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秦始皇在发扬祖国医学中的作用

    王琦;

    <正> 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从春秋战国以来,伴随着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一直存在着法家和儒家两条政治思想路线的斗争。在劳动人民反对剥削阶级斗争的推动、影响下,法家推行一条革新、进步的路线,宣扬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进步的阶级和政治势力服务;儒家则推行一条复辟、倒退的路线,鼓吹唯心论和

    1974年08期 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 不断摸索中西医结合的路子

    <正> 遵照毛主席关于中西医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教导,几年来,我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从理论、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不断摸索中西医结合的路子,现在将我们的一些作法综述如下: 一、组织学习中医理论,探讨中西医理论

    1974年08期 8-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对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研究

    都本业;

    <正>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对祖国医药学有关补气类中药对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在这一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其中对增强机体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作用较明显的灵芝合剂,进一步观察了其在抗感染中的作用。现一并报

    1974年08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15%斑蝥酊治疗神经性皮炎28例简介

    张振民;

    <正> 我队采用普鲁卡因封闭配合斑蝥酊外搽,治疗神经性皮炎2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药物制备: 取斑蝥15克,研细末,加入75%酒精100毫升中,浸泡6~7天后过滤,滤液即为15%斑蝥酊。装瓶密闭备用。二、治疗方法: 患处常规消毒。用0.25%普鲁卡因在患处

    1974年08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简谈中医的“补法”

    焦树德;

    <正> “补法”是中医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具有补益、强壮等作用的药物,经过配伍,组成方剂,来补充人体阴、阳、气、血、营、卫、津、液等的不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消除各种虚弱证候,达到强壮身体、恢复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中医常用的

    1974年08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51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禹田老中医论疮疡的治疗经验

    杨昌林;

    <正> 罗禹田老中医,年已七旬。在四十余年的医疗教学实践中,继前人之长,积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有其独到之见。现仅就罗医师对外发疮疡的辨证施治经验,概括介绍如下。一、临证必须注意三个环节

    1974年08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花生油穴位封闭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40例介绍

    <正> 我科在兄弟医院的启发下,对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用花生油进行穴位封闭4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大便化验诊断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4岁。在治疗前每日大便5~10次者26例,11~20次者9例,20次以上者5例。性质呈

    1974年08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辨证论治66例二、三期高血压病的临床总结

    詹文涛;

    <正>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院自1973年1月以来,开设了中医治疗高血压病门诊,用现代医学科学方法配合进行检查观察,以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病,受到了广大铁路职工的热情支持,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二期和三期诊断,有完整病历记载,并经1个月以上系统观察治疗的66例,初步总结报道如下:

    1974年08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补肾法合并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5例报告

    沈壮雷;

    <正> 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补肾法合并小剂量激素治疗慢性肾炎肾病期肾病综合征6例,除1例因治疗无效治程中断外,其余5例均获明显的缓解效果。现将此缓解5例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分析:本文5例中,女性4例,

    1974年08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复方“北五加皮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正> 一、病例分析:统计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29~76岁。风湿性心脏病13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8例。合并心房颤动11例。心力衰竭Ⅰ度3例,Ⅱ度10例,Ⅲ度6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脉象多为结代、细数、弦数,舌苔多薄白、薄腻,舌质多暗紫。服中药前用过毛地黄、地戈辛者11例。

    1974年08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14例报告

    <正> 三年来,我们对1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了中药、环磷酰胺、激素联合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病例分析 1.本组14例均有明显的全身水肿,明显蛋白尿,血浆蛋白减少,血胆固醇增高,并排除红斑性狼疮等胶原性疾患所引起的肾病。

    1974年08期 3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五加皮粗甙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正> 北五加皮为萝藦科(Asclepiadaceae)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为野生缠绕性灌木,8~10月间可采收,挖出根部抽出木心晒干即得。我国河北、北京、辽宁、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四川一带均有出产。我们在用复方北五加皮汤治疗心力衰竭有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北五加皮中提

    1974年08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介绍龙胆草治疗急性结合膜炎

    钟玉坤;

    <正>二年来,我们采用龙胆草洗眼治疗急性结合膜炎94例,效果良好。其中85例用药1~3天痊愈,5例显效,4例无效。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取龙胆草五钱,加水250毫升,煎煮成150毫升,加微量食盐,冷后洗眼,每日3~4次,每次5一10分钟。根据85例治愈病例观察,一般多在用药后2一3天痊愈。

    1974年08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乌楂煎剂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务学正;

    <正> 1973年以来,我们采用乌楂煎剂及耳针治疗小儿腹泻86例,计分乌楂组40例,耳针合并内服乌楂煎剂组(简称耳乌组)46例,均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文86例多为2周岁以内的婴幼儿,其中2~6个月11例,7~12个月55例,1~+~2岁2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在1~3天者47例,4~7天者32例,8~15天者7例。大便次数

    1974年08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新明”穴治疗眼病504例报告

    <正> 我院军医李聘卿同志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伟大教导,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医疗实践,经过在自己身上反复试扎,找出了治疗眼病的新穴位——“新明”穴。两年来,对十余种眼病进行了治疗观察,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所治疗的各种眼病中资料完整的504例小结如下:

    1974年08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腓神经麻痹(足下垂症)6例的疗效观察

    韩祖濂;陈永治;

    <正> 足下垂、足趾不能背屈并伴有小腿外侧、后面和足背局部感觉缺失,为腓神经麻痹的主要症状。在祖国医学书籍中,本病似属痿病范畴,如《素问·痿论》云:“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我们在临床上以针刺治疗腓神经麻痹6例,获效显著。现简介如

    1974年08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五加皮粗甙对豚鼠心肌细胞膜钠-钾激活的三磷酸腺甙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报告)

    <正> 北五加皮(亦称杠柳皮,羊奶藤,羊桃梢等),在《中药志》中已有记载,属萝藦科植物,学名为Periploca sepium Bge.。最近我院西苑医院在临床运用复方北五加皮汤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的基础上,自北五加皮中提取出一种粗甙,经初步鉴定含有杠

    1974年08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八角枫(瓜木)中酸性成分的实验研究

    徐叔云;沈爱娜;顾雅珍;王庭银;

    <正> 八角枫学名瓜木(Alangium platanifoliumHarms.),属八角枫科,别名白锦条、麻桐树、八筋条、山药萸、猪耳桐药,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在我国分布很广,辽宁、山西、河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台湾等省均有出产。药用其根和根皮,可治风湿骨痛,亦可作农药,毒杀蚜虫。

    1974年08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