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批“克己复礼”

    <正> 目前,全国人民集中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林批孔运动正在健康地发展。党的九大以后,正当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团结起来,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号召,把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时候,林彪及其死党,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写了许多条“悠悠万事,唯此为

    1974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认真学 深入批

    <正> 批林批孔的群众运动,正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广大工农兵以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投入战斗,有力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也积极行动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的

    1974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彻底批判“克己复礼”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李金;

    <正>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孔老二要“复礼”,林彪要“复辟”,他们走的是一条路,唱的一个

    1974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阶级敌人决不施“仁政”

    吴俊;

    <正>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忠实信徒。他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和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一样,在他身上散发着孔孟之道的臭气。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忠实走狗孔老二说:“仁者爱人”。林彪跟着他的老祖宗屁股后面叫嚷“仁政”,要有“仁爱

    1974年0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狠批“克己复礼” 反对复辟倒退

    <正> 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林彪拼命宣扬孔孟之道,中心一点就是“克己复礼”,即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林彪反革命复辟纲领“克己复礼”的老根出于孔家店。孔老二是一个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后代,他顽固地站在反动的奴隶主贵族的立场

    1974年04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脊椎裂合并尿便失禁160例临床治疗初步观察

    <正> 脊椎裂合并尿便失禁是由于胚胎期脊椎和原始神经管发育不全所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合并尿便失禁的脊椎裂,多为骶椎裂,也有的合并腰椎裂。临床上可分为显性裂与隐性裂。凡骨裂处有脊髓脊膜膨出者为显性裂,无膨出者为隐性裂。主要表现为尿失禁、便失

    1974年04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硝酸一叶萩碱穴位注射的临床观察

    王致优;祝宝枝;张慧云;

    <正> 一叶萩碱对脊髓的神经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以使动物的反射活动和肌张力增加,对植物神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该药不仅促进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使反射兴奋性提高,并可增强代谢过程,提高肌肉的收缩力,使异常的肌肉生物电趋向正常化。对于外周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曾观察到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

    1974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脊髓不全损伤38例的临床观察

    <正> 三年来,我们小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了38例脊髓不全损伤的患者,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治疗观察的初步总结,报告于下。临床资料一、一般分析:38例中男33例,女5例。息者均系青壮年,其中16~30岁的20例,31~50岁的18例。就诊时距伤后时间为

    1974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医疗法治疗肩凝症18例临床小结

    杨万发;刘会生;耿惠民;

    <正> 肩凝症又称冻结肩,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耳廓的神门、交感,上肢的外关穴,对肩凝症有较好的效果。现将18例的临床近期疗效,进行初步小结。症状与诊断:患者有肩背部疼痛,夜间加重,往往与天气变化有关。检查时可发现肩部肌肉僵硬,晚期肌肉萎缩,肩前、肩后及上臂

    1974年04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部透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张镇;

    <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的发生往往与风湿、病毒感染有关。面部被冷风吹和受潮湿,常常是本病诱发因素。我们使用新针疗法为工农兵群众治疗本病的过程中,经过长期摸索和反复实践,体会“面部五透针”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974年04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刺激三叉神经干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观察

    邵殿华;王庆炜;

    <正> 近年来我们在针刺麻醉临床应用的启示下,应用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一定疗效。兹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我们曾使用自制半导体电针仪,其输出脉冲为正负相相等的峰形波,以免毫针电解,频率为600次/秒;也曾用过另一电针仪,频率为150次/秒,均有效。因针刺位置与神经的

    1974年04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

    高文武;

    <正> 多发性神经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往我们对这种病多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遵循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两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974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穴位埋线治疗71例坐骨神经痛的初步观察

    郑魁山;孟昭敏;

    <正>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它属于祖国医学“痹症”的范畴。三年来我们应用穴位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患者71例。现报道如下: 一、治疗方法根据本病的痛点多数在腰、臀、胯部和小腿肚等膀胱经的循行线上出现,故选取膀胱经的秩边和阿是穴为主,采用腰椎穿刺针在穴位

    1974年04期 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10例坐骨神经痛

    <正> 坐骨神经痛系现代医学病名,以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剧烈疼痛或在持续性钝痛的基础上有发作性的加剧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较为常见,患者常为一侧受害,多发生于成人。治疗方面西医多偏重于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由椎间盘脱出引起者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从1966年以来,我们先后应用加味活络

    1974年04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心脏病的临床心电图观察

    <正> 针刺疗法治疗心脏病是祖国医学珍贵遗产的一部分。近五年来,我队赤脚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初步证实针刺治疗心脏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为了进一步找寻针治心脏病的方法和规律,我们在临床治疗中配合心电图观察,进行针效记录和穴位筛选。所得资料与动物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内容较为具体,现在扼要报道如下:

    1974年04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介绍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

    金观源;

    <正> 产后尿潴留在难产或产程延长的产妇比较常见。我们在敏感点施以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5例,收效满意。其中3例针灸一次即自行排尿;2例曾作下腹部热敷及多次导尿均无效,经针治二次、艾灸四次而愈。本法简便有效,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用手按压患者的水道、秩边、三阴交等穴附近,可找到酸楚异常的部位,即

    1974年0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穴位针刺对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

    <正> 以针灸疗法治疗心脏病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在民间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流传。近五年来,我队采用针刺疗法收治过不少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等病员,并由临床心电图观察到穴位针刺对心律不整和心肌受累等症状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或治疗作用。为了进一步找寻针治心脏病的有效穴位和基本规律,我们曾采用蟾蜍为实验动物,模拟临床经验,进行实

    1974年04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十年来国外植物药研究概况

    张家庆;

    <正>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洋为中用”的教导,我们对国外近十年来研究中药和植物药方面的情况作了一些资料调查,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供我们吸收其有益部分,作为研究、整理、发掘和提高祖国医药学的参考。一、植物药理论研究新动向国外由于实际的需要,促使了对植物药进行积极的研究,其中有关研究中药的资料很

    1974年04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愈慢性荨麻疹2例介绍

    <正> 我科遇到2例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均用针灸治愈,分别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未复发,现介绍如下: 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以上三穴针后加灸,每次三壮,直接灸);同时针刺曲池、合谷、内关、三阴交。手法:先泻后补。运用捻转或提插补泻,留针15分钟,每3分钟捻转一次,由轻刺激到

    1974年04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