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最近,北京和全国好多个大城市的一些医疗单位、医学教学单位和医学研究单位,組織农村巡迴医疗队,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下乡为农民防病治病。这种做法,是适应当前社会主义革命需要,坚持卫生工作的革命方向,促进卫生队伍革命化的极其重要的措施。这种做法,值得大大提倡。什么是方向問题,归根到底,就是为誰服务的問題。我們的卫生工作要为全体人民和一切病人服务,但是,首先和主要的应当为工农兵群众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卫生工作区別于资本主义卫生工作的根本之点。而卫生工作要为工农兵服务得好,就不能光看到城市,也应当面向农村。毛泽东同
1965年05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部分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以下均簡称肝炎)患者,由于肝功能长期損害,病情缠綿,往往久治不愈,临床治疗頗感棘手。我所肝病研究组根据祖国医学的辨証施治原則,对此类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現将1963年初至1964年10月住院的110例患者治疗結果报告于下:
1965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文哉;周明璿;
<正> 本文34例慢性肝炎患者,都是病程較长,經过西医治疗,絕大部分曾长期在家休息,未見显著好轉或反見恶化,而来本院中医科治疗。其中24例为住院病例,另10例是門診病例,其記录較为完整而符合本文分析要求者。 診断标准 (1)肝炎病程在一年以上者;(2)經常或反复出現症状,如乏力、肝区疼痛、腹脹、納呆等;
1965年05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兰軒;赵延亭;
<正> 一、治疗方法:取穴乳泉(双)、少泽(双)、膻中。乳泉穴位在腋窝横紋前端,极泉穴前五分,胸大肌下緣处。針刺时,令患者仰臥,裸胸,两臂向头上举。針乳泉穴用29~30号长2~2.5寸的不绣鋼針从腋下横紋前端,胸大肌下緣斜刺入,針尖向天突穴,針身从胸大肌以下肋骨以上通过(勿刺入肋间或胸腔),用捻轉雀啄术,边捻边啄,令乳上胸肌下有麻胀感觉。針少泽、膻中穴时用五分长的針,行平补平泻手法。以上三穴同留針20分钟,每5分钟行針一次,每次必須使胸部有麻胀感。每日針刺一次。
1965年05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屠揆先;朱晓謌;
<正> 传染性肝炎和肝硬变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祖国医学理論上如何来說明其发病机制,尚乏系統資料。作者根据几年来的临床經驗,結合古代文献,試作如下探討。 黃疸与无黃疸传染性肝炎之有黄疸者,以黄疸为主征,称之謂黃疸型肝炎。黃疸一症,在我国古典医籍中已有記載。如《內經·平人气象論》:“目黄者
1965年05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 肝脏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为了要比較准确地了解肝功能的損害程度,必須同时做若干种不同方法的試驗,并經复查,才能下結論。在急性弥漫性炎症阶段,肝功能試驗易得异常結果(即阳性反应);在慢性炎症阶段,由于肝脏具有較强的代偿性再生能力,肝功能試驗有时也可能是正常的。目前常用的肝功能試验有以下几种: 一、蛋白质代謝功能試驗: 1.血清总蛋白量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的測定:血清总蛋白包含有白蛋白及球蛋白。血清白蛋白主要
1965年05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兴培;彭鈺第;
<正> 笔者一年多来运用“泻痢丹”(以下簡称“本方”)为主,必要时配合香連丸治疗泻痢患者25例,疗效滿意,今簡介如下,供同道参考。一、应用原則和药物剂量 1.泄泻与久痢无新邪和实邪者,单用本药。用量:成人一日三次,每次一包(重四分);較大儿童两包,日三次分服;較小儿童日三次,每次半包。(以下簡称“常量”)
1965年05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树森;馮引迪;刘枫;
