经络变
1975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