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重传染性肝炎辨证论治的探讨

    潘澄濂;

    <正> 我们所指的危重传染性肝炎,是包括暴发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肝坏死)、亚急性肝坏死、坏死后性肝硬变。这些肝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深度黄疸(黄疸指数达100单位以上),腹水,甚至神志错乱,陷入昏迷。与此同时,肝功能均有不

    1963年1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7 ]
  • 对于小夹板固定的看法

    张超然;

    <正> “小夹板固定”达一名称,不见于祖国医学记载,达是今人为了把祖国医学中的不包括关节在内的夹缚固定法与固定范围较广的,与包括关节在内的现代医学的固定法相区别而命名的。骨折已经整复之后,必须予以适当的固定,

    1963年1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关于“埋针治愈12例遗尿症”的补充

    刘霉岩;

    <正> 拙著“埋针治愈12例遗尿症”于本刊1962年第四期发表后,由于文中对用具和针刺深度等,缺乏说明,致劳各地读者通函垂询,为此,特作补充如下: ①所用针具并非耳针,乃普通常用的不绣钢毫针剪去针柄使用(制作方法请参阅本刊1960年第一期第34页陈序东:“针灸治疗破伤风15例经验介绍”一文)。

    1963年12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武汉中医药学会举行首届学术年会

    尤泉;

    <正> 武汉中医药学会最近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大会收到学术论文和临床经验总结资料共210篇。会上还展出了名老中医的著作和武汉地区前辈名医的遗著。在中医理论方面,对阴阳、藏象、营卫气血等学说

    1963年12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治疗133例输卵管妊娠的初步探讨

    程广泽;洪圣芙;

    <正> 通过对133例输卵管妊娠的诊治,我们初步摸索到了一些中西医综合治疗的规律。除在1961年已作初步报导外,现着重就近四年来中西医综合治疗的辨证分型、手术问题及疗效分析部分,作一补充介绍,请予指正。

    1963年12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西瓜霜合剂治疗沙眼的初步总结

    包寅嘉;孙樟斌;

    <正> 几年来,我们应用西瓜霜合剂及化铁丹对沙眼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初步认为,西瓜霜合剂的疗效较化铁丹为高,其临床疗效尚称满意。现总结于下,供同道参考。

    1963年12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治疗泌尿系结石病的点滴体验

    岳美中;

    <正> 近年来,笔者治疗了泌尿系結石病数例,略有体会。现举病案一则,介绍经验如下,希予指正。病案介绍: 刘××,男,40岁,门诊号100216。 1953年患腹泄,不久泄止。此后,腹常胀痛,久治未愈。1960年5月,腹痛增剧,尿血,经北京协和医院摄片,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结石粗0.5公分,长0.6公

    1963年1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 ]
  • 气功治愈遗精病方法介绍

    董仲武;

    <正> 患者佟××,男,20岁,学生。1960年秋初诊。自诉因生活不愼,于16岁时得梦遗症,初每周一次,渐而三、五日一次。曾自行购服“固精丸”等药无效。近结婚三月,发现早泄,遗精加剧,每周达3~5次不等。严重时,每夜梦遗3~4次。迭经服药、针灸、理疗等

    1963年1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阳和湯用于内科病的临床体会

    陈幼清;

    <正> 阳和湯出自王洪绪《外科全生集》,其药物粗成为:熟地黄一两,白芥子(炒研)二钱,鹿角胶三钱,肉桂一钱,炮姜炭五分,麻黄五分,生甘草一钱。主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在《外科辑要》中,将其适应范围,说得更加具体:“治阴毒

    1963年12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治愈泰齐氏病一例报告

    殷悦武;

    <正> 泰齐氏病(Tietze's disease)又名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泰氏于1921年首先报导。本病为肋软骨非化脓性肿服,吸收缓慢,痛疼剧烈缠绵,疼痛消失后,往往于较长时间内,遗有肋软骨肿服不消(病理切片证实系肋欺骨及软骨膜

    1963年1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試論烏梅丸的临証运用

    范佩;

    <正> 乌梅丸方出于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历代著名方书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普济方》等均有记载。方后所列主治证候则多是根据《伤寒论》原文略加阐释,对方剂组成和药物性能论述不多。如宋

    1963年12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病案讨论(急性腎炎併发脑型肺炎)

    徐惠之;曹济民;

    <正> 我院儿科于1962年9月间收治急性肾炎併发脑型肺炎一例,经辨证治疗后,获效显著,特此提出讨论,以供同道参考。病历摘要患者黄、x,女,20岁,住院号7一83,于1963年9月4日上午8时急珍入院。主拆(其母代述):

    1963年12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应用深刺痖门穴的经验

    赵吉民;

    <正> “痖门”亦名舌横、舌厌、瘖门等,位于头后发际宛宛中,在“风府”穴下半寸处,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间。历代各家对痖门穴都不主张深刺,而有的书上还告诫人们禁止深刺。如《医学入门》“刺四分”,《针灸大成》“素註针四分,铜

    1963年12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针刺对运动从属时值的影响

    陈克勤;

    <正> 解放以来,我国医务工作者们,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利用多种方法,研究针灸疗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共中对于针灸机制的某些理论问题,有了不少的阐明。本实验试图通过针刺腧穴的作用,观察对人体运动从属时值的影响。

    1963年12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4 ]
  • 针刺治疗小儿疾病的几点体会

    张祟正;

    <正> 小儿气血未充,体质脆弱,感觉锐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成人敏感得多,所以用针刺治疗小儿疾病时,不能与成人等同看待。《灵枢·逆顺肥瘦》篇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可见古人早已注意到小儿体质与成人不同,因而

    1963年12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沿肺经线路出现红线一例报导

    孙幼立;

    <正> 最近遇到一名患者,皮肤上有一与肺经运行路线相一致的一条红线,经针刺后逐渐消失。现将该病案报导于下: 患者杨××,干部,男性,34岁,门诊号62701,1963年7月31日来诊。主诉头眩已二天,昨下午参加劳动,今晨觉右手臂痠痛,右胸部胀痠。今晨起有咳嗽,痰稠厚。1962年曾患胸膜炎,经住院疗养后,

    1963年12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3 ]
  • 试论标本

    邓明仲;

    <正> 标本理论是在祖国医学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本理论首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均多有所发挥。如果充分掌握其基本原理,对于正确分析病情,处理疾病等

    1963年12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举行论文报告会

    文儒;学智;

    <正> 最近,陕西省中医研究所在总结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举行了一次学术经验报告会。达次会议是该所1956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学术论文报告会。在会上共宣读了32篇论文,其中属于临床方面的21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的8篇;其他3篇。包含有老年中医的

    1963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续)——选载自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中医内科学讲义》

    <正> 三、脾(附胃) 1.生理: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中,互为表里。脾胃为仓廪之官,在体为肉,开窍于口。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1963年12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中医杂志》1963年目录总索引

    <正>~~

    1963年12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

本网站版权归中医杂志社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35632    京ICP备1304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