<正> 我們遇到一例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瘢痕灸治疗后,获效良好,在二年零八个月后随訪未复发,現报导如下。患者楊××,女,26岁,未婚,护士,1961年6月15日就診。自述于1950年冬,因受寒后两膝关节疼痛,1956年冬症状加重,全身关节疼痛不遂,两膝、两手关节疼痛尤甚,医治无效。1957年夏在××疗养院診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經各种理疗仍未效,两腕、左踝关节开始僵
1965年05期 1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俊元;楊春明;艾成歧;
<正> 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在临床上是比較严重的常見疾患之一。我院自1959年3月至1964年12月分組治疗240例潰瘍病穿孔患者,本文就临床資料加以分析,并重点討論本病治疗方法的选择,針刺治疗的效果和机制。病例分析我們将240例分成二組进行观察:非手术疗法組(以下簡称非手术組)共155例(包括經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后采用手术的20例在
1965年05期 15-1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如里;查胜祥;
<正> 我院于1963年11月12日收治左足部輾压陈伤(手术后創面不愈合)病孩一例,經用中药和伤科正骨手法治疗五月余而告痊愈。茲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一、病历介紹:刘孩,男,5岁。住院号:2273。患孩于1963年10月7日被一辆汽車輾压左足踝关节及蹠背部,当时病孩即昏迷在地,急送××医院搶救。該院采取急救措施后,患孩昏迷現象解除。經X綫摄片,診断为左足脛腓骨
1965年05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天璋;
<正> 病例介紹:患者楼某,男性,30岁,住院号942。因重症空洞型肺結核于1963年3月26日住院,以后陆續发現喉結核、支气管內膜結核、輸尿管結核。患者于1963年1月发現肛門右旁有一顆黄豆大之肿块,时痛时痒,延至5月,痛痒加剧,肿块破潰,流出黄色脓液,次数頻繁。肛門外科会診:膝胸位,于肛門外三点钟处有一瘻管之外口,认为結核性肛門瘻可能最大,待肺結核愈后手术切除。予鏈霉素、奴佛卡因每日或隔日局部封閉18次,並每晚用1:5000
1965年05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馬玉静;
<正> 《衷中参西录·論腸結治法篇》云:“……其証有腹痛者,有呕吐者,尤为难治。因投以开結之药,不待药力施展而即吐出也。亦有病本不吐,因所服之药行至結处,不能通过,轉而上逆吐出者。是以治此証者,当使服药不使吐出为第一要着……”笔者在张氏这一議論的启示下,对呕吐不能服药的腸梗阻患者,外用大葱熨腹为先驅,继之以內服药物而获良效。今报导两
1965年05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世珍;
<正> 余××,男,12岁,学生,門診号13221号,于1964年11月3日初診。患者小便失禁已六年,原因不明。于1957年春发觉夜間尿床,白天尿液不时滴下,褲子常湿,乏力怕冷,头晕目眩,动作迟緩,手足凉,小便清。至今已六年多,久治无效。診見舌淡无苔,身瘦,精神委靡,声音低,褲子有尿液气味,脉沉弱,两尺尤甚,京門、中极穴压痛明显。此系腎阳不足,命門火衰之遺尿証。治宜补腎阳、壮命門,用俞募配穴法,取腎俞、京門(腎募)、中极(膀胱募),配以关元、气海。
1965年05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吉勛;周世成;秦璧光;王禾清;
<正> 用針刀挂綫和內服药等疗法治疗肛門直腸瘻,在明代医书中已有詳細的記载。如《外科大成》說:“有瘻者插以药丁,通腸者挂以药綫,无痔而有瘻者,必因肛門边先結肿硬,半年一載,此块作痛出脓成瘻,入內先通腸而后外潰也,必有附管,治非取管挂綫不能收功。”又曰:“凡用挂綫,孔多者只先治一孔,隔几日再治一孔,如綫落口开者,敷生肌散。”《医宗說約》云:“凡疮久不收口,有管如灯草,日流脓水者曰漏,皆因
1965年05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仲圭;
<正> 一、胸痺:万××,女,48岁。春节前突发噫气,噫气高朗,声聞数室之外。嗣后胸部窒塞而痛,病势走窜,稍有稠痰,背部筋急,至今已有三月。曾在医院透視,心肺正常,主动脉輕度硬化,食道中段憩室,輕度胃下垂。心电图正常。脉弦而有力,舌苔正常。患者素性急躁,曾患浮肿(已愈)、高血压(未愈)。細思此病主証为胸悶、噫气。《金匱》云:“胸痹,胸中气塞,短
1965年05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褚玄仁;
<正> 舌診肇始于《內經》,张仲景通过临床应用,丰富了舌診的內容。然历来研究仲景学术者,除金代成无己外,对此均甚忽略。因此,笔者特对仲景舌診試作一肤浅的探討,供同志們参考并請指正。一、仲景舌診的内容在現存的仲景著作《伤寒論》和《金匱要略》二书中有关舌診的記述共有三十条。除重复者以外,实得二十四条。其中《伤寒》有十七条,
1965年05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疴生;杜荣年;
<正> 旱蓮草治疗痢疾,乃杜疴生老大夫家传經驗方,今簡介如下,仅供参考。治疗方法: 旱蓮草四两,糖一两(白痢用紅糖,赤痢用白糖,赤白痢兼下則紅白糖对半),水煎温服。一般服一剂后开始見效,继服3~4剂多可痊愈,且无副作用。
1965年05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家珍;
<正> 《伤寒論》是以辨証施治的方法,闡述多种外感病发展变化規律及其具体治疗方法的一部临床医籍。六經分証是《伤寒論》理論的核心。六經病理不明,不仅无法全面而系統地解释《伤寒論》的各項条文与正确地解决历史上遺留下来的伤寒学派和溫病学派在若干理論問題上的分歧,更重要的是影响我們正确地运用六經分証的理論以指导临床实践。
1965年05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协和;彭静山;
<正> “經絡測定仪”在临床診断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几年以来,我們用此来分析患者的經絡現象,并結合四診,相互参考,作为临床治疗的观察,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現将我們的观察方法、經驗体会等,結合病例介紹,报导于下。一、观察方法:在施行四診以后,用京一型八号經絡測定仪,測定气血及十二原穴,分析經絡現象,結合四診情况,辨証施治;迄症状完
1965年05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侯灿;
<正> 我們在前几篇文章的分析中提出了“八綱”是中医关于机体典型反应状态的概括,以及寒、热、虛、实等綱的共同发病学原因包括热量不足、过剩,或机能亢进、减退的假說。为了检証这假說,我們选择了一些机能和热量代謝的实驗方法,在一批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辨証分型病人身上做了下面三个实驗研究。一、同一疾病不同辨証分型患者的血管运
1965年05期 36-3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宗广;
<正> 最近出版的《中医内科学讲义》一书(上海中医学院主編,全国中医教材会議审定,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64年1月第一版),在初版《内科学讲义》的基础上經过修改补充,其质量显著提高,是良好的中医教材之一,誠为目前一本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内科学著作。全书分总論、各論二大部分。在总論部分闡述脏腑、气血、风火痰湿的病因、病証之基本概念及治疗原則,是内科的基础理論部分。各論中列出常見54种内科疾病,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
1965年05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張凤华;
<正> 笔者在去年临証时遇到沿肺經循行綫上出現紅綫一例,特报告如下: 王××,男,45岁,农民。初診日期:1964年11月16日。門診号:148~32。主訴:患风湿性关节炎已三年,平时感两腿痠沉麻木,膝关节行动作响,屈伸不利,行动困难,两足及腎囊发凉,左臂及左侧胸背痠痛,周身常有冷感,夏季仍穿棉衣。于就診前三日感左臂、左手拇指及左侧胸部有針刺样疼痛,左手有凉感,同时发現左臂有隐約的紅綫一条,当时服安乃近片无效,此后色泽逐日加深,疼痛也
1965年05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根据中华医学会建議,辽宁省分会于1965年2月在沈阳召开了針灸学术会議,进行了大会論文报告,小組座談、針灸手法表演等学术交流活动,历时五天,于2月28日胜利結束。出席这次会議代表有东北、华北、西北十二个省、市、自治区。从事針灸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医、西医、学过中医的西医共50人。卫生部科委針灸专题組13名中西医专家也参加了会議。会议期間中共辽宁省委周桓书記、王堃騁副省长,接見了与会代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魯之俊院长作了重要报告,使代表們受到很大鼓舞。这次会議是本着
1965年05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